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1 转到
    查看 21453 | 回复 102

    [转]关于收藏界的内幕揭示。值得一看!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威欧地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22
    最后登录
    2021-04-11
    30楼 发表于2010-08-09 18:40:42

    第十节 相煎何太急(一)
      
       前些天看CCTV-2,第一时间节目,有一条新闻,广东有人以9万元买了三刀(即300张连号)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的50元人民币。
      
       平均每张300元,因为这种1980年版的50元,是第四套人民币存世量最少的“龙头品种”,当时市场价500元一张。(笔者写稿时,百连1980年版50元已经到达700元一张左右)
      
       本来这个买家认为赚了一笔,一张最少赚200元,300张,能赚接近6万元。
      
       有句老话叫“买的没有卖的精”,混人民币这行的,投资者也好,收藏者也罢,能玩得了这个的,绝对比常人“精”太多了。
      
       结果这个一心赚钱的买家,上当了。
      
       买家买的,是用第四套人民币1990年版的50元面额纸币,人为改造成1980年版的50元面额纸币的。
      
       1990年版的50元纸币,外行人看,除了背面年号是“1990”外,和1980年版的纸币几乎一模一样。
      
       1990年版的50元纸币(以下简称“9050”)市场价55元一张,而1980年版的50元纸币(以下简称“8050”)市场价500元一张,价格相差近10倍。
      
       外行人看来,这“哥俩儿”长得几乎都一样,除了背面年份以外。
      
       过去的许多年,它们也“自己过自己的”,相安无事。
      
       直到近几年。
      
       最近这些年,随着收藏品市场的火爆,“人民币收藏热”这把“火”,烧到了正在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再加上不断的有第四套人民币即将退出流通领域的消息传来,导致其“升值”速度像坐“直升机”一样,明星币种一年就翻了3,4倍,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股票,投资人民币收藏,就是看好了其升值空间。
      
       “8050”由于当初投放量不足20亿张,1987年投放,1992年“9050”出现替换“8050”,由于当时生活水平逐渐提高,“8050”使用“消耗”量很大。
      
       至今,绝大部分“8050”已经“回笼”,因此,“8050”存世量较少,被誉为第四套人民币“币王”,也是众多主流收藏者和投资者追逐的“龙头”币种。
      
       2007年的时候,大型交易市场还有成捆(1000张连号)的“8050”交易,到了2009年,成刀(100张连号)的“8050”都很少见了。价格涨幅也甚是惊人,已是面额的10多倍。
      
       相对而言,同是一个“妈”生的“9050”,论“身份”“地位”“身价”“待遇”远远不如它的“哥哥”“8050”。
      
       虽然它们长得几乎一样,“出生日期”相差也不算太悬殊。
      
       但是“弟弟”“9050”却一直没有突破单张60元大关。
      
       因为“9050”的存世量比“8050”多太多了。
      
       收藏这一行,就是“物以稀为贵”。
      
       “第一时间”新闻中说,“造假者”用高科技手段将“9050”“改造”成“8050”,并没有说明“如何改”或者“如何防骗”,估计记者编辑压根就不知道。
      
       下面的内容,就解读一下,这些“高科技手段”。
      
       说实话,真的很高。
      
       为了使讲述不乏味,这里拉进两个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有一对兄弟,哥哥叫曹丕,弟弟叫曹植。(差点打成草皮和草纸)
      
       曹丕就相当于现在的“8050”,正统的“王者”,绝对的“龙头”。虽然论文采,论心胸,很多地方都不如弟弟,但是优势,就是早生了几年。
      
       扮演“9050”的弟弟曹植,内涵上,绝对超过哥哥。
      
       “9050”的印刷水平及防伪技术更高。
      
       “9050”票面颜色比“8050”鲜艳;“9050”首次采用了磁性金属线防伪;“9050”也首次使用了荧光油墨印刷。
      
       “9050”在技术含量上,远超“8050”。
      
       但是,很遗憾,曹植是艺术家,曹丕是政治家。
      
       这里,争夺的,是地位。
      
       政治家必然获胜。
      
       “9050”虽然在艺术价值上,比“8050”优越。
      
       但收藏品的价值,看得不是“艺术水平”,也不是“印刷水平”,而是年份与存世量。
      
       所以“哥哥”“8050”胜利了,胜在出生早,胜在存世量少。
      
       “9050”和曹植一样,其实也是不想争的。
      
       但是,偏偏有些人让它们去争。
      
       这些人,是我过去常提,今后更会不断地提到的,造假者。
      
       因为“9050”与“8050”长得太像了,这些造假者挑出“兄弟”两个的不同,将“9050”改造成“8050”,以牟取暴利。
      
       类似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各大收藏品市场上演,给各位看官看段对话:
      
