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870 | 回复 28

    [欣赏] ^!^ 【试说24孝钱】 ^0^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楼主 发表于2012-08-21 14:45:43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1楼 发表于2012-08-21 14:46:04

    哭竹生笋

    哭竹生笋
           原文: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4_42302_4f0131e13fa1f81.jpg
    4_42302_839559dbe3347a0.jpg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2楼 发表于2012-08-21 14:46:21

    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诗为颂。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4_42302_edac8637be59aff.jpg
    4_42302_e6b2a259d4f53fe.jpg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3楼 发表于2012-08-21 14:46:33

    涌泉跃鲤

    涌泉跃鲤
      原文: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召邻。母。供食之。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有诗为颂。诗曰:舍侧甘泉出。朝朝双鲤鱼。子能恒孝母。妇亦孝其姑。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4_42302_9cadf0ef9217379.jpg
    4_42302_ee424480ce19d02.jpg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4楼 发表于2012-08-21 14:46:44

    卧冰求鲤

    卧冰求鲤
      原文:晋。王祥母丧。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有诗为颂。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4_42302_3ba9e71930ded03.jpg
    4_42302_f5974aed752d412.jpg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5楼 发表于2012-08-21 14:46:58

    啮指痛心

    啮指痛心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诗曰:母指方缠囓。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4_42302_032e0c861f8c4ab.jpg
    4_42302_5df8556b2295f56.jpg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6楼 发表于2012-08-21 14:47:33

    孝道是中国古人的传统美德,希望这样的美德可以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后人有从此故事中学会这感动天地的真善美丽!
    其中可能有不合适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指教。

    离线 布衣泉友
    论坛版主
    好评
    57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9
    注册时间
    2004-10-12
    最后登录
    2024-05-22
    7楼 发表于2012-08-21 14:49:25

    占完了吗?占完了我就坐板凳听讲了。

    入会时间:2006-01-20

    离线 墨泉轩
    荣誉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7-09-08
    最后登录
    2024-06-14
    8楼 发表于2012-08-21 15:14:02
    引用第7楼布衣泉友于2012-08-21 14:49发表的  :
    占完了吗?占完了我就坐板凳听讲了。

    请老师赐教,不敢讲课。

    离线 布衣泉友
    论坛版主
    好评
    57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9
    注册时间
    2004-10-12
    最后登录
    2024-05-22
    9楼 发表于2012-08-21 15:16:22

    不错,用心之人。

    入会时间:2006-01-20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