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533 | 回复 22

    [欣赏] 探讨--篆书昭武小平三枚三版!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玄武紫枫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9-05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12-03-29 23:02:51

    3_55039_aced88bce53a8b8.jpg
          http://bbs.chcoin.com/show-4686535.html最近看了博山小刀的文章有感 再发小平昭武
           昭武为吴三桂反清后的年号~~可是篆书昭武(大,小)仅经常见于甘肃~陕西~~宁夏!!在吴三桂的根据地云南,贵州,湖南罕有发现,现在将笔者手中的这三枚引申再探讨 笔者收藏的三枚分别为:1阔日细缘版,2和3为狭日(细字,粗字)两版!玩钱近二十载 所接触大昭武数百颗 可在陕甘故地 小平篆书数量少的出奇 这钱只在全国目前不多的泉友手中有一颗两颗 ,网上所见真品无几 ,好多都是近年仿品 现在把自己十几年收藏到的三种版式的代表拿出来以颸同好! 小平篆书的风格是许多仿品无法达到的 目前手里的这三枚不敢说最为漂亮,但是对于昭武篆书而言已然不易!~ 感觉该泉的收集难度犹如裕民壹钱与浙壹钱之对比 不信大家可以找找看!3_55039_3a9942abe1386bf.jpg
    3_55039_d479fdbc443d978.jpg
    3_55039_30cb4bc2abbced4.jpg
    3_55039_be52eeb1b1c6070.jpg
    3_55039_8a24f98043112da.jpg
    3_55039_90699a926aa8931.jpg
    3_55039_1ee9675387df6f8.jpg
    3_55039_57c1bc624ab91d7.jpg
    3_55039_3f3034e9cfcca4e.jpg

    离线 共和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3-05
    最后登录
    2022-11-06
    1楼 发表于2012-03-29 23:04:27

    好图文

    离线 jiangnan
    正式会员
    好评
    1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3-25
    最后登录
    2024-06-10
    2楼 发表于2012-03-29 23:09:14

    是讨论过的。 从铜材来说  也不是西南一带的。
    陕西铜少。所以小平少。一分的有利润,。多。 铜质也像康熙。可能是收清朝的制钱熔化铸造昭武。以充军饷。  可以肯定不是西南的

    2015-08-21转正

    离线 人民币
    正式会员
    好评
    39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1-20
    最后登录
    2024-06-10
    3楼 发表于2012-03-30 00:23:33

    小的少!

    离线 书泉一生
    三级发帖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3-02-21
    4楼 发表于2012-03-30 09:04:49

    不错

    2016-05-12 转正

    离线 博山小刀
    实名认证
    好评
    23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9-03-06
    最后登录
    2024-06-10
    5楼 发表于2012-03-30 12:26:03

