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45081 | 回复 234

    2012新年有奖征文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观察哨
    实名认证
    好评
    121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9-15
    最后登录
    2025-05-13
    220楼 发表于2012-01-29 16:05:19

    2380字

    泉有三分  两分是“钱” 一分乃蕴
    撰文 观察哨

    在园地我看到过有一位朋友出帖子问“玩钱币的本质是什么?”,我当时想当然的信手回帖“投资、占有、文化”……而后,这三个词汇竟然断断续续萦绕我心头近一个月。

    大凡多进少出的买家必然是投资想法优先。
    投资型买家要有不少“钱”,起步总要有小几十万的个人可支配流动资金;具备一定的文史、钱币知识,爱钱、爱古钱;有一定的网络或市场经验;还有几点点闲暇时间。
    什么能够证明他们是在投资呢?
    他们看上一个中意的泉品肯定还价吧,呵呵,降低成本就是他们“节流”的潜在投资行为。许多经营者也因势利导地摆高了售价……要经得起砍啊。这么一来一去肯定增进了友谊,传播了泉品知识,为下一次的成交奠定了某些精神上的基础。
    他们还会精挑细选一些好品相的泉品,爆绿锈、朱砂锈、直边、黄亮等冠名的泉品必定是他们点击的帖子。事实上,贯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好品相泉品毕竟是凤毛麟角。于是,他们在“截流”的同时已经考虑到了物以稀为贵的“增值”,历史的升值事实已经如此证实了。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投资的“采购”行为中往往都选择了信誉好的卖家进行交易。投资买家实际的潜意识上是“绑架”信誉好的卖家,好卖家的金字招牌总要值个万儿八千吧。有牌子的卖家总不见得开了三个月的店铺就关张吧,呵呵。在骨子里,投资型卖家并不愿意接触太多的新卖家——东西不安全啊,每次交易前还要问这问那,搞个安支,拿到东西了还要叫这个老师那个师太观摩,那个不便利哦。有铺面信誉好的卖家往往是八面玲珑、四面透风的主,手上不仅掌握着大把的买家,还连通着不少缺乏渠道的卖家。投资的买家想要个什么鲜见的泉品尽管向他们去预定,买家看了实物不满意的话卖家还不会讹上你……呵呵,投资买家想:你商家去与人打交道吧,反正把关的事情交给你了。
    没人会问我为啥他们不投股票、房产、汽车吧。

    大凡玩泉的都有占有欲。
    占有欲是玩泉的人人都有的,但是占有欲的战斗力指数就各不相同了。区别的主要指标就是“钱”!
    在原地每个玩“钱”的人都是“欲望号街车”,个人不完全统计,大概40%的朋友在玩包括多类杂项在内的古泉,还有大约60%的朋友在通过包括多类杂项在内的古泉“玩钱”,呵呵,晦涩了些,抱歉哦。
    一枚如此美绣的“得壹”泉品不在“我”的手上那是多么不堪和痛苦的事情啊,“一万八?”不会吧,你以为只你一家有啊,先收藏帖子,再站内搜索一下……嘿,果然还有……问价……砍价……成交……呵呵,稀罕个啥,现如今也有啦,删除你个一万八……
    最体现占有欲望的肯定当属园地的语音拍卖啦。早早地,园地已经公布了本次围猎的时间和规则,还四处广告“显摆”了猎物。只惹得各路泉友心猿意马、四处“调兵遣将”。据我知道,个别带有投资性质的泉友早早地备下了茶水、糕点,临了开了空调、关闭了手机、嘱咐老婆看好小孩(免打搅)、戴上了眼镜、调试了键盘(难说)……园地拍卖师登场了,边上数位美女助阵。只看那价格一路走高……心目中的黑色价格的变成蓝的,由蓝转黄……黄的变成了红的……最后能够承受紫色价格的得标。有人放弃了吗?不!他们的心没有放弃,只是他们的袋子放弃了。要怪的还是“钱”。

    聊了两大段“钱”,升华怡情一下。
    “蕴”有点高深,我非族类,勉为其解。
    我通过QQ与不少学识型的泉友进行了交流,获益匪浅。从钱币出发,而言书法、材质、冶金、铸造、币值、换算、经济,乃至民俗、政治、战争、天文、信仰……不一而终。这些泉友真的向我展示了“一沙一世界”……
    我很欣赏这位玩宋钱版别的泉友(很多人认识他),宋钱版别之多,如此浩瀚,就像是收藏蝴蝶标本,绝对不是一两本《宋钱泉谱》所能涵盖。以下是这位泉友通过QQ对我“开化”的点滴,与园地诸友分享,诸位看看这是不是我理解的“蕴”。
    ……宋钱版别繁复而浩瀚,最直接地办法是从“版”、“别”二字上追根循源。术语“版别”是由名词“版”和形容词“别”复合组成。
    “版”,古体同“板”,指片状的木,引申义指具有片状牲的物体形态。宋代铸钱已采用了先进的母钱翻砂法工艺,其铸型由面、背两爿板状的砂箱扣合而成,每幅铸型可称作一“版”。江南民谚“版版六十四”喻人做事刻板,不识变通……
    版别是古代铸钱中的固然现象,它反映了钱币子铸件的固有性变化集合。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形式:首先,它有丰富的钱币形式艺术表现信息。经过宋代朝堂廷议御审制,颁诏下铸的“钱式”,就是预备铸造的货币标准置样,其本身已经包含了特定规制的艺术表现形式。朝廷每次鼓铸通货的岁额数量巨大,各路钱监、炉座往往使用许多与钱式基本制形相似的“钱模”参与实际印范,这些带有不同范母制式特征的子钱形成了“模别”和“模变”,也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版式”及其“亚版式”概念。其次,它含有时间信息。在法定品种、指定铸地的情况下,通过准备铸料、核定料例、额定岁缗等指令计划安排好炉次后,常规性炉次生产和非常规炉次内容调整会形成明显的“炉别”现象,主要以若干个系列特征鲜明的版式集合构成,准确的版型判断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不同炉次的次递规律和相对时间。
    再者,它含有息韵相通、一脉相承的区域性工艺特征信息。宋代的铸钱任务分由多处钱监共同完成,各地钱监长久以来摸索出各自不同的生产经验,并形成在模型的雕制,型砂、铸料的工艺配方,舂砂、印范、浇铸、清砂、车铣等重要工序环节操作中水准不均匀状态。众多匠心独运的智慧结晶成果,要通过钱币的文字、型制、制作艺术效果体现出来。这些蕴藏各地钱监强烈艺术风格的“监别”现象,主要以停留在钱币实物载体上可视能查的钱文传摹艺术处理效果而分辨,在“型制”与“制作”的认识方面尚进行的肤浅……
    呵呵,这个对我来说就是半部天书呀。我认为这个是“蕴”,不知道对不对……

