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126
主题
9682
帖子
1.2万
积分
侯家少爷,文笔不错,最佳回帖我选你
144
1286
1574
侯家少爷这位朋友的贴不错,投一票! 另投蓝天一票,图文并茂,挺不错,支持一票! 再投houqi一票,这个贴子挺实用,支持一票! 另外见意凡是回贴的,每人给个奖算啦,不要伤了和气啊,新年都快乐啊!呵呵![s:04]
1335
7915
1.1万
支持莫青一票.
629
3477
4735
投“侯家少爷”和“新发现”。
5526
26977
3.8万
支持莫青
2030
5455
9515
投danyhj一票,他很认真。 投侯家少爷一票。
132
4337
4601
投:侯家少爷,也希望你将第(四)章贴上好吗 其他等看完后再投
46
942
1043
“侯家少爷”不愧是作家,文笔不错,投一票,咱们老陕中有人才。“古泉新锈”的文章情真意切,投一票。[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0:29:24编辑过]
462
4808
5732
哈哈,没想到俺也得了几票,谢谢朋友们对我的支持![s:24] 带刀怎么变成侯少啦!哈哈,老朋友啦, 投侯家少爷一票![s:23]
56
786
898
以下是引用lxiaoh在2006-1-12 23:42:00的发言: 投:侯家少爷,也希望你将第(四)章贴上好吗 其他等看完后再投 谢谢大家的厚爱第四贴只打了个草稿,比较粗糙,但盛情相邀,没得法了,只得送上了。 同时也谢谢其他朋友,我收藏东西的历史短,能说的话不多,这里汇集了众多泉家,他们都有多年的收藏历史,有更多的感受,希望他们能说说,或写出来,尤其是说说东西如何识假等等,这是我们这些新手们最关心的。 正因为有着大家的厚爱,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写得更好。 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收藏(四) 我先前在文化馆工作时,一直从事民间艺术工作,所以收藏了许多民间艺术品,如剪纸刺绣等。我收藏的原则是只认货,只认其民俗性与地方性,而不论其他的,换句话说,我认的是东西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我收藏的民间剪纸有蛇盘兔、抓髻娃娃、鸡踏蛋、扫天婆婆、五毒、老鼠嫁女、牛头双鱼等等,这些来自陕北最民间的剪纸一个一个都有其讲究的。“蛇盘兔”,一个指阴,一个指阳,说的婚姻中的属相搭配,在陕北民歌中有“蛇盘兔,必定富”的俗语。“抓髻娃娃”,大伙可能都知道,民歌中唱的“抓髻拨来来,婆家快娶来。”“髻”是女人成人后的一种发式,我收藏的这幅剪纸作品作者巧妙的将“髻”变成了鸡,女孩儿一手抓鸡(阳),一手抓兔(阴)。还有一幅“双龙戏珠”,只不过“珠”不成其为珠,而由一只美丽的蜘蛛所代替,成为“蛛”了。刺绣我收藏了也不少,也从网上买了一些,大都是些虎头帽、裹肚、蛤蟆枕、枕顶,钱搭、信搭等,上面用丝线绣成的图案大块红大块绿的凝结着,粗狂而豪放,但和剪纸一样,处处渗透着民间最传统、根深缔固的思想,或者是生殖崇拜和或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记得那段时间我总沉浸在这些民间艺术品其中,玩味着,也同时被它们感染着。 调到文联工作以后,我主要从事杂志编辑工作。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乱七八糟的事与人,常常搅得人安不下心来,因而与这些民间艺术接触也少了起来,有时文化馆组织了展览通知我,我会会过去看看。仅此而已。 自打前年进入古泉园地,看到琳琅满目的东西,我一下子又兴奋了起来。我连忙把这个网址收藏了起来。有空了就打开网页乱翻,这里对于我来说简直成了海洋,而我自己呢则变成了一条鱼,整天畅游在其中。不客气地说,尽管因缺钱买东西少,但是泉友个人的小店我几乎都翻遍了。记得去年有一天我翻到陕南一位泉友的小店,碰到一件东西是一枚大布黄千,上面红斑绿绣赫然,但有一点修补。因为大布黄千我先前没见过,我就发短信问他。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枚币是在淘金时被石头砸伤的,有所补。