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9015 | 回复 33

    [讨论] 浅谈唐代花钱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楼主 发表于2010-03-07 01:05:57

    在花钱研究领域,唐代花钱是一个很少有人涉及的话题,很多人甚至怀疑唐代到底有没有铸造花钱。在《中国花钱图典》等书中,本着严谨保守的态度,也没有直接将某花钱断代为唐代。
    文物研究基本是以“标型学”为依据的,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时代的器物都有其所在时代的深刻烙印和特殊风格,外观和工艺都不可能超越其时代的局限性。唐代花钱的风格与唐代的其它钱币应该是一脉相承的。下面我对几枚疑似的唐代花钱进行逐一分析,若有不当之处,欢迎同好批评指正。泉图多出自园地,出于研究目的,没有经过物主的允许,擅自引用,如物主感觉不妥,可通知我删图。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1楼 发表于2010-03-07 01:08:14

    1. 长命守富贵

    “长命守富贵”钱在宋代洪遵的《泉志》一书中有明确记载:“旧谱门,径寸重六铢,肉好背面皆有周郭,其形五出,穿亦随之。文曰长命守富贵;背面皆为五出文,若角线状。景龙中中宗出降睿宗女荆山公主,特铸此钱,用以撒帐。敕近臣及修文馆学士拾钱,其银钱则散贮绢中,金钱每十文即系一綵条……李孝美曰:顷见此钱于汝海王霖冢,形制文字皆如旧谱所说,但差大而铜铸耳。”


    本段文字写明出自“旧谱”,也就是比南宋绍兴年间成书的《泉志》更早的泉书,距离唐代很近,应当具有很高的可信性。该钱的用途也在书中有明确描述,是唐中宗景龙年间,唐睿宗的女儿荆山公主下嫁(嫁薛伯阳)时特铸的撒帐钱,有银钱和“金钱”两种。所谓撒帐钱是古代风俗:旧时女子婚嫁仪典上,女宾以金钱彩果抛撒其新房帐下,谓之“撒帐钱”。“敕近臣及修文馆学士拾钱”一句,说明皇帝命令近臣及大学士参加婚礼,在公主新房帐下,争相捡拾钱币,场面一定十分热闹。


    洪遵的前辈,北宋人李孝美在绍圣年间成书的《历代钱谱》中提到,曾经在汝海王霖墓中见过此钱出土,但质地为铜铸。实际上,所谓的“金钱”很可能并非真金,而是铜鎏金。实物传世有鎏金和不鎏金两种,图片这枚为鎏金钱,与盛唐开元鎏金钱同坑出土,也印证的此钱确为盛唐时期所铸。未鎏金钱笔者藏有一枚,其风格、铜质及工艺与盛唐开元完全相同。银钱至今未见。考虑到此钱为皇家庆典特铸纪念币,可视为有谱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宫钱,实物传世量还是非常稀少的。同时,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唐代鎏金钱的性质大多数也应该是皇家或贵族婚礼上的撒帐钱。4_249_457de88a892e92b.jpg
    4_249_aa6bb7a0e216cc8.jpg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2楼 发表于2010-03-07 01:10:25

    2. 喜结连理

    此钱可以说是唐风浓郁,玩铜镜的藏友从上下两朵宝相花的造型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其年代为唐代,此图案在唐代铜镜上频繁出现,而类似造型在宋代以后似已绝迹。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在钱币左侧的妇女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十分罕见,但此钱已可称得上是唐代花钱的名誉品,其性质毋庸置疑——婚庆用钱,很可能也是特铸撒帐钱。注意到此钱的边缘带有刻花,刻花呈水波纹状,同样的刻花图案也屡见与开元、乾封中的鎏金钱。4_249_5cc88dc1b24318a.jpg
    4_249_94d8494d4a387c9.jpg

    离线 晴风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9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0-03-07 01:11:19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4楼 发表于2010-03-07 01:13:02

    3. 五男二女-三公九卿

    此种钱据说曾与上枚“喜结连理”同坑出土,均为园地花钱大藏家“滴水泉”所得,应为唐代花钱的另一典型器。注意到此钱与“长命守富贵”异曲同工,用八出文将钱面分隔成八个部分,每部分一字。钱文所表达的愿望非常清楚,就是“子孙繁盛,高官厚禄”,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用语。钱币的背面风格与铸造于盛唐的顺天、得壹大钱几乎完全一致。


    笔者也藏有一枚(图二),边缘冷加工成花瓣状。类似加工工艺在唐代铜镜上也多有出现,本人收藏的两枚唐镜均带有完全相同的加工技法。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唐高宗所铸的“乾封泉宝”上面,很多乾封钱的边缘均被打磨成花瓣形,有的配以鎏金,此类钱的性质应该也是撒帐钱。“乾封泉宝”流通时间很短即遭废止,且钱体较大,铸造精美,侥幸残留在市面上的乾封钱被用做撒帐钱似乎十分合适。乾封钱中还有鎏金刻花钱,更加精美,用途应该是一样的。


    应当特别注意一下此钱中“男”字的写法,与我们现在的写法有所不同,但是与另外一种钱——“永安五男”中“男”字的写法惊人地一致。4_249_2a30092c9b71dd8.jpg
    4_249_3b59a96343b6139.jpg
    4_249_ab2d51e371b1939.jpg
    4_249_cca75963b105698.jpg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5楼 发表于2010-03-07 01:17:16

    4.  永安五男

    “永安五男”与“五男二女”的愿望一致——婚后多男子。“五男二女”出自《诗经·召南》:“武王五男二女”。谓周武王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这里的“永安”更是强调了“五子平安”的祝福,背面高浮雕的四灵也是频繁出现在唐代铜镜上的典型图案。钱币被四出文分成四个区,每个区内都带有文字图案,与“长命守富贵”和“五男二女-三公九卿”钱完全一致。“永安五男”大钱多数带有鎏金,符合唐代撒帐钱的一般规律,而其中“男”字的特殊写法为断代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4_249_57cbd3f0b68635b.jpg

    离线 古泉新锈
    实名认证
    好评
    5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6-24
    6楼 发表于2010-03-07 01:19:21

    结论

    1.       唐代花钱的性质多为撒帐钱,其余未见;
    2.       唐代撒帐钱的几大特点为“花瓣状”、“分隔文”、“刻花”、“鎏金”;
    3.       唐代鎏金钱的性质应为皇室及贵族婚庆用钱,性质可归入花钱;
    4.   唐代刻花钱的性质应为撒帐钱。

    离线 奉命
    实名认证
    好评
    8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7-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7楼 发表于2010-03-07 01:32:27

    那唐代刻画钱也是一类吧。。。

    离线 蛋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8-26
    最后登录
    2022-11-14
    8楼 发表于2010-03-07 01:44:20

    兄真是费心了
    唐花发现甚少,就这么两三个品种。
    可能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关系。

    离线 琦泉斋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7-12
    最后登录
    2024-02-21
    9楼 发表于2010-03-07 08:44:11

    学习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