    罗嗦了许多,不耽误各位泉友的功夫了,总结陈词。
    玩泉毕竟离不开钱,大藏家尤甚。
    但,苟以为一般玩家持些小钱亦能怡情。
    人生只是百年,大藏家和小怡情都不能抗拒。
    按照水桶理论,在唯物主义者的自然观面前,结果只有一个——玩泉怡情。

    信誉好(2014-12-8提升)

    离线 dreamslike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2-14
    最后登录
    2023-01-05
    221楼 发表于2012-01-30 23:15:45

    参加2012征文:《两枚洪武十福的故事》

                    两枚洪武十福的故事

           我有两枚洪武十福,它们是我最值钱的两枚钱币,也是我最有收藏意义的两枚钱币。每当闲暇时候欣赏把玩它们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初入园地的情景,想起母亲的为人,和母亲对我的爱。

           那是三年前的春节,一天晚上,全家在一起看某一档文物鉴赏类节目后,母亲突然拿出了几枚钱币给我看,说这个或许挺值钱的。我一下子被那两枚洪武十福大钱吸引住了:一枚字口挺拔雄伟,一枚通体翠绿,它们用几根花花绿绿的毛线穿在一起,浑身上下透出古朴的气息。那时候我从未接触过古钱,还不知道熟坑,生坑,不懂这是什么钱,只是感觉这钱币很大气,很美,心里很震撼,也很喜欢。

           我好奇地问母亲,这个是怎么来的。母亲说,你小时候,两三岁的时候,有次发烧,怎么也不退,我吓坏了,店里的同事老瓜说,拿古钱挂在床头,或许会有驱邪祛病的效果。于是老瓜给了母亲这两枚洪武十福,希望能带来福气。或许古钱币真有灵性,母亲说,自从那两枚十福挂在我床头后,我的烧很快退了。母亲很感激,要给老瓜一点钱,老瓜说什么也不收。后来,这两枚大钱,连同我家原来的另外几枚古钱币(比较值钱的就是一枚大元了),一起被我母亲珍藏着,我一直不知道。

           提起老瓜,母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老瓜和母亲是废品店的同事,母亲在刚参加工作后曾在废品回收站呆过几年,那地方在当时是国家正式单位。母亲回忆说,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常常回收到很多铜器,古钱也有。母亲总爱说老瓜很聪明,文章写得很好,只是身份不好。本来可以上大学的,都被耽误了,只能到废品站这样的地方上班;说老瓜比较有眼力,利用工作之便,经常回购一些收购的古玩,那两枚洪武十福也是老瓜从单位淘来的;说老瓜比较会享受生活,不懂省钱,都是吃好的,用好的;说老瓜太溺爱孩子了,在八十年代初给儿子的零花钱都是五元十元的;说老瓜比较命苦,老公外面养女人,小儿子没出息,大儿子抢劫尼姑庵又被判刑……说你小时候见过老瓜的,还有没有印象?我摇摇头……

           特别是在这半年前,老瓜凄凉地去世了,这些关于老瓜的话题,一次又一次在饭桌上被母亲重复提起。只因为是,不管老瓜有多少缺点,她都是母亲共事过的同事,并且曾是好朋友。那天晚上母亲特地和我提了一个事情,说老瓜去世前的一个月,曾来过我们家,找她借钱,说是手头紧,过不下去了,借八千。看到老瓜憔悴、苍老的样子,母亲毫不犹豫地给了她一万。母亲说,到了这个年纪为了家庭出来借钱,需要多大的勇气,她也根本也不指望她还上。比起老瓜,自己很幸福。老瓜是比较讲义气的一个人,现在这样,自己无论如何要帮她。而且曾经那两枚洪武十福的事情让她一直记着,或许老瓜自己都忘记了。更因为在母亲心中,儿子一直是那么的重要。我知道,母亲不止爱我,她也是很有爱心同情心的一个人。常常教育我应该怎么样好好做人,好好工作,怎么样对别人好。现在她平常每个月几天吃斋,天天念佛,安度晚年。

           就在二零零九年的那天晚上,我注册了古泉园地,马上把洪武十福和大元通宝拍了照片,连发了几篇讨论帖,询问真假和价格,并上网搜索了相关资料。突然,我觉得自己和古泉是那么的似曾相识,我仿佛就是为古泉而生。之后我天天流连忘返于园地,也成了古玩市场的常客,经历了发菜鸟搞笑贴,经历了吃药上当等等一些成长的经历,学到了很多。回过头来,想想这些,这两枚洪武十福对我来说,意义真的非同寻常。因为它们,我体味了一段母亲和朋友间的友情;因为它们,我感受了人世间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因为它们,我爱上了古泉,爱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今生不再寂寞;因为它们,我积极地思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在有古泉作伴的日子里,似乎情感变丰富了。我在日记里写下对古泉这样的感情:

           “遇见你,是我们今生的缘。多少次回想起初见你的感觉——惊叹,留恋,似曾相识?彷佛前世有约,被你深深吸引!千百年来,无数人拥有过你,无数双手爱抚过你。你曾经流通过,之后很长的时间可能躺在冰冷的江水里,也可能躲在不起眼的屋角,或在柜子的某个角落,或者被人装进精美的木匣收藏,甚至干脆长眠于地下。你经历过许多代的人,在好泉者的把玩欣赏中,消磨了光阴。天地悠悠,岁月转烛,你却依旧。如今,我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和你相遇。一百年后,你在哪里,谁又将是你的主人。”
        
