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856 | 回复 12

    由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说起----jiyi说泉2006第二篇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楼主 发表于2006-01-02 22:50:00

    作者郑重说明:
    1,《jiyi说泉》系列仅是小弟的个人观点,不具权威性,仅供广大泉友同好参考,请勿盲目借鉴
    2,一家之言,小弟泉识有限,多有错误可笑不足之处,还望广大泉友谅解并热心指正,补充,共同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5:25:03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1楼 发表于2006-01-04 00:20:00

    一,问世

    北宋宋神宗熙宁年间铸有小平和折二2种铜钱,其中小平铜钱始铸于熙宁元年(1068年),面文为“熙宁元宝”,熙宁重宝折二铜钱始铸于熙宁四年,面文与小平不同为“熙宁重宝”,熙宁重宝折二铜钱是北宋朝庭最早发行的折二铜钱,从此折二方遍行天下,与此同时,民间也出现了熙宁重宝折二私铸钱,有大有小。20061315381464274.jpg右边上下二钱是始铸于熙宁元年的熙宁元宝小平铜钱,上钱重4.3克,下钱重4.9克。
    左边上下二钱是始铸于熙宁四年的熙宁重宝折二铜钱,上钱重8.3克,下钱重7.3克。
    中间上下二钱制作粗劣,钱体薄小,上钱重2.7克,下钱重3.1克。面文是熙宁重宝折二钱的面文,钱径却与熙宁元宝小平钱相仿,重量竟比小平钱还轻。是毫无疑问的私铸钱,称为“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较为合理,这里说的“小平样”是指钱径与小平钱相仿而无币值的含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4:18:30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2楼 发表于2006-01-04 00:33:00

    二,疑问

    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按面文来说应算折二钱,但按钱径来说应算小平钱。那么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是小平钱还是折二钱呢?确切的问应该是: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的铸造者当初铸造它们时究竟是想让它们以何种币值进入流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5 22:46:49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3楼 发表于2006-01-04 21:22:00

    三,探寻

    1,从私铸钱币的利润大小来分析,折私铸二钱的利润远大于私铸小平钱,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的铸造者当初铸造它们时应是想让它们以折二钱进入流通。自从钱币发行以来,不管历代王朝的反盗铸措施何等严厉,私造盗铸还是从末间断过,除了少量发行,短暂流通,及叛乱者的钱币,除了少数特殊时期外几乎所有发行量大流通广泛的钱币都普遍存在私铸的现象。熙宁以前私铸的非计重钱币按币值的大小和钱币重量的对应关系来分可分实价的基本币值钱和实价的大币值钱及虚价的大币值钱(虚价大钱)三种,仿实价钱私铸的利润来自于偷工减料所形成的差额,私铸一枚基本币值钱的最大利润在一个基本币值内,私铸大币值钱的利润要高许多,但也始终在该币的币值内,而私铸虚价大钱的利润直接来自于虚价大钱本身的虚价,利润最大,所以几乎虚价大钱的每一次发行都会引来疯狂的盗铸(按理说虚价大钱有了虚价这空间在里面,私铸的虚价大钱就是比官铸钱加工加料也还有巨大利润,但实际上在铜源短缺的年代,越是虚价厉害的钱越是越铸越小,因为这时减料的目的已不是简单的以省料来求利润了,而是如何用有限的铜来铸造更多的虚价大钱以获得直线而上的利润)。通过对比可知私铸大币值钱的利润底于私铸虚价大钱又高于私铸基本币值钱,私铸钱币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大利润永远是私铸钱币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同一时期,无不例外什么钱币私铸最获利该钱币就会被最大量的私铸,在只有小平和折二钱没有虚价大钱的熙宁年间,折私铸二钱获利最高,是当时私铸钱币的最佳选择。
    实价的基本币值钱(小平钱,币值一文)2006162048268717.jpg
    实价的大币值钱(折二钱,币值二文)2006162047578248.jpg
    虚价大钱(大泉五十,标准重约二个半的五铢钱,初以一当五十个五铢)200619225704747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4:25:41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4楼 发表于2006-01-05 06:30:00

    2,从熙宁重宝官铸钱只有折二钱一种来分析,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的铸造者当初铸造它们时应是想让它们以折二钱进入流通,用折二钱的面文私铸小平钱解释不通,私铸也有私铸的规律,并不是说私铸就什么情况都会发生,例如在大量的王莽货币私铸钱中要找出几枚泉字直竖不断的却是少之又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7 21:10:59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5楼 发表于2006-01-05 06:34:00

