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684 | 回复 0

    2002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老泉001
    四级发帖
    好评
    38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0-07-05
    楼主 发表于2003-02-20 18:22:00

    中国公布2002年考古六大发现  

    --------------------------------------------------------------------------------
    作者:李 舫 [2003-2-19 21:02:05]


       人民日报消息:对中国考古界来说,2002年,无疑是值得记忆和怀念的一年。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重新面对历史的惊喜之后,考古学家们以更加细致、更加谨慎的态度梳理过往的一切。  

       科学的考古发掘是大遗址保护的重要前提,只有科学的考古态度、严谨的考古方法、严格的考古过程,才能保证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整理和赓续绵延。  

      一、环太湖流域史前考古的新进展  

      ——江苏宜兴骆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  

      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宜兴骆驼墩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总计1309平方米,发现并清理马家浜文化的墓葬、瓮棺葬等,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墓葬、灰坑等。其中,马家浜文化的瓮棺葬在长江下游是首次发现。  

      在距今7000—55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骆驼墩是太湖西部地区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骆驼墩文化遗存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洹河之滨  商城再现  

      ——河南安阳洹北商城及一号建筑基址  

      洹北商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河北岸,地处著名的殷墟遗址之北。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钻孔、解剖和发掘,发现了城墙基槽,并得知城址大致呈方形,面积约4.7平方公里。  

      在城址南北中轴线的南段发现大型夯土基址区,发现数十处夯土基址,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号基址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目前可以认为城址的年代为商代中期。  

      洹北商城的发现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缺环,有助于了解洹河流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进程和以城市为代表的早期国家社会性质,有助于了解殷墟作为都城出现的年代和性质、聚落的布局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对于中国建筑史和宫殿发展史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三、楚国贵族的地下宫殿  

      ——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墓  

      九连墩基地位于湖北襄樊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与兴隆镇乌金村,全长约3公里。  

      这两座墓的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平面均呈长方形,墓坑东面带斜坡墓道。葬具均为二椁二棺。外椁均为五室,内椁置于中室内。外棺为长方盒形,内棺为悬底弧形,棺内均存人骨。九连墩两座楚墓规模宏大,出土遗物丰富,对楚文化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秦简之最  里耶秦简  

      ——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汉时期城址及秦代简牍  

      里耶战国秦汉古城位于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地处里耶盆地中部,现存面积近2万平方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揭示了城址的大体布局,以及城址各个时期的文化内涵。这座古城有两个主要的建筑和使用时期:战国中期至秦、西汉。城内水井内出土了大量秦代简牍,内容为官署档案,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里耶古城出土的战国、秦、西汉不同时期的陶器,将为这一时期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树立一个标尺。古井内出土的简牍,其数量远远超过以往所出秦简的总和,成为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简牍的发现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对于秦代历史和古代民族史的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五、打开通往魏都宫城的大门  

      ——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宫城阊阖门  

      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洛阳汉魏故城最重要的一座城门——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进行了发掘。阊阖门坐落在宫城南墙北侧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夯土台基之上,门、阙的形制极为独特,这座门址极有可能就是曹魏初期新修洛阳宫时建造、至北魏一直沿用的宫城正门——阊阖门。作为宫城正门,阊阖门独特的建筑机构与形制布局,与文献记载阊阖门外侧夹建巨阙以及其威仪重于防御的性质等有关,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礼仪特性。阊阖门是迄今考古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的都城宫城正门。  

      六、破解中国白酒起源之谜  

      ——江西南昌李渡元明清三代烧酒作坊遗址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面积约15000平方米。  

      遗址的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的时代特征表明,李渡烧酒作坊酿酒的历史源于元代,历经明、清,连续不断,发展至今。特别是元代酒窖的发现,证实了李时珍关于“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的记载。已清理的明代酿酒作坊遗迹布局配套,几可再现从原料煮熟、拌曲发酵到蒸馏的酿酒技术全过程。这些发现为研究中国蒸馏酒(又称白酒或烧酒)酿造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