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查看 5317 | 回复 74

    [讨论] 《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后记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齐庚
    荣誉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3-01-02
    最后登录
    2023-01-13
    楼主 发表于2013-04-07 06:59:05

              后 记

        《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经过三年的紧张编纂,终于在2011年春如期完成,我带着有三千幅插图、两千五百多个辞条的书稿再次来到编辑部时,百感交集。三年前在北京,我受聘出任主编。记得那天谈到压胜钱编的编纂工作,我对刘森主任讲:编大辞典是好事,也是难事,更是苦事。如今三年过去了,不管怎么难怎么苦,压胜钱编总算完成了,此刻,我如释重负。诚然,作为一部辞书,这一页掀了过去,但从压胜钱领域的研究来讲,这还仅仅是一次开始。
        相对于大辞典其它各编,压胜钱编基础薄弱,难度更大。压胜钱的历史跨越两千多年甚至更长,其形态各异,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汉民族文化,还有不少属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不仅有传统民俗和民间故事,还有正统的中国儒家“四书五经”的经典格言;不仅有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还有外来的佛教文化。内容可谓丰富。但遗憾的是,历史文献能提供借鉴的东西不多,专论很少,图谱也有限,这是压胜钱的研究一直没能系统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比如,压胜钱中各类复杂的图案,怎样去识别;如何厘清一些已有的似是而非的结论,重新予以正名;如何透过表面的信息去梳理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等等,都是在编纂过程中不可回避的。
        如在汉代的压胜钱上,常出现一种图案,以往研究者多呼为“楔形物”,我经过反复考量,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经过比对,认为这个所谓的“楔形物”就是西王母头上的饰物——“华胜”,而西王母作为长生不死的代表,正是那个时代备受官民推崇的偶像。以特定的物暗喻特定的人,是中国传统图案的常用手法。在“方寸”之间,难以表现人物,以物喻人,这是古人的智慧。如此等等,还有不少。
        压胜钱的命名,也是一件颇为令人头疼的事情。以往的资料和著述中,压胜钱从没有过统一的名称。有的约定俗成,并不一定准确;有的望文生义,但似是而非。给每枚钱确定一个相对准确的名字,编者都要反复思衬,考虑再三,直至最终敲定。但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仍心存忐忑。
        压胜钱铸地、炉别的辩识,是又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难在没有资料可供参考。经过专家学者和泉友多年的努力,许多品种的铸地归属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本编吸收了这些研究成果,关于铸地的命名,采用收藏界沿用的名称,如“京炉、川炉”等等。也正因为压胜钱的研究存在相当的难度,故上世纪大辞典开始着手编辑时,最初的计划只是把压胜钱作为附录。随着网络普及,民间学会组织成立,推动了民间压胜钱收藏活动的兴起,也为压胜钱由附录改为独立成编奠定了基础。国逢盛世,人们才有条件从关注温饱提升到关注和重新审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压胜钱,在沉寂多年后,也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可以说,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适时地把压胜钱的研究成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已经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正如戴志强先生在压胜钱编审稿会上指出的:把附录改为正式一编,并重新聘请主编开始编纂,是抓住了历史机遇。这本书,只要印出来,就是前所未有的,就是历史上的第一部。
        有鉴于此,我深知责任重大,也自知才疏学浅,惟以勤补拙,不敢有些许懈怠和敷衍。从2008年春到2011年春,整整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每天都是黎明即起,夜半收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从开始征集资料,我分别和于倩、郭宜岭、胡坚等多次往返北京、河北、江苏、四川、浙江、银川、陕西、辽宁、甘肃及深圳、银川、上海、成都、徐州、苏州、大连、太原、西安、洛阳、郑州、兰州等省市、自治区,行程30000余公里,拜访了数十位收藏家和学者,拓制、拍摄了数千张(幅)拓本和照片。最远的地方,我曾经跑到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在征集工作中,不少藏家慷慨地拿出自己的全部藏品供我们挑选;有的一时拓制不完,就让我把藏品带回北京拓制。还有的藏家拖着旅行箱经过长途跋涉,把自己几乎全部藏品从遥远的北国送到北京。在得知大辞典压胜钱编即将开始编纂的消息后,不少收藏家纷纷从各地把自己藏品的拓本或照片寄给主编。有的藏家拓本寄出后,感觉不理想,又重新拓制后再寄。在召开审稿会时,好几位藏家放下自己的工作,千里迢迢前来赴会,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不仅仅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大辞典出版的期待,令我备受感动。  
        为了体现压胜钱收藏、研究的历史过程,本编特意选录了民国时期前辈收藏家戴葆庭、宣愚公、王荫嘉、蒋伯壎、陈仁涛、马定祥、罗伯昭诸先生的部分藏品。先贤们对于压胜钱的蒐藏和研究活动,是早期压胜钱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开创了当代压胜钱收藏研究的先河,理应在本编中得到体现。在此基础上,借鉴当代压胜钱研究的学术成果,广泛征集当代收藏家的藏品,才使本编的内容较为完整和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书稿是中国百多年来数代压胜钱收藏家、研究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一点需要向读者说明,本编在钱币排列顺序上,原拟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序,但难度甚大。一是压胜钱不同于行用钱有统一的形制和大小,不同朝代的压胜钱繁杂纷呈,即使是同时代的压胜钱,在制作上也是“各行其是”,没有统一标准,如按年代排序,必定大小杂陈,影响页面的雅观;二是压胜的断代目前尚不能做到定性准确,如按历史时期排序,受目前认知水平所限,力所不及。故斟酌再三,最终决定采取按题材分类,然后在各类中按钱币大小排序。好在词条中凡能断代或能大体划定时代范围的钱币,均有注明。
    受篇幅的限制,难以将征集到的资料全部编入书中,有些只能割爱,敬请提供资料的朋友和读者予以理解。
        本编所采用的拓本资料,绝大多数是一手原拓,极少数如邻国钱币难以获取原物,只好引用有关资料,并在图片下加以说明。本编拓本、照片资料主要由刘春声、于倩完成,王伟、吴革胜也参加了部分拓本制作工作。郭宜岭、宋金声、杨飞、何银铨、黄春明、李亮等也提供了部分拓本,恕不列举一一。
        本编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中国钱币学会、河南省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钱币学会、陕西省钱币学会、新疆钱币学会、许昌市钱币学会、洛阳市钱币学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甘肃省钱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林县文管所等有关文博部门和编辑部所有同志的热忱帮助;得到全国各地众多收藏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中国民生银行给予本编大力支持。为本编提供资料,提供帮助和做出努力的人员有:周玺、牛志新、叶迎君、唐晋源、刘源、郭健、杨飞、陈林林、李亮、雷星岩、陈宝祥、黄瑾、宋捷、王贵忱、刘健、刘飞燕、刘雅竹、存云亭、王伟、陆英凤、徐增艳、王婉君、石磊、何银铨、赵春、卢静、赵阳、陈松、贺平、周建设、金德平、黄春明、王昌胤、艾亮、刘建民、白崇伟、段洪刚、、李书明、李维、于宏发、于廷明、李晓健、曹源、罗君安、罗征涛、邵长芬、柏琴、于淑杰、岳峰曦、王明灿、焦学军、周敬一、董鹿生、田志远、王军、宋许生、蔡运章、徐葆、王兴水、巴家云、魏飞雪、曾咏霞、陈婷、冯志奇、宋金声、张祥杰、杨鲁安、周建军、程永建、李静、卢振海、李泽伟、魏亚军、沈杰、杨国良、何斯钦、李明宇、吴世东、李成龙、周朝炬、陈华雄、王永志、吴英琦、唐勇、陈纪东、贺铨及大辞典编辑部全体人员。尤其是郭若愚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为本编撰写词条,付出了大量心血。老学人贺铨先生以耄耋之年为本编校勘,提出许多重要意见。对于以上单位和个人无私的贡献和付出,我们将永志不忘。
        特别应提到的是,本编在编纂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国钱币大辞典》副总编、原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戴志强先生的关心和具体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无庸讳言,压胜钱的研究还存在众多难点,由于历史文献的匮乏和缺轶,有些课题如铸地的区分,内涵的本义,钱币的断代等,目前的认识尚不能尽如人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本编,由于编纂人员特别是本人水平所限,肯定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以及读者不吝指正。也期待后来者的不懈努力,使压胜钱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  

