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俗称铜板,是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铜元诞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与其他货币一样,铜元诞生后,铜元造假活动也随之出现。当时参与造假的不法之徒,既有官方造币厂人员,也有民间的奸邪之辈,更有外国不法之徒。最早参与铜元造假的是日本浪人和韩国奸商,其造假手法也最高明。当铜元一出现后,他们就开始对这种新式货币进行研究分析,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中国铜元铸造的弱点,找到了“可乘之机”。原来,当时中国各省的铜元局直接从日本进口已加工好的铜坯,印花后即成可流通的铜元。此法看似便利,但也给日本浪人和韩国奸商伪造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他们制成了手摇私铸机器,雕刻了中国铜元印模,就着日本生产的铜坯直接压印,一枚枚仿造的“光绪元宝”铜元就这样出笼了。后来,他们又嫌购买日本铜坯成本太高,转而低价收购朝鲜铸造的五分铜元作为铜坯造假。朝鲜铸造使用铜元始于1892年,比中国早8年,有“大朝鲜开国×年”、“光武×年”两种,朝鲜五分铜元大小、重量与中国“光绪元宝”当十铜元相当,但其与银元的比价较低,一元银元可换朝鲜五分铜元200多枚,印成中国当十铜元后每百枚即可换一元银元,获利更加丰厚。日本浪人和韩国奸商勾结,将低价收购来的朝鲜五分铜元面文稍加打磨,直接冲压印上“光绪元宝”当十铜元的图案文字,投入中国沿海市场流通行使。
采用朝鲜铜元改铸“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时,由于采用手摇机械压印,冲压力度不够,因此往往产生叠压现象,原有朝鲜铜元上的文字花纹不能被完全覆盖,总有少部分残存于改铸而成的“光绪元宝”之上,于是就出现了“光绪元宝”与“大朝鲜开国XXX年”、“光武X年”字样并存、中国的蟠龙图案和朝鲜的嘉禾纹饰交错叠压的奇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