           是啊,百年之后,我们都在哪里?但是无论如何,这两枚洪武十福我会好好珍藏的。今世有了古泉陪伴,一生都有了意义。


    附:我的园地发的第二个帖子,关于这两枚洪武十福的咨询帖。
    http://bbs.chcoin.com/show-1905056.html

    离线 neail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07
    最后登录
    2023-09-24
    222楼 发表于2012-01-31 14:20:23

    “古”之爱,“泉”之藏

       我的童年生活在浙江一个不算偏僻的小山村,它依山傍水而且历史悠久,徐霞客曾今在他的游记中有提到它的美丽,正因如此它也给我后来的收藏之路提供了最原始的平台。
      儿时最好的功课是历史和地理,语文很一般但喜欢文言文或古诗词,回家看电视也非常喜欢看考古类的节目,正因如此我对过去的古物特别感兴趣,初涉钱币,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有个好朋友从家带了几枚康熙,乾隆和铜板的来玩,我看着蛮有意思的,他见我挺喜欢的,就毫不吝啬的送给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黄亮康熙,轮上有四个对称的小洞,不过我后来才知道这是房梁上取下来的,我拿回家后又在奶奶的抽屉里找到了几枚乾隆,我把它们一起用钥匙扣穿起来好好存放着,可惜的是,这些我都没有保存下来,因为我后来收藏之路对品相观很讲究,就将他们拿出来与别人交换了!
      真正疯狂的时代当属初中,前所未有的喜欢钱币来源于一次去亲戚家喝喜酒,听说他们村上破图动工造小学,无意中挖出汉墓,出土了不少好东西,县文物局都派人下来了,我也好奇去现场看了,但是我去的时候,文物早已被清理走了,我只在土堆里找到散落的几枚古钱,拿回家之后,觉得它们的字文很特殊,(后来有了钱谱我才知道这些是最不值钱的汉五铢)我就把它们与我之前的清钱拴在一起,从那天开始我算真正意义上喜欢收藏了!
      刚开始收集目标仅限于亲戚,朋友,同学,连小孩也不放过,后来这些资源渐渐枯竭萎缩了,就在自己空闲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到本村,甚至更远的村去收集,由于那时还是初中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所以基本上都是厚着脸皮向别人要的,只要家里有几个这样的东西一般都会给你,但又有例外的时候,不给就出钱跟人家买,我甚至出现过出十元钱跟人家买个普通乾隆,那时我根本没有考虑它的实际价值,只是纯粹的喜欢而已!
      记得有次邻村的一户人家在给别人拆房子的时候,从房梁上的取下不少的铜板,我就去他家不下八次,起初他死活都不肯给,后来见我来了多次就同意卖给我们,母亲每个礼拜给我五十元的早餐费,自己实在太喜欢了,就咬咬牙买下了,害的我后来自己偷偷摸摸好几个礼拜都在家里自己煮早饭,把钱克扣下来用在自己喜欢上的东西!
      还有一次同学的父亲在筑路的时候,挖出一些筒子钱,这是我最早听说筒子钱的故事,但他告诉我的时候,基本已经都被他砸开了,我问他都有些什么钱,他告诉我有康熙,雍正和乾隆,其实对当时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常见的清钱,但对于我这样的钱迷,不管是什么钱,哪怕是一个乾隆我也喜欢,就这样我就三天两头去他家,有的时候他们家没人,我就在不远的地方等,软磨硬泡不知多少天,最终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得到了十余枚雍正和不少的康熙,乾隆,这些我现在都保存着,现在看着它既是辛酸也是快乐的!
      不仅如此儿时收集,肯定做不到现在如此系统,既是的常见的清钱,感觉凑齐也很困难,我记得其他清钱都有不少了,但唯独缺同治和宣统,我其中有个小朋友运气不错,他手中倒集有三个同治,有此他提出可以让我一个,但要用两个顺治和一个雍正交换,我想都没想就跟他换了,现在想起来有点可笑,那时收藏只求多不求精,每天在家摊开报纸,把自己的藏品拿来看一遍,数一遍也是快乐的!
      有了基础之后慢慢的收藏范围也扩大了,纪念币,邮票,毛主席像章,退出流通的钞票等等,只要老东西都要收集,但我还是最喜欢古钱币,所以就拿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去与他人交换,这是我的启蒙恩师出现了,他是经父亲介绍而认识的,他是一位乡村补鞋匠,在补鞋的同时也收集钱币,我一有空就去他家与他交流收藏心得,也交流一些钱币,最可惜的是有次我收了个篆书永历(轮上有点削边),字口很不错,通体碧绿,因为我的品相要求很严,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残件,于是我就跟他换了两个小道光,那时同行的小朋友就说我是傻瓜,现在想起来的确有点痛心!
      再后来藏品慢慢多起来了,加上自己多数是盲目收藏,有点入不敷出的感觉,有人就推荐我去县城走走,当时县城新开了一个名为收藏天地的店铺,这次真让我大开眼界了,看到了我从来没看到过的钱币,那次我也买了不少:有蓝锈的宋钱(前两天刚出掉),自己一直集藏不到的宣统(浙江不像其它古时富裕的省份,出土品种繁多,这里甚至连普通宋钱都很难得见到,最多也就是一些传世的清钱),金正隆等等,还买了华先生所著的钱谱,这是我所用的最初的工具书,有了它我收藏起来也不再盲目了
      到了升学的关键的时刻,我就不再玩钱了,再后来学习加工作,自己再也没心思玩过钱,自己的藏品也一直睡在家中抽屉了,期间我家搬过一次家,母亲差点把它处理掉,幸好爷爷说:这孩子小时候没啥爱好,就喜欢这些东西,我来给他保存吧,这些东西才完好得以保存到现在!
      2010年公司进来了一位陕西的同事,无意谈到这些,她说他们那里这些东西很多,当地人管它叫做麻钱,我向她要了20几枚,重新燃起了我收藏的信念,虽然我只是个工薪阶层,既不想成为钱商,也不想拥有所谓的大珍,只要为我所喜欢的付出一点,偶尔可以拿出来欣赏一下,我很心满意足了,我上网百度出来许多钱币网站,最终在古泉园地注册,成为这个有着众多天南地北泉友的大家庭的一份子,通过园地我丰富自己的藏品,通过园地我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园地我增长了知识,初步学会了甄别真伪,熟悉了钱币行情,使我的收藏之路不再迷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永远的恩师,衷心希望在广大泉友的支持和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下,园地定能蒸蒸日上,越办越红火,祝愿园地明天更美好!

