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6 转到
    查看 17065 | 回复 152

    [讨论] 乾亨通寶,南漢小平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0楼 发表于2011-10-01 16:09:23

    回 8楼(yahoo) 的帖子

    51_59583_dcacf19b77b91c7.jpg
      51_59583_3df5e5d9a1af781.jpg
      51_59583_4786178f4558eea.jpg
      51_59583_d44b994bfe78b8d.jpg
      51_59583_5b8d4422d0431c6.jpg


    呵呵,老哥,南汉钱币三级制真的不是推论.是我的收藏经验.

    说句老实话.南汉钱币的研究我还是下了一点功夫的.发几张我收集的实物图片.

    今天因发图限制,只能发这几张了.懂的人一看就懂,不懂的人再多都没用.

    乾亨重宝大样,泉谱中还没找到这么重的.有比这重的发枚上来看看.

    小铅钱据我所知,有出土记录的,也就是三十多年前清远出的一批.还没听说有第二批.

    清远那批,你能看拓图.看到实物,应该感谢我把它发出来.

    这批小铅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州越秀山山下出土的.

    当时是在一个魂坛里几十枚.但大多漫散不清.只有这几枚清楚,

    除几枚清楚的开元和小五五以外的面文不清楚的我都没要.小五五诸谱不载首次发现.

    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东清远修笔架河水利工程时也在晚唐封存的陶魂罐中出土三十四枚小铅开元和两枚小铅五铢钱。

    其中五铢为出谱品。

    附广东清远出土小铅开元和小铅五铢钱报道:
    在考古发现史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事儿屡见不鲜。可不是吗?南汉早期的铅钱传世极少,广东考古学家和古钱币学家一直留心寻找,但努力多年却苦无结果。这时候,一条来自清远发现南汉刘隐所铸铅钱的信息给他们以意外的大惊喜。
      此事说来话长,缘起可追溯上世纪60年代。1964年冬,清远县启动了笔架河水利工程,在施工中,有民工挖到一个古代的魂坛,内装有铅钱数十枚。在人们的印象中,魂坛是装死人骨灰的,故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好在也有人懂点文物知识,认为这些古钱可能有研究价值,便好心地送交给了县文化部门。当时的清远县还没有专门的博物馆机构,有关文物的大小事儿统由县文化馆兼理。县文化馆人少事多,见是普通的魂坛,装的是泥锈交结的铅钱,就没有在意,只作了简单的接受记录,便将之收藏入库。谁知这一藏就藏了18个春秋,因为不久就发生了长达10年的文革动乱,谁还留心这件小事呢!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清远县成立了博物馆,在两馆办理文物移交过程中,这罐铅钱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请了省博物馆的专家来帮助鉴定,终使这批文物珍品告别了“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寂寞岁月。
      据省博专家考证,清远的这只盛放铅钱的魂坛是南方各省在唐宋时期因盛行二次葬而专门烧造的葬具。魂坛身呈长圆形,圆唇小口,高喇叭形足,上有亭式盖,檐面高宽,有亭心柱,腹部有四周水波状的附加堆纹,肩腹间环周粘贴有8个坐佛,坛表施黄褐色釉。此类陶魂坛的造型,与佛教流行有关,并具有明显的晚唐特点,当属晚唐的魂坛产品。
      魂坛里装的小铅钱,均轮廓锲薄,体轻质劣。内分开元通宝34枚,五铢2枚,共计36枚。别看这些很不起眼的小铅钱,它们可是古钱币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贝啊!
      据史籍记载,晚唐时藩镇割据称雄,陈兵自固,各地多自铸钱在其辖区内流通。刘隐于晚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始被派任为清海军节度使,据省今两广地区。古钱币学家罗伯昭在《南汉钱史》中根据传世品推断,我国最早的铅钱乃刘隐仕唐时首铸“小铅开元”,但他未提及铸造“小铅五铢”。其中“小铅开元”与此魂坛所出的开元通宝完全一样。不过传世的数量极少,故罗先生在著述中只是推断,以示谨慎。清远的发现,大大地丰富南汉早期铅钱的实物资料,并雄辩地证明罗先生的推断是准确无误的,从而确定了南汉刘隐是我国最早铸造和流通铅钱的割据藩镇。他不仅铸用“开元通宝”铅钱,还铸用“五铢”铅钱。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始废,其间一直沿用,连续流通了700多年,以后就再也没有铸用了。清远发现的刘隐铸用的五铢沿钱,过去从未见过,文献亦无记载,它把我国铸造五铢钱的下限推延了280多年,补充了文献的失载。
      为了给省考古学家和古钱币学家提供古钱史研究的实据,清远县博物馆忍痛割爱,于1983年挑选了开元通宝铅钱2枚、五铢铅钱1枚赠送给省博物馆收藏,余下的33枚铅钱现今保存在市博物馆。作为改写了古钱币铸用历史的文物发现地,清远的名字将永远载入新编写的中国古钱史中。

    离线 yahoo
    二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9-01-02
    最后登录
    2023-03-10
    11楼 发表于2011-10-02 12:54:26

    回 10楼(新手古泉) 的帖子

    謝謝10樓主[新手古泉]提供南漢錢幣之藏品及考古出土南漢之開元通寶鉛錢及小五五鉛錢之信息,,真讓人大開眼界..有這麼多的實物能夠加以分折,,難怪能有''南漢實行三級制''之創說,,令人讚賞...

