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5236 | 回复 7

    泉简谱-转载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东营泉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8-31
    最后登录
    2024-06-09
    楼主 发表于2009-10-31 16:18:53

    先秦•贝

    1【贝】
      又称为货或贝化(货),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原始货币。原系产于南海及东海的自然海贝,因富装饰性、便携带、坚固耐用又能计数,遂作为“外来交换品”,自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起演变为中原部族的实物货币。货币多为白色光洁的齿贝,大小不一,一般长2~3厘米、宽1.5厘米左右;背隆起,口细长而多齿,齿纹多达20对以上。背部常有一、二磨孔以便穿系。计量单位为朋,一朋十贝。与货贝同时充币用的尚有拟枣贝、阿文绶贝、虎斑宝贝及伶鼬榧螺等。货贝行用源于夏,盛于尚而衰于周,春秋起因金属铸币出现,便逐渐失去货币功能而退回一般装饰品或护符地位。

    2【仿贝】
      商周时代(公元16—8世纪)随经济贸易发展,为弥补自然货贝流通不足而防制的石贝、玉贝、骨贝、蚌、及陶贝等,同称仿贝,系分别用白滑石、玉石、兽骨及蚌壳等刻制而成。形态大抵仿自然海贝,大多背磨一至二只穿孔,其交换价值约等于或稍低于天然海贝。至春秋贝货趋向颓势时,仿贝即逐渐丧失货币功能而变成一般装饰品,许多作殉葬用。但边陲地区如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曾沿用至元、明时代。

    3【铜贝】
      商代中晚期(约公元14—11世纪)用青铜浇铸的无文铜贝,为我国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形制仿货贝或拟枣贝,分空心、实心两种。大者长2.5历年、宽1.5厘米以失败,重7克多;小者长1.5、宽1厘米左右,重3克上下。背或有磨孔,面分直齿或曲齿两重,隐约可见齿纹。铜贝计量单位为寽(音虑),一寽近十二铢,约今8克(战国中后期一寽演变为1400克),周朝起大量流通于黄河及江淮各诸侯国,以鲁国行用最为广泛久长。后期曾出现包金铜贝及银贝等,其价值当在铜贝之上,多为王侯贵族用。

    4【蚁鼻钱】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楚国铸造的一种铜贝。稍具贝形而偏小,大者长1.8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钱面阴文多见为“紊”;此文铭于钱面,看去似一蚂蚁歇于鼻尖,故俗称“蚁鼻钱”;也有释其小而喻为蚁鼻钱者。“紊”字诠释多种,有“昏垫水”、“各六朱”及“五朱”等,至今尚无定论。蚁鼻钱类除铭“紊”外,还有“金”、“君”、“行”、“忻”、“匋”、“贝”、“三”等近十种面文,多为战国后期各地自行铸造,未久即有刀、布钱问世,故传世数量稀少。“忻”、“匋”等多见谱录,实物罕极。

    5【鬼脸钱】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行的铜贝。形制与蚁鼻钱同。钱面铭文仿佛一张吓人的鬼脸,故俗称“鬼脸钱”。一般长1.6厘米,重3克左右。释文旧释“贝”、“哭”或“贝化”二字的古体合文,今人多倾向释“巽”。鬼脸钱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均有大批出土,流通甚广,是战国中晚期楚地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

    6【郅爰】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楚都城郅所铸金币。郅爰(音影元)多铸为成块金版,含金量达99%,正面钤印“郅爰”阴文二字,极少阳文,篆体;印记略有大小,每方重约10~17克,使用时按印记切开支付。出土版块大小不等。1892年江苏盱眙出土金块11块,最大者钤有“郅爰”印记54方,重达610克,乃历来仅见之珍品。楚金币除郅爰外,尚有陈爰、专爰及卢金等,建国后亦有少量出土。
      
    先秦•布

    7【原始空首布】
      春秋早期(约公元前8世纪前后)出现于周、晋等地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系由尚周青铜农具钱、镈(音布)演变而来。形与铜铲(古称钱或镈)相似,故又称“铲币”。布身呈长方形,上有短銎(音穷,柄孔),銎内常残留范泥。己见最大原始空首大布通长16.4厘米、足宽9.5厘米,接近原始农具;四周有廓,布面三道平行竖纹,无文字。春秋中期后随着货币在、职能增强,布身逐渐缩小,通长10厘米,足宽6厘米左右,重约16.5克;布面出现铭文“益”、“山”、“六”、及“卢氏”等。原始空布首大布因出土极少,故至金极为珍贵。

    8【耸肩尖足空首布】
      春秋中晚期(约公元前7—5世纪)晋国所铸布币。形制特点为长銎(音穷)、耸肩、尖足,分特型及大、中、小四类。特型大布无铭文,面背各有三道平行竖线;通长达14.5厘米,足宽6厘米,今绝少见。大型布通长13.5厘米,重约36克,铭文有一、二、四、六、七、八、吕、共、日、工及甘丹等。中型布通长12厘米,重30克左右;1955年山西侯晋故都出土的 “新晋共黄釿”系首次发现的五字中型布。小型布通长10~11厘米,重15克左右。耸肩尖足空首布历来出土稀少,故为古钱币中之瑰宝。

    9【平肩平足银大布】
      1974年河南扶沟首次出土。据考为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8—3世纪)楚国铸币。出土18枚银质大布可分短、中、长三型,形态稍有不同,然均为锥状短銎,平肩,平足,除一枚空銎余尽为实首。短型补通长10~11厘米、宽5.8厘米,其中一枚空首者重134克,实首重163克。中型布通长14、宽6.4厘米;长型布通长15.7、宽5.8厘米。银布中有些背面刻有“×”号或疑为“五”字,最重一枚约206克。

    10【平肩弧足空首布】
      春秋至战国早期(公元前8-5世纪)主要为周王畿铸币,卫、宋等国亦有少量铸造。形制特点为长銎(音穷),平肩,足线向上呈弧形弯曲。四周有廓,銎上多有三角形或不规则穿孔,銎内常见残留范泥。平肩弧足空首布一般分大、中、小三型。大型布通长10厘米、足宽5厘米左右,重约35克;铜质精细,造型规整,系早期所铸。钱面铭文多为单字,内容为记数、记干支及吉利语等约180种。中型布通长8.5厘米、重15~20克左右,铭文一至四字。小型布通长7厘米、重13克左右,钱文多为二字;制作较粗糟,系晚期所铸。据建国前己发现的近万枚平肩弧足空首布中,钱文不同者共约200种,多已获释,亦有少数存疑待考者。

    11【垂肩弧足空首布】
      春秋战国间(约公元前6-4世纪)周王畿及晋、郑两国所铸之币。形与平肩弧足布近,均为长銎、弧足;所不同者,在于垂肩布两肩下垂,足布稍张,旧称“削肩”或“斜肩”布。分大、中、小三型。大者如“三川釿”(旧释“济釿”),通长8.6厘米、足宽5.3厘米、重约37克;中型布如“卢氏“通长8.2厘米、足宽5厘米、重约20克;小型布如”武安“通长7厘米、足宽4厘米左右、重约14克。垂肩布铸量及品种都较少,迄金发现有武、卢氏、三川釿、武安、武采、武釿及函阳等7种,其中以”武“字布较常见。

    12【平首尖足布】
      多在晋北出土,主要为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4世纪)赵国铸币。形制特点是:平首,耸肩,尖足,方裆(有少数平肩、圆裆或尖裆的),首部均见两道竖纹。尖足布有大小两种。大布通长8厘米、足宽4.5厘米、重12克上下,如甘丹、晋阳、兹氏、榆乡、大阴、蔺、邭等。小尖足布通长5厘米、足宽2.8厘米左右,重为大布之半约6.5克上下。币文均记地名,书体多变,以“晋阳”布为最。已考订者除上列诸品尚有40余种,如:离石、西都、中都、中阳、新城、藿人、虑虒、易、武安、武平以及平周、平州、寽阝、北兹、文阳、尚城(尚丘)等。一般钱币研究者认为,平是尖足布系从空首尖足布演化而来,应是平首布中最先出现者。

    13【平首方足布】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广泛流通于三晋地区赵、魏、韩等国的铸币;北方燕国后期亦铸窄小布币。方足布特点为平首、平肩、方足、方裆,首部仅一道直纹。除少数厚重者如梁阝、戈阝、安阳等重在12克上下,一般钱体轻小,然铜质仍较尖足布坚挺;通长4.5厘米、足宽2.5厘米左右,平均重5.5克上下。面文多为地名,已考定者约有100余种。字体多变,以平阳、宅阳为甚。方足布属于赵国的有:蔺、兹氏、北屈、大阴、中都、平周、平阴、祁、平原、襄垣、安阳、同是、涅等。魏国的有:梁阝、王氏、莆子、皮氏、高都、奇氏戈邑、以及安阳等。韩国的有:平阳、宜阳、宅阳、?、来阝、屯留、长子等。燕国的有:阳安(匋阳)、襄平、益昌、平阴、鱼阳及右明新化等。另还有些归属未确的如齐贝、平贝、桃原及酆等。平首方足布品种纷繁,是先秦货币中一个“最大的家族”。