    离线 双剑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4-07
    最后登录
    2025-01-23
    223楼 发表于2012-02-02 16:43:58

    Re:2012新年

    有奖征文

    2021-05-17 转正
    离线 青岛泽泉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1-02
    最后登录
    2020-03-27
    224楼 发表于2012-02-02 20:50:30

                 收藏奇遇记
        闲话少絮,直切正文。
        回想下那是在2011年8月上旬的一个清晨,青岛的八月是一年之中最难过的一个月。
    潮湿、闷热的桑拿天。周末的交流会如期而至,趁着清晨还凉爽些我一早便直奔文化市场,
    虽然较早‘练摊’的人也基本到齐,大多是些老面孔。转了几圈一无所获,心底升起些许失望,就在这时转过墙角我发现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小,消瘦甚至接近于干枯的老者正从包里拿出一张帆布往地上铺。
    我便走过去:“大爷,有什么钱币类的东西交流一下么?”
    老者头微抬看了看我:“小伙子我只是再等一位有缘人打开我这把锁。”
    “锁?”
    “嗯!”
    我能看看么?没准我就是那个有缘人呢?呵呵!
         老者从脚到头打量了我几遍,慢慢的从包里拿出了那一把锁,黄铜的,我接过来重重的,上面包浆厚重,无任何花纹但是跟普通铜锁完全不同的是竟然是有4位数农历密码,只玩钱币的我虽然对其他没研究但平常耳濡目染,这样的东西也从未见过。
         刹那间,我有了浓厚的兴趣,决心买下!跟老者讨价还价后我以300元的价钱把他纳入怀中。
         回家午饭后闲来无事拿出他把玩,胡乱试了几个密码都没有打开,于是决定以最笨的方法来打开它,按照排列组合来算最多有9999个组合如果农历的密码还是要更少。于是我便从头开始循序测试,测试繁琐重复加上天气的闷热实在令人昏昏欲睡,在测试72个以后我失去了耐心在本子上记下了已测试的密码后又开始胡乱猜测,忽然灵光一现!我为何不试试我的生日?于是我输入了七月廿七。没有反应,倍感无聊的我刚想放下,忽然觉得锁似乎变轻了,伴随着貌似齿轮与卡簧松动的声音。
        嗒!锁弹开了。并且离开我的手掌在缓缓的向天花板飘去,“鬼锁!”瞬间我浑身鸡皮疙瘩!颤抖着站起来看着它,只见它正慢慢的融化,融化的部分变成了闪亮的光圈,鼓足勇气用手中的笔碰触了一下没有任何的反应,此时锁已不见光圈直径有40cm左右,我试着用手去触摸光圈再碰到的瞬间,我感觉到莫大的吸力眼前一片金光耀眼我便失去知觉。。。。。。
        再次醒来周围4-5个人在一直呼唤着唐大人!唐大人!再看看周围的人奇装异服貌似清朝服饰。
        其中一人道:大人过度操劳,要保重身体啊!刚才突然晕厥,另属下心惊啊!
        “晕厥?唐大人?搞什么?我也不姓唐啊?”再低头看看自己竟然身着一身清朝官服!
    我便试探问道:刚才晕倒,现在头昏昏的,你们帮我回忆回忆现在什么年代我的身份以及官职。
    回大人:雍正六年,您乃内务府员外郎,唐英!八月怡亲王宣圣命,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大人你回想起来否?
    “唐英?雍正六年?近300年前?官窑瓷器?坑爹啊!我穿越了么?”
    “大人!大人!你好些了么?”
    “哦!好些了,继续工作吧!”
    我暗忖着:“既然已经穿越了,接受现实吧!随机应变,以我在现代对唐英的了解慢慢在这里熬着吧!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回到现代。”
        于是我生活在雍正年间,接下来的六年里我在景德镇跟助手们创新了著名瓷器釉里红以及青花。因对御厂瓷器督陶有功被雍正赏赐一件釉里红大器以及一所府宅并晋升为正五品。领赏后来到自己的宅院叫差人退下后,站在宅院中央想想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也想起了在未来的亲人思绪万千,不禁潸然泪下。
        抱起皇上赏赐的“釉里红”向正房门走去,忽然我浑身像触电了一样,正房门上赫然挂着一把锁!
    锁!
    那把锁!
    无花纹锁!
    四位农历密码!
    只是有些崭新!莫非他能令我回去?我内心澎湃了!
        放下“釉里红”,颤抖着输入七月廿七。熟悉的仿佛就在昨天的齿轮与弹簧的松动声,熟悉的“嗒!”熟悉的光圈又出现了。我不急待的要回到现代去,回到我的青岛!就在我的手就要接触到光圈的一刹那,我想起了在我来的时候我手里还攥着一支现代的圆珠笔。。。。。。
    这意味着什么?我抱起了釉里红触摸了那光圈。。。。。。
    熟悉的家!
    熟悉的床!没变,一切没变,床边的本子还记得我已经测试过的密码,一切没变,时间貌似停滞了六年?一阵脚步声一人从客厅走到卧室,老婆!那是我离别了六年的老婆!
    “去文化市场又乱花钱买这么大一个破瓷器要多少钱?一看就是假的!”
    瓷器?转过头去我一阵狂喜!大器型!雍正官窑!釉里红!他跟我回来了!我发财了!兴奋地奔泪!
        于是我要向大家证明我的东西是真的!什么渠道呢?参加鉴宝?去北京找专家鉴定?最后我决定参加王刚的《天下收藏》,不但有证书还有金牌拿!出发!
    具体过程不在详解直击重点。
        参加节目当天我胸有成竹!报上雍正官窑釉里红的名号去伪存真。专家鉴定后王刚拿着锤子和鉴定书神神秘秘的准备宣读结果。我坐在旁边心里暗喜!
    “清雍正官窑龙纹瓶,器型硕大优美,龙纹生动逼真,但,包浆肤浅贼光闪烁,为现代高仿品。。。。”一道金光呛啷啷~
    猛然惊醒坐起摸摸满头大汗,原是南柯一梦。。。。。。
    望望床边那把锁还在密码七月廿七他并未打开。



    签名:山东青岛 姜恩泽 13176509876

    离线 青岛泽泉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1-02
    最后登录
    2020-03-27
    225楼 发表于2012-02-02 20:51:44

    写一篇搞笑题材大家莫见笑!

