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445 | 回复 22

    南宋少帝墓(图)----中华儿女都进来吊唁一下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怀瑾楼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0-20
    最后登录
    2021-07-04
    10楼 发表于2012-01-25 11:20:29

    到过蛇口赤湾,好地方

    离线 泉中世界
    正式会员
    好评
    33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9-01
    最后登录
    2025-09-20
    11楼 发表于2012-01-25 14:25:23

    学习了

    2025-07-14 转正
    离线 冯建军
    实名认证
    好评
    4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1-11
    最后登录
    2024-01-02
    12楼 发表于2012-01-25 15:17:55

    宋朝重文轻武。。。

    看来文不足以安邦!!!

    离线 燕语
    永久会员
    好评
    2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0-12
    最后登录
    2025-09-19
    13楼 发表于2012-01-25 16:02:04

    现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本社会!

    在线 不牛b
    正式会员
    好评
    368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4-13
    最后登录
    2025-09-20
    14楼 发表于2012-01-25 18:04:05

    少帝虽好,只是对楼主此举觉得有不合时宜哗众取宠自我宣传之弊,大过年的,你发个这种帖子在泉友咨询与市场信息帖子有何之用?大过年的也不发点祥和点的帖子,对少帝表示追思,对楼主表示鄙视。

    2023-04-07 转正
    离线 爱泉如是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2-22
    最后登录
    2016-05-14
    15楼 发表于2012-01-25 18:36:02

    回 14楼(不牛b) 的帖子

    何必较真呢?要这样的话本版一半的帖子都不合要求

    离线 雨落忘川
    实名认证
    好评
    1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3-24
    最后登录
    2025-08-14
    16楼 发表于2012-01-25 20:03:03

    南北宋一样GDP很高,所以GDP高没有用的,
    北宋,GDP高还不是一样每年对北方民族朝贡,其中之一使得东北内蒙地区有很多的北宋钱币,资本主义萌芽对于北宋同样无用,皇帝研究的是绘画书法,对于所谓资本主义萌芽不感兴趣,公元1127年被灭。
    南宋,崖海大战的指挥者不是北方少数民族,而是宋降元的张弘范指挥。

    崖山之战,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规模较大的海战,在中国海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军控扼海口,巧妙利用海潮南北对进,并以遮障防矢石,勇登宋舰搏战,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宋军怕分兵扼海口,军心涣散,坐失地利,加之囿于专守不攻的战法,又坐失有利战机,招致惨败。

    宋军约200,000人,战船千多艘,
    元军约20,000人,战船五十余艘。

    宋军全军覆没

    崖山之战败于无能。

    离线 雨落忘川
    实名认证
    好评
    1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3-24
    最后登录
    2025-08-14
    17楼 发表于2012-01-25 20:16:23

           评价历史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标准要求古人的思想,只能以史为鉴,用科学的发展观面对今天与未来;对历史的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从唐、宋、元、明、清历代更替来看,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来看,从社会的发展来看,它又是历史的必然。也丝毫不能抹煞元灭宋、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

      张弘范是河北定兴县人,他的所在地已属金代金中都(今北京)管辖,而定兴县又是秦代置范阳郡,金大定二年改定兴县,后成吉思汗统蒙古大军灭金,后又灭宋,作为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他使弟张弘正为前锋,俘文天祥于广州五坡岭,次年厓山击败南宋张世杰大军,在石壁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而还,这不能不说他为推翻宋王朝建立元朝立下了巨大的功绩。

      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才出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替曹操、秦始皇等一系列历史人物翻案。荆柯作为千古称颂的壮士,但丝毫不影响历史上人们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虽然秦始皇执政时“焚书坑儒”,施暴政,如此说来,人们对文天祥的肯定也不应影响对张弘范特别是他诗词的评价。

      宋王朝的后来,由于因循苟且的思想统治,政治上腐败,经济上崩溃,其用兵费用虽然达到全部赋税的十分之七、八,也没能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北宋自真宗与契丹订“澶渊之盟”,每年给契丹二十万两银、十万匹绢的岁币,后在契丹恐吓之下又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宋王朝为了换取西北边界的苟安,就每年向西夏“赐”(实际上重金收买)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到了1044年10月,宋“册封”西夏李元昊为夏国主,每年“赐”银七万两、十五万五千匹绢、茶三万斤,另在各节日和李元昊生日“赐”银二万两、银器两千两、绢、帛、衣等两万三千匹,茶一万斤……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屈己增币”,河北人民饱受“长苦辛”,致使1127年,金灭北宋,统治中原。

