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992 | 回复 5

    [欣赏] 带点光的温润包浆贵州“黔”字当银元半分铜圆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红枫湖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5-07
    最后登录
    2024-06-22
    楼主 发表于2010-05-09 13:09:45
    离线 guyue307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0-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10-05-09 14:12:16

    难得,欣赏

    离线 红枫湖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5-07
    最后登录
    2024-06-22
    2楼 发表于2010-05-09 14:46:54
    引用第1楼guyue307于2010-05-09 14:12发表的 :
    难得,欣赏 back.gif
    谢谢楼上兄赏评!572_15722_967576813152d9a.jpg
    572_15722_806b52f7c20968c.jpg
    离线 百味泉屋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01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0-05-09 14:53:35

    这个品种有这品相很不易了.

    三级发帖
    好评
    5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0-27
    最后登录
    2024-06-20
    4楼 发表于2010-05-09 15:48:12

    这个真少

    离线 红枫湖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5-07
    最后登录
    2024-06-22
    5楼 发表于2010-05-09 15:53:57

    贵州“当银元半分”铜元是中国内地最后铸造流通的铜
    元。可惜该书仅刊载了一种版式。其他国内外出版发行的铜元书刊,也只简单地将它划分为大字、小字或黄铜、紫铜两类。

      每枚“半分铜元”,无论大字版、小字版,还是黄铜版、紫铜版,都透出了浓厚的独特的贵州地方色彩与风格。其视觉冲击力,远远超过其他同类币种,故国内外藏友都视为珍品,争相收藏。

      从“半分铜元”的图文设计与计值方式上看,它既继承了传统铜元的基本样式,却又标新立异。它突破了传统,创新了版面形式,成了中国铜元族中的一朵奇葩。贵州“半分铜元”创下了铜元史上的几个“最”:

      它是中国解放前夕由“贵州省银行”发行的最后一枚“关门币”。1949年其他省曾发行过古泉图“五分”、“一分”银元铜辅币,但都比“半分铜元”发行时间早几个月。

      它是国民党政府企图盘踞西南地区,最后与我人民解放军开展货币斗争而微光燃尽的历史实物;

      它是质材最硬而成本又高的货币;

      它犹如风中残烛,仅存两个多月,寿命最短,但它却成了中国铜元回光返照的见证。它为中国铜元划上句号,它的历史地位是由于它的时代烙印和艺术效果所决定的。如果说,190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每百枚换银元一元的铜元奠定了中国铜元的“鼻祖”地位,那么,贵州“半分铜元”则是中国解放前夕最后铸造的一枚“昙花币”。总之,贵州“半分铜元”是中国铜元的集大成者,是中国铜元的绝唱。

      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半分铜元”是社会活化石,留下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铸造的信息。  

      民国38年6月,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已成废纸,较原发行额增加了65万倍。为挽救地方金融及财政危机,贵州国民党当局决定另立金融货币体系,开禁征“特税”,收“反共自卫特捐”,同时,“贵州省银行”此时尽管也抛出了“银元辅币券”壹角纸币26万元,但市面仍流通银元。严重缺乏辅币,于是,已退出流通多年的铜、镍币又复出。进行市场交易,十分混乱。有的地方干脆“以物易物”重操原始人的流通方式。时任贵州省主席谷正伦抓住了这一发财机遇,决定迅速再发行硬辅币,强制推行。

      “贵州省银行”于1949年7月在贵阳各报刊登《贵州省发行银元铜辅币公告》:即日起开始发行“当银元半分”铜币。铜辅币200枚折银元一元,凑足铜辅币20枚可向银行兑换银元辅币券一角,200枚兑换银元一元。

      经实测,“半分铜元”直径为3.7cm,标准重量为18.72克,以后出现减重现象,多数为17克多,少数为16克多。币面正中楷书“铜元”二字,对读,外圆珠圈;上缘为纪地文字:“贵州省造”四个隶书字;下缘铸面值:“当银元半分”五个隶书字。背面正中有篆书“黔”字及珠圈;上缘有纪年文字:“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八个楷书字,下缘为嘉禾图,意为“五谷丰登”。币正、背面均为重轮(指二重外廓、外缘和外轮等)。

      总之,“半分铜元”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它融解放前夕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于一身,又集楷、隶、篆书体于一体,堪称一绝,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与文物价值,在中国铜元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

      贵州地方特色

      “半分铜元”具有贵州的地方特色:

      (一)币值的适应性。解放前夕的贵阳市,流通以银元为主,为适应兑换需要,该币值为“当银元半分”,规定200枚兑换银元一元,这种明确以“分”为单位,直接与银元挂钩的办法,改变了清末民国时期以“文”为单位的常规,这是一种适应性。

      (二)图文艺术。整个设计,除纪年、纪时和计值以及嘉禾图,以及保留传统风格外,还别出心裁地在币正面设计“长铜元”与“扁铜元”大楷字,十分醒目、简洁。背面中心的篆书,“黔”字,更是一种新的创意,真正突出了地方风韵。

      (三)形态厚实。清末至民国的铜元,逐渐减重,面值越来越大,信度却越来越低,而“半分铜元”则反其道而行之。其形态美,份量重。由于“个大肉厚”,除给人“诚信”之感外,还表现了朴实淳厚的地方风味。至今,很多铜币书刊均以它作封面,藏家更爱不释手了。

      (四)存世稀少。当初,制作一枚铜元的工料成本,合银元四厘,为面值的五分之四,后铜价上涨,币材价值超过了币面价值,民间多纳不出,商人也趁机收购回炉,改作他用。特别是紫铜币,本来就不该用之铸币,即使铸些出来也极为稀少。加之,在贵州多雨潮湿的环境里,该币的锈蚀程度也高于外地,这样就决定了它的稀有度和作收藏珍品的价值。

      (五)私家生产和银行发行。“半分铜元”上虽有“贵州省造”字样,而绝非当时贵州造币厂造,而是由“青山矿业药品公司”生产。该厂设于贵阳市东郊,私人厂主胡昆山,主要产品为开山用炸药、雷管及避水引线。其专用设备都比较简陋,造币设备更差了。为了发行的急需,即使在机器经常出故障和停电的情况下,也必须日产二三千枚。私家一边生产,银行一边发行。但由于资金有限,亏损较多,铜价上涨等原因,厂方单方停铸,银行也无可奈何。这种“公私合铸钱”,在中国货币史上也属罕见之举。

      (六)半手工操作。“半分铜元”的90%铜材就是炮弹壳,经几度提炼压片后,比一般铜元要坚硬得多,加之当时电机压力不足,钢模质量也差,更换频繁,制作又靠半手工操作,以致很多铜元的花纹浮浅,再加上锈蚀的影响,“当半分铜元”的艺术效果和时代风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七)使用不便。“半分铜元”发行之初,颇受欢迎。可是,它的面值过低,而它又要与银元挂钩兑换,每当兑换银元时,人们就会感到不便。当时一斤猪肉要卖60枚“半分铜元”,如每枚以18克计,60枚总重量为1080克,约二市斤多,真可谓“两斤铜元一斤肉”。要是换十个银元,就将背上2000枚铜元,(2000×18=36000克=36公斤=72市斤)。使用的不便也是“半分铜元”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原因。 (黄成栋)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