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国古玩市场的现状甚是感慨:“古玩市场”的名称快要被“工艺品市场”所代替,真正的玩泉人除了上拍卖会或到钱币网站游走,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所谓的古玩市场?玩泉人想要在这夹缝中淘换到自己喜欢或有小漏的钱币难上加难。古钱币市场已经进入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来源匮乏,铲地皮的一线铲子们在乡下难以铲到了,电视媒体宣传的收藏热使农村人懂得了价值,生活的富裕也让他们不在乎卖古钱的那点钱了,铲子们用金属探测器也越来越难探到窖藏。一些藏家不想玩的钱币因价格低迷也不愿出手;二、价格微利,随着收藏热的兴起,钱币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使全国各地域古钱的价格没有了差价。因古玩市场低迷又古钱币的特殊性容易保存难以破损,除少量的特殊品种外,普通钱币的价格已进入日用品价格的微利时代,失去了古玩的价格优势。省会级城市的大多古钱币专项店难以维持,不得不兼做其它品种慢慢转型。
山西省介休市张兰镇是古玩界的一朵奇葩,从明清时就商贾云集古玩交易开始出现,到现在古玩市场经久不衰。每年的两次交易大会古玩人更是熙熙攘攘,也许这古玩市场经久不衰的秘诀就是:市场上百分之七、八十的是老货,二、三十是新货。
五月份为给父亲复查病情又去了一趟天津,住了半个多月闲暇之余走遍了几个古玩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每周四沈阳道古玩市场大集会,今年市场的规模比去年萎缩了有四分之一,能见到古钱币的摊位也很稀落,四分之三的现代工艺品充斥着地摊市场。古文化街旁边的古玩城是真正的古玩城,虽然地摊上基本是工艺品,但古玩人是奔着古玩店去的,星期六海河广场上的地摊大多是老货。总得来说给我的感觉,沈阳道古玩市场是古玩人奔着地摊去的,让地摊把古玩市场给毁了;古文化街古玩城是古玩人奔着古玩店和海河广场地摊去的,所以古玩市场就兴盛。
一个古玩市场的盛衰,除了外部大环境的因素外,市场经营管理者的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玩市场今非昔比的变化,让我多说了几句,我把在天津古玩市场上淘的古钱让泉友们欣赏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