    离线 玩蚂蚁
    实名认证
    好评
    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4-10
    最后登录
    2021-08-04
    226楼 发表于2012-02-03 11:45:57

    结缘古泉,感恩一路上有你们
    我与古钱结缘,是在10多年前,那时还在读小学,从小就对历史考古充满向往,幻想着遥远古代人们是如何生活,他们的故事是那么神秘,家里祖上没留下太多古钱,只有少许极其普通的传世清钱,当时对这些一无所知,被我像宝贝一样天天带着,随身拿出来赏玩,终于有一天弄丢了,难过了好久。
    小学时学校边的菜场一段时间常有人在那里摆摊,收售古钱,但是自己没有什么积蓄,于是就用爹给的早餐钱,去购买一些小钱,看着摊上各种形制的古钱,那种精神满足感早已战胜了没吃早餐带来的饥饿。打开我古钱兴趣的转机是一次爹从外面回家为我带来一套华光谱先生的《中国古钱目录》,里面丰富的钱币拓片,让我大开眼界,第一次体验到原来古钱还有这么多的品种。一心想寻找书上那些琳琅满目的钱币,每逢有去乡下便会和老乡索讨,可是那时的我对于古钱的辨伪及版别分类这些都一窍不通,小摊上的品种十分有限,如何才能去更大的市场看更多更好的钱币?怎样才能和钱币老玩家学习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同学主动找到我,说:“希望我能教他一些绘画”拜我为师。从此我们在学校玩笑似的以师徒相称,一次偶然的聊天他得知我对古钱非常兴趣,告诉我原来他爸就是专门搞外币收藏的,对于我们当地的收藏钱币市场,非常了解,并为我提供了一些钱币市场的地址,从那时开始我的钱币收藏就慢慢走向正规,虽然以前没什么钱,都是买些普通的钱币,但是很多收藏界的老前辈也对我这个小学生非常的耐心。教了我许多收藏的知识。很多古玩店老板哪怕我什么也没买,他们也非常乐意我坐在他们店里,听他讲鉴定的知识,讲古玩界的奇闻轶事,谁捡大漏了,谁中圈套了。店里又上什么好货,老板也愿意拿出来让我开开眼,使我从中吸取不少经验不单在古钱方面在瓷器杂件也学会很多。这些事丰富了我那个时代的课余生活。每到周末第一件事就是逛市场,平时微薄的一点零花钱全花在这上面,渐渐的收藏也开始初具规模。
           然而地域条件的限制,慢慢感觉到地方的交流十分冷淡,南方小城出土东西也比较当一,一直让我无法真正上手一些我比较兴趣的高古钱,记得是21世纪初,开始经常上网,一天突发奇想,想看看网络上是否有古钱交流的平台,这样岂不是可以跨越地域性质很好的和同好们交流吗。于是,在新浪主页的搜索栏里我打上了“古钱”两个字,点击确定后弹出的搜索结果第一条就是“古泉园地”在点击进去里面海量信息图片让人振奋不已特别是网站首页由各种形制古钱结合而成的LOGO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此会经常来浏览,开拓的视野学会了很多,也帮助我的收藏有了新的飞跃,如今,我的收藏道路越发成熟,会经常在国家地方大小杂志发表收藏文章,为博物馆出土文物做鉴定分类,杂志社对我个人还进行专访,扩大个人收藏的影响力。收藏带来的乐趣不当是藏品的价值有多高,而收藏的经历过程本身就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要感谢成长路上帮助过我的所有人亲人,师友,还有园地。感谢成长道路有你们陪伴,让我能走的更好走的更远。

    离线 拥古御金
    无发布权
    好评
    7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1-31
    最后登录
    2022-09-03
    227楼 发表于2012-02-03 16:28:29

