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者们把钱币分两类:行用钱和非行用钱即流通性质的钱和非流通性质的钱,行用钱又分官铸与私铸,官铸分中央钱局铸和地方钱局铸,私铸又有局私和民私之分;非流通性质的钱又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花钱。《中国花钱图典》给花钱下的定义:“花钱是指所有非流通性质的钱状物以及无钱形但却具有佩带(戴)赏玩功用的异形物。包括古人“臆造”的古钱。时间限定在49年(即民国)以前。2、根据花钱这个宽泛的定义,民国前应该不存在假钱。流通钱(无论官私)都是真钱,非流通钱都可以归于“花钱”之列。3、鉴别钱币真伪首先要分清钱币的类别,用行用钱的标准鉴定非行用钱真伪,不太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图典”把康熙套子钱都归于花钱一类,如果本人理解无误,此钱也应属於花钱。4、民国距今也不过60多年(49年前),改革开放也已30多年,再过30多年,这些改革开放以来铸造的新钱(也称假钱),是否也应当享受今天所说民国花钱的待遇呢!纯系一孔之见,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