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报国寺转了半天,准备回家时见到几个外地泉友,又聊了几句,过后就暂时忘记回家的事了。又顺着东侧路向大殿走去,于是就又花了几百银子。其实我对西北钱不懂,觉得东西不错,就买了。回家除锈时觉得当五钱锈大部分很松脆,比较容易去除,心凉了一半,但发觉也有少数地方的锈很硬,除不掉,而且除锈后出现的是典型的黑地红锈的西北包浆。而且钱身已经受到相当的锈蚀,正面文字的贝字左点,丰字长横左端和外轮上沿等处均锈蚀入骨失去铜质了,应当已经是历经沧桑了。小平字口内是黑褐色堆积的较硬的干锈,也能够不费太多力气去除掉,心中又凉了一半。但再看字口清晰,表面略现粗糙,没有锈层的地方是黑色包浆,铜色偏红,是典型的西北钱的锈色、制作和铜质,再打出拓片对照《咸丰泉汇》,风格如出一辙,所以我认为两钱都真。两钱的穿孔都修过,很光洁,结合字口深竣这一特征考虑,应当是不错的钱。当然,钱是自己的了,自己的东西往往会越看越好。但我觉得自己已经走出这一误区了,而且我买错东西一般是不出报国寺即能够回过味儿来,因为东西已经是自己的了,已经没有买钱时的那种冲动了,可以理智的考虑问题了,所以一般东西揣在兜里就明白过来了。也有出了报国寺才发现假的,这种情况比较少。这两枚钱我到手后确实是先当假钱看的,但好像支持假的几个理由都比较容易的被否定了,所以我就认为它们是真钱了。其实把一枚钱过于理想化而去原谅它身上存在的种种不足,甚至还自己想理由说服自己,这是最可怕的,但也是拣漏最可靠的途径。所以我希望大家多议论,更希望能够言之有物的评价,更更希望说是伪品而且多见的泉友能够提供图片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