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9421 | 回复 56

    [讨论] 北宋母钱鉴定知识总汇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如意宝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2-05
    最后登录
    2021-04-11
    20楼 发表于2011-04-29 19:08:28

    学习

    离线 张涛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3-11-15
    最后登录
    2024-06-24
    21楼 发表于2011-04-29 20:46:45

    呵呵这些汇总都是拿人民币垒起来的。有机会学习是幸福的!!

    离线 张涛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3-11-15
    最后登录
    2024-06-24
    22楼 发表于2011-04-29 20:50:09

    十六、多年母钱鉴定经验及计算公式
       母钱应具备的外观特征
      1、母钱应进行必要的铸厚修整
      通常,母钱都有一个经过仔细修整的精美的外观,但这并不都是出于审美意义上的考虑。对作为模具的母钱进行铸后加工修正,是为了保证在砂型上印制的阴文型腔清晰、平整、美观及必需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对母钱修整至少要达到以下的程度,否则就会形成缺陷遗传,而影响到最终产品——制钱的外观质量。
      ——整个钱体上无漏铜及明显的毛刺、结疤;
      ——外轮、内穿及钱文的主线条端正、流畅,钱文笔划无粘连;
      ——对外轮及字口垂面与地张交界处进行必要的清根,钱上各个平面达到较好的平整度;
      ——外轮、内穿、字口的平面与垂面相交处无尖锐的棱角;
      ——钱文笔划转折处不成锋挺的硬角,而以较圆缓的曲线过渡,即所谓的铸造圆角。
      2、母钱应具有拔模斜度
      所谓拔模斜度,是指为了在印模后能迅速便捷的从型砂中脱除模具又不损坏型腔,而特意在模具垂面上加工出来的斜度。这是因为与模具接触的砂型界面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摩擦力,捣模过程中,型砂中水分不断逸出而产生收缩挤压又加大了这种摩擦力。为了保证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模具身上都必须具有拔模斜度。
      具体对母钱这种特定形状的模具,其拔模斜度应体现在以下部位:
      外轮斜度——外轮截面应为底大面小的梯形状。这种斜度有的似经车削出来的,在外轮上还留有肉眼可见的环绕外轮平面的带状痕迹;有的则是锉磨而成,用放大镜可观察到与外轮切线大致相垂直的有规律分布的细小痕迹;
      内穿斜度——内穿斜度与外轮相反,呈底小面大的倒梯形状,穿孔平面较为光整平洁;
      字口斜度——钱文中一些颀长笔划尖锐末端,其垂面高度逐渐递减而形成斜度,以避免脱模时挂坏砂型。
      应该指出,以上外观特征,仅是母钱应有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能据此就作出定论。因为,挑选品相精好的制钱加工出母钱的全部特征,在技术上是易于实行的。而且这种被加工了的制钱,也确实可以作为母钱来使用——比如,民间私自用于印模造伪钱,这种伪钱除了直径稍小、字口稍浅平外,其外观行制再无明显的破绽。
      三、母钱与制钱的尺寸差异及计算
      与同版别的制钱比较尺寸上的差异,是鉴定母钱最关键的环节。纵然世上有种种以假乱真的造伪手段,但却是无法加大其厚度和直径的。
      由于铜合金从高温液态变为室温固态发生的收缩,使得母钱的横向尺寸(半精、直径)及纵向尺寸(厚度)都要大于制钱。按铸造原理,这种收缩主要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熔融金属液态凝固为高温固态(固体温度仍为凝固点温度)
