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1569 | 回复 326

    宋代铸钱模具形状复原分析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05-09-25 02:19:00

    很好的帖子,不顶实在是罪过!
    楼主的帖子所能证明的东西不止是最后的4点,有些东西也是可以证明的,例如盘型叠铸范到了南北朝后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北宋得到了发展进化,被翻砂工艺所继承;还有为什么北宋钱币的错背会那么严重,若是方形范,错成这样不仅钱范立不住,铸钱工匠又不是傻子,不会发现校正?但是楼主的模型还是有问题的,我仅举3例:
    1,180度摇头怎么解释(例如滴水泉先生的太平)?楼主的模具无论怎么错都达不到那种效果。
    2,模具的制作及翻铸过程十分复杂。很简单的道理,翻砂模具的最外面需要“框框”,而做木质方形“框框”要比木质圆环形“框框”简单的多(没有金属实物“框框”出土,故排除浇注“框框”,只考虑木质),要做小型的圆环形“框框”,既然小、数量就得多,制造如此数量小木圆环的工程量恐怕比泥制范过火烧成硬范的工程量还要大,这是不方便之一。不仅“框框”的制作复杂,翻制过程更是复杂,按照楼主的模型,以及“面背范分别成型、钱型的排列规范有序”的结论,先在型砂上压制浇道(压印时被模具挤出的型砂怎么处理?模具周围的型砂变形怎么办?),然后拿母钱按照顺序小心准确摆放压印(压印时被母钱挤出的型砂怎么处理?母钱周围的型砂变形怎么办?),压印时既要注意母钱与浇道的距离,还要注意钱范的变形,更要注意压印的深度,可谓小心翼翼,然后小心倒出母钱。如果宋朝人这么干,我看倒不如泥范过火简单,看看人家王莽,做个饭盒整体压制,再过火烧一会儿,做个范包一浇,多简便?若是拿钱模与浇道的联体模具压制,则与现有母钱实物相孛,而且解决不了模具周围砂型受挤压变形的问题。若是拿钱模与浇道的联体模具按照成熟的翻砂理论进行翻铸,则在敲打过程中钱型很容易从整体模具上脱落、从而损坏模具。我说的这些虽然都是细微之处,但都涉及到工程量的问题,既然工程量大,那么萧梁双面超薄叠铸后的工艺不可能向这个方向发展。
    3,背范如何制作?首先要问的是如何保证背范上各钱模的位置与面范统一?若是也同面范一样用压制浇道的方法确定各钱模的位置,则各实物上应该可发现浇道的存在,但实物上却没有。
    虽然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但不是说楼主的模型复原的不对,只是说问题没有解决而已,其实北宋的翻砂模具就是一种形状吗?我认为不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存在的模具形状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强求统一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客观的。
    还有许多问题我也一直没搞懂,例如浇道是怎么制作的,若是压印的,模具在哪?有出土吗?即使是拿模具压印的,是在翻砂过程之前还是之后?若是先压制浇道后摆钱模,则翻制过程中的敲打压实过程肯定会损坏事先压好的浇道;若是先翻制后拿模具压制浇道,则翻砂过程会使钱模发生不规则移位,还怎么拿规则的浇道进行压制?若是不存在压制浇道的模具,按照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科教片,认为是后勾出的,试问勾的过程怎么能保证不损坏钱模的外轮?有实物佐证吗?
    翻砂过程的秘密实在太多了……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05-09-25 14:12:00

    yx6291 前辈您好,您上面的发言很好的解释了我的第2、3点以及后面对浇道的质疑,我把您上面所引导的探讨宋铸钱工艺的帖子从头至尾精读了一遍,一直读到现在,可以说受益非浅,但同样又有了许多的问题,还请您指点一二。
    问题主要出在“整体雕版”上,按照您的理论,北宋雕母与母钱(包括铁母)都是没有必要存在的,我下面有二例,一为丁版主的两枚木质铁版雕母(穿孔被烂掉的木屑迷住了),二为伙计兄的宝鸡出土的建炎通宝铜母实物。