    80-90年代間有一批乾亨重寶鉛錢,及小開元鉛錢[不曾有小五五鉛錢]在市場上,,當年也買下幾枚不同版式.賞玩...不過..早年敝人從洋人[30年代之藏品]中也得一枚小五五鉛錢,,跟10樓主之小五五鉛錢同,,當時仍不知歸類于何代,,今看完此帖,始知亦屬南漢鉛錢之一....亦一大喜訊矣.................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2楼 发表于2011-10-02 14:20:54

    回 11楼(yahoo) 的帖子

    谢兄谬赞.惭愧!

    51_59583_e270f1b786f81ac.jpg



    南汉相临的楚、闽都有铜铁铅的当百当十和小平.

    国情也差不多的南汉在早期也是一个乾亨重宝铅钱当十个小铅开元.

    一个乾亨重宝铜钱当十个重宝铅钱.如果重宝是虚值大钱.南汉也没必要去造乾亨通宝。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3楼 发表于2011-10-02 14:22:36

    51_59583_0d06071595f9daf.jpg


    罗伯昭在<南汉钱史>中说:"唐行重宝乾元.初出乃当十以至当五十.后终贬其值焉.

    南汉之铅乾亨而曰重宝.其当十明矣。".

    罗伯昭没说错.只不过不是史书[十国纪年]上说的.刘龚以国用不足铸铅钱一当铜钱十!

    铅乾亨重宝是当十个小铅开元。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4楼 发表于2011-10-02 14:26:16

    51_59583_b9badc80d5576fa.jpg


    罗伯昭说他来广州、香港看到铅乾亨很便宜.而铜钱不好找.其实和当时的情况有关.

    上世纪三十年代南粤王陈济堂在广州城区大搞基本建设.

    拆城墙、修马路、建发电厂、水厂等工厂.修中山纪念堂.

    大兴土木把埋在城里的铅钱挖了出来.所以铅钱多了起来。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5楼 发表于2011-10-02 14:27:16

    51_59583_e754d044beec6cd.jpg



    五十年代.国家搞基本建设.在郊区建工厂.乾亨铅钱又是一个出土的高峰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城市建设高峰.出土多.

    现在城里该挖的都挖完了.再盖楼也只有盖带地下室的高楼.

    土里即使有东西.挖掘机一爪子抓下去.从土里来回到土里去。

    所以这几年出土就少了。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6楼 发表于2011-10-02 14:28:21

    51_59583_851c1df40e24729.jpg



    我手中的南汉钱也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土的.

    铅乾亨重宝大部分是中山一路立交桥工地出土.


    罗伯昭说:"南汉制钱.见于正史者.寥寥一二则.殊不足以概之。&#39;&#39;

    铅钱过去出土的不多.实物资料有限.难免会得出不全面或不准确的结论。

    看看各大博物馆藏品.重量大多只三、四克.找找谱子.六克以上的乾亨重宝铅钱都很少。

    离线 5582691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2-22
    最后登录
    2025-11-06
    17楼 发表于2011-10-02 14:29:10
    引用第3楼老丁于2011-09-30 09:11发表的  :
    不错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8楼 发表于2011-10-02 14:29:45

    51_59583_f446ea137d4092f.jpg


    刘隐铸小铅钱和后期广西铸的还不一样.

    广西铸的有背文.钱也重一点.开元背金一套.重量都在三克以上。

    小铅开元通重大约一点五克.

    其他的一克左右.最轻的面无字的只有0.7克。

    离线 新手古泉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9-04-11
    19楼 发表于2011-10-02 14:32:21

    51_59583_15fa17848e41413.jpg



    南汉建国五十多年一直使用铜铅乾亨重宝钱没有间断.

    南汉时广州贸易发达.相应的城里肯定繁华.用铅钱量大。

    城外的用钱量要少.铜钱也就少。

    铅钱只在城里流通.流到外面必然少.和北宋的情况不一样.

    北宋的铜钱是到处流通.多处窨藏.后来全国多处有发现。

    铅乾亨只有广州有窨藏.珠三角其他地方都没听说有乾亨重宝铅钱的出土记录。

    1982年冬.在阳春市石望小洞的铁屎迳村文物普查队进行文物普查时.

    发动当地群众.一共收集到28件残缺不全的石钱范.3件铅锭.1件铅矿石。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6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