      第二阶段——从高温固态冷却至室温固态脱除掉母钱后砂型产生的收缩甚微而忽略不计,可以认为母钱体积就是型腔的体积也就是制钱处于液态金属时的体积。下面就进行一些推算。
      1、第一阶段收缩的计算
      据测定(2),唐、宋古钱的主要成分为铜、铅、锡三元系合金,其典型组成为铜67.5%,铅25%,锡7.5%。
      成份与其最为接近的锡青铜(铜80%,铅10%,锡10%)的凝固体积收缩率为7.3%(3),以此作为古钱的凝固体积收缩率进行近似的计算。
      设置钱为液态金属的体积为Vy,为高温固体时体积为V1,按体积收缩的定义得:(Vy-V1)/Vy=7.3%
      而由于母钱体积就是液态金属的体积,即Vy=Vm(Vm为母钱体积)
      则有:(Vm-V1)/Vm=7.3%
      整理为:0.927Vm=V1——[1]
      古钱可看作一个中间挖掉一正方体的圆柱体,则:
      Vm=3.14R*R*Hm-a*a*Hm ——[2] 式中:R——母钱半径 Hm——母钱的平均厚度,即把钱上的外轮内穿钱文都融为一个平面后的厚度 a——母钱内穿的边长
      V1=3.14R1*R1*H1-a1*a1*H1——[3]
      式中:R1——制钱为高温固态时的半径 H1——其时的平均厚度,定义同[2]式 a1——其时内穿的边长
      将[2][3]代入[1]得:
      0.927(3.14Rm*Rm*Hm-a*a*Hm)=3.14*R1*R1*H1-a1*a1*H1——[4]
      对于同一种合金,其在任一方向上的收缩率都是相同的,凑解该多元二次方程得:
      R1=0.975Rm
      H1=0.975Hm——[5]
      a1=0.975a
      2、第二阶段收缩的计算
      当制钱从高温固态冷至室温固态时,要发生冷却收缩,其线收缩率为1.4%(4)。设制钱为室温固态时的半径为R2,从线收缩率的定义得:
      (R1-R2)/R1=1.4%
      整理为:R1=1.014R2——[6]
      将[6]代入[5]得:1.0142R2=0.975Rm
      整理为:R2=0.9613Rm或:Rm=1.0402=R2——[7]
      根据生产过程,R2实际上是铸钱毛坯的半径。但考虑到,铸钱毛坯在加工成为成品前的过程中,修磨外廓是数枚穿在一起进行(5),难以伤及半径。可认为,R2也就是成品制钱的半径,则得:
      Rm=1.0402Rz——[8] Rz——成品制钱半径
      公式(8)的物理意义就是:由于在铸造过程中发生收缩,母钱直径与其翻铸的制钱直径差值,约为制钱直径的4%。
      对此有两点要加以特别说明:
      1)由于古代铸钱印模为手工*作,很难保证印制的行腔的深浅亦即铸钱的厚薄完全一致,所以尽量不用厚度作为鉴别母钱的参数。相反,印模却能保持直径相当高的精确性,因为对于纤细的钱文来看,只要有几分之一毫米的位移,都会使笔划变形不清。显然,用同一个祖钱翻铸的所有母钱,只要是钱文清晰完好者,其相互之间的直径差异是非常微小的;同理,用同一批母钱翻铸的所有制钱,只要是钱文清晰完好者,其相互之间的直径差异也是非常微小的。基于此,本文认为选用直径差异作为鉴别母钱的定量参数,是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
      2)公式(8)中所示数据,是按铜80%,铅10%,锡10%的成分计算的。实际上古钱的成分会有出入。如对唐、宋古钱,通常铅含量要稍高一些,可能会使凝固体积收缩率比公式(1)给出的值稍小。这是因为铜越纯收缩率就越大。如对明、清古钱,一般铜含量要稍高,如超过80%较多,则可能会使体积收缩率比公式(1)给出的值稍大。不过,对照公式(1)、(5)可以看出,凝固体积收缩与其相对应的线收缩之比大致为3:1。材质成分在小范围波动,对凝固体积收缩的影响不大,在对相应的线收缩率的影响还要减小,而对第二阶段线收缩率基本不影响,最终对我们所要关注的总的收缩率的影响则就更小。可以认为,公式(8)在一般情况下是适用的。
      母钱的基本特征是:
      1 具有相对精美的外观,具体体现在无明显的铸造缺陷,线条清晰,界面较为光洁、平整,方能保正印制型腔的质量。
      2 具有拔模斜度,主要为外轮斜度、内穿斜度以及颀长笔划尖锐末端递减字口高度而呈现的斜度。
      3 具有比同版别制钱更大的直径,其差值约为制钱直径的4%左右。




