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439 | 回复 0

    说货币收藏 大布的历史及铸造工艺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一哥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10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10-10-27 22:19:05

    汉平帝元始二年时,天下分十四部(刺史部),共有83郡,20国,领1587县.其中大郡领县多至三五十,王国小者但领三四县而已.

        王莽称帝后于始建国元年废错刀\契刀,改行大小泉.派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驻各郡\国铸钱.汉上林三官统一铸钱的历史至此结束.同年,他重新划分全国政区,将十四部根据<尧典>改变为十二部,其中郡\国的名称政区也多有变化.

        始建国二年,王莽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宝货制.创立五品货币.在铜品货币的六泉十布中,大小泉由于使用时间较久,轻重适宜,最为人所乐用.大布黄千则由于记数与携带方便的原因,使用频率列十布之首,这从历年来的出土数量上可以看出.

        由于铸造莽泉的地方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达五十个以上,而每个地方的条件不同,铸造工艺与铜合金成分的区别,致使各地铸钱不可避免的带上地域色彩:不同地方造的大布黄千文字书写\版别变化也不相同.根据研究整理,现已归纳出陕西关中\河南洛阳\河南南部\山东\四川\甘肃南部\云南大理等地所铸造大布黄千的版别特征.以上地区根据归属,分别为汉司隶\兖州\豫州\益州\凉州等部.也许是我工夫未到的原因,感觉其他地方铸造的大布其共性好象要远远大于其个性,是什么原因?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所突破.

        叠铸铸造工艺

        叠铸工艺春秋开始出现,当时用于铸造小件车马器。而用于铸造钱币则是从西汉早期的榆荚半两开始,至汉宣帝时期开始逐渐发展成熟,到王莽时期达到极致。王莽发行的契刀、错刀、六泉十布以及货泉、货布,均有叠铸范的发现。
         叠铸范一般属于小型范,根据形制特征,大布的叠铸范有两种:一种是两枚的,正反面并排排列,浇铸口在布足或布腰,范内有榫卯结构用于定位。这种叠铸范应该两合为一组,泥范制好后根据榫卯两两成对合并再浇铸钱币。为了更好的定位,有的母范的形状故意做成不规则型。
          另一种则为四枚轴对称式排列,两正两反。两个泥范制好后只须其中一个旋转180度,就可按榫卯位置对合,工艺更为简便,且浇铸钱数增加一倍。
        叠铸法铸钱的工艺流程为:

        制作铜阳文母范合——制作泥范——阴干——合范叠范——用稻壳泥密封——烘范——浇铸——取钱

        由于泥范直接从铜母范上脱模,加之泥范透气散热性能好,铸出的钱币能较好的保留其母钱(范)特征。叠铸法铸造的钱币标准化程度很高,较多同范产生。我们经常说的铜范大布其实并非真正用铜范铸造,而是这种叠铸范与接下来要探讨的合范(平板范)铸造出来的。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