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568 | 回复 34

    [讨论] 浅议明钱(前两年的心得)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在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376
    差评
    2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05-22
    楼主 发表于2011-02-05 18:13:43

    [upload=1] [upload=2]  明钱收藏及价格浅议
    笔者喜欢东拉西扯地谈古泉,可是很少谈明钱,一则是实在搞不明白明朝钱币为什么如此稀少:据史书或者钱书记载,明时铜荒,铸钱值不抵价,于是鲜铸;另有书记录,清入关后遍收明钱销毁,遂存世量大减云云,似乎都有些道理,抑或兼而有之?不过拿不准不敢妄断;二则明钱中不同年号多寡悬殊,无论版别、数量、计值、纪地及其它标记等亦大相径庭,或多种多样,或独此一种,或根本绝迹,如洪武(包括前期大中)通宝不仅开创“通宝”先河,再无“元宝”称呼,是忌讳朱元璋之元,更回避元朝之元之故也,而且起动全国各地钱局铸造各种计值和纪地钱币,名目繁多,版别复杂,更是少见,然而自此后却嘎然而止,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乃至万历诸年号,却多成了小平一家天下,其间大钱虽有记载却寥若晨星,不,应当说是凤毛麟角,笔者见识短浅,至今尚未识其中几枚庐山真面目,至于明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等年号,干脆连小平钱也不再发行,对于其中奥妙,故更不敢妄言也。
    鉴于此,笔者未敢涉足明钱,虽少有收藏却未能接近稀少品的诸多年号钱币,唯明朝后期天启、崇祯似乎恢复了乃祖之风,甚至在钱币版别的变化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崇祯通宝的种类繁多、变化万千、错综复杂,天启通宝的版别更加规范,小平的版别按照背星月、计重、纪地等诸多变化,版别多,铸量也大,折二简单一些,版别比崇祯通宝也相对要少得多,相比之下似乎天启的特点偏重于规范,尤其大钱,而崇祯的特点则偏重于繁杂,多在小平钱。这样一来,实际上明朝钱币的格局便形成了两头多、中间少的情况,即明朝早期“大中”、“洪武”与后期“天启”、“崇祯”数量相对大,版别也多,而自“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至“万历”,及天启时补铸“泰昌”等,多为小平钱,稀见大钱,数量也渐少与价格也渐高,目前所见“隆庆通宝”美品在市场上已经超过500元了,目前除了“永乐通宝”自南海出水数量较大外,其它已渐有消耗的趋势,尤其“泰昌”、“嘉靖”、“宣德”诸品,今后的升值空间确实很大。
    众所周知,明朝自永乐后出现严重的铜荒,有前人研究结论:明时铜产量远远落后于货币铸造需求,铜价昂贵,铸钱得不偿失,因而明钱铸量甚少,及至万历才有转机;又有记载:清入关后曾熔大量明钱,复铸清钱云云。总之一句话:明钱本来就少,所以至今存世量相对于其它古钱币,要少得多。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大约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历来明钱鲜于与其它北宋钱币、清钱币为伍,很少在大堆里挑选,或者说成批量交易,近年来虽“永乐通宝”常有小量交易,价格也很低,但是往往机率很小,很快就被认购了,其它如“隆庆”、“泰昌”、“嘉靖”等,包括诸多版别明钱,更加成为众人追逐的宠儿。
    笔者曾盛赞明天启大钱,实在是因为此类大钱本身存在着许多收藏、欣赏和研究的优势,远观落落大方,近玩精美异常,版别各异,文字遒劲,缘穿挺拔,包浆老到,自然具有领爱好者收藏与欣赏的资本,而更多的明钱就因为数量稀少、版别简单,却完全可以弥补一个朝代的钱币空缺,了解一个时期的钱币铸造、文字及届时的经济特点,肯定更会引起爱好者的注意,同时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也肯定会有大幅度升值,收藏者会有极其丰厚的回报。
    恐怕没什么问题啊。

    离线 天天快乐
    四级发帖
    好评
    7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1-30
    最后登录
    2024-05-21
    1楼 发表于2011-02-05 18:34:20

    明大多数时间行用纸币,铜钱稀少毫不奇怪!

    离线 博山小刀
    实名认证
    好评
    23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9-03-06
    最后登录
    2025-05-22
    2楼 发表于2011-02-05 18:34:38

    我一直看好明钱 2011属于明钱哈 说大部分是正确 明钱美品小平光背存世应该由少到多应为:隆庆—大中—泰昌—弘治—嘉靖—宣德—天启—万历—永乐—崇祯—洪武

    离线 simon1981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7-21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1-02-05 18:49:10
    引用第2楼博山小刀于2011-02-05 18:34发表的  :
    我一直看好明钱 2011属于明钱哈 说大部分是正确 明钱美品小平光背存世应该由少到多应为:隆庆—大中—泰昌—弘治—嘉靖—宣德—天启—万历—永乐—崇祯—洪武

    你的判断从什么来的?

    离线 闽泉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03
    最后登录
    2019-10-18
    4楼 发表于2011-02-05 18:51:45

    离线 卷土重来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1-04
    最后登录
    2025-02-01
    5楼 发表于2011-02-05 18:55:34
    引用第2楼博山小刀于2011-02-05 18:34发表的 :
    我一直看好明钱 2011属于明钱哈 说大部分是正确 明钱美品小平光背存世应该由少到多应为:隆庆—大中—泰昌—弘治—嘉靖—宣德—天启—万历—永乐—崇祯—洪武  


    南明的小平也不多

    2021-06-17 转正
    在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376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05-22
    6楼 发表于2011-02-05 19:23:48

    各抒己见嘛!!

    在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376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05-22
    7楼 发表于2011-02-05 19:24:01

    已经有朋友标注:

    大中-120
    洪武-5
    永乐-15
    宣德-80
    弘治-100
    嘉靖-80
    隆庆-1500
    万历-20
    泰昌-150
    天启-15
    崇祯-5

    在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376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5-05-22
    8楼 发表于2011-02-05 19:27:27
    引用第3楼simon1981于2011-02-05 18:49发表的  :

    你的判断从什么来的?


    明钱数量少,是公认的事实,前楼泉友所言仅仅是原因之一,另清入关后的销毁也有很大影响等等吧。
    当然,不仅明钱,凡古钱币大约都有一个升华的过程啊!!

    离线 博山小刀
    实名认证
    好评
    23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9-03-06
    最后登录
    2025-05-22
    9楼 发表于2011-02-05 19:29:52
    引用第3楼simon1981于2011-02-05 18:49发表的  :

    你的判断从什么来的?

    我说的美品存世量 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哈 畅所欲言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