       甲:我买了100张“8050”,比市场价便宜。
      
       乙:别买着假货。
      
       甲:我不傻,我先带着纸币和卖家一起去银行验过真假,绝对真币。
      
       乙:那你可赚了。
      
       以上,是大多数收藏品投资者最常出现的对话,我认为,甲乙其实都是傻子。
      
       退出流通领域或者即将退出的人民币收藏品,主流骗子大部分不会使用假币。
      
       “银行鉴定”四个字,在圈子里基本上等于一个笑话。
      
       用假旧版人民币骗人,是“老黄历”了,现在大家都玩“借尸还魂”。
      
       何解?
      
       就是用不值钱的真币,改造成值钱的“变造品”。
      
       下一节会详细说明“8050”和“9050”的改法,以后也会有其它品种类似内容。

    离线 威欧地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22
    最后登录
    2021-04-11
    31楼 发表于2010-08-09 18:41:22

    第十一节 相煎何太急(二)
      上节写道造假者将“9050”改造成“8050”,获取大量利润。
      
       具体方法如下:
      
       1,篡改出生日期。
      
       早期的造假者用黑色油墨将“9050”背面年号“1990”中的第二个“9”加上一部分,改成“8”,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被看出来。
      
       后来造假者“技术更新”,采用“挖补技术”,将“9050”背面年号“1990”整个“挖”掉,再将用印刷机印好的,同样大小,相同厚度的年号 “1980”贴上去,由于假年号“1980”与真年号“1990”,大小,颜色,厚度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
      
       只有用5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年号周围,有“挖补”痕迹。
      
       2,抽骨。
      
       前面说过,1990年版的第四套人民币50元,添加了一条黑色防伪金属线,对光观察这条线,也成为90年代辨别假币的一条途径。
      
       造假者为了使“9050”更像“8050”,将这条防伪线“抽掉”。
      
       但是,这个防伪金属线是整体“埋”在人民币中的,因此要将其“抽掉”,必然会对票面造成一定损伤。
      
       本来有防伪金属线的地方,被“抽掉”之后,用手摸票面,会有“不平整”感。
      
       3,改身份证。
      
       广大的收藏爱好者们,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及研究,同时是为了不让造假者的阴谋得逞,自己将“8050”的冠字表总结了出来,并且公诸于众。
      
       “8050”共有24个冠字:
      
       CP(首发冠字) CQ    CR    CS    CT    CU    CW    CX    CY   CZ 
      
       EP      EQ   ER   ES  ET   EU   EW   EX  EY  EZ
      
       GP      GQ   GR
      
       JZ(补号冠字)
      
        换句话说,目前出现的“8050”只要不在这24个冠字之内的,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假的或者是“变造”的。
      
        但是,在这24个冠字之内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冠字相当于人民币的“身份证”,有办假身份证的,当然就有改冠字的。
      
        具体方法就是,用专门的消除油墨的“去字灵”或者自己配制有一定酸性的药水,将原有冠字涂掉。再用电子打码机,或者大型刻章商店里面专用的打字机,将假冠字印上。
      
        这些冠字的改动,一般肉眼很难直接分辨,需要借助5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冠字部分底纹(纸币票面上的细纹路)是否遭到破坏。
      
        4,整容。
      
        “9050”天生“皮肤好”,纸币颜色比较鲜艳。
      
        造假者便用清水浸泡“9050”,使其褪色。
      
        “9050”天生还有块“胎记”,这个“胎记”平常看不到,在验钞机一类的紫光灯照射下,左边空白水印下方会出现拼音“wushi”的荧光,看过前面内容的朋友都能马上想到,这就是荧光防伪,这个“8050”是没有的。
      