    14【平首桥足布】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主要为魏国所铸。形制特点为:平首,方肩或圆肩,双足以弧裆相连,看去行若桥拱,故称“桥足布”。分大、中、小三型;记重单位多标为“釿”,一釿约今15克,相当秦制一两。大型二釿布通长约6.5厘米,重28克左右;中型一釿布通长约5.5厘米,重14克左右;小型半釿布通长4厘米,重6克左右。三种布豆油减重现象。桥足布迄今40余种,其中晋半釿、晋阳一釿、晋阳二釿有定为赵布者;亦有人析为魏晋阳或晋阳属魏时(后为赵占)魏造。今已隶定魏布者有:梁(颖)二釿、梁(颖)一釿、梁(颖)半釿,甫反一釿,阴晋一釿,阴晋半釿,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陕(虞)一釿、陕(虞)半釿,垣釿,共半釿,安阴,阳山(山阳),以及魏迁都大梁(开封)后新铸之梁新斤百当寽(魏制一寽约1400克),梁正尚百当寽、梁正尚二百当寽、梁新釿二五十当寽等。此外尚有归属存疑的彘釿、京一釿、文定半釿、卢氏半釿等。货币研究者一般剖析桥足布中以方肩者先铸、以深裆厚肉者先铸;其中不乏珍奇之品。

    15【平首圆足布】
      此布出土多在晋中晋北。铭文均赵邑名,当属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前后)赵国所铸。形制特征为圆首、圆肩圆足、圆裆,体态较尖足、方足布完美、使用。所见有大小二型。大圆足布如蔺、离石通长7.2厘米,重约10克上下。小圆足布通长5厘米重6克上下;面文有晋阳、兹氏、离石、大阴、蔺、六等6种。背均有记数如“五”、“廿六”小圆足布等,多为范次标记。圆足布传世稀少,故后人有仿制赝品如“晋阳”小圆足布等,鉴别时需加注意。

    16【三孔布】
      旧称“三窍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形同圆首、圆肩、圆足、圆裆;独具的特征是:布首及两足各有一只圆孔,故称“三孔布”。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两”、“朱”计重。大布通长5.5厘米,重8克上下,背文“十二朱”即半两。大小布值恰好为2:1。世传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上?、下?阳、平台、?与、北九门、文雁乡、相、阿、妬邑等;1983年山西朔县又出土一枚仅见的“宋子”,计约15种左右。三孔布果树考证有三种观点,至今尚未同意:1.三孔布以朱两计重系秦制,当为秦铸;2.形制雷同赵圆足布,出土均在赵故地,是为赵币;3.战国末年秦占赵后赵地所铸货币。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微,迄今国内仅藏数十枚,故可视为我国古货币中奇珍之品。
    17【异形尖角布】
            旧称“锐角布”。考为战国时(公元前475—221年)韩国所铸,时限据析早于方足布,所异者:1.除方裆外有呈“人”字形尖裆者;2.更重要的,首部顶端向外伸出双角成“?”形,遂称之“尖角布”。有大小二型。大型布有涅阴、卢涅阴、洮涅阴等,通长约7厘米、重18克左右。小型布有垂、公、宁、宝等,形态不一。异形尖角布传世及出土极少,其中不乏奇珍之品。

    18【殊布当釿】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币。面文旧释“殊布当十化”;今有释读“旆布当釿”者,甚妥。习惯多称“殊布”。因最初于徐州出土,更有析“旆”为“沛”者,疑刘邦所造。殊布形态特殊,体长腰瘦,双足似燕尾垂挂;首阔呈倒梯形,上有大孔。通长约10厘米,重33克左右。背文“十货”二字,标注此布一枚值铜贝十,按铜贝枚重3.5克计,比价亦相当。殊布因其形制独特奇丽而为泉家所好。可见面、背皆铭“十货”之错范者,亦有铁铸品,均罕极。

    19【四布当釿】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币。形制略同“殊布”而钱体甚小,通长近4厘米,重不及4克。钱文奇特,面铭“四布”而背文“当釿”,意此布4枚可当殊布一釿,但因减重明显,实足仅值半釿左右,可见鼓铸更近战国末期。唯其铸量不多,至今可见者犹少于殊布当釿。

    20【连布】
      由两枚“四布当釿”一正一倒、两足项链而构成的畸形布币。两枚连布可充一釿。全长近8厘米,重约8克。连布之出现,既表明当时铸造匆忙、未及錾开便流入是藏;又反映此币行用时间暂短、不待分割即告废止。由此可证连布及四布当釿均系楚在战国末年行将消亡时所铸,连布亦因此显得珍稀。

    先秦•刀

    21【齐法化】
      旧释“齐圜化”,简称三字刀。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公元前378—324年)为统一币制而铸行的大型刀币。面文“齐”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刀身通长18厘米左右,重约46—48克,因铸造粗疏而略有大小。背呈外凸弧形,刃部内凹,边廓隆起,身、柄接头处一线贯穿,无“断缘”现象。背面上部有三道水平横纹,下铭一字(光背、二字者少),常见的有:刀、化、金、工、吉、安、行、日、牛、十化、田化、一金等数十种,以及符号记如↑、○、等。齐法化因铸行最久、流通极广,齐境山东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故传世甚丰。旧时三字刀常被用来翻刻伪作它种刀货。

    22【齐之法化】
      旧释“齐之圜化”,亦称四字刀,年限较“齐法化”为早,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之交(前770年前后),或齐桓在位亲政时(前685—643年),形制大体与三字刀相近;但因与初始刀货更近,故刃部无高挺边廓,刀背厚实,背廓在身、柄衔接处断开,俗称“断缘”,显出原始刀削遗迹。全刀较三字刀稍大,长约18.5厘米。重47克上下,大小未尽一致。背面三道横纹下多铭一或二字,可见者为:化、法、日、上、十以及十二、十化、法昌等约10种;少数背面1~3个“○”型符号。“齐之法化”铸工较“齐法化”精好,但因传世及出土数量均不及三字刀,遂显得较为稀少。

    23【齐返邦长法化】
      俗称六字刀,系齐刀中最享盛誉之品。铸期及币问考释至今未有定论。关键在第二字,前人有释“通”、 “徙”、“建”、“造”等近10种,大多倾向于“造”。“造邦”义“建国”,遂断六字刀为齐桓(前685—643 年)或田齐开国(前378年)所铸。今释“返邦”义“复国”,指襄王退燕。由莒重返都城临淄(前279年)后所铸。六字刀形同三字刀,然不断缘,制作尤精,文字隽秀。通长约18.5厘米,重45克左右。背面除无文者多铸一字,为化、上、工、吉、日等。六字刀因传世甚少,弥足珍贵,故后世多有以三字刀改刻或翻铸之赝品,鉴别时应加注意。另有六字异文或九字之返邦刀,亦均属伪作。

    24【节墨之法化】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221年)齐邑节墨所铸刀币。面文“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形同早期断缘型“齐之法化”,而身长、体重均有超过,为齐化中最早出现的大刀。通长18.5厘米,重达60克上下;齐大刀无有在节墨刀之上者。背面三道横纹下常见一星号,状为“▲”或“Φ”形,星下铭文一字、二字均有,如;化、日、工、甘、吉、上、行、司,以及辟封、安邦、十化、大行、法昌等近20种。节墨刀因出土稀少,故钱币家奉为刀货之上品。

    25【节墨法化】
      钱面文少“节墨之法化”一“之”字,又称小节墨刀,可能为燕将乐毅占齐五年(前284—279年)危城即墨所造。刀身狭小,通长浮动于15厘米上下,重者达38克,轻者不足22克。铜质、文字粗糙,背面横纹、星号从省。除光背者背文亦甚简略,已发现的有:一、七、八、九、十、人、Ψ、上、大、化、工、日、司等十余种。另有背面布满鱼鳞纹者,极罕。小节墨刀铸量不大,传世及出土者较少。

    26【安阳之法化】
      春秋战国期间(约前7一4世纪)齐国安阳所铸刀币,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境。形制与“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雷同,属早期齐大刀。刀刃边廓平坦,背廓隆起,断缘,背面上部有三道横线及星号。刀身通长约18厘米,重46克左右,大小稍有差异。除光背者,背文常见的有:一、二、八、九、化、上、日、工,以及昌日等十余种。安阳刀较三字刀少,然比六字刀为多。出土坑色多呈水银古或黑漆古,品相诱人,为泉家所宝爱。又因赵国安阳(河南境)公元前412年曾为齐得,世亦有析安阳刀为齐占赵安阳时所出者,此见恐难征信。

    27【莒刀】
      旧称“谭(簟)邦刀”,误释。清嘉庆间最初出土山东博山香峪村,故又称“博山刀”,更因其形似燕国明刀,亦属“齐明刀”之列。铸期一般考为战国燕占齐七十余城(前284—279年),齐襄王避莒时所造。莒刀分大小二式。大莒刀仅见山东章丘出土一截4.8厘米刀头,推为春秋战国间铸,属齐大刀系。小莒刀形同燕之圆折明刀,然身较短狭,通长约13.5厘米,重13.5克左右。可见品刀面常无铭文,背铭三至四字,书体奇诡,很难辨认。今已释者有“莒冶货”  (旧释“箸邱长”、“薶辰物”)、“莒冶?”(或“莒冶得”)、“莒冶齐化”,“莒冶大化”等四五种。莒刀因铸期短促、数量极少,故传世绝少,至今仍为古之佼佼珍品,古泉家奉若圭璧。

