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去年自報讀了香港中文大學的「比較及公眾史文學碩士」課程後,內心一直不安,因為數萬元的學費,換來一紙虛幻的證書,試問,真的值得嗎?
http://bbs.chcoin.com/show-3304283.html
在當今世道,港幣眨值,最可靠的貨幣是中國古錢了,鄙人是工薪階層,每天都有購泉慾望,常感入不敷支,可是自從報讀了這個課程後,鄙人的經濟狀況愈發捉襟見肘,古錢是必需要買的,但飯還須食,房子租金還須繳交,港幣是有限的,怎麼辦好?
思前想後,鄙人深悔當初報讀該課程時沒有深思熟慮,現在正落了個兩頭不到岸的境地了。
可恨的是,鄙人亦的確對該課程頗為失望,課程質素欠佳,縱然完滿畢業,取得了一紙證書,難道又代表了該學員在歷史學領域有高深的造詣嗎?該課程的學員,本來就存在不少吃飽飯沒事撐的,衣食無憂,欲打發時間的人當興趣班來上的。
可是鄙人與這些人不同,鄙人要兼顧古錢及生活,與其再糾纏下去,莫不如留下一點錢來買自己心愛的古泉還好吧!今晚撰寫了一封信給課程主任,鄙人心情是有一點怨恨,故此言辭間有點不太中聽的話,泉友們請幫幫眼看是否寫得恰當。謝謝了!
致課程主任,
您好!本人乃「比較及公眾史文學碩士」課程兼讀制第一年學生,課程進行至今已過了五分之二,現有以下一些個人意見希望能表達出來:
(一)課程編排欠組識:該碩士課程的原意是像超市一樣,每位學員各取所需,自由選科,可是所提供的課程像散沙一盤,沒有系統及組織性,例如本人對中國通史頗有興趣,可是課程架上卻只得一科「清史」是專供碩士班同學選擇的,令人摸不著頭腦,莫非清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非也!何故課程獨青睞清史?本人欲選修其他朝代,但該課程卻愛莫能助,令人失望!
(二)選修存在局限,自由度不足:課程除要求學員必修一科選修科外,還須從比較或公眾史範疇選擇一科來讀,作為上班人士,必須兼顧工作與學業,而每個學期所提供的課程卻有限,難免因所提供的課程不合興趣而被迫選修,本人報讀該課程時,原本指定了合心意的科目來讀,但因為時間所限,而被迫更改計劃。
(三)某些科目不切實際,流於膚淺:本人現於本學期修讀<博物館學:文化、詮釋與知識傳播>一科,該科的程度只能說停留於證書程度,不似碩士班應開辦的課程,課程內容不切實用,作為興趣班尚可,而設於研究院課程卻令人摸不著頭腦,課程內容流於博物館的「管理學」,而非「歷史研究」。(例如講授博物館的厠所安排等問題,這些知識並非本人交了昂貴學費所期望聽到的!)
以上乃本人個人意見,懇請見諒!現本人正考慮完成第二個學期後即終止學業,不欲再浪費時間及資源於此,請問學院是否有制度,例如讀了一半可取得個文憑的?望能賜覆!
祝台安
學員xxx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