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5722 | 回复 36

    关于清代钱局铸造的疑问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大泉折二
    实名认证
    好评
    71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10楼 发表于2012-07-10 10:58:36
    引用第8楼索南堂于2012-07-10 09:41发表的  :


    很感谢您的回答
    如果型腔只用一次的话 那母钱使用的次数就会很多了 新的母钱在前几次使用的时候 应该叫头炉

    没错!
    还有我猜测,型砂多次使用后性能可能会变坏(比如板结粗糙或透气性差等),也是一个原因,还有分型材料的原因(这就更复杂了),经常看到有铸的很差的咸丰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离线 索南堂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12-27
    最后登录
    2024-03-01
    11楼 发表于2012-07-10 11:56:42
    引用第10楼大泉折二于2012-07-10 10:58发表的  :

    没错!
    还有我猜测,型砂多次使用后性能可能会变坏(比如板结粗糙或透气性差等),也是一个原因,还有分型材料的原因(这就更复杂了),经常看到有铸的很差的咸丰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型砂应该也有很多种的 这也形成了 所谓 粗翻砂和细翻砂 但是有的开门咸丰字体不是很挺,有点像假钱的软,我觉得应该和铸造温度砂型有关

    离线 大泉折二
    实名认证
    好评
    7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12楼 发表于2012-07-10 12:30:16

    像“假钱的软”的实际就是假钱,不过是当时的假钱,私铸!呵~
    不过私母可能是经过刀刻的,因是虚值大钱,私人铸钱有利可图,取普通品好大钱或经加刀,作母。铸出的钱币字体肯定就软或变形。

    离线 大泉折二
    实名认证
    好评
    7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13楼 发表于2012-07-10 12:35:01

    另我说的分型材料就是通俗说的脱模剂,木炭灰或松香油等。

    离线 索南堂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12-27
    最后登录
    2024-03-01
    14楼 发表于2012-07-10 12:52:53

    脱模剂 我们看到的有的钱币表面 鎏银 其实有可能是残留钱币表面脱模剂

    离线 大泉折二
    实名认证
    好评
    7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15楼 发表于2012-07-10 16:44:30
    引用第14楼索南堂于2012-07-10 12:52发表的  :
    脱模剂 我们看到的有的钱币表面 鎏银 其实有可能是残留钱币表面脱模剂

    非也!
    你说的这种现象应是金属在铸造冷却过程中的一种微量金属的益出,我不是学金属的,不知怎样形容,反正就是铸成后金属表面有一层其它颜色的金属,比如铜表面偶有一层白色如银的,其实应是锡,铅类的。如开元,大定,宋钱,小清钱等就有表面是白的,但磨掉后里边还是黄的,还有清钱里也有表面是红铜色,里边还是黄铜,都是铸造过程中的益出现象。(当然如上钱币也有纯白铜的,但除清钱有真正的白铜外,明清以前的钱币都是青铜,纯白的只不过是含锡量高,达到40%色泽就如汉唐铜镜那样的白色,但青铜不就是铜加锡加铅吗)
    脱模剂是木炭或松香烟熏,用以加强模面的附着力,当金属液浇注入型腔后,这些涂料受高温后开始燃烧,形成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铸币和型砂分离,这些涂料基本不会残留(都变成气儿了),就是残留也是在字口凹陷处的如黑似碳的东西(个别大咸丰见过此种残留,大观也见过一个这样的),不会是你说的白色。呵呵~真费劲,我还是昨买卖去喽!

    离线 记录历史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9-16
    最后登录
    2019-12-23
    16楼 发表于2012-07-10 17:08:27

    这个,湖北某县博物馆翻铸过,电视上还报道过

    离线 戏里戏外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2-08
    最后登录
    2021-04-11
    17楼 发表于2012-07-10 18:30:24

    哈哈哈哈------笑

    离线 索南堂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12-27
    最后登录
    2024-03-01
    18楼 发表于2012-07-10 18:32:23
    引用第15楼大泉折二于2012-07-10 16:44发表的  :

    非也!
    你说的这种现象应是金属在铸造冷却过程中的一种微量金属的益出,我不是学金属的,不知怎样形容,反正就是铸成后金属表面有一层其它颜色的金属,比如铜表面偶有一层白色如银的,其实应是锡,铅类的。如开元,大定,宋钱,小清钱等就有表面是白的,但磨掉后里边还是黄的,还有清钱里也有表面是红铜色,里边还是黄铜,都是铸造过程中的益出现象。(当然如上钱币也有纯白铜的,但除清钱有真正的白铜外,明清以前的钱币都是青铜,纯白的只不过是含锡量高,达到40%色泽就如汉唐铜镜那样的白色,但青铜不就是铜加锡加铅吗)
    脱模剂是木炭或松香烟熏,用以加强模面的附着力,当金属液浇注入型腔后,这些涂料受高温后开始燃烧,形成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铸币和型砂分离,这些涂料基本不会残留(都变成气儿了),就是残留也是在字口凹陷处的如黑似碳的东西(个别大咸丰见过此种残留,大观也见过一个这样的),不会是你说的白色。呵呵~真费劲,我还是昨买卖去喽!




    受益非浅 说了这么多 辛苦老师了 有时间光顾您的新店,多多支持。

    离线 归一阁
    实名认证
    好评
    8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5-21
    最后登录
    2024-06-23
    19楼 发表于2012-07-10 21:08:49

    学习

    入会时间:2007-06-13
    2013-5-6提升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