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从记事起就爱这孔方兄,在农村长大,那时还没通电,家家见了我都把煤油灯给藏好。谁叫那瓶口放个铜钱啊!后来回城读书加上本地没什么古泉出土,多是清钱也没细玩,当个爱好。后来接触了宋钱,喜欢上便不可自拔,苦于本地没专业市场(有两三个市场卖的全是“工艺品”),无处拜师后来终于找到一家只在周末开店的小店,店主看样子7~80岁了就进店与其攀谈起来,临走不忘要了张名片---呵呵~来头不小!还是省XX收藏协会会长~嘿嘿~跟定你了,心里这样想着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周。
周末起了个大清早进了市场直奔目标,正好店里有顾客买东西,老藏家打开了有我这么高的保险箱拿出几个集币册,好东西真多啊~光绪套子等套子钱满满一本,银圆大头好几本。最后等客人750买了个银圆走后遂与老藏家以宋版为题攀谈起来,有了第一回的接触这次老藏家也没见外打开保险柜拿出个巴掌大的锦盒神神秘秘的说“让你开开眼”。挖靠~元佑行篆铁母一对!!!呵呵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东,赶紧摸摸,正流着口水时老藏家又拿出个光绪重宝雕母--------当时的情况可用两眼发直来形容,虽不懂清钱可在园地这么久不是白泡的,那可是六位数的东西啊!!!
好东西看到了,学问也学了不少总不好意思空手而遁吧,慢慢在柜台上的破盘子里扒拉着“垃圾”,实在选不到好的就拣了两元丰一天圣(都是最常见的,不过品还过得去)。老藏家说给10元算了,心里想着这些太少了下次不好意思来啊就问“还有稍好点的吗?”,老藏家忙从柜台中不慌不忙拿出一个香炉从里面倒出几十个铜钱铜板并逐一为我介绍。。。呵呵!有个大观折三,忙问价格多少?老藏家说:“这个真假未定,还是挑别的吧。”老藏家就是老藏家啊!!!心里屁胡之意由然而生,再来---雍正宝黔折二,印象中雍正好象挺不错的“未定。。。。还是这个吧”说着拿了个小小的咸丰放我面前“戴书的,不错的版别!要的话100给你”,咋酱子眼熟捏~想半天终于想起华光谱中有记载好象价格还挺高的!心想“捡漏了”,再挑了几个铜钱最后以360元成交,赶紧做贼似的赶回家对谱~~~~~我X~XXXXX~X了再X大开门的仿品!!!以后再也不找老藏家求教了。从此闭关自“宫”!我X,闭关自修了!
最后,总结经验--------小黄鹂斗不过老叫雀!!!别怪老藏家骗你,那是你活该!怪你泉识太浅太急进再加上老藏家深藏不露老油条~你去把他当成糊糊涂涂大炊饼看走了眼。再说了人家老藏家也是要吃饭要养家糊口的!心想~~幸好没跟他,正所谓“不怕拜错神,就怕跟错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