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山发现明末张献忠赏功银牌(组图)
2010年11月27日 1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彭山11月27日电(刘忠俊 曹晓春)27日,四川彭山县藏友徐成云向记者展示其收藏的银盏和赏功银牌,彭山文体局副局长方明称,这两样文物和张献忠有着一定的关系,更能证明彭山江口就是“张献忠沉银”之地。
徐成云收藏的镏金赏功银牌呈椭圆形,图案文字分布合理,十分精美,均是手工敲制打凿而成,银牌上方是一个华冠虎头,形象生动,虎目炯炯有神,虎鬓贲张,威风凛凛,虎头华盖,装饰华丽,结构精巧,正中心是大而凝重正楷《赏功》二字,左下为“重一两”3字计值。整个银牌纵向19.5cm,边缘只有0.3毫米,还没有一张纸厚。
此外,徐成云展示的藏品银盏高3.4厘米,口径7.4里面,足经3厘米,净重100克。内刻有“崇祯丙子叙延绥功钦赐”十个字。整个银盏造型雅致,铸造精美,圆润光洁,满布纹饰,有:宝鼎、吉瓶、双鱼、金条、银锭、牡丹花等,祥云、枝蔓、彩带点缀其间,结构布局井然有序,一派异彩纷呈,喜气洋洋。
据徐成云称,此赏功银牌用来赏赐大小军功,授予赏功牌是军中的盛事,自上而下都特别重视,一般授予完后会给立功将士举行大型庆功宴的,凡能获得赏功牌的都会被军民视为勇士和偶像。
两个文物和张献忠有关系?
据史书记载:张献忠(1606-1646),字秉吾,号敬轩,陕西延安人,出身贫苦,当过延绥兵,崇祯三年(1630年),率米脂十八寨大众响应王嘉胤起义,因其身材高大面黄,作战勇猛如虎,所以浑号:黄虎,称八大王,六年后追随高迎祥转战河南、湖广、陕西,兵势声威大振,成为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崇祯11年攻陷四川,杀明朝参将黄世杰,游击郭开,又转战湖广,攻克襄阳,杀明朝襄阳王朱翊铭,贵阳王朱常德,迫杨嗣昌兵败自杀。崇祯16年攻占武昌、汉阳,以武昌为都,国号大西,自称大西王。17年率兵入川建都成都即帝位,建元大顺,铸大顺通宝钱用于统治区域,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入川,不敌,率众撤离成都,带重宝物载船岷江南下,行至彭山双江河遭南明参将杨展伏击,千船沉银,损失惨重,后在西充同清兵死战,中箭身亡。
据清朝嘉庆19年(1814年)《彭山县志》记载,乾隆59年(1794年)有打鱼者在江口河从彭山岷江段中捞出宝刀一把,上呈四川总督孙士毅,孙士毅立即派人到江口打捞张献忠遗物,得白银万两,珠宝玉器数箱,上世纪90年代有打鱼捞沙者也曾捞起明代大元宝,金杯银碗,玉器以及大量大顺通宝等,2007年彭山老虎滩又挖出了张献忠沉银五十两,10枚银锭。
“我这两样东西和张献忠以及他的沉银地有着莫大的关系。”徐成云说。
两文物佐证江口是千船沉银地
四川省收藏家联谊会秘书长黄邦旭表示,这个赏功银牌做工细致,赏功银牌镀金说明当时的等级很高,根据史书等综合判断,赏功银牌确实属于张献忠文物银盏加赏功银牌作证 张献忠沉银就在彭山江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7日04:0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昨日,在眉山首次举办的眉山建市十周年鉴宝活动中,彭山藏友徐成云收藏的银盏和赏功银牌一举夺下杂器类金奖。彭山县文体局副局长方明称,这两样文物和张献忠有着莫大的关系,更能证明彭山江口就是张献忠沉银地。
徐成云的镏金赏功银牌呈椭圆形,银牌上方是一个华冠虎头,正中心是正楷“赏功”二字,左下为“重一两”3字计值。此外,徐成云的银盏高3.4厘米,口径7.4厘米,净重100克。内刻有“崇祯丙子叙延绥功钦赐”字样(如图)。徐成云说,“这两样物品一个是祖传的,一个是和朋友交换的。”
四川省收藏家联谊会秘书长黄邦旭表示,这个赏功银牌做工细致,镀金说明当时的等级很高,综合判断该赏功银牌确实属于张献忠文物。彭山县文化局副局长方明称,此次见到的银盏和赏功银牌,更能证明江口就是张献忠“千船沉银”之处。成都商报记者 蒋麟 摄影报道
眉山新闻热线:13679656000崇祯皇帝钦赐银杯和张献忠赏功银牌转让QQ651758544.电138903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