    试问如果印模工具为整体雕版,那这两枚雕母实物的作用是什么?试问铜母不存在,那宝鸡出土的这枚建炎通宝是做什么用的?为何要这般修整?若是按照您所说的穿口铳开就好,为何要这般精修?显然修穿工具是不一样的,而且背郭也明显经过了冷加工修正,至少做这种修整的同版建炎通宝堪称凤毛麟角,如果不是母,又会是什么?
    下面这枚是百福堂老师发过的一枚会昌开元,上有明显的母钱掉落痕迹,厚度与普通乾元钱的厚度近似,试问如果是整体雕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再看红绿泉先生的这枚皇建,如果不是母钱发生问题造成的,试问整体雕版如何能造成?

    下面的几枚分别是瑞荃先生(天圣)、一安先生(中间的政和)、红绿泉先生(皇宋)发过的三枚面移钱,按照您的整体雕版理论,压模时受力均匀,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若是意外,按照面背范分别制模的理论,铸出的钱应该很薄才对,那为何背范压得反而较深,使钱的整体重量保持不变?


    还有关于大月纹(甲痕)的问题,您说大月纹是模具上的钱型边缘碰到已印好的钱模所致,试问在整体雕版的情况下模具上的钱型边缘要怎么才能碰到已印好的钱模?
    再有是关于模具形状的问题,先丢掉制作多个圆环型小框框不如制作方形大框框省力不说,请看下面滴水泉先生的180度逆转太平,按照您的整体雕版理论,在配合你所论述的模具形状,出现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有是我的几点疑问,首先得到解决的是浇道的宽度,从一安先生的政和可以窥之一二,再有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是整体雕版的话,那浇道是怎么形成的?是印出的?还是勾出的?9581先生的这枚皇宋似乎能给点儿启示。

    再看看楚三兄的这枚乾元背移是怎么造成的?背范经过两次移位形成大的背移与不规则花穿,背范究竟发生了什么,似乎又能提供一点儿线索。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北宋铸币是比较发达的铜母翻砂法,采用合范翻制钱模,理由如下:
    1,根据少数的面移情况可以得知,无论背移、面移,钱的厚度是基本不变的,如果分别印制面背模,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只有成熟的铜母翻砂法才能办到。
    2,如果面范、背范分别用制作精美的母钱一个一个去印,很难保证位置的准确性与钱模厚度的均衡性,而且劳动量巨大,我看还不如用萧梁双面超薄叠铸的硬范法简单,宋朝人不是傻子,能这么干?
    3,如果面范、背范分别用制作精美的母钱一个一个去印,我看倒不如把母钱嵌到木板上整体印,这样既可以保证钱模的位置准确,又可以根据嵌入母钱的深度掌控铸钱的厚度,但是我不看好这种方法,我个人认为还是没有拿个饭盒印一堆泥模过火烧成硬范来的方便。
    4,如果面范、背范分别用制作精美的母钱一个一个去印,母钱要怎么脱落,宋母的拔模斜度很小,很难脱落,也很容易损坏砂型。
    5,母钱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穿修的很有特点,很规整(例如最后楚三兄那两枚钱的右面的元丰的背),虽然拔模斜度小,但还是有的,面穿大、背穿小,穿修成这样我想不止是为了单面印范用吧,我想应该有别的作用,就是在翻砂时既保证面范的质量,又给母钱一个阻力,使母钱不至于被型砂埋没,现有的母钱实物表明,母钱的背还是比同版子钱好一些的,完成整体翻砂不是不可能。
    6,脱模问题,我认为应该采用垂直提升砂箱法,而且型砂之上事先有脱模材料,使母钱易于脱模。
    7,我认为宋母翻砂的次数要远小于清母,因为是近乎单面分型,受力存在一定的问题,翻多了部分母钱要被型砂埋没掉的,清母的形态经过改进,改进的作用之一就是受力均匀,母钱不容易被型砂埋没掉,翻的次数也就多了。
    小子愚见,有不妥之处还望多多教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11:49:24编辑过]20059254271392332.jpg
    20059254272625887.jpg
    20059254274431668.jpg
    20059254275490548.jpg
    20059254393954096.jpg
    20059254494453706.jpg
    2005925450591356.jpg
    20059254511764732.jpg
    20059254512859744.jpg
    20059254515770225.jpg
    200592551422875.jpg
    20059255105014377.jpg
    20059255111085283.jpg
    2005925513196617.jpg
    20059255163624384.jpg
    20059255165279184.jpg
    200592518165155396.jpg
    20059251817492917.jpg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2楼 发表于2005-09-25 23:39:00