我不明白淘金为什么会砸伤钱币,朋友就发了短信,大意说:他们那地方产金子,淘金时要过滤沙子、石头,结果在过滤时发现了这枚钱币,就这样等到发现时它已被砸伤了。我一听顿时特感兴趣,就花一百元买下了它。他现在依然是我的收藏。每当我看见这枚币,我就想到了淘金的场面,想着这枚币背后的故事,为什么会掉到河里呢?是坐船不小心掉的,还是故意扔的,是单掉了一枚币还是被连人一块也掉了进去呢?那人呢?后来怎样了呢? 还有我在《我用什么来爱,我的收藏(一)》中说到的那尊观音像,在佛教中,观音本来是男的,但到中国以后却变成了女的,这正是中国民间化了的东西,因为中国人需要一个女佛,在中国人眼里,女人温存而善良,她们更能代表慈悲与关爱,所以民间塑出来的佛的人情味更浓。我以喜欢。 我收藏的银元不多,有几枚是祖辈传下的,还有别人送的几枚,但这其中我特喜爱的是一枚从一个小孩手中买到的双龙银元。这枚银元和普通的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它的一端被大火烧过,痕迹亦然。这枚银元说起来话长,我们这地方解放前有个大户姓张,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女儿出嫁后,老人就给分开了房产,光景过得比较富裕。事情持续到八十年代,其中的一个女儿在院子里建房时竟然挖出了一缸银元,消息传出后,另一个女儿就不让了,认为其属遗产,应有她的份。双方你来我往,为这点钱唇枪舌战,打了多次别扭,最后弄得双方男对男女对女竟然打了一架,从此好好的两家亲戚连话都不说了。但过了不久,得了银元的这一家竟遭了火灾,好好的一座家当,烧剩的没了多少,元气大伤。这一家就怀疑是另一家纵得火,给公安局报了案,最后事情不了了之。但就在一场大火后,有个小孩从这群废墟中捡得一枚银元,他卖给了我。 如今这枚银元我依然收藏着。 看看,方孔虽小,不光窥见了中华历史,也瞅见了一个家庭的兴衰啊。 前几天我在杂件区买了一些笔筒,其中有一个竹雕笔筒是我花六百元买的。说来好笑,我那天瞅见这个笔筒,看着外边雕刻的人物,总共十一个,有官员有老百姓,个个栩栩如生,还有一个香案,我就怀疑这个笔筒在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记载一段历史。于是高兴之下就买了,现在这一阵晚上有了空时正翻来复去研究呢,目前我的观点是:这个笔筒外边的雕刻肯定是讲一个审案子的情况的,但具体讲的是什么,目前,我还没有确切的结论。等到有了,我再告诉大家。 我还收藏了一尊佛,这是我九0年前后收藏的。这尊佛比较精整,颜色外表看起来是白的,但里边有点儿发黄。至今这尊佛我仍然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老婆认为是真的,她甚至认为是纯银的,整天藏着不让别人看,说怕万人知道的人多了,就成了出头鸟了。但我却宁愿相信这尊佛是假的。说起这尊佛还有个故事。八七年前后,各乡都收农业税,收到一家农户时,这家男人不在家,女人没有钱交,就对乡干部说她家有几只鸡将此折了抵农业税。乡干部没得办法,后来就将鸡挑到县城买了,结果就这,钱还差六十元,乡干部又向这家要,这家的女人就从灶火口的一个土台上拿出了一尊佛像,说:那就只剩这尊佛了,我也不知道是那里来的,给了你们低帐吧。这名下乡干部见真的没办法了就拿回了这尊佛,自个填了六十元钱了事。后来,这名下乡干部就将这尊佛让给了我。 现在,这家男人与女人我都认识,他们光景过得不错,但和他们交往时,他们从来不再提起这尊佛像。有几次,我想问问佛的来历,但都没好意思开口。然而我倒宁愿相信这尊佛是假的,是他们男人在外打工时在某个地摊上买的东西。 在此,我想说的不是这些,而是这尊佛记录着一段辛酸的历史,代表着一个时代。这正是我看重它的原因。 目前,我收藏的东西不多,也许没有一件是真正的藏家能看得上眼的,然后我乐在其中,我个人清楚地知道比起纯正的古物来,我更喜欢的是它背后的故事,喜欢它的人文情怀,话说到底了,就是比起古物来,我关心的是“人”的命运。[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5:24: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