      宋代大政治家、大诗人王安石看到宋王朝的腐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写过一首《河北民》古风,诗中写道: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正如当年腐朽的北宋在新兴的金朝面前不堪一击一样,腐朽的金朝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处境中,于1234年结束了其统治,不得不臣服势力强大的元朝。而作为公元1238年出生的张弘范,曾是元的大将,为元效力攻打南宋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里还要提及的是,张弘范乃张柔之子。张柔河北定兴人,金末曾在河北组织地方武装,后降蒙古,是蒙古军的汉军将领,由于屡次攻宋有功,被封万户侯,修建北京的南大门保州(今保定)及保州的莲花池。清代以来,莲花池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莲池书院,乾隆曾三次亲临书院视察学生的课业。修保州之后,在元朝修建元大都时,由河北的刘秉忠选址、规划,张柔、段天佑负责实施工程。

      巧合的是,张弘范面对的宋代大将张世杰,竟是张柔的侄子、自己的叔伯兄弟。张世杰,原为金的官员,后因犯有过失怕遭惩罚而投奔宋朝。这元的大将张弘范、宋的大将张世杰之战,竟是各代表一方的叔伯兄弟之战。他们之间的战争胜负,导演了一幅元灭宋的历史画卷。

      读张弘范的诗词,发现张弘范是一员儒将,作为将士,忠君报国是他的天职,在《木兰花慢·征南》词中,其气轩昂:“……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间,生死一毫轻。……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整顿乾坤了,归来虎拜龙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后来,他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在他的《过江》一诗中说:“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红袍,尽是江南儿女血。”

      这里透露出他内心认为一方面两军之战,一方面又是百姓牺牲与流血,体现出他的怜悯与感伤。他后来“十年鞍马是非场,虚名半纸多几张。”他已对自己的职责认为不过是“虚名”之无奈。他在“世事莫论量,今古都输梦一场,笑煞名利途上客,干忙!千丈红尘两鬓霜。”——这恐怕是后来他看破红尘名利的认识。

      张弘范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就在他俘虏了文天祥之后,他以礼相待,劝降,当他看到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以后,知文天祥矢志不移,才把文天祥押送元大都。

      他在给友人写的《南乡子·送友人刘仲泽北归》一词中也说:“几度留君留不住,伤情。一片秋蝉雨后声。无语泪纵横。别酒和愁且强倾。后会有期须记取,叮咛。莫负中秋夜月明。”其情殷殷。

      在《南乡子·寄刘仲泽》中说:“莫比红尘儿女辈,须知。义士交情死不移。”体现燕赵慷概悲歌之士的义气。“谁念书生寒屋底,伤悲。忍泪窗前听子规。”征战几时了?他在《青玉案·寄仲泽》中说:“吟风赋月,论文说剑,无个知音侣。”又透着无知音的苦闷、凄凉与孤独。所以,他见到友人是那么舍不得离开,在《烛泪》一诗中说:“惜别终宵话不休,煌煌烛影照离愁。蜡花本是无情物,特向人前也泪流。”这里坦露的他的内心是多么重贤敬义,以及失去友人的悲凄,其情切切。

      看张弘范的诗词,也看到了他所处时代的一个缩影,从中也看到了他戎马一生的真实思想,了解了他这个人。评价历史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标准要求古人的思想,只能以史为鉴,用科学的发展观面对今天与未来;对历史的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应该说,宋元之战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元朝完成了全国统一大业,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剧以来,全国先后出现的五代十国的分裂,宋与辽、宋与金的对恃,以及蒙古、西夏、大理、高昌、吐蕃等民族三百多年来国内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改变了北宋长期以来积弱不振的国势。从时代的发展来看,这是历史的进步

    离线 loqu
    正式会员
    好评
    9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5-09-19
    18楼 发表于2012-01-26 17:16:40

    看看历史就知道,什么都是浮云!

    离线 ani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5-05
    最后登录
    2025-09-20
    19楼 发表于2012-01-27 12:28:41

    学习,特别是看过了16、17楼后感触蛮深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