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150 | 回复 6

    二枚喀什伍钱孤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隆泉
    荣誉会员
    好评
    49
    差评
    0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2-12-10
    最后登录
    2024-04-29
    楼主 发表于2005-04-10 21:42:00




    第一枚:喀什光绪银圆伍钱异书,纪年特殊,回历1313年?1312年?1213年?
    去年嘉德拍卖2200元成交
    第二枚:喀什光绪元宝伍钱,下错配[伍伍],十三年前高价求得于甘肃临夏泉友。200541013334442449.jpg
    20054101334245168.jpg

    离线 逸哥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2-18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05-04-10 22:22:00

    第一枚私铸,回历1314;第二枚是叠打,不是错配。

    离线 隆泉
    荣誉会员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2-12-10
    最后登录
    2024-04-29
    2楼 发表于2005-04-13 18:25:00

    以下是引用逸哥在2005-4-10 14:22:06的发言:
    第一枚私铸,回历1314;第二枚是叠打,不是错配。

    私铸伍钱一般所见银质差,也有银质很好的吗?请教!
    不憧疆银铸造具体方法,请教这“伍”字是单独打上的?还是整模移动打压形成的?如整模移动“叠打”,其他字及饰文会受影响吗?
     诚心请教,谢谢!

    离线 逸哥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2-18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05-04-14 01:12:00

    隆老客气了,您是泉界大家。指教就说不上了。从所见实物看:私铸银元,多见成色差者,但也有成色高的,而且在此类钱币中不在少数。断定私铸的理由是:喀什铸币虽然设备、条件较差,但是所铸银币的质量、水平应该是相当高的,从公认官铸银币文字看:无论维文、汉文,绝非一般泛泛之徒所能书写;其二:维吾尔族有打制金银工艺品的历史渊源,水平不低。由此您所发第一枚推断:背面维文文字书写比较流利,正面应该是不懂汉语维族工匠之所为。新疆银币专家林国民、马德合先生《新疆金银币图说》所言:“极可能是喀什回城所铸”,没有文献根据;按林、马先生所言反推:喀什汉城所铸银币应该是汉文书写漂亮,维文蹩脚的样式,但事实不存在。这类钱币只能是私铸。

    离线 逸哥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2-18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05-04-14 01:40:00


    不憧疆银铸造具体方法,请教这“伍”字是单独打上的?还是整模移动打压形成的?如整模移动“叠打”,其他字及饰文会受影响吗?

    第二枚钱币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的确新疆钱币铸造有这种特殊现象,不但打制的新疆银币有,铸造的红钱同样有这种现象。您这枚银币,可以看出由于叠打,汉文宝已经出现变化。出现这种钱币制造现象,的确令人难以理解,按照常规,应该是币面整体叠打,不应该是局部、甚至一个文字叠打。
    断定叠打,理由之一是首先钱币的模具,不会是这样的,否则应该有相当的数量;您的“孤品”一说,也证明了这点,是在打制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的极少的现象。这种叠打币,我还见过更令人拍案称奇的“双头龙”喀什光绪元宝伍钱;理由之二是这种币绝对不会是试样、试打钱币。
    只能是打制钱币中,因某种原因出现叠打钱币。
    请隆老批评指正,谢谢。

    离线 隆泉
    荣誉会员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2-12-10
    最后登录
    2024-04-29
    5楼 发表于2005-04-14 03:44:00

    “双龙头”是否是哈密宋志永处的那枚?     逸哥泉友分折“叠打”有一定道理,然还是未揭开局部“叠打”之迷。          是否是工匠“戏作”呢?就象制钱中的“合背”和“合面”?              另也不排除“错模”,刚压铸后即销毁?

    离线 隆泉
    荣誉会员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2-12-10
    最后登录
    2024-04-29
    6楼 发表于2005-04-14 03:53:00

    不论什么原因所造成,从收藏角度讲还是“人无我有”的“孤品”。也许在边陲疆地、铸币较随便的疆银来说不算什么“珍品”。如换成“双人像”的“小头”或“双龙头”的“龙洋”,那其价值难以估量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