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七年(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二月,朱元璋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龙凤十年(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铸大中通宝大小五等钱。洪武元年(至正28年,1368年)三月,明命户部及行省铸“洪武通宝”钱。
自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到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铸纪地钱九种:京、鄂、浙、福、济、广、豫、桂、北平。 九种纪地钱中既有洪武元年三月颁洪武新钱前铸的大中背京、背鄂、背浙纪地钱;又有洪武元年正月平福建(福)、三月平山东(济)、四月平广东(广)、同月河南(豫)降、六月平广西(桂)、八月占领大都(北平)之后,在这些地区铸造的大中纪地钱。九种大中钱背文所记的地名,全是八月元亡前攻占的省份。
元亡之后,也有一些地区相继被明军占领。如洪武元年十二月平山西,洪武二年八月平陕西;洪武四年七月平四川,洪武五年六月平甘肃。但是,这些元亡以后相继平定的地区,再也没有见到铸有地名的大中钱出现。可见,洪武元年八月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分界线。凡在八月元亡以后平定的地区,如山西、陕西、四川、甘肃等地,全都没有铸纪地大中钱。
由于史书记载不多,有关大中钱铸行的几个问题让我困惑,还望各位泉友不吝赐教:
1、洪武元年三月之后占领的地区为何不铸洪武钱,而铸行大中钱?
2、铸行时间较长的背京、背鄂钱系珍品迭出,存世罕少,相反,铸行时间较短的背豫钱系存世量却较大,出现这种情况,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3、洪武元年八月元亡之后新占领的地区为何既不铸大中钱,亦不铸洪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