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刀版别种类分析:(暂时还没有收藏,所以没有图片)
Ⅰ式明刀:
一般来说,体形较大,有尖首刀的某些特征,又有“明”字面文,刀尖平钝,明字篆作,刀身弧度数较小,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成圆折,面的边缘断作隆起状,柄上面背均有二直纹,背文是尖首刀上常铸的数目字或干支字。
一般通长13.5~15厘米,刀首宽1.8~13.9厘米,重15.5~19.5克之间。
Ⅱ式明刀:
形制与Ⅰ式相同,刀首内凹,刀身与刀柄相交处微圆折,明字外笔拉斜长。一般重17~19.5克左右。?
Ⅲ式明刀:
刀首为斜坡状,刀刃微内凹,“明”字作椭圆形,刀背弯曲弧度小,刀柄面背各有两条直纹,有的直纹延伸至刀身处。背部有文字者居多。
一般通长14厘米左右,刀首宽1.7~1.8厘米,重13~22克不等。
Ⅳ式明刀:
刀背较直,刀柄较之以前变细,明字外笔圆,笔道变短,里笔似斜直笔,字体较小,背面无文字者较少。
一般通长13.7~14.4厘米,刀首宽1.7厘米,环径1.4~1.7厘米,重15~19克左右。
Ⅴ式明刀:
刀背微直,柄面两条直纹都伸入刀身,“明”字外笔变成半圆形弧线,形体从椭圆形向扁圆形发展。?
背面除极少数仍以符号、单字为背文外,大都以“右”、“左”等单字及“右”、“左”字首组成的字组为背文。
一般通长13.3~13.6厘米,刀首宽1.7厘米,环径1.4厘米,重14.5~20克。
Ⅵ式明刀:
特点是刀身较直,刀柄与刀身相交处已略见方折,刀刃有的有弧度,有的近似直线形,“明”字呈圆形,外笔出现断笔现象。
背文种类有所增加,除左、右等字组成的字组外,还出现了一些其它的新字,如字占多数。
一般通长13.3~13.6厘米,刀首宽1.4~1.5厘米,环径在1.3厘米,重15~19克。
Ⅶ式明刀:
整体如磬折形,方折背,直刃,刀首较Ⅵ式坡,绝大多数刀首近直线, “明”字作扁目状。?
背文以“外”字为首组成的字组数量增加,出现了较多的新背文。?
一般通长13.2~13.6厘米,刀首宽1.4~1.5厘米,环径1.3~1.5厘米,重13~1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