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181 | 回复 32

    墨盒艺术新悟>铁笔铜墨>铜墨盒珍藏>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楼主 发表于2012-12-12 10:51:24
    墨盒艺术新悟>>>>
    刻铜文房用具,因流行时间短,又经半个世纪的断档,精品日见枯竭。如今经过大家努力,重新发掘出其固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成为独立且别晓情趣的收藏品。它不远不近的年代,不易损毁的材质,风格独具的雕工,饱含时代特征的内容,携带文化名人痕迹的款识等等,都注定它必是藏苑中的一朵奇葩。我们无须它与其他藏品比较高低,它所包涵的深刻文化内容,已经不言自明地展示了它应有的历史位置。
    作者简介
    范大鹏,1965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历史学学士。编著有《中国最新考古大发现》《二战海报艺术》《二战漫画艺术》《二战飞机喷绘艺术》等。

    目录

    壹 金工至宝文人意趣——初识刻铜文房
    贰 文房奇葩华美绝唱——刻铜文房发展沿革
    一、渐形成风的清代刻铜文房
    二、羽化成蝶的民国刻铜文房
    叁 铁笔翰墨他年重更累人间拓冷铜——刻铜文房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清代刻铜艺人翘楚——陈寅生
    二、痴迷刻铜的画坛领军人物——陈师曾
    三、旧京一代通才——姚华
    四、刻铜文房艺术“发烧友”——章浩如
    五、“铁笔圣手”——张樾丞
    六、琉璃厂雕刻三名家之一——张寿丞
    七、名见经传的刻铜高手——姚锡久与孙华堂
    肆 游刃恢恢传神达意——刻铜文房的制作
    伍 铢积寸累坐拥百城——刻铜文房的鉴赏与购藏
    一、镌刻神工 金石雅韵——刻铜文房的鉴赏
    二、多看少动去粗取精——刻铜文房的购藏
    三、趋中向正气定神闲——巧避刻铜文房收藏中的误区
    四、郑孝胥自用散氏盘铭文墨盒考证
    五、“宝天铁路通车纪念”墨盒考证
    陆 清污去垢彰精显雅——刻铜文房的清理、把玩与展示
    柒 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刻铜文房的辨伪
    一、昔日的摹刻与作伪
    二、现代伪品的鉴别
    捌 铁笔翰墨神乎其技——刻铜文房实物与拓片欣赏
    一、刻铜文房实物
    二、刻铜文房拓片
    玖慧眼识珍新蕾初绽——刻铜文房收藏发展回顾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导语
    本书特点如下:一是实事求是,考证翔实,不作臆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藏品;二是叙述简明,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均实在,不故弄玄虚,一语中的;三是充分反映了写书人的文化根底,因知多,才不会犯那张冠李戴、鱼鲁不分的毛病:四是介绍了刻铜文房制作之程序。仅从这几点看,本书就非常值得一读,因为没有空话、废话、错话的书,才是实在的好书。
    墨盒艺术新悟>内全彩图
    作者:关炬
    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
    原价:60.00元 现在价格50元包邮
    出版时间:2004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铁笔铜墨>>>>
    墨盒的渊源应追溯于古砚。古人初以墨饼蘸水研磨成墨汁书写作画。到了清朝中晚期,一些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均以麻、丝、棉在容器中浸润墨汁掭毛笔,遂产生了白铜、黄铜、红铜、紫铜和其它金属掺杂制作的合金墨盒。刻铜墨盒由此风靡于世,与之受宠,十分抢手。因当时提倡文人风雅时尚,会文结友,精美的刻铜墨盒就成为他们勤勉好学、相互慰藉、抒发心怀的移情之物,其时髦流风余韵,绵延持续,盛行百余年。仅当时北京琉璃厂刻铜店铺就达30余家,而且波及全国各地,星罗棋布。后渐被硬笔所取代,刻铜墨盒随之退位渐衰,惟有书画家和惯使毛笔的书法爱好者仍视为宝物,沿用至今。
    本书展示的刻铜墨盒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气象万千,玩味无穷,让人目不暇接。今采撷部分,以供观赏领悟刻铜书画艺文物出版
    页数:116 页
    2007-06   35元
    铜墨盒珍藏>>>>
    铜墨盒这一文房用具,以其古色古香、清雅深邃的风采与魅力,在异彩纷呈的中华艺苑独树一帜。墨盒虽小,内容顿为丰富。方寸之间铭刻着重大历史事件、名言警句、名人墨迹,还有爱国志士抗敌救国的壮志豪言,以及诗、书、画、印等等。其蕴含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是同时代其它文玩、艺术品无法比拟的。这些遗存下来的时代印迹和精美的刻铜艺术十分珍贵。
    目录
    第一章 早期铜墨盒第二章 图画铜墨盒第三章 文字铜墨盒第四章 特殊工艺铜墨盒第五章 蒙古族铜墨盒第六章 藏族铜墨盒第七章 当代铜墨盒第八章 铜墨盒仿品、赝品辨识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铜墨盒这一文房用具,以其古色古香、清雅深邃的风采与魅力,在异彩纷呈的中华艺苑独树一帜。墨盒虽小,内容顿为丰富。方寸之间铭刻着重大历史事件、名言警句、名人墨迹,还有爱国志士抗敌救国的壮志豪言,以及诗、书、画、印等等。其蕴含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是同时代其它文玩、艺术品无法比拟的。这些遗存下来的时代印迹和精美的刻铜艺术十分珍贵。   其实,它的历史并不很久远,比起笔、墨、纸、砚晚得多。著名史学家邓之诚(1887—1960)等学者曾作过考证,由于史料缺乏,又无实物可证,只是依照前人传闻推断说,大约始干清嘉、道之际。然而,具有科学的、有实物可佐证的沦据与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探寻和考证。   于铜墨盒上施刻铜艺术始于何时何人?据考证,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刻铜艺术家是清同治陈寅生秀才,并有实物得以印证。陈氏工书擅篆刻,于同治初年在北京琉璃厂开设万礼斋墨盒店,后改为万丰斋。他镌刻技艺精熟,用刀如笔,开创于铜墨盒上刻诗词书画,从而使这一文房用具迈进高雅的艺术殿堂,而深得文人学士的青睐,并为社会广泛接受。《北京繁昌记》称“北京之墨盒儿与江西南昌之象眼竹细工及湖南之刺绣为中国三大名物”。

    术之风采


    50元!!!!!!!
    40_10004_294198c7f201bef.jpg

    图片:z.jpg [删除] 40_10004_df0dd2b4c87b162.jpg

    图片:zz.jpg [删除] 40_10004_929dcfdf7e9ce2a.jpg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1楼 发表于2012-12-15 10:20:11

    11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2楼 发表于2012-12-18 09:47:05

    12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3楼 发表于2012-12-21 12:48:35

    1111111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4楼 发表于2012-12-24 15:15:09

    1111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5楼 发表于2012-12-28 10:38:20

    `````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6楼 发表于2013-01-01 17:48:35

    22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7楼 发表于2013-01-05 12:08:08

    11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8楼 发表于2013-01-09 10:16:52

    11

    离线 灵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5-11-24
    9楼 发表于2013-01-12 15:38:23

    `1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