    收藏故事
    ——我的业余生活之一
        虽然家里稍有旧藏,但在20岁以前收藏好像与我无缘,非要找到与收藏有关的事儿,那就是烟盒纸吧。
        上世纪90年代前因经济条件限制,娱乐活动非常少,和当时所有的小孩子一样,积攒烟盒纸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积攒的目的是为了相互间的——搏弈。将烟盒纸叠成三角形,根据烟盒纸的稀缺程度来确定大小,能想到的玩法都曾尝试过,虽然难免为此相互抓扯、决裂,甚至有时会歇斯底里,但留下的却都是快乐的回忆。
        烟盒纸搏奕是当年孩子们最惬意的事情……。
        1、初涉收藏
        我真正走上收藏之路是上世纪80年代工作以后,工作原因经常在全国各地奔走,几十年的奔走成就了我的收藏之路,成就了家里丰富的藏品和各大博物馆学到的丰富知识。
        80年代初,一次出差决定了我和邮票的缘分。那是到煤炭部办事等待回复期间,没事在北京天安门前及附近转悠,和许多人一样坐在一个大门口的梯蹬上,起初我以为坐在我身边的人都和我一样——休息,但是每个人不时地将包里类似于纸张的东西拿给走过来和他们聊的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凑过去悄悄的瞄了一眼。
        嘿嘿!不得了!一张张类似于现在复印纸大小的纸上印着许多光着屁股的外国女人,看上去非常漂亮,个别好像在外国名著上看过,多数没见过。
        ——要么?卖者问我。
        我的脸一红,赶紧说:不要…不要…。心说:哪里见过这种东西,羞死人了!
        过后我才知道,那是一整版外国名画邮票,我所坐的地方是邮电大楼门厅。
        工作前很少寄信,计划经济时期,即使是给家里买邮票也多数是在附近单位的收发室购得,见不到整版的邮票,没想到邮票的印刷要那么大张。那时的攀枝花(确切地说叫渡口市)很闭塞,后来收发室买不到了就到“五、七连”的商店里买,再后来才是到邮局里买。
        当时我很惊奇,世上还有这么漂亮的东西?自此开始了邮票收藏,并从邮票收藏中获得颇多益处,由于邮票真伪鉴定技术含量较高,这对后来的古董鉴定起了很大帮助。但由于当时工资收入只有几十元,名画邮票收藏一直只能是心中的奢望。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名画邮票泛滥,才又一次见到她的芳容,但已时过境迁,在我心中已失去了那种神奇的感受。
        2、一次忐忑不安的瓷器交易
        2004年正值非典时期我去西安办事,当时的西安刚发生非典病人死亡的病例,属于非典重灾区之一,工作的原因必须去。
        那天到了西安已是下午四多了,虽然对非典心有余悸,出于习惯还是简单地洗漱了一下,开始四下打听与收藏有关的去处。
        碑林!不远……
        ——的士司机近乎用乞求的目光告诉并看着我。
        非典让他们很长时间没有生意了。
        转完碑林简单的吃了点肉夹馍、羊肉汤,天还没黑。出了饭店在巷子里慢慢转悠,并盘算着明天办完事,后天去秦始皇兵马俑。转着转着一个古玩店在只有30米左右的小胡同出现,我想也只西安这样的古城才能这样随处散落着古老文化的遗存吧!
        以前没有收藏过高古瓷,但在这个店里看到的几乎都是高古瓷,过目之后,看上一件白釉塑龙魂魄瓶及一件白釉葫芦瓶,造型都是隋唐的,价格不低。
        可能也是非典原因吧,店铺里的老者使出浑身解数,非常渴望、极力推荐他的藏品。
        和去碑林打的士不同,老者越是说他的东西好、对的!我心里就越犯嘀咕——80%可能是药!
        回到旅馆一宿都是满脑子的那瓷器,从所学到的知识推断应该是真品。第二天办完事,下午还是抵不住藏品的诱惑,留下返程路费,几乎用全部的余款买下了瓷器。
        ——这是我第一次花高价买我不懂的瓷器,买后就后悔、恨不能马上退回去,那种忐忑不安的滋味无以言表,到了最痛处恨不能煽自己的嘴巴,但终究还是理智战胜了迷茫。
        晚饭,吃了朋友的西安羊肉泡馍,想想去兵马俑的钱已不足,急忙辞行,坐上了10点钟回成都的火车,这一晚又是一场难熬的真、假斗争。
        回到攀枝花,老婆和我一起享受了非典时期的特殊待遇——隔离!隔离期间思想一直在真假中兜圈子,唯有返程时,在成都送仙桥花几元钱买到的成都各区县,向成都非典办反映各地非典情况的实寄封能聊以自慰。直到7天后没有发烧症状,解除了限制,思想上的真假之虑也丢之脑后,直到两年后才确定均为真品。
        3、捡漏与钻研
        捡漏与钻研分不开,圈内的人常说:鉴定和辨伪不是一回事。
        现在有名的故宫专家和各大省的文博专家都是鉴定的高手,但未必是辨伪的专家。原因很简单,他们接触的多数是出土或博物馆间调换的真品,只需要根据器物特点鉴定年代即可,也不会因为鉴定错了年代而失去自己的家产。
        辨伪则需要综合知识,即要见过真、又要见过假、吃过药,用白花花的银子去实践自己的收藏人生,即如电影《五月桂花香》里的一主人公,一次重大失误即悔恨终生、永无出头之日。
        捡漏与吃药相伴,两者只有一线之差。因此,在收藏知识的学习上,从不敢偷懒,出差到任何地方,有博物馆必去、有古迹必观、有古玩市场必逛、对收藏有指导作用的书必买。到现在为止光是收藏类书籍就多达几万元,对不明白的地方对照实物或再跑博物馆,几遍甚至几十遍的看,直到明白为止,因此也成就了后来的几次大漏。
        一次是500元购得宋高温绿釉壶,2001年12月,成都的气温已经很低了,那种寒意攀枝花人受不了,从里往外冷。这天无事,早晨起来坐车到杜莆草堂一常去的卖古家具的店铺,店老板看见我来了非常热情:
        ——哈哈,来啦刘老板!
        ——生意不错吧!有什么新进的东西吗?!我边看店铺中的东西,边随口问了句。
        ——呦!老乡刚从老家来,送了几样东西,放在家头忘了。老板说。
        老板知道我不玩家具,他的瓷器、杂件都是收家具时顺带来的,因此也不是很懂,所以价格也较低。我买古董的经验是:到瓷器店买玉、到玉器店买瓷器,价格都好说,家具店买瓷、杂那就更不用说了,呵呵!
        ——走,家头说!
        一听有这事,忙不迭地拽起老板就走。当时杜莆草堂生意并不好,当时收藏古董的人少,收藏热是近几年的事。店主一听,二话没说,锁上门就用自行车将我带到家中。一阵乱找,还真拿出几件东西,其中的绿釉壶最为显眼,釉色莹润、娇嫩欲滴、特别玲珑可爱,各种书上、博物馆展示,在明代以前均无类似釉质器物,一眼看去就有“宝”的感觉!当时眼睛立马放光、发蓝,心怦怦地跳,浑身发烧,血往上涌!
