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5631 | 回复 33

    [欣赏] 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k54188
    实名认证
    好评
    100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7-07
    最后登录
    2024-06-24
    楼主 发表于2012-11-18 20:22:11


    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

      数据:高60mm----宽42.6mm-----厚2.4mm-----重33.5g

      这枚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面 喜歌诗文 写到】  【 钱牌纹饰 方章为一福字  圆章为一禄字  】 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北宋年间,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在徐州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和美丽传说,他的《放鹤亭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他的同乡张师厚赴京城开封殿试途中,特来徐州拜谒苏东坡。张师厚辞行时苏东坡在放鹤亭为他饯行,并赋诗两首。脍炙人口,千古流芳。

         据说杏花开于农历二月,时值应试之期,故有“及第花”之称。“新郎君”是从唐代开始对新科进士的称呼。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薛监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

      前导曰:迴避新郎君!宋时云龙山西坡的杏花从北到南,一直直延伸到云龙九尾,这绵延不断的杏花在苍松翠柏间跃人出林。杏花映着春天落日,

      和着春鸟归林的啾啾鸟语,幽静而深远,成为徐州一景。”苏东坡在这里结识了年轻时看破红尘,无意仕途,隐居山上的徐州隐士张山人,山人

      养了两只仙鹤,朝放夕收。苏、结下了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常在一起喝茶饮酒作诗。并留下脍炙人口传颂千载的名篇《放鹤亭记》。
      
      
       苏轼原喜歌诗文:                                 苏轼 喜歌诗文 明代---演变为:

           《题云龙山放鹤亭》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龙山下试春衣    放鹤亭前送夕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  新郎君去马如飞  


        到了明,苏轼的喜歌诗文“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之句,又被演绎为“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更加体现了殿试中状元放榜后飞奔报捷的心情;

      被铸成了 花钱--状元牌等 流通于世。背纹饰文武状元跨马游街仆从手举青色华盖图,应征古代科举取士制度的生动写照。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连中三元、状元及第、

      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

        这枚明诗文状元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因此咬牙天价所得一枚,尚古先生一枚

      http://bbs.chcoin.com/show-1332758.html 彩照书上所见不知出处一枚,寓意十分吉祥美好,状元、两名仆从人物面部纹饰表情、动作、尤然生动、神韵十足。喜歌诗文

      字体刚劲、笔笔生风、必然名家所书现如今难以佐证哪位名家。加之一方一圆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更能寄托了古人功名仕途的祈求,亦是科

      举文化不争的佐证实物。

      

                ##########################################  综述以上 与时俱进的今天 中国教育体制反思   #######################################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状元,是科举时代的最高功名,一旦获得,荣耀、快慰至极。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指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含量、
      
      都可以产生骄人的领军人物。状元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一是多年寒窗用功;二是层层考试夺魁。在没有更好的遴选办法予以替代前,这无疑是最公正公平的

      人才选拔之策了。恰如今人所言:“没有高考,我们如何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对状元,人们实在有太多的误解。“没有真才实学”,是一条。人们总以为状元

      只会写“八股文”,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产物。其实,“八股文”仅是科举取士前几轮采用的文体,自北宋始,考状元的“殿试”,采用的都是散文,考的是策论,没有对时

      局的真知灼见,是很难写出上乘之作的。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治国的国家,从科举选拔出来的一批批读书人,直接出仕执政,有模有样,竟然多能胜任,怎能说他们

      都是书呆子呢?“碰运气”是又一条,常说的例子,就是末代状元刘春霖。光绪朝这科的榜首,传说本是朱汝珍,只因朱是广东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也都是

      广东人,故遭慈禧太后忌恨;而刘是直隶人,名字又吉祥,遂被慈禧拔为状元。此说实谬,查检史实,钦定状元的是光绪而非慈禧;且按定制,进呈的试卷都是密封的,事先

      根本无法看到作者的姓名和籍贯。考状元,就连皇上也无法作弊。“无作为”,则是另一种偏见。科举及第仅仅提供了一个入仕的平台,能否施展抱负则要看机遇了。宋太宗

      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而事实上,一代名臣:唐朝的张昌龄、宋朝的文天祥、明朝的申时行、清朝的张謇……

