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81
主题
7291
帖子
7653
积分
先发一组福祝泉友新春快乐五福临门!
向支持我的泉友表示深深的感谢!祝园地新的一年更加火爆.祝福大家....新年好!
发一组利用通宝向我的偶像痴迷古泉兄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在很多人都喊玩不下去的时候. 从鄙人兄身上找到了玩泉的方向.
鄙人兄的理论水平和文笔让我佩服!只是"知行合一"差了点.和鄙人兄反着做. 玩普通的、冷门的小平钱.不用再去考虑头顶上的哪片彩云会落雨之类的问题. 一开始想玩徽宗的小平.看看手中藏品.冷门少一点就属南明三藩钱.
吴三桂降清受封.康熙十二年又拒绝撤藩反叛.五年后于衡州自立大周国称地.铸利用昭武. 其孙铸洪化.三藩钱虽普通常见.后人因其铸主而蔑视之.钱谱、史书少有论者.更有不录者. 我以前也跟本不重视这类钱.只收集了一套横背文记值.竖字文记值都懒得收. 对我来说真是个冷门.玩泉的快乐不只是人没我有.找点自己没有的玩也是一种快乐!
最近花了点功夫收集利用小平钱.准备有时间好好地研究一下. 粗略的感觉吴氏泉“滇派”风格明显.后期的小平钱大多是前期的大样减重. “滇派”钱币与众不同,钱文多出自匠人之手, 因此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为宽,钱好打磨不甚精整; 用材单一,多为铜币;铸工较粗糙,但钱体分量十足。 这种风格对后的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利用通宝翻砂铸造钱面经常可见砂眼。 边缘通常可见较细而的平行凹线,这应当是磋磨钱边留下的印记。 钱面和钱背有多条竖向的凹痕,这些凹痕深而粗,明显是用利器打磨的痕迹, 这种钱面经磋磨产生的痕迹,在西南地区货币中的大顺通宝、兴朝通宝、永历通宝等钱上经常可以看到, 这是西南地区货币的一个特点。
“利用通宝”有背“厘”字刮去者,“昭武通宝”有背“工”刮去者, “洪化通宝”有背“工”、“户”刮去者。 这应当是以原有背字钱作为母钱,将字刮去后翻铸子钱的重要标志。 可以看出三藩钱使用的是明代典型的母钱翻铸法铸造钱币.这是铸钱方法. 这种方法铸造钱币速度快,版式划一,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钱币。 这也是吴三桂及其政权盘踞云贵二十年,所铸钱币广行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43
2470
2556
好
很多母钱就是用子钱去字减边加刀. 比如小平背右厘.钱体不圆.有的背后厘字因未清除干净隐约可见. 明白了云贵钱的这些特点见到嘉靖.乾隆宝云等加过刀的精美钱.就不喊母叫样了. 内地钱局铸钱金属成份有严格的比例.材料又是收回的旧铜钱铜器等.铜比较硬. 云南钱和新疆红钱类似.产铜的地方没那么多锌. 所以铜质量比内地钱局铜钱要差.母钱用段时间字口不好就要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