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半分铜元”,铸造背景特殊,铸造流通短暂,具有独特的钱币艺术魅力和时代风韵。
“半分铜元”币面正中楷书“铜元”二字,竖读,外圆珠圈;上缘为纪地文字:“贵州省造”四个隶书字;下缘为纪值文字:“当银元半分”五个隶书字;背面正中有篆书“黔”字及珠圈;上缘有纪年文字:“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八个楷书字,下缘为嘉禾图,意为“五谷丰登”。
发行背景:
“半分铜元”可以说是贵州社会的活化石,留下了当时贵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铸造的信息。1949年6月,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元券已变成废纸,较原发行额增加了六十五万倍。为挽救地方金融及财政危机,贵州省政府决定另立金融货币体系,开鸦片烟禁,征“特税”,收“**自卫特捐”,同时,贵州省银行此时尽管也抛出了“银元辅币券”壹角纸币26万元,但市面仍流通银元,严重缺乏辅币,于是,已退出流通多年的铜、镍币又复出,进行市场交易,十分混乱。时任贵州省主席谷正伦抓住了这一发财机遇,决定迅速再发行硬辅币,并以省政府名义强制推行。据贵州省档案馆第56宗第668卷第104页记载:“奉省府卅八年(1949年)六月九日(卅八)财字第4053号训令仰速招商筹铸半分铜元……奉此,遵即招商青山矿业药品工厂铸造黄铜质半分铜辅币……”。贵州省银行于1949年7月7日在贵阳各报刊登《贵州省发行银元铜辅币公告》:即日起开始发行“当银元半分”铜币。铜辅币200枚折银元一元,凑足辅币20枚可向银行兑换银元辅币券一角,200枚兑换银元一元。
地方特色:
解放前夕的贵阳市,流通以银元为主,为适应兑换需要,该币值为“当银元半分”,这种明确以“分”为单位,直接与银元挂钩的办法,改变了清末民国时期以“文”为单位的常规,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该币的整个设计,除纪年和纪值以及嘉禾图仍保留传统风格外,别出心裁地在币正面设计竖读“铜元”大楷字,十分简洁醒目,背面中心的篆书“黔”字,更是一种新的创意,突出了地方风韵;清末至民国的铜元,逐渐减重,面值越来越大,信用度越来越低,而“半分铜元”则反其道而行之,由于“个大肉厚”,除给人诚信之感外,还表现了朴实淳厚的地方风味。当初,制作一枚铜元的成本,合银元四厘,为面值的五分之四,后铜价上涨,币材价值超过了币面价值,民间多纳不出,商人也趁机收购回炉,改作他用。加之,在贵州多雨潮湿的环境里,该币的锈蚀程度也高于外地,流传至今早已凤毛麟角,这样就决定了它的稀有度和收藏价值。该币铸造时,贵阳的国民党军队所留的炮弹壳成了唯一的原料,“半分铜元”90%的铜材就是炮弹壳,经几度提炼压片后,比一般铜元要坚硬的多,加之当时电机压力不足,钢模质量也差,制作又靠半手工操作,以致该币的花纹浮浅,再加上锈蚀的影响,“当半分铜元”的艺术效果和时代风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是历史留下的遗憾。“半分铜元”发行之初,市场称便,颇受欢迎,可是,它的面值过低,而它又要与银元挂钩兑换,每当兑换银元时,人们就会感到不便,要是换十个银元,就将背上2000枚铜元!使用的不便也是“半分铜元”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原因。“半分铜元”上虽有“贵州省造”字样,而绝非当时贵州造币厂造,而是由“青山矿业药品公司”生产,该厂设于贵阳市东郊,其专用设备都比较简陋,造币设备更差,仅有压片机三部,马达冲机二部,电动机二部,为了政府发行的急需,即使在机器经常出故障和停电的情况下,也必须日产二三千枚,私家一边生产,银行一边发行,但由于资金有限、亏损较多、铜价上涨等原因,厂方单方停铸,银行也无可奈何,这种“公私合铸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属罕见之举,1949年6月全国很多地方已解放,而此时贵州与1949年6月9日颁发了《贵州省发行铜元办法》,截止8月底止,共发行19万枚,9月份继续发行26000枚,前后总共铸造发行210000枚,但流通仅两个多月,其寿命之短,堪称历史上的“昙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