      都是状元出身。即使那位末代状元刘春霖,虽仕途无甚建树,但伪满时,以“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断然拒绝了溥仪许其高官的邀请,保持了一个读书人的民族

      气节,亦属难能可贵。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 纹饰图案】  【 钱牌纹饰 下方三粒圆杏果---寓意  连中三元之意思 分别为 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


      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好事纷至沓来,金殿封官,骏马得骑,连中三元、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纹饰图案反应了,当时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高度发达。在南宋,元明时期放榜后,城里的百姓就可以看到声势浩大的文武状元跨马游街。新科状元骑

      着高头大马,身着御赐绿袍,头戴高帽,头顶三簇祥云,手执丝鞭,胸前挂上大红花,马踏三粒杏果、三朵灵芝草、寓意连中三元吉祥如意。画面中一名仆从手举状元灯、有些仆

      从扛着写有状元名字的红黄色旗帜和奉牌走在前面,图中另一名仆从随后手举青色华盖。老百姓争先恐后的出来看热闹,连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孩子也会跑出来看看状元郎到底长什么样。  

    【连中三元】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步,书生要参加院试,录取的被称为“秀才”。

       第二步,秀才要参加乡试,录取的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步:举人要参加会试,录取的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步:贡士要参加殿试,明清时要来北京赶考,其清朝雍正以后,殿试的地点在保和殿,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录取的被称为“进士”。其中:鼎甲三元(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为“状元”。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皇帝会重用为“大学士”及“殿前行走”。


    【华盖】
      
       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头上的乌纱,身上的朝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

    如宋代只有天子才用红黄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时皇帝或高官出巡时乘座的轿子或车子都张着黄色伞盖,以示"庇荫百姓",因此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

    书面语又称"华盖"。这种以伞入仪仗,气势最为恢宏。正因为黄伞有象征荣华富贵的作用,所以今天民间婚礼迎娶中还有打黄伞的习俗。




    4_52552_8efc7d311652192.jpg
    4_52552_33efe3098552403.jpg
    4_52552_aaa19acdda09407.jpg
    4_52552_09cf0d04c9fa051.jpg
    4_52552_a0ecce0b105517f.jpg
    4_52552_4fdd18a063de92d.jpg
    4_52552_9fba2acc2a262b6.jpg
    4_52552_78b8702eefaf443.jpg

    2020-12-31 转正
    离线 kk54188
    实名认证
    好评
    10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7-07
    最后登录
    2024-06-24
    1楼 发表于2012-11-18 20:23:18

    Re:稀见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


    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

      数据:高60mm----宽42.6mm-----厚2.4mm-----重33.5g

      这枚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面 喜歌诗文 写到】  【 钱牌纹饰 方章为一福字  圆章为一禄字  】 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北宋年间,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在徐州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和美丽传说,他的《放鹤亭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他的同乡张师厚赴京城开封殿试途中,特来徐州拜谒苏东坡。张师厚辞行时苏东坡在放鹤亭为他饯行,并赋诗两首。脍炙人口,千古流芳。

         据说杏花开于农历二月,时值应试之期,故有“及第花”之称。“新郎君”是从唐代开始对新科进士的称呼。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薛监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

      前导曰:迴避新郎君!宋时云龙山西坡的杏花从北到南,一直直延伸到云龙九尾,这绵延不断的杏花在苍松翠柏间跃人出林。杏花映着春天落日,

      和着春鸟归林的啾啾鸟语,幽静而深远,成为徐州一景。”苏东坡在这里结识了年轻时看破红尘,无意仕途,隐居山上的徐州隐士张山人,山人

      养了两只仙鹤,朝放夕收。苏、结下了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常在一起喝茶饮酒作诗。并留下脍炙人口传颂千载的名篇《放鹤亭记》。
      