    28【齐明刀】
      战国时齐国所铸“明”字刀,时限约在燕占齐都临淄等七十余城之五年间(前284—279年)。出土多在山东博山一带。形制极类燕之圆折明刀,然刀身较燕刀瘦狭,通长13.8厘米、重约14克左右。面文“明”字作直立方折状,背文多见“齐化’二字当为与莒刀同期所铸。背文除“齐化”外,尚有“化”、“司”、“齐化共金”、“安阳倍?”等近10种。齐明刀今均罕见,常为谱录所缺。

    29【尖首刀】
      燕国早期刀币,铸行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约公元前7一5世纪)。形制特点为:弧背、凹刃,尖首、细柄,铸造工整刃口薄削,背廓隆起而断于柄处;柄上一至二道脊线不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尖首刀以尖长,身短或身较长、尖稍短而分为二式。刀身通长一般为14~17厘米,重14~18克左右。铭文位置多变,或正或背,或正背均有、正背皆无。文字古拙,书写或正或倒或卧,内容多为记数、记干支及星云符号,如;一、五、六、十八、六十、乙、丁、上、化、行、工、吉,日、鱼、上化等云纹,共约120种。尖首刀模式纷繁,出土数量少于明刀而超过齐刀。作伪者有时以改刻或翻铸制作新奇赝品,以炫示他人或从中牟利,收藏鉴别中应予审慎。

    30【针首刀】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燕国边地铸。制作粗陋,刀身短薄,唯首尖似针,遂称“针首刀”。流通仅限燕北长城内外,多为边民与外族交易用;因出土多在匈奴故地,乃又称“匈奴刀”。刀身通长14厘米左右,重约10克上下,最轻者只3~5克。刀面无纹饰,柄上有一脊线。面背多无文字,铭文者书体古拙,类象形、甲骨文,故亦有人隶为春秋时造。铭文内容为记数、记干支等共约三四十种。

    31【明刀】
      或称燕刀。战国时期(前475—221年)燕国铸行的最重要的流通货币。面文“oD”旧释明、召、莒、易等字;今人考订为“匽”,即古“燕”字,甚妥。沿惯例姑称明刀。刀形分圆折、方折(磬折)两种。圆折刀与晚期尖首刀相近,系战国早期铸;身、柄交接呈匀称圆弧形,铭文多呈斜向椭圆形,或笔画方折;刀宽铜好,通长13~14厘米,重14~19克。方折刀多出战国中期以后,刀背弯曲可见折角,状如古磬(音庆)壁缘,旧称“磬折刀”,铭文扁折如眼,体窄铜粗,通长12~13.5厘米,重12~18克,已见减重。明刀背文异常繁杂,据出土者计约在450种左右。文字多为记数、记物、记状;单字如:一、二、五、鱼、鸟、日、化、工、行、左、右、内、外等,词组往往以左、右、内、外开头分四个系列,如:左乙、左八、左下一,右丁、右上、右邑,内十、内虎川、内同,外?等。另有难解的符号标记如:し、S、>、б等多种。据有些研究者分析,背文可能系标明鼓铸炉次或记官定范序。明刀因铸量大、流通广,出土遍及河北、辽宁、内蒙、山东等十个省市,远至朝鲜、日本。仅燕下都河北易县一带,1966年来出土即不下30起,数以千万计。故明刀是刀货中最常见的一种,其量超乎方足布。然所见以方折刀为主,圆折刀则较少。

    32【甘丹刀】
      战国时(前475—221年)赵国都城邯郸所铸;“甘丹”即为“邯郸”省文。刀体平直,背、刃略现弧势,刀首圆钝,故又称“直刀”、“圆首刀”。刀柄有两道脊线,柄环扁薄呈立橄榄形,顶端平削。刀身通长12~14厘米,重10~14克,最轻小者仅4.5克左右。刀面铭文多为“甘丹”二字,少数于“甘丹” 下尚见一“?(化)”字,称“甘丹化”刀。背常无文,铭文者多为简单的数字符号,如:一、二、×(五)、十及∧、▼、*等,共约20余种。

    33【白人刀】
      战国时(前475—221年)赵邑柏人所铸;“白”通“柏”,地在今河北隆尧县境。面文亦有释“白化”者。形似甘丹刀,然刀背更直,刃微凹,钝首,可谓典型之赵直刀。通长13~14.5厘米,重10~13克,亦有轻至6克者。面文除“白人”外,尚有单字“白”及三字“白人化”者,均为柏人所出。背文多为数字和简单符号,如:一、二、六、八、廿、文、鱼以及◇、▼等不下五六十种。亦有光背无文者。

    34【蔺刀】
      战国中晚期(约前4—3世纪)赵国蔺邑所铸,地在今山西离石西,系赵之铸币重地,刀、布、环钱俱出。蔺刀体直而小,刃略现弧形,圆首,细柄,世称“小直刀”。通长约10~11厘米,重7~10克。刀面下端铭一“蔺”字,背平素无文。蔺字刀因出土甚少,故迄今为刀货之珍品。旧谱所刊一种尖首蔺字大刀,系伪作。

    35【晋阳化】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所出小刀。一般考为赵晋阳(山西太原晋源)铸,郑家相先生证为魏晋阳(山西永济虞乡)铸。刀身平直,几无弧曲,柄无脊线,体型特小,系刀货中最为典型之“小直刀”。通长9~10厘米,重约6~7克。面文除“晋阳化”,尚有“晋阳新货”、“晋化”、“晋半”等计三种,大小不一,光背无文,铸工粗疏,均为晋阳所造。晋阳刀传世及出土甚微,钱币家多视作古币中之瑰宝,每求一见而不易。

    36【成白刀】
      战国中期中山国所铸,时在迁都灵寿至亡于赵间(前380—296年)。旧谱误隶赵刀,然据1979年来对中山王墓及灵寿故都遗址大量考古发掘,终证为中山国刀。形制为钝首,背稍凸而廓较高,柄上脊线或有或无,柄首为正圆环。刀体较厚实。通长14厘米左右,重16克上下。铭文书体多变,由繁至简。除“成白”外,尚有单字“城”刀,极少数“成白”二字铭于刀背而正面无文,可视为齐莒刀之滥觞。另有一种面文“明”、背“成白”之圆折刀,俗称“成白明刀”,可能系燕占期内所出,今甚罕见。成白刀出土集中于河北灵寿及平山等中山国故址,并有刀范及微量“成白明力”同出,可见确系中山国所铸无疑。

    先秦•环钱

    37【西周】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东周王室之封侯西周君所铸。西周都河南城在洛阳之西,故称其国为“西周”,非指武王姬发始建之西周。西周环钱(旧书“圜钱”)圆形圆孔,微观内外廓,背多夷漫不清,直径2.7厘米左右,重4~5.5克。西周环钱质地粗疏轻小,然因其铸呈及传世极少,至今仍为珍奇之品。世传方孔西周环钱,伪品。

    38
    【东周】
      战国后期(前367—249年)东周君所铸。东周系由西周分封出的另一小国,因建都于巩,位洛阳之东,遂称“东周”。东周环钱形同西周钱,然钱体更为薄小,书体小篆,径2.6厘米左右,重4~4.5克,为先秦环钱中之轻小者。旧谱又录东周大钱,径4.1厘米,面无内外廓,背平,然其真伪难定。东周环钱迄今仍为泉家罕见之珍品。

    39【安臧】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所出,铸地未详。因多出土于洛阳周王畿故地,疑为周王室所铸。前人有释安城(今河南原阳县境)郑地所出者,近复有出河北正定是为赵币之论,均备考。安臧环钱形制不整,圆孔,无内外廓,背漶漫。“安臧”二字斜直书于穿右,古朴奇特。径约4厘米,重10克左右。因传世绝少,堪称“价值连城”。

    40【垣】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魏国所铸环钱。垣为魏邑,在今山西垣曲县境。垣环钱形制质朴,圆体圆孔,肉大孔小,面无廓,背平素。铭文“垣”字笔划多偏纤细,有正书、反书之别。钱径4~4.2厘米,重9~11克。垣环钱前人多考为惠王迁都大梁(前339年,大梁即今开封)后鼓铸,数量颇丰,历来常有大量出土,在环钱中为最常见者。故后世伪作多用垣字钱改刻别种环钱,以收乱真欺世之效。

    41【共】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魏国共邑(今河南辉县)所铸环钱。圆孔,面无廓,背平素。“共”字笔意古朴,显蝌蚪文风,系早期环钱之一。径4.4~4.6厘米,重15~18克,为圆孔环钱之最大者。另,旧谱尚列共邑所出“共屯苏金”大小环钱数种,“屯”即“纯”省,“赤金”泛指红铜钱,此类钱除传世者少见出土,对其真伪泉家有所存疑。

    42 【桼垣一釿】
      旧误释“长垣一釿”。战国晚期约前3世纪魏地黍垣所铸环钱。“桼垣”今释漆县,据析地在今陕西郴县西,待考。“一釿”系计重,相当秦制一两,约今15克,故与秦一两钱可互换通用。桼垣一釿形制为圆孔、无廓、背平,径3.5~3.8厘米,重12~15.5克,后期减重至9克左右。桼垣所铸环钱除  “桼垣一釿”,尚有“泰圜一釿”、“桼圃半釿”及“半圜”等三种。“圜”即圆钱意。“桼圜一釿”径3.5厘米,重12克左右,“半圜”径2.7厘米,重8克上下。此二种环钱出世稀少,今甚难得一见。