    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3年)
        吴三桂叛清,清廷急命西安将军瓦尔喀率兵赴川。并严令陕西总督哈占,提督张勇、王辅臣,严防吴三桂策反犯边。
        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年)
        元月 清廷命扩尔坤及汉军副都统吴国祯,率师进驻汉中,防御川陕边。
        二月 清廷为加强对陕西的控制及川陕用兵指挥,特命莫洛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全权节制满汉军,委以军需、调动、任免等大权,以便速平吴三桂之叛。
        三月 吴三桂部攻占阳平关,与清军激战,兵败,弃阳平关南撤。
        四月 清军副都统赫叶、穆占等部于七盘关击败吴三桂军。
        六月 莫洛驻防汉中,命副都统扩尔坤率部入川增援。遣汉军马一宝、周有德部进驻汉中,会同吴国祯等防御陕边。
        十月 吴三桂攻入宁羌州,遭清军夜袭,吴军败退。莫洛调四川提督雷继宗、陕西提督王辅臣部驻防宁羌,肃清宁羌等叛军。
        十一月 吴三桂军夺取七盘关,截川陕要道。
        十二月 王辅臣叛清,在宁羌杀死莫洛。甘军多叛,响应王辅臣。
        清廷急令大将军董额率领四川广元、保宁各部清军回守汉中,继调云贵总督鄂善、副都统穆舒浑、希福等率满汉蒙兵赴兴安,保固陕南。
        是月 清廷一面调兵遣将入陕,一面御敕王辅臣。并特遣其子王继贞来陕西招抚。
        王辅臣兵变后,兵趋略阳,转向陕川甘边。吴三桂闻讯后,督大将王屏藩等由川赴陕,以牵制清军,配合王辅臣行动。
        是年,清廷为加强陕西防守,增陕西驻防员额,骁骑校各12人,骁骑1000名。
        清圣祖康熙十四年(1675年)
        正月 清将军董额接应四川退回陕西各军,守汉中,董额军出栈道,留兵防守凤翔,大队皆回西安防守。
        清兴安州驻军发动兵变,杀总兵王怀忠,响应王辅臣。清廷急令陕西总督哈占前往招抚。
        二月 王辅臣军围困凤县,清军突围,王辅臣占凤县。
        王辅臣所部高鼎率兵近万,攻占陇州(今陇县)关山关。董额率兵至陇,两军于关山河一带大战,清军失利,都统赫叶率援兵赶至,高鼎败退,清军克关山关,打通赴陇道路。
        三月 清廷命西安将军佛尼勒为振武将军,援汉中,副都统德叶立等率兵守宝鸡,以疏通汉中粮饷道路。佛尼勒所率援汉中大军,于仙逸关为王辅臣军所阻击。
        王辅臣军出陕甘边,攻占定边县、花马池、靖边卫。清廷调哈占、鄂善等率兵赴宁夏、榆林,由宁、陕两路夹攻王辅臣部。
        王辅臣部自庆阳,出邠州(今彬县),在该州梁家堡被清军击败。
        四月(1765年) 吴三桂部将王屏藩,率兵数万,出四川,屯于陕南,牵制清军,声援陕甘边王辅臣军。清廷急调将军鄂泰率太原和盛京兵,前往西安增援。调驻守宝鸡副都统德叶立,增援汉中。
        清军孙克思部击败王辅臣部,复夺靖边卫。
        五月 清军游击李师膺杀韩城县令,举兵叛清,兵进郃阳,为清军击败。李师膺与王辅臣军会合,攻占延安、绥德等地。
        王辅臣部与王屏藩部,由凤县出击,前锋出宝鸡棋盘宫一带,为清军击败,退回南山。
        六月(1765年) 王辅臣被困兰州,是月降清。
        太原将军毕克力图渡河增援榆林,克复吴堡县,败王辅臣所属朱龙部,收复绥德州城,继而攻克保安、安塞、宜川、延长、延安等县
        汉中清军被困己久,清廷命将军佛尼勒等速开栈道,增援汉中。令副都统翁爱率西安满汉旗兵守陇州仙逸关。
        七月 清军毕克力图入延安南川,王辅臣部属李士英部退出延安,入宜川境。清军入宜川追击李士英部
        清军游击王可成率兵叛清。清廷急调太原将军吴丹率兵入陕,会同夸兰大等固守潼关,防堵王可成军。
        八月(1765年) 清军退出汉中,固守关中。汉中、兴安均为王屏藩、王可成等控制。清军集中兵力防守潼关、西安、宝鸡战线。
        兴安王可成部与王屏藩部汇合,攻克山阳县,逼近西安。清廷急调驻榆林鄂尔多斯、士默特蒙古兵,速赴西安增援。
        十月(1765年) 汉兴王屏藩军,强渡汉江,直趋大峪口(今长安县东南),关中震动。清廷令总督哈占速调精兵,防堵大峪口。
        清军于益门(今宝鸡市南)击败王屏藩军。
        兴安王可成军,兵出商雒一带,攻商州城。清军调河南将军噶尔汉率兵入陕,会同将军吴丹等镇守潼商。
        清圣祖康熙十五年(1676年)
        二月 清军陕西提督王进宝,会同将军佛尼勒等,进围北山抗清军余部。
        三月 清军于宝鸡红崖堡一带击败王怀忠旧部。
        四月 王可成军攻占龙驹寨、商南、杀商南知县卢英。清廷命将军吴丹,总督哈占等,会攻王可成军。
        九月 清商州参将拜思哈,率兵击败王可成守军,复占山阳县。
        十一月 清将军吴丹等率军赴华州、商州、攻王可成部。商州副都统穆舒浑等击败王部,再次占山阳县。
        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年)
        正月 清廷抽调陕西满汉军,赴湖南、湖北征吴三桂。
        三月(1677年) 清廷令图海率兵扼守汉中要道,虚张进围汉中,以分散吴三桂之兵力。
        清西安将军佛尼勒率兵攻四川保宁,失败,被革职。


