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相越好的币价值越高,原光币是银币中的极品。
任何古玩收藏都讲究一个品相,而银币品相极至的币就称为“原光币”,所谓原光币就是银币铸造出来后没有经过市面流通,并被妥善保存,银币的表面还保留着刚刚铸造出来的金属原本光芒,经历一百年风霜后保留至尽的原光币概率不到千分之一,所以价值极其高昂,很多新手初入泉海还不懂得品相与价值的关系,往往吃亏不少。举个例,目前袁大头的市场通货(普通品相)价在190元左右,有些币商将磨损严重有伤有戳的袁大头以160元低价售卖给新手,新手以为拣了便宜,等到想卖的时候才发现这东西顶多也就值个银价。但又有许多新手不懂得原光币的市场价值,却喜欢冒个泡开黄腔,看见别人标价高昂的原光币按照他对通货价的理解,指责别人哄抬物价,又或者在别人的帖子评论里标出他自己理解的通货价格,实在是无知之举,要知道,一枚普通版别的原光袁大头身价可以超过10万,据我所知,一枚被PCGS(国际评级认证公司)评级为MS68的九年大头传言身价已达到15万,众多银币发烧友捧着钱四处寻觅却不见其芳踪,银币收藏界里流传着一个词叫“币缘”,币随有缘人,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好币的,扯远了,呵呵。$ q& i+ `# T7 M4 f+ H8 j
新手入门的时候尽量先从通货玩起,因为判断原光的价值非常有学问,光的强度、包浆色泽、币面的细微划丝、弱打等因素都会严重的影响其价值,正所谓差之毫厘去之千里就是这个意思。$ ?* \8 ^: g }; M7 `5 ^( Z5 N- j
还有一种光叫洗光,就是洗过(用洗银水、味精水、白醋泡过的币,更有甚者用橡皮擦擦过)的币,看上去和原光相似,很多老手就拿洗光币标注成原光币蒙骗新手,其实洗光的东西价值仅比通货价略高而已,切莫上当!: S: i: U9 q) O+ H2 A ~3 b5 q
话又说回来,不要以为原光币就都是很贵的币,有些发行量庞大的银币原光保存较多,比如船洋、站洋、大头三角元等,原光币的价格也只是略高而已。还有新铸币,几乎全是原光的,比方说二十三年船洋,当年老蒋带队逃往台湾时带走了铸造船洋的模具,前几年在台湾用同模按照当年铸币的金属配比大量铸造船洋,市场屡见不鲜,这样的币已经失去古玩收藏的意义,但还不能说它是假币,因为模具是真的,金属配比也一样,只是铸造时期变成了现代,由于数量庞大还能再生,所以市场价格萎靡,甚至把当年的老船洋的价格也拉下来一截,鉴别台湾回流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边齿,老船多是大弧橄榄齿,新船几乎都是直齿,另外老手从包浆上也能看出端倪。
铜器有包浆、玉器有包浆、木器有包浆,银圆同样有包浆,而且非常讲究,直接影响其价值,普通品相的币带有原汁原味老包浆的币很容易出售,首先老包浆的币容易鉴别真伪,同时包浆中也蕴藏着百年历史的文化底蕴,极具欣赏价值,你千万不要觉得脏就拿刷子把他擦了,建议没有两把刷子的人千万不要轻易去擦洗银币,最好保持原味,如果你手痒非要洗,洗完以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他被贬值了。洗币的唯一目的就是洗出原光提升其价值,只有那些多年经营银币的高手才知道哪些币具备洗的潜力,怎么洗不会伤害地章把币洗坏。
) _: B3 T. e- ?: R! S% H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五彩包浆”,当然,老的五彩包浆是会提升其价值,尤其是原光底版的老环型五彩,身价比原光币还高,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状态。我不得不佩服咱们中国人的智慧,只要能多赚钱,什么阴招都想得出来,山寨版的法拉利都整出来了,整个五彩包浆算又算什么,而且是花样百出异彩纷呈。快速上色的招数有:
y8 C+ h; t1 ^4 w1、煮鸡蛋两面夹纱布滚腿;
. 、臭豆腐汁侵泡;3、涂化学液体火烤;-
4、洗银水沐浴转温水沐浴;
另外还有慢速上色的方法,用洗银水洗过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到空调下面去吹、台灯下面去烤、书本夹着去养,这种方法专业人士称为养包浆,如果养得好,同样的币到了PCGS容易拿到高分,养不好就废了。所以提醒新手注意,五彩包浆有新老,务必学会如何区分,新五彩的东西行家是绝对不会要的,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艺术再创作的价值。新五彩呈现色泽艳丽,比如发蓝发紫发红发绿,看到这种色泽的币都要格外留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