    这公式原刊登在《中国钱币》上的。是针对清钱而言的,宋钱是青铜的和黄铜有比较大的区别。

    离线 张涛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3-11-15
    最后登录
    2024-06-24
    23楼 发表于2011-04-29 20:52:50

    十五、母钱、样钱的性质分类“母钱翻砂法”以“样钱”为指定式样,以“母钱”为生产模具,其工艺复杂、工序较多。史料文献记载疏漏,加之因铸时、铸地、铸因的变化,工艺技术细节处理相应不同,从而导致母、样钱的型制特征及具体称谓各不相同,给钱币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笔者根据宋、明、清相关史料,结合现代翻砂工艺,及日本奈良飞鸟池铸钱遗址考古情况等多方面,试就母、样钱的性质分类作扼要的说。
      “母钱”是翻砂法工艺生产模具的概称,就形成情况可分为“雕凿式”和“翻铸式”两种,前者是原始状态的钱模,我国称作“雕母”或“祖钱”,日本称作“原母”(包含北宋时期用雕母直接翻铸的模钱概念);后者即一般认知的“母钱”,我国称“铸母”,日本称“种母”。“样钱”是翻砂法工艺指定式样的总称,按用途可分为“置样式”和“呈样式”两种,前者用于规定式样,钱界习称“钱样”;后者用于呈报质量,钱界习称“样钱”。上述名词概念的多样化、非特定性,尽管在日常情况下使用较方便易懂,实际上并未做到性质认识的严格界定,在系统化研究或者是初学者接触时就会造成概念不清晰的误导。为避免错误的发生,建议在口头使用时,可按惯用术语进行交流;在文字论述面向不同层次的读者时,还应当严肃标准,采用标准的定义概念、统一的专业术语、特定的专有名词来进行描叙,这样才不失科学、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
      母钱翻砂法工艺大体上可分为:议铸、试铸、御审、部颁、制母、舂砂、造型、修型、兑料、看火、浇铸、清砂、点缗、进呈等若干环节组成。与母样钱形成有关的为试铸、御审、部颁、制母、进呈五个环节。我们可以按母样钱在上述环节存在的状态及作用性质进行分类,可分试铸式母样、御审式母样、部颁式母样、制母式母样和进呈式母样五大类。
      试铸式母样包括“试铸式祖钱”和“试铸样钱”。清以前“试铸样钱”都要报送皇帝御审,“试铸式祖钱”似无报送的必要,理当用罢即废。清以后“试铸式母样”主要供“钱法堂”观察试验结果和进行成本预算,不再报送皇帝御审。试铸样钱的实用数量很少,只数枚,理论上应当直接用祖钱翻制而成,因而没有“试铸式母样”的名词出现。
      御审式母样包括“御审牙样”和“御审样钱”。历来皇帝审的是能直观反映情况的“御审样钱”,清朝一改前朝旧称,以象牙雕刻的“御审牙样”报送,较为别致。
      部颁式母样包括“部颁祖钱”、“部颁母钱”、“部颁样钱”。清以前只随诏下发“部颁样钱”,清代又增加分发“部颁祖钱”“部颁母钱”的内容。
      制母式母样包括“印范祖钱”和“印范母钱”。都是适应批量生产的实用模具,古钱版别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金口开凿,一经使用的印范祖钱称“实用祖钱”,备而待用未开金口的称“备用祖钱”。印范母钱用量很大时,往往令高级铸工在极短时日内,选初铸精整铸母进行再翻铸。可根据实物的制形、制作观察分析,定为“一次原母”或“二次”及二次以上的印范母钱。
      进呈式母样即指“进呈样钱”。采用“印范母钱”或“部颁母钱”为钱模,经特殊生产制作而成。进一步可按制形划分为具中央规定版式统一的“部颁式呈样”和由地方自行设计版式的“地方式呈样”。另有“进呈制钱”,规定选用普通铸币作标准,虽形式存在,实物却无从区别。
      通过上述性质类分,具体去描述某一枚实物时,可根据材质作性质名类的补充说明。母样钱问题标准化的建立,能避免诸如宋钱史料中词义相同但名称多如“式”、“样”、“母”、“模”、“钱样”、“样钱”、“钱式”、“式样”之类的用词混乱现象。
      别记:有四种穿口情况不要排除可能是母钱:一是四角不是绝对直角的,二是穿口四面全是翻砂而没有任何冷加工痕迹的(这点对于元丰和熙宁不可用)。这只是对于个别年号,因为这些年号的子钱工艺普遍不精。原因应该和北宋大量鼓铸钱币用以各类需要有关。三是穿口四面有坡度的不能简单否定。大部分穿口是直穿的,有的有坡度。四是穿口有修成直角的,但两边有弧或者修得稍深一点过90度了也不能一概否定。




