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210
主题
19480
帖子
3万
积分
第六个故事 上回说到,鹰洋逐渐代替本洋位置后,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满天飞鹰的一统天下,但是墨西哥何许国家,不过是一个刚刚独立的国家,只是因为富有的银贮藏就占有了这么一个有利的位置,自然不能让各帝国主义列强满意,谁不想在这块肥肉上切上一刀吃上一口?于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先后利用发行贸易洋的办法,企图打入中国的贸易市场,象站洋、坐洋、美国各种贸易洋、日本龙洋、奥匈等又陆续登陆,有的因含银量低或者其它原因,很快就退出了贸易舞台,倒是给后来的收藏者留下一些珍稀品种;也有的占领了部分地区,只是在所属国的势力范围内流通,这也给后来的收藏者以一定的地区差价啊。 其实,英国站洋的“前辈”是香港银洋,当时英国看到鹰洋的贸易兴隆,不断升水,的确也想利用在其割让的香港这个便利条件,首先经营铸银元生意从中获取巨大利润,可惜太贪心了,其所铸香港银洋含银量过低,很难被市场接受,终于在不久夭折,连造币厂也和盘卖给了日本人;1895年,英国政府利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了新的贸易银元,俗称“站人”。重量26.95克,成色90%。英国站人贸易银元的最大特点是,融中、英、马三国文字“壹圆”于一体,在世界铸币史上是罕见的。这才逐渐进入了当时的中国市场,在华北、东北等地区有了一席之地。 法国坐洋是1885年开始制造,并首先在与我国广西、云南等地毗邻的越南、老挝等地区流通,后逐渐进入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市场,当时因法国势力范围主要在中国境外,所以在法属地区的流通较为广泛,而在中国西南地区只能有一定的流通量。铸造工艺很高,很少发现意外版别,只是因其年号各异、重量变化、背A及H或无字形成了不同版别38种之多,其中1921、1885、1888、1893、1910、1928等年号版别较少。后于1929年停止铸造。以上二币在笔者另文内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此处不另赘述。 但是必须一提的是法国在将坐洋推向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将其国内诸多版式的本土银币输入了中国市场,主要品种是大力神等,种类多样,版别繁复,年号很多,因笔者未及研究,虽值得一提却只能一带而过。 美国的贸易洋出现较早,但是因其发行量不大、含银量不足,并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形成气候,只是在19世纪后期(1878年后)才有如摩根、和平之类的银洋大批量涌入,并在华中、华南等地区占领了一定的比例。而目前此类银洋不被爱好者喜爱的原因,多数在于其过分规范,除了年份的区别外很少发现其它特色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研究版别固然有其乐趣,但是形成系列能够说明问题应当更加具有意义。 倘若西班牙早期双柱曾经是一统天下的本洋,那么后期在西本土制造的双柱(主要是阿方索头像双柱)就远没有当年的辉煌,不论当年的本洋是否是在墨西哥铸造,只是因为它的进入是在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是因其早而具有了诸多优势吧。前一段时间因国内外差价较大,双柱国内价格上扬,近日许多藏家纷纷抛售得到抑制,其实老双柱究竟价位如何,千万不要盲目追高,还是静观其变为好。阿方索的命运远远不及卡洛斯,其终将抵御不了墨西哥鹰洋的重压,根本在中国占领不了什么市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日本龙洋的扩大流入是在明治十一年(1878年)以后,实际上其始铸于明治三年(1870年),只是由于其国内诸多变故不仅直接影响其币制的变化,更加影响了其银洋的铸造发行与流通,自明治十一年后形势逐渐平稳,造币量和输出量也不断增加。日本龙洋主要流通区域是东北地区,这自然由其当时的势力范围所决定的吧。如果没有后来日本对于中国进行的武装侵略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果没有而今日本政府及其国内少数军国主义的反动立场,仅仅凭借当年的日本龙洋的经济渗透,绝对不会形成人们谈“日”而色变的气愤哪。 其时,荷兰、马剑、奥匈乃至菲律宾、马来群岛、朝鲜、越南等诸多银洋也在中国境内有所流通,只是无法与鹰洋抗衡,数量相对少的多,也根本没有鹰洋的信誉,实在阻止不了鹰洋升水的强大趋势。恕不一一介绍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中秋佳节赏月,笔者却整理了半天鹰洋,8个故事写完,自己又迷上了这个新宠.按照厂名\年号\验金师缩写和骑字版的规律,哈,那么多竟然少有重复,真的趣味无穷啊.祝各位中秋节日快乐!再次将这一轮"明月"奉献各位!!!
43
5303
5389
[s:17][s:17]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