    43【济阴】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魏地济阴所铸。济阴在今山西荣河境,时已为秦所占,故环钱铸工粗疏。圆孔,无内外廓,背平素,有大小两种。大钱径3~3.5厘米,重7~9.5克;小钱径2.6厘米,重为大钱之半。今大小钱皆罕见。又,秦占魏后,又曾铸“皮氏”、“平原”两种环钱,但近绝传而为古今泉谱所不录。

    44【蔺】
      战国晚期赵国蔺邑(今山西离石县西)所铸环钱,时限约在公元前228年秦占赵后。面文“蔺”旧谱常释为“藿”。蔺字环钱圆孔。有外廓,背平,制作工整;径3.6厘米、重11.2克左右。面文“蔺”铭于穿右或穿左不定,形态质朴,遒劲有力,显示蔺地铸钱工艺之精深。因铸时短暂,蔺字环钱今属珍稀之品。

    45【离石】
      旧谱曾释“万石”,误。战国晚期赵邑离石(今山西离石县境)所铸环钱。时限亦在公元前228年秦占赵后,较“蔺”环钱略晚。形制同“蔺”而较轻小,径3.5厘米、重10.6克左右。圆孔,有外廓,背平;面文“离石”显小篆意,斜列穿孔右下侧,甚为秀美。离石环钱因铸时更短,故较蔺字环钱显得更为珍贵。

    46【明化】
      又称“燕化”。旧释颇多,有“召刀”、“明刀”、“莒刀”及“日月钱”等。战国末年燕国所铸小环钱 ,时在燕亡于秦(前222年)前后。穿孔由圆变方,无廓,背平,面文“明化”系承明刀演化而来,“明”字变化较多,其值相当于一刀。径约2.6厘米,重2.5~4.5克左右;形制、称量与秦汉方孔小圆钱近似,可视为方孔圆钱最初之雏形。前人有释为秦汉之间所出者,未确。明化钱因铸量较丰而多有传世;其中传形者少见。

    47 【明四】
      战国末期(约前222年)燕国所铸环钱。面文“?彡”,前人曾释“彡”非“四”,而乃刀柄纹,以示此钱作刀货用,价值四刀,或谓值四枚“明化”、“一化”钱。众说未一,以待再考。明四钱形近明化:方孔,无廓,背平;径2.8厘米,重4.2~4.6克,均超明化。明四钱亦有出于秦汉间之说。然所出极少,面文奇特,甚为珍奇。传世多见以半两钱改刻之赝品。

    48【一化】
      旧释“一刀”。战国末年燕亡于秦(前222年)前后铸。时限晚于“明化”、  “明四”钱。一化钱方孔,面有内外廓,背平,少数铅钱有横写或直书“吉”字背文。径1.8~2厘米,重1.1~2.7克,颇有悬殊。形制及风格更近于秦汉之小钱。一化钱轻小粗陋,铸数及流通量均大于明化钱,流用至西汉仍可与半两,五铢等钱并行。一化钱中之传形及铅铸者较少;铅质一化可视为我国最早使用的铅钱。
    49【賹化】
      旧释“宝货”。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环钱,多在襄王退燕复国后(前279年)始铸。旧谱有考为西汉武帝时山东益都所造,有误。因钱文从“賹”不从“益”,而“賹”系齐黄金称量专用词,一賹为20朋货贝,铭于环钱以示环“化”之贵重。賹化环钱不同魏、赵而近于燕;环中为方孔,有外廓,背平;径2.2厘米左右,重1.2~2克,大小每有变化。制作粗陋,浇口外突,表明晚期所出。传形小钱少见。

    50【賹四化】
      旧谱称“宝四货”,误。战国后期齐铸环钱,时约在襄王复国后(前279年)。賹四化制作较賹化小钱工整;方孔,可见内外廓,背平素。径3厘米左右,重5~7克。据面文“四化’示值,有释值“齐法化”刀币四枚;又有释值“賹化”小钱四枚,因环为小币、刀为大币,“賹化”虽与“齐法化”并行然并不等值。此二说可存疑待考。

    51【賹六化】
      旧谱称“宝六货”,误。战国后期齐铸环钱,时约在襄王复国后(前279年)。賹六化形制为方孔,钱面内外廓清晰,背平素;铸造可能在“賹化”、“賹四化”之后。径3.5厘米,重约8~11克。賹六化与賹四化铸量较大,反映了因货币贬值而多铸大钱。故在战国至秦的环钱体系中,与“垣”、“明化”钱等均为较常见的品种。



    52【珠重一两十二】
      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3世纪)秦国所铸环钱。“珠”系“环”、“宝”之义,“重一两”为计重,“十 二”系铸钱炉次或纪年。“珠重一两”文后除续“十二”外,传世者尚有“十三”、“十四”两种;故旧释“重 一两十二珠”、“十三珠”、“十四珠”等,欠当。以上三种环钱可简称“一两钱”。一两钱铜质纯赤,形制古 朴;圆形圆孔,无廓背平,钱文高挺,字体精妙,顺时针依次斜列于圆孔四围。一般径约3.8厘米,重13~15克,轻者9克左右。秦于列国中最先使用铢两制,然一两钱所出不多,故传世及新出土者甚罕。

    53【第一重四两】
      战国时(前475—221年)秦铸大环钱,俗称“四两钱”。据传为秦初权钱,以此衡量半两钱八枚,后世遂又称之“法码钱”。钱体甚为厚重,大小等同,径均在4.2厘米左右;环内为方孔,面有外廓,背平素。四两钱作为权钱一般不流通行用,铸数有限,故传世者屈指可数,古谱亦极罕见。除“第一重四两”外,已知尚有“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两品,皆属无价之珍。“第一”、  “第五”、‘第九”当为记数序号,第二至第四、第六至第八依理应有所铸。然迄今不知所藏。

    54【第十】
      战国时(前475—221年)秦铸环钱。面文既非记地,亦无铢两计重,堪称奇异。形制与一两钱近,微有外廓,背平边削;不同者在钱孔变方,铭文字体呈小篆或隶意,且钱径略有大小。铸期可能晚于“珠重一两十二”等,或系省文的一两权钱,以一衡半两钱二。是故铸数极少,弥足珍贵。已发现者除“第十”外尚有:“第四”、“第十—”、“第十六”、“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三”等共八品。前人亦有考释为西汉钱或汉代器饰者,可待进一步探讨与考证。

    55【文信】
      公元前3世纪所出环钱。体圆孔方,无内外廓,背平素。显著特征为:钱面依孔势有“?”形四曲纹,“文信”二字分列两边,书体坚实优美。径2.3—2.4厘米,重2.8~3.3克。文信钱传世仅十余枚,建国后洛阳曾有铸钱残范出土,咸阳亦出土微量钱币实物,是为古钱真品无疑。文信钱据考为始皇亲政前文信侯吕不韦所铸,暴露其篡位登基之野心。另一说隶为西汉初年地方铸币。准确判断尚待进一步考证。

    56【长安】
      传为秦始皇(前246—210年)之弟长安君所铸。外圆内方,无廓,背平;篆书“长安”二字分布在方孔之右、之下,格局奇特。钱径2.1~2.3厘米,重1.8~2.1克。此钱传世甚罕。有大钱径达3厘米者,赝品。

    57【两蛊(甾) 】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秦铸环钱。“?”即“甾”,“锱”古写(音资),旧谱释“啬’为误。一甾为六铢,“两?”十二铢即半两,是为“半两”之异形钱。形制为外圆内方,初期无廓,后期可见外廓,背平素无文。直径2.9~3.2厘米,重7.9克左右。两?钱与半两钱同值,曾同时流通行用,但后期渐为半两所代,故今传世者远不及半两。

    58【半两】
      战国中晚期始出于秦国,今多订为自惠文王“初行钱”时(前326年)起铸。半两钱形制为: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列穿孔两侧。按历史朝系分“战国半两”与“秦代半两”两大系列。战国半两一般体大厚重,钱文高挺,字体狭长;大篆气浓,直径3.2厘米左右,重5.4~7.4克。最大者径达3.8厘米,轻小者仅2.5厘米左右,但以3厘米上下者为最多。秦代半两为始皇治下出,钱较轻小,文字高度稍逊,字呈小篆而渐方,径2.5~2.8厘米,重3~6克左右,最小之冥钱状如鸡目。半两钱因其大小适度,便于携带交流,铸行后即获迅速发展流通,很快成为秦国主体货币。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半两钱即变为全国最早的统一货币,结束了刀、布、环钱长期混用的割裂局面,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重大而深远意义。半两钱多为泥范所铸,一范一钱,各不尽同,故其形制版式极为繁杂,鉴别时须多加留意。旧谱所刊4厘米以上特大半两钱数种,经古泉家戴葆庭先生辨为后人伪作。建国来数十百次出土、包括始皇陵之考古发掘,均未见径4厘米以上大钱。戴氏所见甚确。


    西  汉

    59【半两(荚钱)】
      西汉王朝初立(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令民鼓铸。因钱体轻小如榆荚,俗称“榆荚半两”或“荚钱”。法定钱重不得轻于三铢(约2.1克),但因系民间自由铸造,故大多制作粗劣,厚薄不均,常见砂眼。二般钱径1~1.3厘米,重1.8~2克;后出大批径不足1厘米、重仅0.4克者。荚钱穿孔甚大,无内外廓,“半两”二字较狭长突起,不失秦篆气韵。榆荚半两实自秦末赵高篡权即始出观,入汉后铸造多而且滥,并杂有铅锡劣钱,遂有“钱轻物贵”现象,时担米值万钱以上。

