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府行用准陸拾文铅质钱牌(通高69mm,宽19mm,穿径4mm,重16.53克),极罕见,微损,美品 《中国钱币大辞典》最新载入的古泉名珍南宋“临安府行用准陆拾文”铅质钱牌,此种钱牌为最近发现南宋钱牌之新品种。古时临安府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北宋时,称为余杭郡,高宗南渡后建都于此,改称临安府。临安府行用钱牌,即为南宋末年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年)临安府所铸。宋代吴自牧《梦粱录》:“(景定年间)朝省因钱法不通,杭城增造邋牌,以便行用”。 史载,最早的钱牌收藏者为明代文学家杭州人郎瑛,他在《七修类稿》中记述了掘得叁佰文省钱牌,认为“此必南渡国穷,救补变通之物”。 最早刊载钱牌图形者,为乾隆时梁诗正、于敏中等。目前所发现的南宋钱牌大面额为铜质,包括:“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小面额为铅质,包括:“准拾文省”、“准贰拾文省”、“准肆拾文省”、“准壹佰文省”。此次发现的“准陆拾文省”钱牌资料未有记载。此钱牌形制为长方形,铅质,钱牌面铸“临安府行用”五字,背铸“准陸拾文省”六字,钱牌文字楷书直读,字体端庄俊逸,书法水平极高,是不可多得的古泉名珍之一。得此佳品不敢自密,刊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