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71
主题
307
帖子
449
积分
涉入泉河之后,對開元小平、大觀折十的鋳造工藝,一直嘆為觀止!其字體90度陡峻挺立於肉上。其鋳造方法應非一般翻砂鋳造〈因無母錢的拔模斜度〉? 不知版主及諸泉友有無高見!
93
508
694
个人观点:还是翻砂铸造,工艺上与同时期的差异不是很大,但在有的细节上可能做的更精细些。
2100
7351
1.2万
关于大观,同意洁子版主看法。而开元通宝历来争议颇多。由于开元的品种复杂,据引用十多本钱币史书统计,有247种。又据日本"古泉研究会:"统计,有487种(且不含会昌钱).若将会昌计入(昌字22种,京18种,洛13种,益7种,兰34种,襄18种,荆14种,越7种,宣14种,仅此九字便有67种),目前已知的品种多达554种。由此可見其铸造方法可能昰多样的。 综各家之说,大致有: 1.翻砂法 2.失蜡法 3.钳夹法 4.范铸法 5.模压法 个人观奌:以翻砂法居多,其余均有之。
3269
10154
1.7万
早期开元我以为一定是出自范铸法无疑,这样的实物资料我手头就有!
晚期开元皆已演变为翻砂法,这类实物俯拾皆是,无须多言!其它的铸造方法还有请老泉前辈为大家再具体的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