        没辙了,只有把荧光防伪去掉。
      
        但是,去掉这个荧光防伪会留下痕迹的,本来有“wushi”字样的地方,在紫光灯照射下,会十分明显的“偏白”。
      
        其实,这个叫“毁容”更贴切。
      
        
      
        “9050”这个“弟弟”,被整容,做旧,抽去一条“傲骨”,改了出生日期和身份证。
      
        这一切,只是为了更像它的哥哥“8050”。
      
        但是,任何改动,任何造假,都会留下痕迹。
      
        因此,这些手法只是骗业余爱好者,或者投资者。
      
        “8050”还在高傲的笑着,“9050”再能“变”,也成不了“币王”。
      
        曹丕真的那么想杀曹植吗?
      
        不想,他只是妒忌弟弟的才华,担心有一天,弟弟会取代自己,将自己毁掉,因为“王”只有,并且只能有一个。
      
        曹植想取代曹丕成为“王”吗?
      
        不想,他只是用他不世的才华,写那些华丽的文章,虽然“天赋”“文采”在哥哥之上,但他从来不想争。
      
        有位收藏高手,举出“8050”和“9050”最大的不同:
      
        在票面背面最右边,底纹很像“DNA双螺旋”。
      
        “8050”的“DNA双螺旋”底纹处与票面主要图案是断开的。而“9050”是完全接合的。
      
        这个“DNA”,也决定了两种纸币的地位。
      
        有人说: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是“王”,一个“不争”。
      
        还有很多人偏偏再用各种方法,逼他们残杀。
      
        于是,有了著名的《七步诗》。
      
        想到此,不禁为曹丕曹植这对兄弟感慨,也对“8050”“9050”这“哥俩”叹一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离线 wslfy
    实名认证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3-23
    最后登录
    2023-11-13
    32楼 发表于2010-08-09 18:54:09

    一句话:感谢楼主!

    离线 威欧地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22
    最后登录
    2021-04-11
    33楼 发表于2010-08-09 18:54:11

    第十二节 天下无假(一)
      
      这节我们来说说一个最难造假的币种,也是我前面不断提到的——连体钞。
      
       在前面“伪错币”的内容中,已经部分介绍了连体钞,连体钞是多张纸币连在一起,未裁开的纸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套连体钞是在1999年9月20日,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人民币竖三连体钞”,后来陆续发行了接近30种连体钞,成为收藏界和投资界的一大热门。
      
       相关数据表明,自1999年发行至2009年10年间,整个连体钞板块平均涨价280%,越来越多的人将投资的重点,放在连体钞上。
      
       这里着重介绍5点:
      
       第一,三大钞王。
      
       经过10年的“考验”,连体钞中出现了涨价最快,存世最少的“三大钞王”。
      
       (1)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
      
       发行量10万套,按说不少,起码和其他“二王”比起来,多出很多。但是,其中的组成部分——“8050四连体钞”,由于被不法商贩大量裁剪(后有章节会全面介绍始末),导致整体大全套中的“8050四连体钞”变少,造成大全套价格上扬。其为2002年发行,到2008年,面额1291.2元的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已涨至1.5万元左右,涨了10多倍。
      
       (2)第四套人民币整版钞。
      
       俗称“大炮筒”,由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整版纸钞构成,于2001年发行,发行量1万套。由于发行量很少,一开始发行,就被“奉若上宾”,其面额722.5元,但涨势十分惊人,据有关媒体报道,2009年春节前后,其价位一跃涨到10万元以上,涨价130多倍。
      
       (3)澳门10元整版钞
      
       俗称“澳门10元大炮筒”(各位看官可能觉得为什么那么多“大炮筒”,因为整版钞的样子,很像大炮筒,因此所有整版钞的俗称,都是“某某大炮筒”。),此钞由中国银行和大西洋银行联合发行,每套包括一张中国银行发行的10元券30张整版钞和一张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券40张整版钞,面值700澳门元,发行量1万套。
      
       澳门10元整版钞,发行后立刻“暴涨”,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有两家发钞银行在同一地区共同发行的正版连体钞,也因为其发行量只有1万套,供不应求。
      