    3,从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和同期及之前的北宋小平私铸钱的对比来分析,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的铸造者当初铸造它们时应是想让它们以折二钱进入流通
    (图片说明,下图从左向右,上排分别重:4.0g,4.2g,3.8g,3.9g,下排分别重:3.1g,1.9g,3.0g,2.8g)200615135931333.jpg2006151351817815.jpg(图片说明,上图从左向右,上排分别重:3.6g,4.0g,3.8g,3.5g,下排分别重:2.8g,2.9g,2.3g,1.5g)
    钱径对比:上面二图的下排都是熙宁同期及之前不同时期的北宋小平私铸钱,钱径比较统一,都明显小平官铸钱,同样也明显小于和小平官铸钱钱径相仿的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如果私铸熙宁重宝小平样是想让它们以小平钱进入流通的就完全没有理由把他们铸得比一般小平私铸钱大。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的钱径是相对小平官铸钱而言,如和小平私铸钱相比则完全可称折二。
    版式对比:上面二图下排的小平私铸钱和上排相对应的小平官铸钱钱径重量不同,但面背版式却十分的相近,说明当时私铸钱的面文版式并不是随意臆造,私铸钱所仿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某一年号官铸钱,而是具体的仿造到官铸某一年号钱的某一版式。各种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的版式也能在官铸的熙宁重宝折二钱中找到,如果私铸熙宁重宝小平样是想让它们以小平钱进入流通的就完全没有必要去仿造官铸折二钱的具体版式,只有私铸折二钱才会去仿造官铸折二钱的具体版式。同时全国各地出土的同版式北宋钱都具有几乎分毫不差的统一性,可见版式的固定性在当时的重要性。
    获利对比:上面二图下排的小平私铸钱分别重2.8g,2.8g,2.3g,1.5g,3.2g,1.9g,3.1g,2.9g。有比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重的,也有比它轻的,总体上相差不大,私铸一枚小平的利润在一文以内,而私铸一枚同样重量的折二钱可获一文多的利润,二者相差有3倍左右。私铸钱币的目的就是获利,大利润永远是私铸钱币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说私铸熙宁重宝小平样是私铸折二钱。
    因此,把“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称为“熙宁重宝折二钱小平样私铸钱”更为准确合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4:34:30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6楼 发表于2006-01-06 06:50:00

    四,病症

    为什么私铸的熙宁重宝折二钱会铸的这么小?先来看看过去的情况。
    熙宁以前的大币值币钱种类繁多,除去象开元通宝大钱,太平通宝大钱,咸平元宝大钱等少量发行,几乎末进入流通,在当时不具影响的稀少品外,均私铸严重,由于大多是虚价钱,无法在钱体重量上明显区别其它钱,故大多在钱文和纹饰上求区别,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第1类:在钱文上直接说明钱币的值币,以示区别,如大泉五十,直百五铢,太平百钱,大泉当千等。凡是大量发行的都是私铸严重,钱型越铸越小,有比五铢还小的大泉五十,也有比大泉五百小的大泉当千。
    (最后一枚五铢仅作对比用)20061922521896842.jpg
    第2类:虽然没有在钱文上直接说明钱币的值币,但该面文的钱币只有一种值币,事实上形成该面文间接的表示了钱币的值币,如太和六铢,北周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初期的折十光背大乾元等。凡是大量发行的也都私铸严重,很多钱谱上收录的所谓后期减重铸品实际上就是私铸钱。2006172049177512.jpg
    第3类:在钱体上加上特别纹饰以示区别,以纹饰来说明钱币的值币,如四柱五铢,重轮乾元等,大量存世的小平样重轮乾元就是当时私铸猖狂的见证。(最后一枚背月小平仅作对比用)2006172049682771.jpg200611012194281916.jpg
    也有少有私铸的,那就是以增加钱体的重量和尺寸来以示区别的基本足值币,这种情况极少,有南朝宋文帝的当两五铢,但在虚价大钱和薄小劣币横行的当时只是昙花一现,并无建树。
    由此可见:私铸的熙宁重宝折二钱之所以会铸的这么小原因就在于熙宁重宝折二钱和熙宁元宝小平钱面文上的一字之差及熙宁重宝钱只有折二一种币值。本来,熙宁重宝钱因是足值币,在钱体直径明显远大于熙宁元宝钱,光凭钱径大小就已经足够可以区别于小平钱了,完全用不到再在钱文上造别区别,但可能由于宋王朝是首次大量发行折二钱(曾铸行过至和重宝折二钱,但存世稀少,可能仅为样,至少没有推广),缺少经验,为了更好的区别折二钱和小平钱,沿用了过去的方法,再在钱文上改了一字,这一改使得钱文间接的说明了钱币的值币,造成了是熙宁重宝钱等于折二钱的一种情况,本意是好的,却不想为私铸者所利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4:40:14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7楼 发表于2006-01-06 06:52:00