      
       苏轼原喜歌诗文:                                 苏轼 喜歌诗文 明代---演变为:

           《题云龙山放鹤亭》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龙山下试春衣    放鹤亭前送夕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  新郎君去马如飞  


        到了明,苏轼的喜歌诗文“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之句,又被演绎为“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更加体现了殿试中状元放榜后飞奔报捷的心情;

      被铸成了 花钱--状元牌等 流通于世。背纹饰文武状元跨马游街仆从手举青色华盖图,应征古代科举取士制度的生动写照。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连中三元、状元及第、

      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

        这枚明诗文状元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因此咬牙天价所得一枚,尚古先生一枚

      http://bbs.chcoin.com/show-1332758.html 彩照书上所见不知出处一枚,寓意十分吉祥美好,状元、两名仆从人物面部纹饰表情、动作、尤然生动、神韵十足。喜歌诗文

      字体刚劲、笔笔生风、必然名家所书现如今难以佐证哪位名家。加之一方一圆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更能寄托了古人功名仕途的祈求,亦是科

      举文化不争的佐证实物。

      

                ##########################################  综述以上 与时俱进的今天 中国教育体制反思   #######################################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状元,是科举时代的最高功名,一旦获得,荣耀、快慰至极。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指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含量、
      
      都可以产生骄人的领军人物。状元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一是多年寒窗用功;二是层层考试夺魁。在没有更好的遴选办法予以替代前,这无疑是最公正公平的

      人才选拔之策了。恰如今人所言:“没有高考,我们如何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对状元,人们实在有太多的误解。“没有真才实学”,是一条。人们总以为状元

      只会写“八股文”,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产物。其实,“八股文”仅是科举取士前几轮采用的文体,自北宋始,考状元的“殿试”,采用的都是散文,考的是策论,没有对时

      局的真知灼见,是很难写出上乘之作的。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治国的国家,从科举选拔出来的一批批读书人,直接出仕执政,有模有样,竟然多能胜任,怎能说他们

      都是书呆子呢?“碰运气”是又一条,常说的例子,就是末代状元刘春霖。光绪朝这科的榜首,传说本是朱汝珍,只因朱是广东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也都是

      广东人,故遭慈禧太后忌恨;而刘是直隶人,名字又吉祥,遂被慈禧拔为状元。此说实谬,查检史实,钦定状元的是光绪而非慈禧;且按定制,进呈的试卷都是密封的,事先

      根本无法看到作者的姓名和籍贯。考状元,就连皇上也无法作弊。“无作为”,则是另一种偏见。科举及第仅仅提供了一个入仕的平台,能否施展抱负则要看机遇了。宋太宗

      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而事实上,一代名臣:唐朝的张昌龄、宋朝的文天祥、明朝的申时行、清朝的张謇……

      都是状元出身。即使那位末代状元刘春霖,虽仕途无甚建树,但伪满时,以“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断然拒绝了溥仪许其高官的邀请,保持了一个读书人的民族

      气节,亦属难能可贵。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 纹饰图案】  【 钱牌纹饰 下方三粒圆杏果---寓意  连中三元之意思 分别为 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


      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好事纷至沓来,金殿封官,骏马得骑,连中三元、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纹饰图案反应了,当时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高度发达。在南宋,元明时期放榜后,城里的百姓就可以看到声势浩大的文武状元跨马游街。新科状元骑

      着高头大马,身着御赐绿袍,头戴高帽,头顶三簇祥云,手执丝鞭,胸前挂上大红花,马踏三粒杏果、三朵灵芝草、寓意连中三元吉祥如意。画面中一名仆从手举状元灯、有些仆

      从扛着写有状元名字的红黄色旗帜和奉牌走在前面,图中另一名仆从随后手举青色华盖。老百姓争先恐后的出来看热闹,连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孩子也会跑出来看看状元郎到底长什么样。  

