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27
主题
9988
帖子
1.1万
积分
后黎朝中期是指光顺至洪顺年间,这一时期安南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历史顶峰,与之相应的钱币铸量、工艺也达到顶峰。同时期明帝国废钱用钞,实际上方孔钱的铸造中心已转移至安南。后黎朝铸币承接的是明帝国的工艺,在中期逐步成熟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风格在景统、端庆、洪顺年间更为突出,钱体厚大,修边、修穿,很多钱还修背,精美异常。精整者很难与后黎车工背式母钱区分。本人在收集后黎朝部分车工背式母钱后,悉加研究,摸索发现其中本质性的区别特点,也许未能接触原坑第一手资料,有失偏颇。但大量的修背钱与车工背一起出现,不容弟不急迫刊发,与同好共同研究。谨此请行家订正。 一、寻史正源 安南铸钱与中国同源,因此谈安南铸钱工艺不得不从中国谈起。中国钱的修背工艺由来已久,《群书考索》载:大观二年,开封尹兼提举京畿钱监宋乔年言:“检准近降朝旨,诸路钱监见铸大观小平钱,并依旧料例,仍令崇宁监别铸样。臣今勒崇宁东监工匠铸到锡母五文足,乌背铜样钱五文足,漉铜样钱五文足,纽计到逐等本钱,内乌背钱五文足漉铜样钱五文有零,每人日铸435文,漉铜钱每贯963文有零,每人日铸716文, 官兵请给不在此数。诏乌背赤仄工力稍大致亏,户部上供之数可以漉铜钱下诸路,令依样铸”。以此可知徽宗的部分钱用了乌背工艺,部分因乌背费工而用素背,乌背究竟怎么个工艺我也讲不清,但大观、崇宁背加工的实物很多,加工后的就是乌背。并且我认为金代大定也是用了乌背工艺,时代接近,工艺相仿。有朋友说,乌背就是涂了脱模剂,“诏乌背赤仄工力稍大致亏”通过这句理解,似乎不光用脱模剂,应该采取冷加工工艺在前。 明代有金背钱,实际就是旋背后铜质金黄而产生名称。嘉靖钱中有所谓金背、火漆、旋边、一条棍,这些称号其实都有特指,来源于京师百姓对当时市面流通制钱的通俗称谓,徐阶在他的《请停止宝源局铸钱疏》中有详细的介绍:“盖制钱之解自南京者,其背或以金涂之,民间因谓之金背;或以火熏其背而使之黑,民间因谓之火漆;其云南所解及宝源局先年所铸,纯以铜锡不搀以铅,每钱一文,秤重一钱二分,钱边又皆经由车旋,民间因其色黄美,其质坚重,其边圆美,谓之旋边;近年局中所铸,为科官建议,革去车旋,止用铸剉二匠,而工匠人等,又复侵盗铜料,民间因其色杂,其质轻,其边剉磨贫糙,遂谓之一条棍。所谓旋边者,工费重大,故奸民不利于私铸,所谓一条棍者,工费轻省,故私铸由之盛兴,且一条棍与私铸之钱相似而难辩,误受于甲,转眼便不能行之于乙,故民间于一条棍不肯行使,并将金背等项,亦皆不行。”《天工开物》中的鎈钱图是其真实的写照,鑢铴代替旋车使得加工更简易,但也降低了铸钱的门槛。金背、火漆、旋边到万历时发展成为官方铸钱的术语,所指为何又有所不同,剉边钱启祯时更加泛滥,私铸也愈发不可收拾。 以上所述,介绍的都是钱币加工工艺,其实不单是修背,而且涉及修边、修穿。安南钱到了后黎朝工艺不逊于唐宋,大宝、延宁以降,修背、修边、修穿的钱已出现,但此时与车工背式母钱好区分,不再费墨。景统至洪顺时期,钱体加厚,工艺更好,虽继承后黎前期铸钱工艺而细看又有变化,钱背基本都修,程度不同,实物很多。如不悉加区分,很容易与母钱混绕,如何区分正是本文主题。先请看一些后黎朝中期修背钱的图片。 以上均是修背钱
二、修背钱与车工背式母钱的区别 如果没有车工背式母钱实物,单纯看图,一些精整的修背钱,我们很容易认为是车工背。但母钱是铸钱的工具,其工艺是为了达到铸钱的需要。一是拔模的需要。大规范铸钱要讲究效率,所以修轮、修穿很重要,每个时代的修法不同,轮不外乎直边、锥边、鱼脊背三种,穿不外乎直穿、喇叭口、鱼脊背口三种。但同一时期的修法基本特点是一致的,即使小有改动,但一眼也能看出是一个时代的。二是确保子钱质量的需要。母钱精致程度决定子钱的铭文程度,所以母钱要字口清晰、地张平整。 实物对照则可发现修背钱与车工背式母钱工艺的不同,主要有五点: 一、看边。车工背式母钱的边呈很小的椎体型。(指景统、端庆、洪顺母钱,洪德以前由于钱体薄均是直边)背的直径极轻微大于面径,边缘锋利,有割手感,加工要明显精于修背钱。 二、看字口。车工背的字口要更加深峻,字迹笔画间绝无流铜,同版比较,字要细且更挺拔。 三、看正面外廓。正面外廓与地张间肯定要精修且呈斜边倒角状,修背钱是不修这的。 四、看背。背内外廓与地张间是精修而呈90度角的,眼看内廓一道是直线、外廓是圆弧层次分明,用手可摸到分隔点。背即使不是深坑的内、外廓也要明显高于修背钱,同时见不到任何沙眼。 五、看穿。车工背式母钱的穿也呈很小的椎体型。(指景统、端庆、洪顺母钱,洪德以前由于钱体薄均是直穿),背穿口小于面穿口。但不是直线形的,背穿口四面都有极小的倒角(我最新发现的,我认为这点很重要)。修背钱也修穿,但是一串钱串在一起修,造成同一枚钱穿口线不是平行的。 另外 从母子关系来讲,子钱铸成后,直径、穿口、文字相应都要收缩,有行家推断约收缩5%左右,依材质不同而略有差异。总体来看,车工背式母钱工艺要明显优于修背钱,造成两者混淆的原因是将车工背的标准套入性理解,认为修背了或修穿了、修面了就是车工背(还有人正相反,认为背必须修到几个90度)。其实,母钱也有优劣之分,一切都得系统来看,通过工艺特点、时代特点和母子对比去看。
上图边呈小锥体 [size=5上三图]背面穿口的小倒角 上图外廓与地张间的倒角,实物更清楚上图穿口呈椎体,即喇叭口
1021
7355
9397
好文章,心得!
6806
31763
4.5万
hao
相关文章索引http://bbs.chcoin.com/show-3127795.htmlhttp://bbs.chcoin.com/show-2978737.html
524
6419
7470
好文,建议加精
以上图例的整体欣赏
16
7660
7692
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