    五,对策

    对策很简单,既然足值的折二钱和小平钱光凭钱径大小就足够可以区分,那么让折二钱和小平钱使用同一钱文倒不失一个好办法,如此一来,折二钱和小平在外观上差别只剩版式和钱径二种,而钱径又是最直观的差别。如果私铸折二钱铸的太小就会变为小平钱。这样虽然不能制止折二钱的私铸现象,但提高了私铸折二钱的成本有效的防止了私铸折二钱越铸越小的情况,并有效防止了私铸折二钱小平样的出现。而恰恰是熙宁接下去元丰起,宋王朝就采用了这种"折二小平同一钱文,以钱径区分折二小平"的方法。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具体考证当时宋王朝改用这种方法的确切原因,但或多或少应和“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的出现有所联系。但不管怎样,这的的确确是古代铸钱史上一具有次跨时代意义的进步。它的先进性也在后来历朝发行钱币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06110134253361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4:43:05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8楼 发表于2006-01-06 20:01:00

    六,效果

    1,北宋元丰至元符年间
    20061613183441126.jpg(图片说明:上排官铸折二,中排官铸小平,下排是和中排同版的私铸小平)
    北宋元丰至元符年间,政局较为稳定,钱制简单统一。正式铸行都只有小平和折二2种面文相同的铜钱,数量上以小平为主,折二为辅.小平钱的私铸情况依旧,小平私铸钱的特点也无变化,而折二钱的私铸情况明显好转,私铸数量直线下降,偶尔见到的也已不再是"熙宁重宝折二小平样私铸钱"那样的大小了,钱径在折二和小平之间,既可称折二小样也可说小平大样,总之比小平还是要明显大许多,可见这种面文相同仅以钱径区分小平折二的改革还是获得很大成功的。由于北宋钱官私同版的特点,使得有些泉谱将一些私铸钱误收录为官铸小样钱了,其实私铸钱不仅小,而且钱体也薄200611022284027186.jpg(图片说明,依此为官铸折二元丰重7.2g,同版私铸折二重4.4g,官铸小平元丰重4.1g,同版私铸小平重2.7g,官铸折二熙宁重7.6g,同版私铸折二残重3.2g,官铸折二熙宁重8.1g,同版私铸折二重2.7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4:46:01编辑过]

    离线 jiyi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1
    最后登录
    2023-01-05
    9楼 发表于2006-01-06 20:02:00

