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文所说的京版, 是沿用明钱习惯说法,即大中,洪武钱,京版是指背京,北平版指背北平。天启京,崇祯京都是南京所出,这点早已毋庸置疑。我前面对北京的诠释是有些 rough。 总所周知,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元朝时称大都,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改名北京。清朝建都北京,并沿用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