    60 【半两(八铢)】
      西汉吕后二年(前186年)始铸。高祖皇后吕雉亲政因忧荚钱轻贱有损币制,又虑秦钱太重不便行用,遂按秦半两(12铢)减重四铢造八铢钱,钱文仍铭“半两”,故俗称“八铢半两”。此钱体大肉薄,径2.8~3.2厘米,重4.8~5.5克,为汉半两之最大者。形制较整齐,无内外廓,背平,“半两”二字稍见平阔而仍不失篆意。少数钱文传形,又有穿上、下现直纹或横纹者。

    61 【半两(五分)】
      西汉吕后六年(前182年)始铸。因八铢半两多被商贾改铸荚钱牟利,不得不停铸八铢半两而更行“五分半两”。“五分”一说径五分、重三铢,一说半两的五分之一、即重2.4铢;因钱文仍用“半两”,故称“五分半两”或“五分钱”。径约2.2厘米,重2.5克左右,然大小轻重变化不定,实际乃汉初英钱之再现,后世亦多将其归入荚钱之列。

    62 【半两(四铢)】
      西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铸行.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文曰“半两”,故通称“四铢半两”。径2.4~2.6厘米,重2.2~2.8克,钱孔明显变小,无内外廓,背平。“半两”二字虽为小篆,然笔画方折,已显汉隶风韵。官府铸有“法钱”,允许民间依法鼓铸。吴王刘濞、大夫邓通等均由大量铸钱而成巨富。四铢半两因较顺应当时国势民情,在汉初币制多变时铸行达40年之久。传世品较多;其间有面文传形、穿上下有直线及星月纹者。另见极少翻刻或拼改之“半半”钱、“两两”钱,均系赝品。

    63 【铁半两】
      旧说东汉初公孙述据蜀时(公元25—36年)铸于成都,不确。1955—1959年间,湖南衡阳、长沙两地十余座西汉墓葬分别出土数以百计铁半两钱。径2.3~2.5厘米,重1.9~2.5克。形制与文帝“四铢半两”铜钱相似,边缘微起,无明显周廓,背平夷。“半”字下部作“?”、“?”、“干”等诸形;“两”字双人有作“从”状或简化为一横者。据考约在武帝行“五铢”前为郡国或民间所铸,并与夹铅锡钱等流入市场行用。西汉铁半两成批出土,即将铁钱铸行年限从公孙述上溯至西汉文、景时期,提前约150年左右,对研究我国铁钱铸行史具有重要意义。

    64 【三铢】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至五年(前140—136年)铸行。时文、景二帝所行之四铢半两因滥造及磨廓多已减重至三铢以下,为整顿币制,武帝嗣位后即罢半两而行“三铢”钱。面文篆书,重如其文。径2.3厘米左右,重2.1克上下。分为稍具内外廓及无廓二种;无廓者“铢”字“金”旁多异书。三铢虽为官定“法钱”,然民间私铸难禁,故造四年而止,迄今世间所传三铢钱不多。

    65 【半两(有廓)】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日年)罢三铢更行“半两”。此钱因“三分十二铢”而文曰“半两”,俗称“三分钱”,实为文、景四铢半两之复现。不同于四铢半两者,在于为防止民间磨边取屑再熔,此钱均铸有边廓,故又称“有廓半两”以区别于前代半两,为西汉铸钱制艺上一大创新与进步。武帝“有廓半两”穿孔偏小,径2.5厘米、重2.5克左右。“半两”二字扁平方折,具汉隶韵味。“半”字敦方,“两”中双人多作一横。版式甚多,有传形、隐起及面有直纹者等,传世甚丰。

    66 【五铢(郡国)】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废半两钱始造五铢;因于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故通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实测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面、背均有外廓,边缘毛糙不整;“?”字交笔斜直或微曲;“铢”字“朱”头向上作方折,“金”头较小多呈箭镞状。穿孔背有廓而面无廓,少数穿上可见一横划。郡国五铢出现最早,又分属各郡国所铸,故工艺稍粗然称量较足。后期虽因盗铸而出现劣钱,然“五铢钱系”由此确立,自汉而下历经魏晋六朝直至唐武德四年更行“开元通宝”,五铢钱流通达739年,系我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67 【五铢(赤仄)】
      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因郡国五铢日见轻劣,遂令京师钟官更铸赤仄五铢钱。“赤仄”即“赤侧”,古钱学者诠释有二:一释“光边”,系对郡国五铢之毛边而言,一释“赤铜为廓”,意即用红铜镀其边廓。观照铸币工艺及实物,第二说恐难确立。“赤仄五铢”形制略同郡国五铢,唯改毛边为光边,制作精进。法定赤仄五铢一当郡国五铢五;由此商贾百姓或抵制不用,或设炉私铸牟利,故行二年即罢,并令上林三官更铸新钱。

    68 【五铢(三官)】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罢赤仄五铢,专令上林苑三官(即钟官、辨铜、均输又说技巧)更铸五铢钱,严禁郡国再造,法定前铸各钱均作废铜输送上林三官重铸新钱,所出五铢即为上林“三官五铢”,并诏示“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三官五铢形制与赤仄五铢近似,径2.5厘米、重3.5克左右,然制作更为精好,钱文挺秀,边廓工整。五铢钱系沿此模式世代相传,广为铸行;至西汉末平帝元始年间,“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

    69 【五铢(宣帝)】
      西汉宣帝(前73—49年)所铸五铢钱。五铢经武帝、昭帝而届宣帝,因经济昌盛而在铜质、形制及书体等诸方面更趋完善精美。“宣帝五铢”特征为: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五铢”二字笔画纤细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偏长,与交笔相连处呈直角;“朱”头仍作方折,“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较“朱”头略低,亦有少数为箭镞状。外廓坚挺匀称,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面穿上常见一横划,或于穿上、下出现半颗星号,并有上下双半星者。铜质紫红细腻,通体精整光洁,由此“宣帝五铢”乃五铢钱系中可登榜首之佼佼者。

    70【小五铢】
      旧谱隶定为“沈郎五铢”、六朝“鸡目五铢”或王莽所铸,均不确。今钱币学家据其出土、形制、书体及铜质等特点,将小五铢钱考释为西汉武帝或宣帝时造,较为恰当。小五铢径1~1.2厘米,重0.6克左右。“五铢”二字与西汉中期五铢相似:“五”字交笔弯曲,“朱”头方折,“金”头呈箭镞状或三角形,“金”与“朱”大体等高。制作工整,铜质精良,边廓光洁;穿孔上下有横划、半星等纹饰。小五铢及其钱范多出土于陕西西安附近,且多与西汉中期五铢及钱范同时出土,故钱币学者有析为武帝亦仄五铢一当五之辅币;亦有析为宣帝时期之明器(即冥钱),系皇室特铸随葬品而非流通货币。其确凿归属,有待进一步考订。

    71 【金五铢】
      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钱径2.6厘米,重9克,含金量95%,与出土西汉金饼等同。“五铢”二字形体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较长;“朱”头方折,“金”头呈较小正三角形而比“朱”头略低。边廓坚挺精整,钱面穿上有一横划。据此形制特征,当可系于宣帝五铢(前73—49年),亦有研究者订为汉武帝上林三官所出,似觉未妥。
    新 莽

    72【一刀平五千】
      通称“金错刀”。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为复古改制所铸之刀钱。钱体由刀环、刀身组成,青铜浇制。刀环如方孔圆钱,穿孔上下镌“一刀”二字阴文,以黄金镶嵌其间,光灿华美。刀身直书“平五千”三字,意值五千通行五铢钱。通长7.3厘米,重20~40克,厚薄不一。“一刀”二字亦有不错金者。金错刀脱离钱体实重而以“平五千”之巨额虚值行用,无疑是对社会的一种变相掠夺。但因其制作精致,形态奇美,而为历代古泉家们所珍爱。另见“一刀”环钱,实为刀身断落的遗留部分。

    73【契刀五百】
      简称“契刀”。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首次货币改制时与金错刀同时铸行。形类金错刀。通长亦7.3厘米,重仅16.5克左右。刀环“栔刀”二字横列穿孔两侧,刀身铭“五百”二字,意值五铢钱五百,与金错刀同为“以值代重”的一种强取豪夺的币制。传世尚见一种连体契刀,系由两枚契刀一正一反于刀首粘接而成,今甚难得。亦可见刀身断落的“契刀”环钱。

    74【大泉五十】
      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货币改制时与金错刀、契刀同时铸行的方孔圆钱。“大泉”意大钱,“五十”即值五十与五铢钱并行。初铸大泉五十径约2.8厘米,重7克上下。钱体坚挺浑厚,内外轮廓精致,垂针篆文秀美。中期以后制作渐粗,文字平浅;一般径约2.6厘米,重3克左右,最轻小者仅1~2克,并出现剪边钱。大泉五十版式纷繁,除字体各异,又有传形、合背、重轮、背纹四出者等多种。亦有饼钱、铁钱及厌胜钱等诸品。

    75【小泉直一】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货币改制时铸。由于错刀、契刀等虚值大钱广遭反对,加以王莽忌讳汉室刘(劉)姓含“卯、金、刀(刂))”三字,以为刀货等对新朝不祥,遂废错刀、契刀,更铸“小泉直(值)一”以顶替五铢,与大泉五十并用,子母相权,小泉五十枚值大泉一。小泉直一径1.3厘米,重0.7克左右。制作精工,文字清秀,为历代小钱中之最佳品。传世另有鎏金小泉,甚美。