    好话题不怕嚼,越嚼越香:0)
    我也再全面做一次梳理,有些问题虽然很小,虽然是个案,但反而更具有启发性,就像研究红楼梦一样,一个字都不能放过,这样才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
    梳理1:
    木质雕母存世的问题要如何解释,对于整体雕版说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体雕版说才有讨论的必要.
    梳理2:
    会昌开元上的母钱落痕问题,清晰明了,证明了母钱在唐代晚期已得到应用,况且上博有传世白铜乾元母钱存世.
    梳理3:
    红绿泉先生的皇建的问题,不是整体雕版可以形成的,也不是面背范分别印型所形成的,个人认为那是在整体翻砂的过程中,母钱经型砂挤压后发生碎裂错位所形成的.
    梳理4:
    面移问题,按照整体雕版说,或者面背范分别造型说,这种情况应该说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如果是整体雕版说,宋代人明知道面文的重要性,背错点儿不要紧,他们还会做面范浅、背范深这种情况吗?况且是木质雕版,面文浅了很容易磨损,合理吗?再说宋钱是面穿大背穿小,如果按照面范浅背范深这样造型,那应该设计成面穿小背穿大才对.用母钱分别造型的不合理性也在于此,因为母钱都是面穿大背穿小的.我个人认为只有母钱整体翻砂法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即穿孔拔模斜度不明显的母钱的背被型砂吃得太深所致.
    梳理5:
    滴水泉先生的太平的问题,说明了两个可能性,若是整体雕版,则整体雕版的形状与楼主前辈所阐述的形态不同;如是母钱翻砂,则很好解释.
    梳理6:
    甲痕问题,若是按照楼主前辈的整体雕版说,应该是钱面出现的甲痕多才对,为什么,因为面模较突出,更容易伤到型砂,而事实不是这样,用母钱分别制模法也说不通.我认为甲痕的情况很多,有两种最多,一种是修背模工具的划痕,一种是母钱的刮痕,如果用母钱整体翻砂来解释后者,则很完美,当印完面范后,调转砂箱,面冲上,背朝下,因为面范较深,母钱容易被带起,落下后砸到背范,反之背冲上,由于背较浅,母钱很容易脱模.
    梳理7:
    母钱问题.现在"所谓的"母钱,特征较统一,修法较一致,子钱没有必要这么精修,试问不是母是什么?子钱?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关于崇宁铁母数量的问题,我见过4吨重的崇宁铁块,但没见过一斤重的崇宁母钱,崇宁铁钱存世还是很多的,价格也不是很高.
    最后在说说铸钱为什么要像翻砂法进化,我认为晾范\烧制\预热范\做范包\过多的考虑排气问题,这些都是硬范铸造法要消亡的原因,但硬范有什么好处,那就是拿个饭盒可以快速的印,而且质量有保证,为什么要向翻砂进化?我想那是因为翻砂带有"机械"特征,更快速,更简便,质量更好,过多的手工操作(例如面背范分别小心翼翼的印型,还要考虑位置等),只会比成熟的硬范叠铸更麻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11:50:46编辑过]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05-09-26 02:25:00

