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古泉园地》大老罗他们一行也是十多人去了凤凰游,看他们发那些片片好象蛮好的?
重庆19人去了凤凰游,回去的路上数车开路,肯定玩得高兴、高调很张扬咯?--在重庆习惯充大爷搞惯了,过去旧中国首都的重庆人有那么点天子门生的优越感,加上这些年变成直瞎市后,连成都人都有点瞧不上了,自认是中国的“芝加哥”。
去了凤凰旅游,好象去湘西扶贫施恩泽,,,要知道:湘西旅游才有10来年时间,湘西有几千年历史了。没人来旅游好象湘西人不过日子了?没人来旅游好象湘西人就穷得揭不开锅了?---要明白:湘西地下是全国有色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富藏区,是国家战略储备区,只要让老百姓开采(把开矿审批权下放到地区、批准湘西州设农副产品进出口的“海关”、各国有银行按全国人均投入量配套发展经济的流动基金),有3-5年湘西人富得要流油!--他们根本不稀望那些低素质的人来湘西旅游,破坏了原生态, 污染了环境。不欢迎那些低素质人来湘西旅游,破坏了原生态, 污染了环境。
湘西旅游老百姓赚几个小钱(地方政府赔钱),一些湘西人把它叫做“卖笑脸”的钱根本看不上。湘西穷是穷在政策上(黑洞),经济输在发展的起跑线上。湘西名誉上是民族自治州,实际上从来也没有自治过,湖南省总派些2-3流人(即无实力,又无背景)到湘西来主政,,,造成了今这局面。
说湘西是“匪区”那是政客的官方话语,在中国的各个关键时刻,都有湘西人为中国卖命。清嘉庆年间,清朝廷的两大主力命葬在湘西苗区,动摇了清‘满族’统治汉族的根基,,,旧中国国统区的重庆19人去湘西,你把人家讨吃的车玻璃砸了,雨刮器搞坏了,,,一个吧掌拍得响吗?,,,湘西人不会主动欺服外地人的,若你要欺服他们其中一员,他们会不问清红皂白的帮忙打架,直到打得头破血流为止。---最好,莫要欺服他们,,,抗日的沪淞保卫战,蒋委员长在湘西苏区的第5次围剿,倭寇与委员长他们都偿够了苦头,,,
湘西人为人处事很低调,旧中国历史记录中,有太多对湘西人不公平的官方评价。远的不说,从慈禧太后派兵去西藏平叛(英国人与印度人策化的)活动取得胜利后,清廷垮台。是湘西人带了百余人第一个沿今青藏铁路线走出高原的(著有《艽野尘梦》一书。),,,八一南昌起义,大家只知叶挺他们,除贺龙之外,他带出去的那一万多湘西人呢?,,,1934年,蒋委员长的第5次围剿的凋堡战,在江西把新中国缔造者们逼出了苏区,而在湘西少数民族的苏区,蒋委员长的凋堡战就不起作用了(蒋委员长对四川军阀刘建绪训导:“要加强对苗民教育”),,,在那时,湘西人攻占桃源城,围常德逼近长沙,采用“围魏救赵”的方法,使被围在通道一线的江西中央苏区领导们,才得以从通道突围进入贵州的黎坪,才有今拍摄的《通道转兵》这场戏,,,抗日战争初,是湘西凤凰等3千多男儿,战死在沪淞保卫战外围,为南京迁都重庆赢得了保贵的11天时间,,,1949年湘西剿匪,是人民政府一纸公告,劝散了湘西数十余万匪军(电影《湘西剿匪记》与电视剧《务农山剿匪记》纯是虚构的娱乐戏。湘西剿匪没有一场大战役,只有湘西老百姓都参与的围山小战事)。后来湘西部分人去了朝鲜战场,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那场战斗,主峰阵地就是这群匪兵打的,,,
历史记录中有太多对湘西人不公平的官方评价了,湘西人已习惯听别人把他们的东西,说成是别人的伟大英明了。同时,也习惯人们叫他们土匪了,,,毛泽东在交权给华国锋时说:“我们没掌握政权前,蒋委员长把我们叫‘赤匪’,我们掌握政权后,把蒋委员长叫‘白匪’”,,,这可能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匪”,最好的解释?,,,这次凤凰网报“湘西旅游事件”,,,有头脑的人,一定会想到:“一个巴掌拍得响”吗?---这个几千年在中国留存下来的话语。
当你细看毛泽东和朱傛基身后的影子,,,就很象湘西人(毛泽东的国文老师是湘西人,朱傛基在湘西花垣县读过书)),,,你们怎么说都行,他们从不做解释。因为他们知道:好的说不坏,坏的讲不好!,,,要那种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好与坏”毫无价值。现迎着风口去解释,只会越描越黑,,,《凤凰网》啊:熟是,谁非?搞清后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