        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年)
        四月 庆阳袁本秀受吴三桂之命,聚众叛清。清廷令提督王进宝率西安、宜君等部赴庆阳弹压。
        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年)
        二月 将军图海自陕西入京觐见康熙帝,定议汉兴之役大计。
        六月(1679年) 吴三桂所属王屏藩部兵出宝鸡,清廷令襄阳葛尔汉部乘兴安空虚之机,兵进陕南,收复兴安诸地。
        清廷令将军图海围歼宝鸡王屏藩部,并乘机入汉中、兴安。
        七月 图海、赵良栋等于益门镇(今宝鸡市南)击败王屏藩,并乘胜追击。
        八月 清军葛尔汉率部入商州,逼兴安。图海、毕克力图、王进宝、赵良栋兵分四路,由兴安、略阳栈道及徽州(今甘肃徽县)会攻汉中。
        十月 图海、佛尼勒等统军兵至镇安,于火神崖击败王屏藩部王遇隆、韩晋卿等,追击至乾玉河,夺占梁河关。韩晋卿等率余部退往四川。
        噶尔汉等由上津路(今湖北郧县西)赴兴安,与图海等夹击兴安、汉中。是时,葛尔汉已占据白河县。
        清军王进宝部兵进武关,击败王屏藩部阻击。
        清军赵良栋部强渡白水江,击溃王屏藩部,抵略阳。
        十一月 图海、佛尼勒等率兵至兴安州城,原王屏藩部守将谢四、总兵王世永等文武兵丁1.5万余众,献城出降。
        清军赵良栋部,攻取略阳后,兵分三路,进军阳平关,击溃王屏藩部守军,夺取入川要隘阳平关。次月初,赵良栋军入川,进攻吴三桂。
        十二月(1679年) 清军王进宝部进占凤县,继进兵汉中。王屏藩军退出汉中,入四川广元。王进宝入汉中后入川。至此,清军重新控制陕南。


    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1678)闰三月初二日称“大周昭武皇帝”,定国号为“周”,改元“昭武”;同年,吴三桂忽患重病,于八月十五日深夜在皇宫死去,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从12 -15楼的史料分析

    吴三桂建元昭武时,王辅臣已降清;同期,陕西附近的大片地区只有汉中一带实际控制在吴三桂部将王屏藩手中;

    推论:吴三桂部将王屏藩等据汉中一带的 有铸造篆书昭武的可能。

    请诸位老师斧正。
      以上所说是我们园地dadaniu(我们淄博本地高手陈老师)以前所找到的资料和推论,讲的非常好,看到这个贴了,就再发出来让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吧,我个人也认同这个看法,壹分要比以前利用一分小的而清的多,减重严重,大钱更利于军饷所需,这样铸一分就比铸小平有利的多,所以壹分要比小平多不少,现在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昭武篆书小平和壹分就是军饷钱,铸于西北!

    离线 浪漫童话
    三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12-10
    最后登录
    2024-06-07
    6楼 发表于2012-03-30 13:18:40

    篆书小平是很少的品种!欣赏了!

    离线 圣骑士
    实名认证
    好评
    4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0-12
    最后登录
    2024-02-08
    7楼 发表于2012-03-30 16:41:34

    确实难得一见,极品的更少,但价并不高

    身份已验证: 刘迺峰   山东章丘

    离线 柏林墙
    三级发帖
    好评
    10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6-10
    最后登录
    2024-06-09
    8楼 发表于2012-03-30 16:55:50

    图文并茂!篆书昭武小平确实少见的!

    离线 愚拙无边
    实名认证
    好评
    3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9-11
    最后登录
    2021-04-11
    9楼 发表于2012-03-30 17:15:13

    图文并茂,好帖。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