        但,我强压心跳,一件件翻看,好东西还不止一件,其中:最好的一件就是——宋高温绿釉壶,可惜后接的明成化.民窑青花瓷器的底,以前买过新器接老底的,还没听说老器还接老底的,但即使这样已十分珍贵。另有红釉塑龙笔洗一件,也极为珍贵,都是资深藏家追捧的宝物;明宣德带款青花(淌釉工艺)鸟食罐一件及明宣德民窑青花暗刻碗一件,也都是不可多得之物;清末、民初精致粉彩小茶盘一件;另有一对新仿成化青花海水怪兽高足杯,估计这对不是老板老乡一起带过来的。
        宝贝一般都是打堆出,没宝贝就一件也难求,但一次就找到4件上层次的宝贝、佳品,人的一生估计也没有几次!经讨价还价,老板心悸绿釉壶接底,500元就给拿下了,其他的100元一件。怕老板察觉卖漏了,一对仿成化高足杯也给了100元拿下。
        宋高温绿釉壶,在《收藏界》杂志第二届民间国宝竞宝期间,确定为宋代至 明代的真品,因国家级专家对宋高温绿器有争议,仅首都博物馆珍藏有3块绿定瓷片,因此只给绿釉壶定义为宋代至 明代产品,未能入围民间“国宝”。
        网络时代,网上淘宝已渐成趋势。攀枝花非历史古城,但凡古玩几乎都是外地购得或地摊商长途贩运而来,真品少,珍品更难觅。网络淘宝弥补了这种不足,但必须要有一双好的眼力。
        2005年就适应这种趋势加入到网络收藏阵营,成为网络会员之一。06年在杂项交易版翻看时无意中发现一成化.民窑五彩海水怪兽罐,成化五彩相当稀少,为藏界所追逐,问之曰:2000块,随口说了句:1000元出不?没想到就此收入囊中,后曾有人出价数万,终因爱不释手未能割舍。
        网络交易的好处就是,你有一件东西就可以发帖出售,不受传统店铺需要启动资金、藏品数量限制,试想摆个地摊起码也要几十件藏品吧!因此,家里有几件老藏的或淘汰的老生活用具的都上网来卖,真假、贵贱、珍稀、普杂都有,这些人对藏品的辨识良莠不齐,这就给爱好网络淘宝的玩家提供了捡漏的机会。
        世上多的是将假的、填充的金元宝当真地卖,但也有将真的金元宝当铜的卖。宋元时期由于受金银加工工艺限制,金的很多像铜制品,呈淡黄色,有些因提炼不纯还黄中泛青。前不久,在网上就有一卖“垃圾”的网友,帖出百十件东西:有前几年卖胶卷送的相机,使用过的木工墨斗,计划经济时期的算盘,民国没有任何纹饰的锁头、铜杂、残瓷、碎碗,好一点的就是老的翠发簪、银挂件、玉质差的老玉牌,卖价多是10~180元一件。
        浏览这些帖子要有耐心……嗯哼!帖中有一5~6厘米长的黄色金属龟形物,从工艺看不是现代的浇铸工艺,但浑身又没有锈,黄的颜色与铜的黄色略有不同,卖家说是铜的、压手、可以做镇子,东西很便宜——只要35元。帖内一阵乱选,几样东西总价465元。邮寄了十几天才收到货,先看了个大件——前几年的水平仪,价格是180元,想用它的放大镜鉴定古玩,摆弄之后发现东西是好的,就是不能用于鉴定古玩、目距远了!另两件卖主说是玉的,照片也像,125元一件,两件250元,但上手一看——假玉,卖家耿直,说换就给换了;最后一件就是卖家说的铜龟,35元也没想一定要它是金的,就是铜的也千值万值!用秤一称103克,和手里的老金器一对比、简单地测试下比重——沃喉!还真是金的,103克,典型的老计量3两金的重量!书上记载古代金锭少,3两的金锭更少,前几年(有字)的拍卖价在5~8万元,但做成龟形的金锭还没有听说,从金锭制作“无字”但又相当规矩这一点看,不是流通锭,应该是宫廷赏赐、大户奖赏、庆典送礼或祭祀类用品中的一种。
        网上淘宝乐趣多,有时刚在一网友的帖子里确定要了某东西,随后就有网友相中,发短信愿意加价收藏,有很多仅几百甚至几十元买的东西,网友就愿意加价数百至数千元收藏。怪不得说收藏者是:傻子买傻子卖,还有傻子在等待!
        于是受金钱诱惑在网上开了间虚拟店铺,挑一些网上物有所值的东西买下挂在网上的店铺出售。由于诚信经营,几年下来收益还真不少,当然更多的是丰富了自己的藏品,并使自己的收藏在无形中上了层次!
        4、吃药
        回顾几十年的收藏经历,藏品造假是95年以后才感觉到的事,特别是2000年以后,造假势头尤为猖獗。翻翻自己所藏,还好,高价所藏都是真品,低价买的赝品多数都是当时就有疑问的,因价格低收下用于研究之用。
        玉器收藏是收到赝品最多的一项。
        就在一个月前,还连续三次在网上购得假玉,第一块玉是和田绞丝纹白玉环,照片看玉质特别细腻、白净、通透,卖家要价2000元,经划价,1600元成交,卖家信誓旦旦的说:包老、包玉,收到后令人哭笑不得,原来是玻璃合成料,再找卖家协商退货,已是查无此人。
        第二次价格比较低,只有250元的交易,也是玻璃制品,协商退了货。第三次交易额是4500元的清代和田白玉龙纹带钩,东西还没寄到手,卖家就来电话说:有买家欲加价至万元,希望转让,我想这东西何止万元,于是说:看了东西再说吧!
        看了东西,确定为假,假玉的沁色特别逼真,工艺也极为到位,为近年高仿合成料。急忙电话联系卖家,但好长时间都不接电话,看来弄不好又要赖账!
        终于接通了电话,吸取上次的教训,说看不懂这东西,与卖家协商换其他的,贵了再加钱。这时哪里还敢和卖家划价,心想换回一件是一件,找回一毛是一毛哇!
        第一次换回一标价3800元的清代单色釉瓷方瓶——做得好,到手一看还是仿品,另一件标价580元的青玉板子只值150元左右,心急!没办法再次与卖家协商,用单色釉方瓶换回两块玉。这两块都是真玉,其中一件为乾隆工和田白玉螭龙玉剑饰,但也抵不上最初想要的龙纹带钩真品一半的价格。
        三块玉到手后即与卖家协商,通过支付宝(买卖双方利益都有保证的一种交易手段)退我3800元,我把三块玉寄回,700元留给卖家做辛苦费,卖家用搪塞之词取消了退款,但有三块玉在手也可以自慰了。
        5、心情故事——把玩
        收藏有三个境界。古时玩收藏的人大都是有钱的闲人和纨绔子弟。只有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从前的王谢堂前燕才能飞进寻常百姓家,美其名曰:投资。所以收藏之初衷,多数是追金逐利,少数文化人看中中华民族的历史内涵。这也就是收藏的第一个境界,这一阶段见啥买啥,随波逐流,恨不能藏品越多越好。
        第二个阶段是有了一定收藏知识以后,知道那些东西稀有、什么东西值钱,开始有目标、有选择的收藏,不再是良莠不分,见啥收啥,但收藏的境界还停留在追金逐利范畴。
        第三个境界就是把玩,到了这一层次,进入了对藏品历史、文化全方位研究的层次了,所“把玩”的藏品的经济价值对藏者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已经把藏品当做他身体的一部分,甚至高于生命。
        把玩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像小孩刚买到想了很久的玩具,爱不释手;更像垂钓者起钓那一刻,那一刻都说给个国家主席都不换!而对心爱的藏品,藏者尤过之。小孩的玩具只为游戏,藏者却在嬉戏之余要在年代、材质、工艺、历史文化方面研究,宜情益智;钓者只能兴奋于起钓的那一刻或期待下一次的起钓,而藏品的每次把玩却都是动人的起钓。

