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钱图说
乾隆通宝
乾隆通宝是清高宗乾隆皇帝(1735-1795年在位)时期铸造的制钱。是清朝各代中铸量大而且铸期长,使用广泛的一种钱币。铸钱局设置在除安徽和甘肃以外的全国十八行省。此外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置钱局发行红钱。
我们将乾隆通宝分为几个大类,分别是:样钱,内廷钱,大制钱和万选钱。以下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样钱
宝泉局铸造并颁发给各地的钱样,即部颁样钱。户部文献记载,乾隆初期使用雕母钱颁发各地,到乾隆后期嘉庆初年,颁发母钱。
各地钱局在得到铸钱许可的情况下,铸造一批钱币上呈中央,称为进呈样钱。
二、内庭钱
“凡系铸供内庭钱文。以红铜六成,白铅四成配成。每文重一钱六分在京局鼓铸。其中内庭应用大样钱文每年于九月,先行咨明内务府。将本年应铸若干串。预行知照,户部照数鼓铸,以备取用。”出自《制钱通考》。在宝泉和宝源二京局铸造的内庭钱,约重一钱六分。铸造精美,直径大,厚重。在宫庭喜庆之时,由皇帝赐给百官臣僚以示恩宠。故宫钱谱也将它称为大制钱。
三、万选钱
乾隆帝继位时,在京局铸造新年号钱一万枚,当十大钱一千枚敬献宫庭。这是万选钱的由来。出自《大钱图录译文》。
当然,万选钱只是新圣嗣位之甫铸造的一万枚钱这个说法有待考证。实际上,要确定这种特殊的钱币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各局分类图说
一、宝泉局
宝泉局于雍正四年设置东南西北四厂铸造钱币,雍正七年又设置中厂,从此五厂的规模确定下来。乾隆年间五厂所铸钱币的书式没有一体话,根据书体不同推测出五个大类。
1、 宝泉局,万选钱,单点通,母钱。面文角头通,乾字中的乙为小乙,背满文泉正书,满文宝出头,母钱为初见品。珍贵,70000日元。
2、 宝泉局,万选钱,单点通。普通行用钱,书式与上母钱无异。5000日元
3、 宝泉局,万选钱,单点通,二离画。前谱记载同单点通,长通长宝。宝下贝字中两横左右都与框分离。
宝泉局,万选钱,单点通,二离画,阔缘小字。
要不要继续翻译完啊?大家看看,调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