    【连中三元】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步,书生要参加院试,录取的被称为“秀才”。

       第二步,秀才要参加乡试,录取的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步:举人要参加会试,录取的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步:贡士要参加殿试,明清时要来北京赶考,其清朝雍正以后,殿试的地点在保和殿,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录取的被称为“进士”。其中:鼎甲三元(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为“状元”。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皇帝会重用为“大学士”及“殿前行走”。


    【华盖】
      
       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头上的乌纱,身上的朝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

    如宋代只有天子才用红黄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时皇帝或高官出巡时乘座的轿子或车子都张着黄色伞盖,以示"庇荫百姓",因此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

    书面语又称"华盖"。这种以伞入仪仗,气势最为恢宏。正因为黄伞有象征荣华富贵的作用,所以今天民间婚礼迎娶中还有打黄伞的习俗。

    #############################################################################################

    2020-12-31 转正
    离线 kk54188
    实名认证
    好评
    10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7-07
    最后登录
    2024-06-24
    2楼 发表于2012-11-18 20:24:41

    Re: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


    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

      数据:高60mm----宽42.6mm-----厚2.4mm-----重33.5g

      这枚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面 喜歌诗文 写到】  【 钱牌纹饰 方章为一福字  圆章为一禄字  】 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北宋年间,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在徐州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和美丽传说,他的《放鹤亭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他的同乡张师厚赴京城开封殿试途中,特来徐州拜谒苏东坡。张师厚辞行时苏东坡在放鹤亭为他饯行,并赋诗两首。脍炙人口,千古流芳。

         据说杏花开于农历二月,时值应试之期,故有“及第花”之称。“新郎君”是从唐代开始对新科进士的称呼。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薛监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

      前导曰:迴避新郎君!宋时云龙山西坡的杏花从北到南,一直直延伸到云龙九尾,这绵延不断的杏花在苍松翠柏间跃人出林。杏花映着春天落日,

      和着春鸟归林的啾啾鸟语,幽静而深远,成为徐州一景。”苏东坡在这里结识了年轻时看破红尘,无意仕途,隐居山上的徐州隐士张山人,山人

      养了两只仙鹤,朝放夕收。苏、结下了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常在一起喝茶饮酒作诗。并留下脍炙人口传颂千载的名篇《放鹤亭记》。


       苏轼原喜歌诗文:                                 苏轼 喜歌诗文 明代---演变为:

           《题云龙山放鹤亭》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龙山下试春衣    放鹤亭前送夕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  新郎君去马如飞  


        到了明,苏轼的喜歌诗文“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之句,又被演绎为“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更加体现了殿试中状元放榜后飞奔报捷的心情;

      被铸成了 花钱--状元牌等 流通于世。背纹饰文武状元跨马游街仆从手举青色华盖图,应征古代科举取士制度的生动写照。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连中三元、状元及第、

      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

        这枚明诗文状元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因此咬牙天价所得一枚,尚古先生一枚

      http://bbs.chcoin.com/show-1332758.html 彩照书上所见不知出处一枚,寓意十分吉祥美好,状元、两名仆从人物面部纹饰表情、动作、尤然生动、神韵十足。喜歌诗文

      字体刚劲、笔笔生风、必然名家所书现如今难以佐证哪位名家。加之一方一圆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更能寄托了古人功名仕途的祈求,亦是科

      举文化不争的佐证实物。



                ##########################################  综述以上 与时俱进的今天 中国教育体制反思   #######################################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状元,是科举时代的最高功名,一旦获得,荣耀、快慰至极。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指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含量、

      都可以产生骄人的领军人物。状元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一是多年寒窗用功;二是层层考试夺魁。在没有更好的遴选办法予以替代前,这无疑是最公正公平的

      人才选拔之策了。恰如今人所言:“没有高考,我们如何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对状元,人们实在有太多的误解。“没有真才实学”,是一条。人们总以为状元

      只会写“八股文”,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产物。其实,“八股文”仅是科举取士前几轮采用的文体,自北宋始,考状元的“殿试”,采用的都是散文,考的是策论,没有对时

