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896 | 回复 53

    原创:浅谈更始五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楼主 发表于2006-02-15 20:35:00

    更多原创请见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uzhumi

    最近一段时间接手一种五铢,无意间发现和上博藏更始二年十月铜母范上的五铢风格极为相近,在论坛上把这个想法贴出来后,得到大家的基本认同。现在把这段时间对更始五铢的认识整理一下,也许对仍有疑惑的泉友有帮助。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1楼 发表于2006-02-15 20:36:00

    上博藏“更始二年十月”五铢铜母范

    20062151236684712.jpg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2楼 发表于2006-02-15 20:37:00

    更始五铢实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5 12:37:44编辑过]200621512364125638.jpg
    200621512373054455.jpg
    200621512373795440.jpg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3楼 发表于2006-02-15 20:38:00

    更始五铢的特征

    1、铜质精良,钱肉平坦细密,所见都是薄绿锈,不知道是坑口还是铜质的原因;2、钱体翘变比例稍大,大概10%,也许和合金成分有关?3、有面穿上粗短横、无标记两种;4、外缘规整,可见水平打磨痕迹,个别有垂直挫痕;5、穿口附近钱肉较厚,有轻微斜度,所以面大背小;6、外廓从边到肉呈弧度向下,面无内廓,背内廓有一定弧度,微四决;7、文字轻微重文现象普遍,大概20%;8、文字布局合理美观,五字交笔有较直和中曲两种,朱字上下折有直折曲折两种;9、文字纤细高挺,高度一致,由上到下逐渐变粗,类似楔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5 12:38:48编辑过]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4楼 发表于2006-02-15 20:39:00

    更始五铢和西汉五铢的对比

    西汉五铢有几种明显的分类,一般称郡国、武帝三官、昭帝三官、宣帝三官等,形制都很有特点,和更始五铢明显不同,就不再细说。这里只就文字方面说几个区别:1、文字高度:西汉五铢无论是早期郡国五铢,或者以后的武帝、昭帝、宣帝三官五铢,文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五铢两个字各个比划的高度不同,即一般所谓的隐起。更始五铢的文字所有比划几乎等高;2、更始五铢文字从上到下呈楔形,这在西汉五铢少见;3、重文现象在西汉极为少见,更始五铢比例却不小,这应该和铸造工艺有关;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5楼 发表于2006-02-15 20:40:00

    更始五铢和东汉五铢的对比

    常见东汉五铢制作粗劣,文字不规整,比划高度比较浅,和更始五铢几乎不能同日而语,暂时也不细说了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6楼 发表于2006-02-15 20:41:00

    判断为更始五铢的理由

    1、最基本的当然是根据上博藏更始二年十月范判断,文字形制几乎一样;2、不是西汉五铢的理由上面的帖子已经说明;3、不是东汉五铢的理由上面的帖子已经说明,当然有一个疑问,会不会是东汉早期所铸,下面第5点会有一点说明;4、文字和形制上和莽钱特征基本相符;5、五铢断代没有出土资料的印证只能是推测,期待有更多的材料来证实这一点。2004年12月20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4 22:14:46编辑过]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7楼 发表于2006-02-15 20:42:00

    更始五铢的版别

    因为本人接触更始五铢并不多,只能按照自己见过的进行暂时的分类:1、标记:目前所见的有面穿上横、无标记两类;2、文字:文字总体区别不大,按高度可分长字、短字,按铢字朱旁写法可分为方折、圆折,另外有一种铢字金头退后的异品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版别;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8楼 发表于2006-02-15 20:43:00

    上横标记

    20062151243622157.jpg

    离线 老刀
    四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29
    最后登录
    2024-06-27
    9楼 发表于2006-02-15 20:44:00


    精美绝伦!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