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北京回来。9月1日中午1点去的报国寺,人很多,报国寺除了里面周围的地摊也摆满了,不过大多河南人,江西人摊子(假货是主流)。先逛的外边,几个北京口音女的摆的摊子有些铜元在卖,20元一个随便选,大的小的都有(湖南双旗二十也比较多),随便看了下,通货,有个辛亥汴辛亥品一般,不感兴趣,继续走,一堆堆铜元现代伪品好像上了油,很亮很暴力。摊位延伸到报国寺旁边的小巷子里,一晃而过,工艺品。感觉人民币摊位人气比较旺,一般都3-4个人围着看,问价,交流等。杂件有真的,还不少,不过不玩。在外面看到几个洪仙十文和葡萄图,葡萄图品还可以,问了下价,800元一枚,可以挑,有四枚的样子(我都想卖了)。看没什么搞头,进入报国寺,钱币摊子不少,看得出除了北京本地券商,外地的来了不少,很多年轻面孔,不过我一般不看,因为晓得价格都是天价,尤其年轻人的摊子我都没看,一个比一个恨,一个比一个精明,我是穷人,所以远观。都是泡论坛的,人家来北京要把食宿交通费用算在里头,可以理解。院子里面通货铜元便宜点,12元一枚(湖北龙,双旗十文最多)。纸币摊子继续火热,人比较多。民国纸币少一点的品种也是乱叫价,简直没有还价的想法。问价的很多年轻泉友(20多岁),年纪大的很少,逛了一圈,看到当面成交数钱的少,基本都是看看谈谈。专业券商(面前很多本钱币册,还有很多串铜钱在面前的)大体看了下他们的本本,精品很少,假货不少(当然不是全部人),大路货稍微好点的也是天价,一般不离谱的试试还5折价,不卖,无所谓,本来就不是来买钱币的,出差顺路来看看。假币摊子前面人也不少,讨价还价的,看了下银元花钱和雍正顺治康熙罗汉是造假首选,一摞一摞的,不感兴趣,雍正顺治锈做的还可以,主要问题是都比较厚重,边比较割手,字体已经和真的差的不多了。看到一个东北人在卖纸币,有少量,民国纸品出售,选了一些,8元一张,100元买了些,品种不少,很有收藏价值。想想统一叫价的雍正通货(100元一个)突然觉得钱币现在很无聊,拼票子还是拼爱好啊。又看中2张民国的节约建国债券,
80元拿下,不贵,品很好,和原买的基本上成套了。
9月2日上午事情办完了,早上10点继到报国寺续来看看,今天了几个新面孔,但是摊子数量有减少,或许太早的关系?新面孔因该是从外地赶来的泉友(商),看到武汉的两个券商,名字不认识,有一个好像是崇仁路的,瘦瘦的。好像每次都来的样子。总体感觉和1号差不多,继续买了一些民国纸品,价格还比较合适,也好带。钱币也开糊了,买了一个崇祯三点尔大样15元,一个湖南双旗二十文私版20元,一个河南五十文私版10元,满意了。
吃完午饭开始坐地铁往潘家园赶去,和朋友约好了,去看看旧书。坐地铁转来转去的,1个半小时才到潘家园,一看表14点了,朋友也到了,一起去看看。进入潘家园北门,好大的地摊区,旁边就是买书的地方,不过多是买收藏艺术类书籍,打折很厉害,一本新的民国纸币研究(沈鸿写的)原价78元,20元就卖,我嫌重,没买,不过钱币收藏方面书籍很少,都是普及型,看了下基本都买过了,逛逛地摊区。
一眼看去也是真真假假,不过总体感觉假的没有报国寺9月1日的感觉强烈,可能晓得报国寺在搞全国钱币交流会,喜欢动歪脑筋的喜欢博傻的都去了?钱币不多但是价格便宜,问了下康熙10元一个挑,感觉还可以还价,大约看了3个钱币摊子,30元买了一个永历小平光背,同样品种1号在报国寺叫价200元,不过30元的锈是土灰锈,没有叫200元的蓝绿锈诱人,但是也差得太多了点吧。陪朋友在进门的木器店铺买了一串木头珠子,号称檀木,也不贵50元,我和朋友打赌,成本不超过10元,大家笑笑。古玩古玩,玩自己玩别人,玩社会玩现实票子玩傻子,玩黑暗玩眼力,有几个人说得清楚呢?整体感觉钱币行情继续博弈,美品理念炒作过头,缺乏接手基础,精品继续攀上云霄。泉商泉友互相观望价格,买的希望越低越好(一种是检漏心态,一种是经济实力不足);卖的乱叫高价(一种是就是为多挣钱,一种是惜售卖出去买不回来)。用经济情况来博弈钱币价格是近期的又一理念,背后的东西同样复杂的很。一句话目前利益是收藏活动的基础,纯收藏的感觉渐行渐远,洗牌或是被洗,坚持或是随波逐流,钱币收藏不过是目前社会万象的缩影而已,生旦净末丑,改上场的该退场的大家都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