      局的真知灼见,是很难写出上乘之作的。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治国的国家,从科举选拔出来的一批批读书人,直接出仕执政,有模有样,竟然多能胜任,怎能说他们

      都是书呆子呢?“碰运气”是又一条,常说的例子,就是末代状元刘春霖。光绪朝这科的榜首,传说本是朱汝珍,只因朱是广东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也都是

      广东人,故遭慈禧太后忌恨;而刘是直隶人,名字又吉祥,遂被慈禧拔为状元。此说实谬,查检史实,钦定状元的是光绪而非慈禧;且按定制,进呈的试卷都是密封的,事先

      根本无法看到作者的姓名和籍贯。考状元,就连皇上也无法作弊。“无作为”,则是另一种偏见。科举及第仅仅提供了一个入仕的平台,能否施展抱负则要看机遇了。宋太宗

      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而事实上,一代名臣:唐朝的张昌龄、宋朝的文天祥、明朝的申时行、清朝的张謇……

      都是状元出身。即使那位末代状元刘春霖,虽仕途无甚建树,但伪满时,以“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断然拒绝了溥仪许其高官的邀请,保持了一个读书人的民族

      气节,亦属难能可贵。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 纹饰图案】  【 钱牌纹饰 下方三粒圆杏果---寓意  连中三元之意思 分别为 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


      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好事纷至沓来,金殿封官,骏马得骑,连中三元、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纹饰图案反应了,当时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高度发达。在南宋,元明时期放榜后,城里的百姓就可以看到声势浩大的文武状元跨马游街。新科状元骑

      着高头大马,身着御赐绿袍,头戴高帽,头顶三簇祥云,手执丝鞭,胸前挂上大红花,马踏三粒杏果、三朵灵芝草、寓意连中三元吉祥如意。画面中一名仆从手举状元灯、有些仆

      从扛着写有状元名字的红黄色旗帜和奉牌走在前面,图中另一名仆从随后手举青色华盖。老百姓争先恐后的出来看热闹,连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孩子也会跑出来看看状元郎到底长什么样。  

    【连中三元】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步,书生要参加院试,录取的被称为“秀才”。

       第二步,秀才要参加乡试,录取的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步:举人要参加会试,录取的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步:贡士要参加殿试,明清时要来北京赶考,其清朝雍正以后,殿试的地点在保和殿,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录取的被称为“进士”。其中:鼎甲三元(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为“状元”。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皇帝会重用为“大学士”及“殿前行走”。


    【华盖】

       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头上的乌纱,身上的朝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

    如宋代只有天子才用红黄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时皇帝或高官出巡时乘座的轿子或车子都张着黄色伞盖,以示"庇荫百姓",因此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

    书面语又称"华盖"。这种以伞入仪仗,气势最为恢宏。正因为黄伞有象征荣华富贵的作用,所以今天民间婚礼迎娶中还有打黄伞的习俗。

    #############################################################################################

    4_52552_734f70adef26bef.jpg
    4_52552_fa3db4eb61a24b7.jpg
    4_52552_beb4fc63b99bb8f.jpg
    4_52552_86b784cbb67495d.jpg
    4_52552_c835bffe86f8d40.jpg
    4_52552_f137045a2add0bb.jpg
    4_52552_35ef565797906af.jpg
    4_52552_771109312c3784a.jpg

    2020-12-31 转正
    离线 kk54188
    实名认证
    好评
    10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7-07
    最后登录
    2024-06-24
    3楼 发表于2012-11-18 20:26:11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


    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

      数据:高60mm----宽42.6mm-----厚2.4mm-----重33.5g

      这枚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面 喜歌诗文 写到】  【 钱牌纹饰 方章为一福字  圆章为一禄字  】 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北宋年间,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在徐州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和美丽传说,他的《放鹤亭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他的同乡张师厚赴京城开封殿试途中,特来徐州拜谒苏东坡。张师厚辞行时苏东坡在放鹤亭为他饯行,并赋诗两首。脍炙人口,千古流芳。

