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944 | 回复 1

    今天除夕,献上一个顺字!!说说顺治.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398
    差评
    2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09-25
    楼主 发表于2005-02-09 01:46:00

    BQ自然是顺治通宝的精彩吸引人啊
    年前,笔者一连买了几帖不贵的古钱币,现分述如下:其一,以平均16元/枚的价格竞拍得中付燕友的20枚周元背星月;其二,以80元价格景竞拍得中北方泉迷友的三枚宋钱,主要是其中一枚泉手篆字淳熙元宝;其三,以105元的价格(抢)购得渤海泉社友的10余枚顺治通宝背字或一厘普通品;其四,以30元(邮资加5元)的价格竞拍得中王者友的天禧背穿右星;其五,得豫泉网小丽友照顾,以260元购得其咸丰河五十及雍正巩、河、晋、黔数枚。目前以上均已汇款,有的泉友也已短信告“已邮寄”,只待在家盼望了。其六,笔者曾发一帖得一友数次光顾,最后他出价后确念其诚,同意转让了,该友却自此杳无音信,不论此友之言而无信之责,倒是给笔者留下了本是忍痛割爱的宋元32枚,交易未成又错不在我,也算一喜吧?哈,正所谓钱数花得吉利,泉品透着喜庆,于是拟书几篇心得,与网上诸友共赏。
    说说第三件喜庆交易,即以105元购得13枚顺治通宝。大约这在友的眼里更是“花不了几个钱就能搞定”的垃圾,却也给笔者这个低档普通钱币爱好者很多乐趣,不妨说出来大家听听,看有乐否?首先,笔者做了个数字和文字换位的办法,即“105”自己翻译为“要论我”,“13”自己翻译为“是算”,再将“顺治”理解为“顺之”啊,连起来不就是“要论我,是算顺之”吗。新春来顺,不就是喜庆嘛。于是,此帖又添一乐。您呢,凡事都这么想想,岂不更是神定气顺自得其乐嘛?这么演义似乎有些勉强,不过如此理解和推理的又绝非笔者一人,为什么近年来顺治通宝价格一个劲儿地攀高啊?虽然一方面有那些收购配“清十帝”套币,进行精美包装作为高档礼品出售商人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农民近年来发财的不少,尽些张罗着盖房子的,您想啊,房屋上梁拿什么镇宅呢?过去一般都是“太平通宝”,现在进了一步要用“顺治通宝”了,光太平还不行,得顺利地治理呢,种庄稼要风调雨顺,做买卖要生意畅顺,去旅游要一帆风顺,生孩子都得个顺哪,这顺来顺去就把个顺治通宝推上去了,不信你到古钱币市场问问,到处是明码标价手顺治的摊贩。
    当然,对于钱币爱好者而言,决不是盖房子或是配“清十帝”那么简单了,笔者曾经在一篇心得中说明了本人对于清顺治通宝五个版式的分析,那当然仅仅是一点粗浅的认识,简而言之,顺治自铸币的第一式光背和计值钱始,就带有浓厚的满人统治的艺术色彩,继而单汉字、一厘汉字、满汉文和全满文等版式,是在其逐渐巩固统治的过程中,以此确定的。研究顺治,无疑是取认识满清政府的开国史呢,有思索、有体会,当然一枚枚小小的制钱也就活起来,也就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其乐融融也。此处,老话不再赘述,这13枚顺治有单字者、一厘者,虽则多为普品,但是原、宁、临、东品相确实不错,让人看着挺高兴。说来还有些惭愧,此帖原来是一位用繁体字的泉友正在询价的,笔者见卖家朋友不答就直冲上去买了。咳,在网上泉友标价了,你看中了自然可以还价,但是只要你还价了,就给别的泉友有了“可乘之机”,这本身也怪不得谁啊。况且大过年的,寻个热闹寻个开心寻个心安理得吧,谁买不是买呢?
       可惜,至今笔者的顺治还缺诸如“延”品,及个别单字的美品,这与凑齐一套又一套的周元、宋元相比,似乎缺少了点完美感,但同时却多了一些悬念。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借一个“顺”字,完成了那点心愿,更祝愿各位泉友,同享一个“顺”字,得以满足自己的收藏愿望啊。

    离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398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09-25
    1楼 发表于2011-02-28 21:04:29

    顺治!!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