    谢谢fwg先生的提醒,我只顾着说话了,把图片给丢了,现已把宝鸡出土的建炎母钱实物的图片补上[s: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11:51:44编辑过]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05-09-26 02:45:00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母钱整体翻砂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按照楼主前辈的说法,应该是中间分型被发明之后的事,也就是清中后期时候的事,但是明代《天工开物》中已经有明确的母钱整体翻砂法的纪录,明代的母钱是什么样子的?清前期的母钱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说现在明代母钱、清前期母钱没有得到公认的话,博物馆里那枚嘉靖十一两雕母应该没说的了吧,那枚雕母的形制是什么样子的?拔模斜度显然不是很明显,与宋母的拔模斜度没有多大差别,还有明母也同样存在单面分型的情况。这些能说明什么?说明宋母完全存在整体翻砂的可能。宋钱的存世量不次于清母,有人说差不多,清朝从努尔哈赤算起经历了296年,宋朝经历了320年,应该说也差不太多,清朝使用成熟的母钱整体翻砂法,宋朝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是无法铸造那么多钱币的。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5楼 发表于2005-09-26 21:31:00

    yx6291先生您好:
    我引用天工开物是要说明明代的后期使用的是相当成熟的母钱翻砂工艺,并且有嘉靖雕母存世,至于洪武\大中\永乐使用的是什么工艺,为了严谨起见,暂且不论,我的帖子中也没提过(虽然有永乐母钱存世,但认同度不高,无法做论证)。现在就以没争议的嘉靖为例谈一谈,嘉靖钱的穿孔拔模斜度怎么样?我手里有一堆没有拔模斜度的,没有拔模斜度的尚且可以用母钱翻砂工艺,那宋钱使用母钱翻砂工艺还有什么难度?在说说单面分型的问题,拿康熙举例,顺治入关后继承了中原的铸币方法,康熙使用母钱翻砂工艺应没有问题,我手里又有一堆康熙,穿孔只有单面有斜度,康熙使用母钱翻砂工艺没有问题,那宋钱使用母钱翻砂工艺又有什么难度?既然没有斜度的与单面斜度的都可以使用母钱翻砂工艺,那为什么宋钱就不可以使用母钱翻砂工艺?
    面穿直径大背穿直径小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至于串内无合箱缝的问题我没看明白,我看到您以前的帖子中提到宋钱串内没有无合箱缝啊?这是怎么回事?请您明确后我再回答。
    关于个案问题,我的帖子中除了红绿泉先生皇建与滴水泉先生的太平算个案外,其他的应该都不算个案,其实这两个也不算个案,开元上曾经有一个帖子,有一开元钱上有“裂纹”,但其实没有裂,因此他推断是母钱上的裂纹,这个观点并不是我的,最早源于那位先生的观点。再说滴水泉先生的太平,滴水泉先生发上来的当天,就有一位泉友又发上来一枚180度摇头(好像是崇宁,忘了),可见也不是个案,这类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研究时不应该摒弃。
    关于“先入为主”的想法问题请您放心,我是墙头草、随风倒,哪种观点说的有道理我支持哪种观点,并没有主不主的,我现实的很,只认真相,就好像您的圆盘叠铸说,我是很认同的,我认为有道理的东西就是我头脑里“主”,除非又有好的观点推翻它,那我的“主”就要变了:)我倒希望您的观点成为我的“主”,因此才在这里向您讨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11:52:50编辑过]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6楼 发表于2005-09-27 01:36:00

    东京前辈说反了,第一枚是园地老大的,我当时就把图片收到电脑里了,第二枚看不太清,好像是通宝的字砸到了重宝上,都是难得一见的好标本!
    原来先生姓鲁:)
    鲁先生如果认为明代前期的铸造法不是母钱翻砂,那请看下面这枚实物,铁扇子先生发过的罗伯昭先生旧物,大元八思巴文母钱.200592617361876997.jpg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7楼 发表于2005-09-27 20:31:00