         据说杏花开于农历二月,时值应试之期,故有“及第花”之称。“新郎君”是从唐代开始对新科进士的称呼。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薛监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

      前导曰:迴避新郎君!宋时云龙山西坡的杏花从北到南,一直直延伸到云龙九尾,这绵延不断的杏花在苍松翠柏间跃人出林。杏花映着春天落日,

      和着春鸟归林的啾啾鸟语,幽静而深远,成为徐州一景。”苏东坡在这里结识了年轻时看破红尘,无意仕途,隐居山上的徐州隐士张山人,山人

      养了两只仙鹤,朝放夕收。苏、结下了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常在一起喝茶饮酒作诗。并留下脍炙人口传颂千载的名篇《放鹤亭记》。


       苏轼原喜歌诗文:                                 苏轼 喜歌诗文 明代---演变为:

           《题云龙山放鹤亭》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      
      龙山下试春衣    放鹤亭前送夕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  新郎君去马如飞  


        到了明,苏轼的喜歌诗文“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之句,又被演绎为“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更加体现了殿试中状元放榜后飞奔报捷的心情;

      被铸成了 花钱--状元牌等 流通于世。背纹饰文武状元跨马游街仆从手举青色华盖图,应征古代科举取士制度的生动写照。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连中三元、状元及第、

      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

        这枚明诗文状元牌本人觐见3枚。不仅年份早也是挂牌中稀见者。比清代名誉苏挂 伏牛挂  荷叶挂  祥云挂 龙首挂  川挂量小的多 因此咬牙天价所得一枚,尚古先生一枚

      http://bbs.chcoin.com/show-1332758.html 彩照书上所见不知出处一枚,寓意十分吉祥美好,状元、两名仆从人物面部纹饰表情、动作、尤然生动、神韵十足。喜歌诗文

      字体刚劲、笔笔生风、必然名家所书现如今难以佐证哪位名家。加之一方一圆趣味雅章福禄二字,寓意做人要有方有圆方能福禄之意。更能寄托了古人功名仕途的祈求,亦是科

      举文化不争的佐证实物。



                ##########################################  综述以上 与时俱进的今天 中国教育体制反思   #######################################

         一色杏花红十里 状元归去马如飞,状元,是科举时代的最高功名,一旦获得,荣耀、快慰至极。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指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含量、

      都可以产生骄人的领军人物。状元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一是多年寒窗用功;二是层层考试夺魁。在没有更好的遴选办法予以替代前,这无疑是最公正公平的

      人才选拔之策了。恰如今人所言:“没有高考,我们如何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对状元,人们实在有太多的误解。“没有真才实学”,是一条。人们总以为状元

      只会写“八股文”,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产物。其实,“八股文”仅是科举取士前几轮采用的文体,自北宋始,考状元的“殿试”,采用的都是散文,考的是策论,没有对时

      局的真知灼见,是很难写出上乘之作的。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治国的国家,从科举选拔出来的一批批读书人,直接出仕执政,有模有样,竟然多能胜任,怎能说他们

      都是书呆子呢?“碰运气”是又一条,常说的例子,就是末代状元刘春霖。光绪朝这科的榜首,传说本是朱汝珍,只因朱是广东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也都是

      广东人,故遭慈禧太后忌恨;而刘是直隶人,名字又吉祥,遂被慈禧拔为状元。此说实谬,查检史实,钦定状元的是光绪而非慈禧;且按定制,进呈的试卷都是密封的,事先

      根本无法看到作者的姓名和籍贯。考状元,就连皇上也无法作弊。“无作为”,则是另一种偏见。科举及第仅仅提供了一个入仕的平台,能否施展抱负则要看机遇了。宋太宗

      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而事实上,一代名臣:唐朝的张昌龄、宋朝的文天祥、明朝的申时行、清朝的张謇……

      都是状元出身。即使那位末代状元刘春霖,虽仕途无甚建树,但伪满时,以“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断然拒绝了溥仪许其高官的邀请,保持了一个读书人的民族