    这一段和北宋钱币关系也不是太大。

    离线 张涛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3-11-15
    最后登录
    2024-06-24
    24楼 发表于2011-04-29 21:03:58

    十四、宋朝钱监的管理与生产在各监铸造钱币之前,事先用铜、锡原料精铸成母钱,由中央颁发到各地,各地据此翻砂铸钱。母钱之上是雕母。母钱之下是样钱,样钱可分为进呈样钱和部颁样钱。从制作方式上又可分为雕样钱、铸样钱。材质主要有:木、铁、象牙、锡、铅、铜、蜡样钱。以供工部、户部颁发给各省各地钱监钱炉参照。然后,各个钱监才能根据样钱铸造钱币,不得擅自铸造或者改制铸造。
      宋朝钱监的生产主要采用母钱翻砂法的工艺流程,有三道工序。张世南《游宦纪闻》称“(铁钱监)用工之序有三:曰沙模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作”。首先,制作沙模“液爰泻于兜杓,匣遂明于模印”,其次磨钱“磋之以风车之輣轧,辘之以水轮之砰隐”,用风力机械和水力机械来磨磋和淘洗钱坯。最后,则是排整。当然,在这三道工序前当还有化铁等前期工序。
      雕母(材质不宜保存)-----原母(少量)------母钱(较多)---流通钱(大量)


    在北宋钱币中样钱和原母是可以化等号的。每欲铸造新钱则先制样钱(原母)呈送主管部门或皇帝,经审核批准的那一部分才会有子孙,但流传至今有些难判断。而没有通过审核批准的有一部分也会流传下来,但不会有子钱。我们根据这部分资料就可以找到前部分有子钱的样钱(原母)。

    离线 xusong1987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4-13
    最后登录
    2023-11-21
    25楼 发表于2011-04-30 11:45:30

    好贴

    离线 北京老赵
    荣誉会员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9
    注册时间
    2010-03-21
    最后登录
    2022-12-05
    26楼 发表于2011-05-01 14:02:52

    好资料 收藏了

    离线 百福堂
    二级发帖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27楼 发表于2011-05-01 18:58:06
    引用第6楼剑泉于2011-04-28 13:55发表的  :
    这个穿口能看出锉痕吗?我倒觉得看得出锉痕的就算不上精修了。当然有时候不精修问题也不大。

    四周都是这样修的当然就是的了
    至于锉痕,你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离线 天一
    正式会员
    好评
    14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05-27
    最后登录
    2024-06-24
    28楼 发表于2011-05-01 21:59:07

    学习!

    2024-03-20 转正
    离线 南方钱庄
    实名认证
    好评
    28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1-21
    最后登录
    2022-04-04
    29楼 发表于2011-05-02 01:52:57

      学习!

    2021-04-12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