    2,北宋徽宗时期
    徽宗时期国力下降,财政困难,开始发行虚价币,结果造成币制复杂多变。私铸严重
    圣宋年间,圣宋年间共发行有小平和折二2种铜钱,小平钱的面文有”圣宋元宝“和”圣宋通宝“二种。折二钱的面文只有"圣宋元宝"一种。也就是说"圣宋元宝"有小平和折二2种,"圣宋元宝"不等于折二钱,圣宋元宝钱采用的还是同一钱文,以钱径区分折二小平的方法,所以圣宋钱的私铸情况和元丰至元符年间的私铸情况一致。
    (下图图片说明:从左到右,上排依此为官铸圣宋元宝折二重7.2g,官铸折二重8.5g,官铸小平重4.0g,官铸小平重3.7g,官铸小平重4.1g,下排依此为和上排同版的私铸圣宋元宝折二重5.9g,私铸折二重5.5g,私铸小平重3.0g,私铸小平重1.3g,私铸小平重2.3g。)200611112543348319.jpg
    崇宁钱年间的崇宁钱的面文有“崇宁元宝”,“崇宁重宝”,“崇宁通宝”三种,
    “崇宁元宝”钱为小平钱,存世极罕,末正式发行。
    “崇宁重宝”钱只有折十虚价钱1种,形成了“崇宁重宝”钱等于折十钱的情况。私铸薄小,出现了大量的"崇宁重宝折十钱小平样私铸钱",重蹈了“熙宁重宝折二钱小平样私铸钱”的情况。
    崇宁通宝钱似乎吸取了崇宁重宝钱的不足,增加了小平,共有小平和折十2种,发行数量上以折十钱虚价钱为主,虽然少量发行的小平钱杜绝了"崇宁通宝折十钱小平样私铸钱"的出现。却又引发了一个新的情况。由于以前小平和折二在钱径之间相差不大,私铸折二的钱径基本都在这二者之间,而小平和折十在钱径之间相差悬殊,于是出现了许多钱径在小平和折十之间大小不等的私铸钱。各种钱谱上都把这些私铸的崇宁通宝折十钱按大小错误的称为“私铸折二”,“私铸折三”,“私铸折五”。正确的名称应为“折十钱折二样私铸钱”,“折十钱折三样私铸钱”,“折十钱折五样私铸钱”。
    (下图图片说明:最后2枚为私铸钱,分别重2.5g,2.8g)20061111391268017.jpg大观年间的大观钱,面文均为“大观通宝”,可能是吸取了崇宁通宝钱的教训,在小平和折十之间新增了折二,折三,折五,但发行数量相差悬殊,数量上以小平,折十为主,说明小平和折十才是当时真正想要推行的主要货币。而折二,折三,折五仅作少量发行,目的只是填补小平和折十在钱径之间空白,防止象崇宁通宝钱那样的“折十钱折二样私铸钱”,“折十钱折三样私铸钱”,“折十钱折五样私铸钱”的私铸出现,将“同一钱文,以钱径区分币值”完善为“同一钱文,以梯进的钱径差别区分币值”。并取得成功。
    政和年间主要发行了政和通宝小平和折二钱2种铜钱,不过还有大量的"政和通宝折二钱小平样私铸钱”存世,但这和"熙宁重宝折二钱小平样私铸钱”出现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由于虚价的崇宁折十钱盗铸严重,故政和钱没有走崇宁钱的老路,而是采用不断的对官铸折二钱进行减重,大量发行虚价的减重折二钱来维持财政,折二钱的发行量开始直线增加,出现了许多比小平钱稍稍大的官铸减重折二钱,本来自元丰起,折二钱和小平钱在外观上差别有版式和钱径二种,以钱径最直观最明显最主要的差别,而政和通宝官铸减重折二钱和小平钱在外观上钱径差别已非明显差别,版式差别替代了钱径差别的地位,表面上是采用"折二小平同一钱文,以钱径区分折二小平"的原则,实际上已质变为"折二小平同一钱文,以版式区分折二小平"的事实,私铸这类钱径上和小平已无多大差别的减重折二钱是所有私铸政和钱中获利最大的一种,成了当时私铸的主要对象,再经私铸减重,终于又出现了和官铸折二钱同版式的小平样的私铸折二.
    (下图图片说明:从左到右,上排为不断减重的官铸政和通宝折二钱,依此重9.1g,7.9g,5.8g,5.6g,4.8g,4.4g,中排依此为官铸折二重7.8g,官铸减重折二重4.7g,官铸减重折二重4.6g,私铸同版折二重2.8g,私铸同版折二重2.5g,私铸同版折二小平样重3.0g,下排依此为官铸小平重3.7g,私铸同版小平重2.5g,官铸小平重4.3g,有官铸小平打薄变大的私改折二重4.2g)20061122151123813.jpg
    重和钱,仅“重和通宝”小平对品一种,末大量发行。
    宣和年间主要发行了宣和通宝小平,折二,折三钱和宣和元宝小平钱4种铜钱,折二钱已成为主要发行对象,小平少见,早期折二钱延续了政和晚期折二钱风格,钱型较小,和政和钱的情况一样出现"宣和通宝折二钱小平样私铸钱”后期针对折二钱小平样私铸钱的出现原因,折二钱钱型略有增大,并发行了一些小平,折二版式相似的钱币,包括最后发行的宣和通宝折三钱.
    20061121536187175.jpg
    (上图图片说明:从左到右,上排依此为官铸宣和通宝折二重5.9g,官铸折二重6.5g,官铸小平重3.6g,下排依此为和上排同版的私铸折二残重3.4g,私铸折二小平样重2.2g,私铸小平重2.9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5:14:07编辑过]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