    (2014-6-19提升)
    (2014-9-30降低)
    违规记录:多次发布伪品信息,降低信誉级别并签名栏警告处理。2014-09-30
    http://bbs.chcoin.com/show-7873874.html#pid54597992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3-11
    最后登录
    2022-11-14
    228楼 发表于2012-02-03 21:28:01

    我珍藏的三大战役纪念章


        我收藏了一些像章,但尤其珍爱解放战争后期,我军颁发的一系列的纪念章,它们用来奖励参战部队和民兵及有功的民工,彰显了军与民是鱼与水的关系。其中最有名的应当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纪念章,值此参展,也以飨同好。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
        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及其他各战场的胜利,使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上升到300万,而国民党军兵力下降到290万,共产党兵力在数量上第一次占有优势。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淮海战役历时65天,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日益逼近国民党统治中心。

        平津战役从1948年12月5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历时58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计歼敌182万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尽。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如今这些奖章虽已过了六十多年,但他们作为难得的历史见证,铭刻着革命志士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不仅使收藏者青睐,更是我们睹物思人,深刻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如今这些奖章虽已过了六十多年,但他们作为难得的历史见证,铭刻着革命志士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不仅使收藏者青睐,更是我们睹物思人,深刻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12_115393_4f0087312608ba7.jpg
    12_115393_7ad77a59008ae0b.jpg
    12_115393_703793353ceba17.jpg
    12_115393_c46017366b3344a.jpg

    离线 chenwenchao
    实名认证
    好评
    3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7-16
    最后登录
    2025-05-14
    229楼 发表于2012-02-04 23:56:25

    “古泉园地”与“古泉缘地”
    某日梦中寻宝,路遇一巨型古泉,高六丈,宽亦六丈,其包浆温润、铜质精良。见正面楷书“古泉园地”四字,字口深峻、苍劲有力。方孔可入,遂欣然而至。又见其背面书写“古泉缘地”四字。回头,只见各类古泉珍宝,琳琅满目,恨吾不能尽取之……次日梦醒,仍意犹未尽。有感,作此文献丑于园地及泉友,图一乐。
    一 园地篇
    园地是个大市场。有了园地,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寻见来至全国各地的古泉,我们不用再苦等周六、周日的地摊,也不用再苦恼没有时间,有了园地,玩泉之乐来的那么容易。园地是个安全的大市场,这里的制度制约着买卖双方,这里的氛围影响着每一位泉友,我们玩的是放心而不是担心,是信任而非怀疑。
    园地是个大教室。不知道有多少人从这里起步又从这里提高。多少大师高手在这里讲学,图文并茂;多少疑难问题在这里得到解答,而付出的劳动仅仅是发个帖子。我们的眼力和泉识提高了是因为每位泉友的无私,也因为工作人员们默默的奉献,向你们致敬!
    园地是个能动的博物馆,她随时出新,让人百看不厌。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平常根本见不到的泉品、杂件、瓷器等,既学到了知识又开阔的眼界;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上至先秦下至民国后的历史,中华的源远流长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又因为这里,多少古玩得到保护,向我们展现了她们本应有的风采。
    二 缘地篇
    园地结人泉之缘。泉友们都讲究泉缘,希望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古泉。但是,泉缘是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这个制约受的越少泉缘才有可能越多。园地则给我们创造了这个平台,作为古泉论坛的龙头,这里有着第一多的古泉和在线人数,我们又不用四处漫无目的的寻泉,时间空间的制约小到极点,泉缘会主动来找,岂不美哉乐哉?
    园地结泉友之缘。泉友既是同好、朋友,我们之间既有业务往来又有朋友之情,而园地为我们结媒。在这里,人不分长幼,不分男女,不分贵贱,不分地区,每天我们都怀着同样的目标和心情登陆园地,在这里相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更有品茶论泉之乐,其乐无穷。
    园地结人文之缘。文既文化。来这里的泉友,可能文化水平不一样,思想水平不一样,但却都因为古泉在接受着文化的洗礼。我们告别了种种不良嗜好;我们的知识变得更加渊博;我们的个人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也因为有了园地,我们能把文化之声传遍千里,把文明之歌唱响神州大地。园地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于无形。
    很巧的是,做梦时还在辛卯兔年而梦醒确已是壬辰龙年。阵阵鞭炮声不绝于耳,飞快的键盘敲击声却激励着我的思绪。此时的园地在过年,此时的泉友们在过年,此时的我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拜年,祝园地及泉友们在龙年里龙腾四海、龙马精神!

    违规记录:交易不兑现,警告一次2015-11-03
    http://bbs.chcoin.com/show-9355410.html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