                                                                                                                                                                                                                                                              刘春声
                                                                                                                                                                                                                                                             2011年4月                  
       (文字以出版物为准)

    说明:上世纪大辞典编委会拟将压胜钱编为附录时,曾聘请郭若愚先生为主编,后因郭老多病等多种原因,10多年间没有推进,后主动提出辞去主编一职,于是大辞典编委会决定易人,聘任本人出任主编,同时决定《压胜钱》独立成编。
        郭老为推动压胜钱研究作了不少工作,于去年辞世。我们在此表示对他的怀念!




    离线 xyany
    论坛版主
    荣誉
    2018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9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02-05-13
    最后登录
    2024-06-14
    1楼 发表于2013-04-07 07:06:37

    学习

    离线 齐庚
    荣誉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3-01-02
    最后登录
    2023-01-13
    2楼 发表于2013-04-07 07:18:03

    谢谢首席!

    离线 修养
    实名认证
    好评
    2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06-14
    最后登录
    2024-05-27
    3楼 发表于2013-04-07 07:31:16

    刘老师 辛苦了 为后人造福...

    离线 齐庚
    荣誉会员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3-01-02
    最后登录
    2023-01-13
    4楼 发表于2013-04-07 07:34:12

    谢谢修阳弟,造福言重了,只是开个头。

    离线 kk54188
    实名认证
    好评
    10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7-07
    最后登录
    2024-05-26
    5楼 发表于2013-04-07 07:36:53

    正在拜读谢谢刘老师  学术书籍好!

    2020-12-31 转正
    离线 滴水泉
    荣誉会员
    好评
    1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7
    注册时间
    2002-09-12
    最后登录
    2021-04-10
    6楼 发表于2013-04-07 07:44:15

    劉老辛苦了!确实不容易!

    离线 长春何纬
    论坛版主
    荣誉
    2015、2020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84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932
    注册时间
    2005-04-22
    最后登录
    2024-06-17
    7楼 发表于2013-04-07 07:45:42

    再次向刘老师致敬!!!
    辛苦了

    离线 大安小尹
    实名认证
    好评
    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8-17
    最后登录
    2024-02-15
    8楼 发表于2013-04-07 07:54:51

    刘老师辛苦了

    离线 越国戈币
    荣誉会员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3-01-01
    最后登录
    2023-11-16
    9楼 发表于2013-04-07 07:58:56

    再次向老师致敬!!!
    辛苦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