       后来,有人从中发现了巨大价值,就是其为“错版钞”。
      
       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券40张整版钞,繁体字“圓”,下面的写成了开口贝,繁体字应该是封口的,成为纸币上的书写错误。
      
       中国银行发行的10元券30张整版钞,中银大厦图案上中国银行的“银”字,本来应该为郭沫若题写的繁体字,这里却误写成简体字。
      
       因此此钞又被称为“澳门双错版”。
      
       借着“双错版”,其价格扶摇直上。
      
       相关价格我先不写,因为和后面内容有关。

    离线 威欧地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22
    最后登录
    2021-04-11
    34楼 发表于2010-08-09 18:54:45

    第十三节 天下无假(二)
      
       接着上节
      
       第二点,炒作。
      
       这部作品将会用很大篇幅剖析纸币收藏,各种商品的“暗箱”“黑幕”及“操作方法”,开始的内容是让各位看官相信,媒体也好,报道也罢,什么专家指导,投资分析,全部不可信。
      
       就拿“第四套人民币整版钞”来说,许多报道上说,涨至10万元以上,市场基本断货。我在MSN首页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惊了一下,然后马上给“做”这个朋友打电话询问,朋友给我的报价是,5万5千元。
      
       许多媒体会经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误导消费者,币商会将藏品高于其真实价格很多倍的价钱,出售给投资者。
      
       我看到过很多人,买东西,总是喜欢拿着一本最新出版的类似“收藏指南”的书籍,“收藏指南”上,注明了藏品名称,价格之类的。有人就将此奉若“藏品价格圣经”,按照上面注明的价格买东西。
      
       这种人被行内称为“肥羊”。
      
       “市场价”是可以被人为“做高”或者“压低”的,那些书籍所谓“市场指导价”,百分之一百比当时藏品的真实价值高。
      
       这种类似的书籍有许多,如果观看者多个心眼,看一看是什么人编写的,什么地方发行的,你就会明白很多。
      
       某某协会,收藏联合会,或者什么专家。其实这些组织成员,都是币商,某某专家,99%是价托儿,这种书籍的水分大到可以泡澡。
      
       再比如,“澳门10元整版钞”,如果你不懂这行,或者说不了解这个复杂的社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关于“双错版”的信息,你一定会认为此物价值不菲。其实呢?真有“双错版”吗?
      
       我不知道。
      
       这是实话,我确实不知道。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但是,可以通过“现象”,推测出“真相”。
      
       “现象”就是,宣扬“双错版”的人,同时在大张旗鼓地卖“澳门10元整版钞”,宣扬最多,最卖力的,是礼品商人。
      
       有那么一句话,大家记住了:既然那么珍惜,那么值钱,有那么大的升值空间,你们为什么还往出卖呢?
      
       这句话,点透本质。
      
       (我之所以说这部作品可以使看过的人,成为高手,因为造假,做局,千变万化,随时代进步,再丰富的知识,也免不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上当,但是我主要想让大家明白的,是本质问题,很多东西“万变不离其宗”,以后的内容会提到很多类似的“阴谋”,看过的人,不只对“例子”中的局了解,更能培养出一种“免疫敏锐”,得到脱离字面内容的知识及认识,遇到一个没见过的局,就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认知,发现其中的“套儿”,我相信,看完这部作品,大家都可以有这种实力。)

    实名认证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14
    最后登录
    2025-09-22
    35楼 发表于2010-08-09 19:14:43

    看得有点晕了,嘿嘿····

    信誉好(2013-4-1提升)

    离线 钱币老陈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24
    最后登录
    2023-07-12
    36楼 发表于2010-08-12 09:33:07

    楼主见解实在是————————高!

    离线 驰泉阁
    实名认证
    好评
    8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8-10-27
    最后登录
    2025-08-15
    37楼 发表于2010-08-16 15:50:46

    看了会,累

    入会时间:2009-6-15

    离线 老张收藏
    正式会员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10-07-29
    最后登录
    2025-09-25
    38楼 发表于2010-08-16 17:15:52

    全部检阅完毕

    离线 于姜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3-27
    最后登录
    2023-12-14
    39楼 发表于2010-08-16 20:57:50

    好贴,确实值得一看的好帖子,谢谢楼主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