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02
主题
605
帖子
1009
积分
袁大头在袁死后为什么还一直铸造? 其因如下: 1、大頭之前各地以省為單位造龍洋,因利益驅動,各地龍洋除工藝和重量相同外,含銀量多少不一樣,中央造的龍洋不如以省為單位造的龍洋受老百姓歡迎,,,加之袁上台前實力最強,官員、商行有一批人拍其馬屁;大頭最初版的是側面七三分像簽字版,劇說只造了一批作教育經費,袁看后不太高興,把其像印印老了。後改側身3年的簽字版,袁審看后對外國工藝師簽字在幣面不閱,后去掉洋技師名后,便大量造。 2、袁大頭3年含銀量足量,成色美觀,重量足秤,面市后深得市場歡迎。8、9、10年都不如3年的大頭,8年含銀成色最次。因袁上台前所造,各地軍閥紛紛仿效,故就出現軍閥版大頭。最有代表性的是甘肅造得大頭最坑爹! 3、由3年大頭是貴金屬,足秤,成色好,加之從道光年來有銀洋流通的社會基礎,光緒年的龍洋把銀元官方認可化,,,故1949--1950年,沈陽、上海,共產黨為平定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配合解放軍西進剿匪,印造了三角元和o版的3年大頭!袁大头是民國三年12月24日開鑄正式投產,同月28日發行。 袁大头民國三年發行,此事眾所周知;但確切日期可能多數泉友都不清楚究竟是在該年的何时发行,因此許多人以為登記有案如南京、湖北、廣東、奉天、浙江、安徽的几个大廠等,也都是在民國三年製造發行,其實這是錯誤的了解。 由北洋政府幣制局及財政部的檔案,以及張家驤民國十四年出版《中華幣制史》根據歷年來迄民國十二年止各造幣廠的報告所整理列出的數字,兩者是相符合可以證明並非如部份人以為的。 由財政部的檔案可以了解,民國四年二月中旬時僅天津、南京兩廠開始生產,湖北是即將開始,成都廠模型尚未收到。“其餘各廠亦將次第開鑄”,有些連名字都沒提到的表示還早呢(注意:有些省的造幣廠此時是停工狀態)。少數近期出版的書籍或刊物上,常見未經查證的論述造成誤導讀者。 《國幣條例》定銀為本位幣後,天津造幣廠進行籌備新幣,由意大利籍雕刻師喬治設計製模,此事眾所周知。他設計製樣之前未見過袁世凱本人,是以照片為樣進行雕刻,喬治自照片上以為袁蒼老虛弱,然而完成後,親自攜帶樣幣赴北京晉見袁世凱呈覽時卻發現所鏤肖像與袁本人神采差異甚大,無法顯示袁的強人形象而未受讚賞,以僅造制了少量教育金扶執教育輔助善款。喬治深感挫折乃要求重刻並獲核准,袁世凱並坐下為其擺好姿態,重新雕刻後之肖像即此俗稱袁大頭之側面像通用幣。
6167
37263
5万
学习
42
3056
3140
引用第1楼峰起云生于2012-03-05 11:42发表的 : 学习
265
5583
6113
好资料
431
9796
1.1万
看完后还是不明白
448
3705
4601
引用第3楼嬿嫄于2012-03-05 12:03发表的 : 好资料
12
1014
1038
21
119
161
"袁大头"成就了不少人的发财梦,,,也让更多的人吃药,骂娘! ---不与"袁大头"玩了?
330
6691
7354
不错,学习。
179
4603
4961
资料很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