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查看 1973 | 回复 14

    川炉的特色 & 智慧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0512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20
    最后登录
    2021-04-10
    10楼 发表于2006-02-23 07:04:00

    http://www.yihequanyuan.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102212983749.jpg
    这是网上另一图 可能不完整
    宝苏局钱币 所提 ”版板六十四” 下方有考证 来源 请帮忙摘录 (我现在出差在外手边没有书)
    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提到使用几斤铜配几斤铅计30斤铸钱四串,就是指每炉30斤铸钱64版,每版64枚合计64*64=4096 (四串30斤)
    但是那是原来传统”版板六十四”,依实际钱局铸钱已经有所修改 
    希望川友 能找出川局文献 解释此谜

    离线 8888888888
    论坛版主
    好评
    12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4-06-24
    11楼 发表于2006-02-23 18:18:00

    最早的记录,
    来自钱泳<履园丛语>:"....今官局鼓铸,皆用翻砂.所云板板64者.余尝亲自至钱局看鼓铸,有一板成二三十者,有一板成四五十不等,未必定64,虽减增自如,但皆以64为度....."
    <宝苏局钱币>  26页:宝苏局内,对工人管理非常严厉,制定了许多苛刻的规矩,而且由苏州总捕衙门派出专人对工人进行监督.
    <苏州文史资料>中有关于宝苏局工人严加监督的记载:....放工时由监督人员在炉坊间门口搜身检查,通过拦在门口的一条高长凳,双手用力撑住凳面,如同跳高似地把身体纵过凳面,同时口里必须要喊着:"板板64",然后才能穿衣外出,经过这一跳一喊,如有夹带,势必立即漏出败露......工人们得此凌辱十分气愤,但为养家糊口,只能敢怒而不敢言,长期以往,终于在宝苏局工人之间传出了"板板64,碰碰脱裤子"等牢骚讥讽之语."板板64"一直为钱局行铸钱行话,通指翻砂铸钱每板为64枚.
    柳诒徽<江苏钱币志初稿>引"采访录"云:宝苏局"每炉约64板,枚板64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图说中国钱币>  第24页  ".....唐以后,废除了"母范"铸钱的方法,改用钱母"翻砂法",....宋代以后铸钱每版64枚.人们戏称那些做事刻板过于顶真的人叫"板板64",即源于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10:19:25编辑过]

    离线 8888888888
    论坛版主
    好评
    12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4-06-24
    12楼 发表于2006-02-23 21:29:00

    川炉铸钱的工艺记录鲜见  
    王纲的<清代四川史>  第5节  845页 中 记载:川炉的铸钱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查禁私铸的历史.其发展的高潮就是嘉庆元年(1796)川督孙士毅奏请由政府出资大量收买私钱,销毁后再由官铸.嘿喜剧哈!
    四川铸钱"质轻价重",  从雍正11年(1733)开始就有红钱 黑钱 古钱的戏称.   第847页
    所以   谈川炉铸钱的工艺革新和创造   嘿难!
    至于  套子钱的精美,那是后期带渔利性质的纪念铸币,又另当别论了!

    离线 乐泉斋
    论坛版主
    荣誉
    2019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4
    注册时间
    2003-04-03
    最后登录
    2024-06-24
    13楼 发表于2006-02-24 02:39:00

    如果说川钱地张的四鼓状,早可推至北宋的中晚期,如皇宋、宣和、靖康等铁钱,泉界前辈王荫嘉云:“四角萤萤露晓星”,到了南宋,这种四角萤萤露晓星就是川铸钱币的一种特有标示了,南宋时,四川的三大铁钱监,邛州惠民监、利州绍兴监、嘉州丰远监,所铸铁钱,可以这样来形容:钱体厚重、面地张呈四鼓状、背部左右地张多有鼓凸状、穿口和边道的拔模坡度较大、广穿等。
    清宝川局铸钱,当始于雍正十年,就今所见到的雍正宝川钱来看,面地张没有鼓凸状,乾隆时所铸的制钱,始有鼓凸现象。
    川清钱的地张的鼓凸特色,是对宋代铸钱工艺的继承和发扬?还是因此工艺更有益于省工时以便能铸造出佳质量的钱币呢?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离线 小丽心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0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楼 发表于2006-02-25 17:20:00

    川钱一般含锌量高[s:07]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