      气节,亦属难能可贵。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 纹饰图案】  【 钱牌纹饰 下方三粒圆杏果---寓意  连中三元之意思 分别为 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


      人生四喜之金榜题名时,好事纷至沓来,金殿封官,骏马得骑,连中三元、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放榜后游街迎囍炫耀3天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图 。

        背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纹饰图案反应了,当时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高度发达。在南宋,元明时期放榜后,城里的百姓就可以看到声势浩大的文武状元跨马游街。新科状元骑

      着高头大马,身着御赐绿袍,头戴高帽,头顶三簇祥云,手执丝鞭,胸前挂上大红花,马踏三粒杏果、三朵灵芝草、寓意连中三元吉祥如意。画面中一名仆从手举状元灯、有些仆

      从扛着写有状元名字的红黄色旗帜和奉牌走在前面,图中另一名仆从随后手举青色华盖。老百姓争先恐后的出来看热闹,连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孩子也会跑出来看看状元郎到底长什么样。  

    【连中三元】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步,书生要参加院试,录取的被称为“秀才”。

       第二步,秀才要参加乡试,录取的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步:举人要参加会试,录取的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步:贡士要参加殿试,明清时要来北京赶考,其清朝雍正以后,殿试的地点在保和殿,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录取的被称为“进士”。其中:鼎甲三元(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为“状元”。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皇帝会重用为“大学士”及“殿前行走”。


    【华盖】

       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头上的乌纱,身上的朝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

    如宋代只有天子才用红黄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时皇帝或高官出巡时乘座的轿子或车子都张着黄色伞盖,以示"庇荫百姓",因此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

    书面语又称"华盖"。这种以伞入仪仗,气势最为恢宏。正因为黄伞有象征荣华富贵的作用,所以今天民间婚礼迎娶中还有打黄伞的习俗。

    #############################################################################################

    4_52552_d54ffde4dd356f2.jpg
    4_52552_76886f3a96dd32f.jpg
    4_52552_cf28c25465f21e1.jpg
    4_52552_aab91665c00741e.jpg
    4_52552_ed5878bd4be6299.jpg
    4_52552_fe73087bf5a93c1.jpg
    4_52552_1ca3f01de15c607.jpg
    4_52552_b9fda2c6d86498c.jpg

    2020-12-31 转正
    离线 陇上人家
    实名认证
    好评
    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10-29
    最后登录
    2024-06-25
    4楼 发表于2012-11-18 20:26:13

    Re: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好挂,今天才知道原来这两句是东坡的。

    离线 踏雪无痕
    荣誉会员
    好评
    41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54
    注册时间
    2005-01-14
    最后登录
    2024-06-12
    5楼 发表于2012-11-18 20:26:40

    Re: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小弟有才.图文并茂

    离线 御花堂主
    实名认证
    好评
    2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1-08-15
    最后登录
    2024-04-18
    6楼 发表于2012-11-18 20:29:09

    Re: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离线 钱途无量
    正式会员
    好评
    6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10-03
    最后登录
    2024-06-30
    7楼 发表于2012-11-18 20:29:59

    Re: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图文并茂,好。

    2022-11-13 转正
    离线 ly552000
    论坛版主
    好评
    6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8
    8楼 发表于2012-11-18 20:30:06

    Re:稀见明代 喜歌苏轼诗文  文武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难得好挂

    离线 kk54188
    实名认证
    好评
    10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7-07
    最后登录
    2024-06-24
    9楼 发表于2012-11-18 20:32:36

    8888状元跨马游街福禄 ..

    3334_52552_e5a1783528db1fe.jpg
    4_52552_55836acd0fb510b.jpg
    4_52552_cce8308464a938e.jpg
    4_52552_d6f052689d11cfb.jpg
    4_52552_db3a4f3c5e5574a.jpg
    4_52552_865e52f26c81a4e.jpg
    4_52552_67cc1676654c09b.jpg
    4_52552_ce7a1839464c068.jpg

    2020-12-31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