    呵呵,这种问题看来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搞定的,但相信事情总会越辩越明,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您上面引用的帖子我又看了一遍关于合箱缝那部分,您是不是要说清钱穿内能见到合箱缝,宋钱见不到?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我可以举个例子,我手里有两枚宋元,以前总以为是母钱,以致于被我“呵护”了半年,直到后来才发现我错了。我原来为什么以为是母钱?因为穿口干净利索,无丝毫毛茬,我后来为什么知道错了?因为没有修穿。我怎么知道的没有修穿?因为穿口没有冷加工痕迹,穿内四周正中部位都有一条清晰的合箱缝,因为没有丝毫毛茬,所以在20倍的放大镜下看的非常清晰,四面都有。因为我没有数码,无法拍摄,您若是不相信我可以给您邮去一枚,真的是非常清晰的合箱逢。
    我认为您拿宋钱与清中期的钱做对比不是很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几乎每隔几十年铸钱技术就会发生一定的变革,虽然很小,但累计差距很大,我这里说的变革不是大方向上的变革,不是指母钱翻砂这种技术发生变化,而是指一些辅助技术,这些辅助技术也足以让不同时期的东西看起来不一样,宋朝到清朝,大到铸钱的各个步骤、小到母钱的形态也许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变的是母钱翻砂这种工艺。技术差距实在太大了,钱的外观上也不可能不发生变化,我认为您对比的方向应该是您心目当中“雕版与母钱”的过渡期阶段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才有意义。
    关于摇头的问题,我选的摇头应该说是一种特例,是180度的摇头,这种摇头与一般的摇头不同,这种摇头要怎么解释?一,母钱调位。二,砂箱为方型。请您仔细的想一想,您的圆形雕版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是很难的,基本不可能的。
    关于大钱的问题,请看罗先生的大元母钱,基本没拔模斜度(与嘉靖十一两雕母特征类似),能修的都修了,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母钱。另外正像您说的,小平钱即使没有拔模斜度要脱模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此宋代完全有可能采用母钱翻砂技术。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8楼 发表于2005-09-27 20:33:00

    补充一个观点:我个人认为范铸与母钱翻砂的过渡产物,即模印技术的确是存在的,但不是宋钱,而是唐开元前期。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9楼 发表于2005-09-30 07:38:00

    这几天一直为合箱缝的问题所困扰,前天回家后又仔细看我上面提到的那两枚宋元,发现那道“合箱逢”有可能是流铜的印记,又去市场寻了两天也没有寻到带合箱缝的宋钱,对此十分不解,正要像各位前辈继续请教原因,没想到回来后又发现了向先生的高论,可惜小子资质太差,没看懂几句,在此诚心向各位前辈、先生请教几个问题,希望各位前辈、先生能够不吝赐教:)
    1,宋钱穿口为什么找不到合箱缝?
    2,什么是冒口?冒口的作用是什么?我在网上没查到。
    3,向先生说“铸道用一2----3mm厚的木材雕成就可以天天用”,请问怎么用啊?压印吗?
    4,向先生说“合箱时由于上箱的梢孔的距离是一样的,如果他自己是熟练工起箱时从右面翻放,一时胡涂又从左面搬放合箱”,梢孔的距离是怎么一样的?是指方形砂箱两端的定位梢位置是一样的吗?从右面是怎么翻放的,从左面是怎么翻放的?是不是说上箱旋转180度的错放就会产生大移范?小子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明白先生这段话的意思,请先生赐教。
    5,“迎流”是什么意思?红钩子是干什么用的?是预热的吗?
    6,为什么根据鲁先生的双箱,一体化模具,大移范只能是固定的几种版式?
    7,“双箱式它的定位销是固定的,任何时间的移范只能产生180度一种情况,实际上它背面无字等于没有一点问题”,为什么背面无字等于没有一点问题?180度的情况不是会产生大移范吗?为什么没有问题啊?
    8,沙与模之间的防沾连方法是什么?单箱与双箱定位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9,什么叫双箱法?什么叫单箱法?为什么宋钱开箱取模时一定知道钱模在下,清钱就不知道,清钱一定要开箱后才能知道在上还是在下?为什么一到南宋钱的背面全部是字,模具两面其实它就已经没有难---易之分了?
    小子是学国际贸易的,铸造学狗屁不通,只能靠自己摸索,也没机会进铸造车间,小子诚心求教,还望前辈们不吝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9 23:39:32编辑过]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