    76【六泉】
      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第三次货币改制,实行包罗“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金货、银货、龟货、贝货、布货、泉货)”、“二十八品”的所谓“宝货”制。“宝货”二十八品中,除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及布货十品外,即为“泉货六品”,简称“六泉”。“六泉”除保留业已铸行的小泉直一、大泉五十两品,尚有:么泉一十(径1.6厘米、重约1.8克,值小泉十)、幼泉二十(径1.8厘米,重约3克,值小泉二十)、中泉三十(径2厘米、重约4.2克,值小泉三十)、壮泉四十(径2.2厘米、重约5.4克,值小泉四十)。六泉中大泉、小泉虽已强制流通,然民间仍多以五铢钱私相交易。么泉、幼泉、中泉、壮泉等四品因其虚值、杂乱而为百姓所不受;铸行未久,新莽政权即自行废止,遂至此四泉传世及出土者极罕。

    77【十布】
      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实行第三次货币改制,在所谓“宝货”制的“二十八品”中有“布货十品”,一般简称“十布”。“十布”仿制先秦布币,又按轻重大小及面文币值,依次从小布排列至大布共为十品。“小布一百”长寸五分(约3.4厘米)、重十五铢(约6~8克);小布以上每布依次增长一分、增重一铢。而增价一百,直至“大布黄(当)千”(长5.4厘米、重约8~12克,值当小泉一千。)十布之序列为:小布一百、么(音腰)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十布虽有法定重量,然实际制作中减重甚显,故多轻重不一。十布面、背及首部穿孔均有廓,布中有一竖线将钱体划分为二。中竖线分直贯穿上及止于穿下两种,故按中竖线过不过穿又分两种版式计20品,其中除“大布黄千”因巨值赢利而铸量较丰外,余九布今均罕见。

    78【货泉】
      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实行第四次货币改制,废“宝货”制大小诸币而更铸货泉、货布二钱,子母相权。货泉直径一般为2.2~2.4厘米,重约2.8~3.6克,多有内外廓,“货泉”二字作悬针篆,工整纤秀,“泉”字中竖笔断开。初期铸币坚挺精致,厚重者达5克以上;中期后因滥铸、私铸而日见轻小粗劣,录轻者仅1克上下。货泉在莽钱中铸量尤丰,版式纷繁,变化多端。可见者有钱文传形、异书、异范,面背有横划、星号、月纹、决纹以及合背、合面、圆穿、剪边等计近百种,丰富且又杂乱,颇费泉家揣摩。世传“货货”、“泉泉”异文钱经戴葆庭先生考为后人伪作。

    79【货布】
      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制时铸,与货泉并行,一布当货泉二十五,亦当暂行留用的大泉五十钱二十五枚。货布制作较“十布”厚实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竖线止于穿下,“货布”二字作垂针篆列于两侧,书体潇洒俊逸。通长5.6厘米左右,平均重约16.5克。货布白天凤元年至新莽灭亡(公元23年)铸行十年之久,与“大泉五十”、“货泉”合为王莽三大“长命钱”,故传世较丰。世传合背货币,有泉家疑为赝品。

    80【布泉】
      史籍不载,然据其形制、书体及笔意等;古泉家考为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革币制后铸。布泉制作工整,内外廓坚挺精致;径2.6厘米左右,重约3.5克上下。“布泉”二字作悬针篆分列左右,书体潇洒飘逸,与“货泉”,“货布”文字气脉相通。尤其“泉”字中竖断笔成“?”状,同“货泉”之“泉”如出一辙,而与六朝北周玉筋篆“布泉”之连笔“?”字迥异,故将此泉系于新莽甚安。又,旧传所谓“男钱”(妇女佩之可生男)以及吏民持之“以副符传”(充作信符)等说,均难足征信。

    81【五铢(更始)】
      两汉之交平林、绿林农民军拥立汉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公元23年),第二年于长安开炉鼓铸之五铢钱,称“更始五铢”。钱径2.5厘米左右,重3.5克上下。制作尚工,形制介于两汉五铢之间:“五铢”二字较宣帝五铢稍肥,“五”字交笔弯曲,“朱”头上折由方变圆,“金”头呈较大正三角形,下四点排列整齐。更始五铢为旧谱所不载;后因发现“更始二年十月工维岭刻”之铸钱铜范而得以确证。

        东   汉

    82【五铢(东汉)】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十六年(公元40年)始铸之五铢钱,世称“东汉五铢”。径约2.5厘米,重3~3.4克左右。边廓较窄,铜色赭红。“五”字交笔弯曲,“朱”头圆折,中竖两头变细;“金”头为硕大正三角形,四点变长。早期东汉。五铢形制较整,钱文端正,面、背有横划或星点标记。中期后制作粗糙,钱体薄大而轻,径或增至2.6厘米,而重降至2.8~3克左右。钱面出现平浅圆点式星号,位置无定;穿上下或现一道低平横划。晚期东汉五铢则更为粗劣,铜色略黄,钱文笔画粗浅,常见错范晕文、重文钱,重量减至2~2.5克。除星、画等纹,更出现穿上“┬”纹或数道短线如五竖纹等。东汉五铢变化虽多,但因其国力不及西汉强盛,铸制量较少,故出土东汉五铢尚不及西汉五铢钱多。

    83【五铢(四出)】
      东汉晚期灵帝为整顿混乱衰败的币制,而于中平三年(186年)改铸四出纹五铢钱,俗称“四出五铢”。形制独特处在于:钱背由穿角伸出四道斜纹直抵边廓,形成“?”状,故叫“四出五铢”。铸四出纹或为区别并废止其它劣钱;或为防止磨取背铜。四出五铢铜色黄白,径2.5~2.6厘米,重3.5克左右,属晚期出现的五铢“大钱”,然铸制粗疏,钱体常见砂眼。所出数量不多。另有一种面穿斜出四条短线者,俗叫“四决五铢”,系出于同一时期。

    84【五铢(董卓)】
      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所铸恶劣小钱;因其时太师董卓独专朝政,此钱实为董卓所铸,故世称“董卓五铢”或“董卓小钱”。无内外廓, “五铢”二字夷漫不全,绝难辨识,世又讥之为“无文钱”。径1.2~1.5厘米,重0.5~1克左右,系熔洛阳,长安之铜人、铜马等器及五铢钱大铸成,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恶劣轻贱之小钱,以至担谷售价竟达百万钱。

    85【磨廓五铢】
      边廓经磨锉的窄边或无廓五铢钱,又称“磨边五铢”。源起西汉,大批涌现则在东汉中晚期,时约在公元2世纪内。南北朝时复有出现。被磨五铢减重约1/3、1克上下;磨去铜屑多用作重新熔铸轻小劣钱。官炉及私铸者均操此业。磨廓五铢的大量出现既表明了经济衰败,也暴露了国势孱弱、行将崩溃的趋向。

    86【剪边五铢】
      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亦称“剪轮五铢”。因被剪切后的钱文往往只剩半边,又称“对文五铢”。剪边五铢余径自1.7至2厘米,重在1.5克上下;大小不等,周边不整。动此“外科手术”者既有私炉,亦为官炉掠取民间资财的一种手段。出土剪边钱多属东汉中晚期五铢,其流通当在公元2世纪中至3世纪初。

    87【綖环钱】
      五铢錾去钱心后所剩边环,叫綖(音延)环钱。一般多用利刃圆錾切割,将钱一分为二:内为剪边(对文)五铢,外即为綖环。由残余钱文可见,綖环钱多以东汉中晚期五铢錾切,故应出于公元2世纪至3世纪初。大量出土考察表明,与东汉五铢、剪边五铢同时出土的綖环钱数量甚少,比例极低,遂有钱币研究者推断:錾取綖环同磨边取屑一样,主要用作回炉重新铸钱,而非为流通行用,故传世綖环钱甚少。此说精当可信。又莽泉及六朝五铢钱等亦有少数被錾为綖环者。

    88【铁五铢】
      旧谱从史志说均订为公孙述据蜀称帝时铸于成都(25—36年)。当代钱币学者认为,史志多语焉不详,兼少实物出土佐证,“铁钱始于公孙述”论难于征信。今湖南长沙、衡阳西汉墓群曾出土数以百计铁半两钱,足证武帝行五铢前即有铁钱问世。而世传铁五铢钱,据其形制特点,以及“五”字交笔微曲,“朱”头方折等,似更近西汉五铢,遂将铁五铢系于西汉中期以前。铁五铢最后确凿归宿,尚待钱币及考古学者进一步考订。

    89【龟兹五铢】
      又称“汉龟(音丘)二体钱”,约从东汉晚期至随唐之交(3-7世纪)铸行于西域古龟兹国的一种通用货币,地在今新疆以库车为中心的一片绿洲地带。龟兹五铢铜质红赤,制作较粗,大多数面书汉文篆体“五铢”钱背为龟兹文“εо?”二字据释“ε”为“5о”,“о”义为“?(音垒)”;十?一珠,5о?即五铢,与汉文义同。龟兹五铢由大至小可分四式:I式径2.1厘米,重2.2克左右,Ⅱ式径1.8厘米,重1.8克左右;Ⅲ式径1.6厘米,重1.5克左右;Ⅳ式径1.4厘米,重1.2克左右。此类钱出土已达万枚以上。另有一类汉龟二体钱文书于一甲,而背平素者,罕甚。有人将此类钱定为A型,而将上述四式定为B型,以便研究。

    90【吉语五铢】
      又称“厌胜五铢”,系祈求吉祥之赏玩或纪念品,而非正式行用钱币。“五铢”二字多呈宣帝五铢气韵;或面或背铭有吉祥语汇及星号、四出纹等。已见吉语有:“大吉宜子”、“君宜侯王”、“宜官秩吉”、“长宜子孙”之类。旧谱及持钱者多举为汉代器物;然据文字及饰纹风貌,加之钱重多异于常品,迄今亦未见正式出土者,恐多系后世翻铸改刻之作。

        三 国

    91【直百五铢】
      刘备入蜀后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径2.6~2.8厘米,重S~9.5克;后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S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四字,寄廓直读,意即“值一百枚五铢钱”。其时虽盛行董卓小钱及轻劣、剪边五铢等,然直百五铢仍属搜敛资财之虚值大钱。面、背有内外廓,多光背,常见水波、星号等纹饰;少数背铭篆书“为”字,以示铸地益州犍为郡,系方孔圆钱中最早之记地钱。另有阴文背“王”,背“七”者,以及粗制铁钱。

    92【直百】
      三国刘备父子铸于蜀,时在直百五铢后,蜀亡前(约215—263年),系省文之直百五铢钱。“直百”二字横书穿孔两侧,标明一当五铢钱百,实为减重过甚的虚值小钱。径1.5~2厘米,重1.3~2克,最轻小者不足0.5克。直百钱制作简陋,边廓不整,钱文不清,少数钱背可见水波纹或阴文“王”字。出土多在四川、湖北、云南及江苏等地,然数量未多。

    93【蜀五铢】
      刘备入蜀后铸,时约214—263年,与直百五铢并行。蜀五铢分三种类型:一、“传形五铢”。“五铢”二字传形并反书,形制同东汉五铢,据传系用旧五铢范母浇制,充直百钱用。二、“肥字五铢”。钱体较小,径约2.2厘米、重2.5克左右,“五铢”二字笔画肥壮,铜色赭黑,当值一钱用,其中可见传形者。三、“五铢稚钱”。形类“肥字五铢’然更为轻薄;笔画瘦弱,穿孔甚大为晚铸轻劣钱;背有镌阴文“廿四”、“廿五”者。旧谱或将稚钱系于梁;然据多家考证,以纳入蜀汉为妥。

    94【太平百钱】
      史籍未载。出土多在蜀汉故地。旧谱有系于蜀、吴或汉末张鲁、西晋赵?等近十种诠释。近人据建国来大量考古发掘及研究,以为当属蜀钱。时在直百五铢后,或于刘备汉中称帝时(221年)铸,意求“太平”而值当“百钱”,与直百五铢等并行。此钱制作粗疏,大小不一;一般径2.5厘米、重3.3克左右。 “太平百钱”四字寄廓直读亦如“直百五铢”,文为篆、隶二体。篆书钱“太”字依篆法从“大”。后期减重过甚,劣小亦如“直百”,“钱”字或省写作“金”。据传亦有仅书“太平”二字之小钱。钱背亦可见星号、水波纹等。

    95【定平一百】
      史籍未载。出土多在四川,亦曾与太平百钱同在江苏丹徒出土。旧谱考释纷繁,然多隶为晋饯,并从日本人说第一字读“安”,系西晋十六国之成太宗李雄晏平年间(306一310年)铸,“安”即“晏”之省文云。此说颇多质疑。据其形制、流通及出土状况,按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列蜀汉钱稍宜,是为晚期所铸。“定平一百”钱体薄小,有大小二种。大者径1.6厘米、重1克左右;小者仅径1.2厘米,重约0.6克。钱文篆书而夷漫不清,直读,光背。此钱近年仍有出土;其确凿归属尚待进一步考订。

    96【魏五铢】
      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221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明帝曹叡嗣位后为“丰国省刑”,于太和元年(227年)复行五铢钱。新钱形仿汉制五铢,遂称“魏五铢”。其径约2.5厘米,重3.4克左右。“五”字文笔弯曲而包上下横笔于内;“朱”头圆折,笔画粗壮似“肥字”蜀五铢。因曹魏币制相对稳定,除夹以“谷帛为市”,及至魏亡(265年)唯行五铢,两晋依旧沿用。

    97【大泉五百】
      三国吴钱。孙权嘉禾五年(236年)始铸,形仿王莽大泉。钱文篆书“大泉五百”四字古朴遒劲,直读,一当五铢钱五百,系高额虚值钱。制作较工,面背内外有廓;径2.8~3厘米,重7~10克,后铸者较轻小。背无纹饰;然有合背钱。

    98【大泉当千】
      三国吴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238—246年)所铸大钱。径3.6厘米,重14.5克,后铸轻小者径2.5厘米,重3.5克左右。篆书“大泉当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钱一千,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遭社会抵制后,孙权即令停铸并使官府作价收回;然泼水难收,民间因贪其巨值多以私铸减重钱通行,故传世“大泉当千”所见不鲜。又江浙民间更有仿制盗铸之“大泉二千”、“大泉五千”钱,其数甚微,史志不载;“大泉五千”迄今唯见两品而已。

        晋

    99【凉造新泉】
      西晋惠帝永康二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铸。此钱大者近似五铢,径2.4厘米,重约3克左右;小者径不足2厘米,重约1.5克。制作工整,面、背内外有廓,稍窄。篆书“凉造新泉”四字直读,字体整肃秀美,有王莽钱文风韵,故前泉家有析为莽泉者。然此泉出土均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史志又见张轨造钱记载;且其时凉州境内未遭战乱,张轨善治,经济繁荣,货币畅行,百姓多投奔之,故将凉造新泉系于张轨乃至前凉(轨子国号),较安。

    100【沈郎五铢】
      东晋元帝太兴年间(318一321年)吴兴沈充铸大孔小钱,面文“五朱”,俗称“沈郎五铢”或“沈郎钱”。径约2厘米,重1.5克上下;铜色发白。沈郎钱有“五朱”传形者;亦有极少钱文书为“五金”者。前人有将西汉“小五铢”隶为沈郎钱,实误。又近年东汉墓曾出土少数“五朱”铜钱、陶钱;汉器中亦有以“五朱”二字纹饰者,故铭“五朱”者非尽为沈郎钱,鉴定时须加留意。

    101【丰货】
      东晋十六国后赵石勒自称赵王(319年)铸于其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之钱。钱径2.4厘米左右,重2~3克。分内外廓俱全及面无内廓者两种。“丰货”二字篆书而见隶意,笔画壮实有力,横列穿孔两侧。在计重计值的五铢钱系盛行之际,钱文“丰货”出现是一突破,然通行困难,未久即罢,故今传世丰货钱不多。

    102【汉兴】
      东晋李寿踞成都改大成国为汉,改元汉兴(338—343年)并铸“汉兴”小钱,系我国钱币史上最早之年号钱。旧谱有订为汉初荚钱者,乃读史有误所致。“汉兴”二字隶书,有直读、横读二种。径约1.2厘米,重1克上下。汉兴钱制作粗陋,字浅肉薄,传世数量不多,尤以横读者为罕见。

    103【大夏真兴】
        东晋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陕西立国称“夏”,419年占长安后建元“真兴”。“大夏真兴” 钱或铸于此时,为首见之集国号、年号于一体的方孔圆钱。形制有莽钱遗风,内外廓精好,径2.3厘米,重约2.8克。钱文真书而见隶韵,“大”字从“太”。此泉在甘肃出土,传世绝少,所知仅二三品而已。世有疑其为后人托古臆造者,容考。

        南北朝

    104【宋四铢】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430年)始铸。形仿五铢而略小,肉薄孔大,面无内廓,篆书“四铢”二字笔画分明,重如其文,系首次出现之文、重相符四铢钱。径2.2厘米,重约2.4克。后期减重至1.2克上下,并出现盗铸、剪边等混乱现象。少数四铢钱饰有星号,亦有错范重文者。

    105【孝建四铢】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年)始铸,罢于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孝建四铢”四字作薤(音谢)叶篆,纤细柔长;钱面横书“孝建”年号,钱背横书“四铢”钱重,为古钱铭文中所仅见。初铸钱径约2.2厘米,重2.4克左右;未久即见减重,制作粗劣,边廓平夷,文字不清。更有省去背文“四铢”而仅存面文“孝建”之小钱,径1.6厘米,重0.5克左右。因鼓铸时有错范、异范发生,故孝建四铢常见合背,重文、倒书者,版式颇多。

    106【永光】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所铸小钱。形制颤似文帝孝建四铢,内外有廓,面文“永光”二字章法亦如薤叶篆,横列穿孔两侧。径1.6厘米,重约1克。旧谱因其重近二铢而称之“二铢钱”。“永光”年号行六月改元,故永光钱出世绝少,至为珍稀。

    107【景和】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465年)铸。形同“永光”,皆类孝建钱而更见轻薄。“景和”二字为小篆,横列穿孔两侧,笔画清楚。径约1.6厘米,重不是1克。“景和”年号行三月而废帝被弑,加之其时民间私铸鹅眼钱盛行,剪边钱泛滥,故景和钱所出极罕,是为奇珍之品。据传另有“景和”二字上下直书者,然末见于谱录。

    108【梁五铢】
      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元年(502年)始铸,又称“大样五铢”。制作工整,面、背内外有廓,钱文“五铢”二字端庄雅美,书本类玉筋篆。径约2.4厘米,重2.4克左右。少数面有星号或背观四出纹者,亦美。梁五铢与公式女钱及前朝各钱并行,故币制混杂,物价腾贵。

    109【公式女钱】
      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502--519年)铸,与梁五铢等并行。“公式女钱”实为无外廓而仅有内廓之“五铢”小钱,径2厘米、重1.5克左右。因属官铸,是谓“公式”;因其轻小薄弱,故称“女钱”。旧说“女钱”系对“男钱”丰货而言,不确:丰货为东晋初十六国之后赵石勒祷(319年),赵在河北,梁在江南,时隔二百年,且丰货铸行未久,流传未广、萧小梁钱实无从与之比对之理。

    110【铁五铢(梁)】
      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523年)铸行。铁“五铢”形体略小,背纹四出,分大小两种,系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之铁钱。大者径2.2厘米、重不足4克,小者径1.8厘米、重2.5克左右。因朝廷曾禁铜钱流通,民间遂以铁钱易得而大兴私铸、盗铸,以致恶劣铁钱充斥,斗米贵至八十万钱。

    111【大吉五铢】
      旧谱载: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又铸“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三种铁钱,背纹皆四出。然此三种铁钱迄今未见出土,传世仅有“大吉”、“大通”两种各数枚,而铜钱两者均有,铁钱唯“大吉”一品。前泉家有谓六朝时民铸,亦有疑为后人伪作,至今尚无确论。1935年南京出土萧梁四出五铢合土范一坑,其中以“大吉五铢”、“大富五铢”、“大通五铢”三钱合一范为最奇。然考其形制、书体等,又与传世大吉、大通钱殊异。兹将大吉、大通钱图并范录此,以资考证、赏析。

    112【两柱五铢】
      南朝梁元帝萧绎承圣年间(552—554年)铸。面文“五铢”篆书,钱小孔大,铜色灰暗。最显著之特点在于:面穿上、下各有一粒完整突起之星号,形同柱石,故称“两柱五铢”。径2.3厘米、重2.4克左右,一以当十与女钱、鹅眼钱等并行。“两柱五铢”之两柱星号亦可见于钱背穿之上下或左右。与梁大样五铢有上下双星钱之区别,在于大样五铢面有穿廓,而两柱五铢因系粗制而面无穿廓,鉴别时应加注意。

    113【四柱五铢】
      南朝梁敬帝萧方智太平二年(557年)铸。形制及大小轻重等与“两柱五铢”雷同,制作更见粗陋。因其面穿上下、背穿左右各有一突起星号,状似四颗柱石,故称“四柱五铢”。四柱亦有列于钱面穿上下各二者,少见。四柱五铢初出一当小钱二十;因民不行,旋改一当十。然萧梁是年即亡,故“四柱五铢”所旧不多。

    114【陈五铢】
      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铸行,亦称“天嘉五铢”。初出一当鹅眼、剪边小钱十。径约2.4厘米,重3.4克左右。“五铢”二字篆书然章法稍异:“五”字交笔平直,形同两个对顶等腰三角形;“朱”头圆折而高出“金”头。外廓较宽,背廓尤壮。陈五铢后虽贬值,但在南朝仍属相对稳定、流通较广的货币。

    115【太货六铢】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新铸之六铢钱。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钱文“太货六铢”四字直读,王筋篆书体匀称健美,舒展有力,为六朝钱中一大精品。径2.5厘米,重约3克。初行一当五铢钱十,引起社会普遍不满,改一当一后未久宣帝亡(582年),“太货六铢”遂行三年而废。因其泉美,素为历代泉家所爱。

    116【太和五铢】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铸。形制类五铢钱,然制作粗疏。“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大者径2.5厘米、重约3.4克,小者径2厘米、重2.5克左右。太和五铢铸行有限,流通仅在京师洛阳一带,未成北朝之统一通用货币,故传世及出土数量亦少。

    离线 东营泉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8-31
    最后登录
    2024-06-09
    1楼 发表于2009-10-31 16:20:09

    117【永安五铢】
      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始铸。钱文“永安五铢”直读,“永安”二字接廓:“永”字下笔、“安”字宝盖与穿廓合成一线。初铸钱光背无文。因民间盗铸严重,钱多大小不一。一般径约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径1.8厘米、重2克,与“鸡眼”、剪边等劣小钱并行。至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4年)更铸背“土”之“永安五铢”。北魏分东、西魏后,两魏亦均铸“永安五铢”。传世一种背有四出纹者,系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年)所铸。

    118【常平五铢】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553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篆书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接廓,上横与内廓合成一线。径2.5厘米左右,重3.5~4.2克。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传世尚见一种背四决文小钱,另有厌胜钱数种。

    119【布泉】
    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年)始铸。一以当五、与五铢钱并行。布泉铸工精致,内外廓齐整;“布泉”二字作玉筋篆横书穿孔两侧,古朴端庄。“泉”字中竖不断,一线贯底,是与新莽“布泉”除篆法不同外又一显著区别。钱径2.5厘米,重4.3克;肉实铜好,系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120【五行大布】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574年)铸行。一以当十,与布泉并行。形制精妙,内外廓齐整,“五行大布”作玉筋篆书,直读,文体优美俊逸。因属虚值大钱而致私铸风行,故所见者大小厚薄不一。大钱径2.7厘米,重3克左右;小钱径2.2厘米,重2克左右。有合背钱,另有厌胜钱数种。五行大布亦为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121【永通万国】
      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579年)铸。一以当十,与五行大布并行。“永通万国”的出现,连同布泉、五行大布使北周三大美泉不仅在南北朝、乃至在我国以及世界铸币工艺史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钱文“永通”意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铜色青白,制作精致,轮廓俊俏,书法华美。初铸钱径约3厘米、重6克左右。后铸渐小,径减至2.5厘米左右,且夹有铅锡钱,然仍不失美泉风韵。有合背钱、厌胜钱,传世之阔缘大钱,据考为后世翻铸。
    122【高昌吉利】
      南北朝时高昌国(499—640年)麴氏王朝铸币。高昌故都在今新疆吐鲁蕃东南二十里。北魏太和廿三年(499年)麴嘉为王,传九世至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唐所灭。所铸“高昌吉利”钱厚重质朴,钱文隶书,旋读,有北魏气韵。径2.6厘米,重10~12.5克。内外廓完好,光背无文,个别穿上可见星号。高昌吉利钱传世不多,幸吐鲁蕃及陕西等地晋至唐墓中尚有微量出土。

    123【方圆四朱】
      旧称“法码钱”,“小圜金”等。今因其钱有方有圆,形制上亦多属外方内圆,加之名目繁多,遂统称之为“方圆四朱”。钱文记重为“四朱”,或记重并记地如“宜阳四朱”,“临?四朱”等。四字钱文有同书一面者,然多为面记重、背记地。除少数圆钱如“下蔡四朱”、“临朐四朱”为阳文外,余外方内圆者均为阴文。已发现所记地名有:濮阳、陈、丞相、安平、吕、东阿、姑幕、定襄、高柳、?、淳于、阳丘等十余种。钱体大小厚薄,或方或圆尽有不同,但多“重如其文”,实测约2.5克左右。一般钱体厚实,面大背小,字迹方整,个别如“定襄四朱”底部尚有一小钮环。所记地名多属鲁地,出土亦多在山东及邻近的安徽、河南部分地区。成钱时代说法不一,大致三种:一、战国中期齐国所造,以作齐刀辅币之用,二、西汉文帝行四铢半两时造,作为“法码钱”以衡“半两”钱重,三、北魏至北齐间因币制混乱、虚值钱泛滥,淮北、淮西地方民间铸行以作交易之用。今参酌第三说将“方圆四朱”附南北朝钱后。然最终结论尚待进一步考订。又,与“方圆四朱”并行尚有少量“方圆三朱”,附录于此。

    124【隋五铢】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唯“?”字左侧多一竖划,横读似“凶”,故有“凶多吉少”之传。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径2.4厘米、重3克左右。后杨广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杨广嗣位后因国势腐败,私铸劣钱渐多,物价上涨,“米斗千钱”,以至产生剪铁叶、裁皮、糊纸为钱者。另有铁钱。

    125【五铢异品】
      五铢钱自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始铸,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更铸开元通宝,通行达739年之久。其间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及于隋唐,各朝及封国、邦国等均有五铢钱铸造。其中绝大部分可见诸史志或谱录;然亦有少量不见经传者。旧谱或载但无考证,迄今铸造年限、地域及归属多所不详。审此类五铢异品,或为官炉错范,异范乃至铸工戏作,或为地方自铸、民间私铸盗铸,或为后世作伪者翻铸改作之品,抑或原系正用品但因发现甚少、资料苦缺而至今尚难考订。此类五铢异品数以百计,现择其主要者附图于此,以供检索、品鉴或研究考证之



    126【开元通宝】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通宝钱系遂更新五铢钱系沿用近1300年。钱文“开元”为开新朝之元、新币之元意, “通宝”意即通行宝货。旧谱亦有释读“开通元宝”者,现今不从。法定钱径八分、重二铢四?(音垒),十钱为一两,革新了秦汉以来廿四铢为两之旧制。实测初期开元通宝径2.4~2.5厘米,重3.8~4.2克。钱文由给事中欧阳询书,为八分隶含篆体构架,章法精美。初铸钱内外廓精整峻深,“元”字第二笔向上作左挑,背多平坦光洁。贞观时斗米三五钱而已。自玄宗后钱略偏小,面文四字稍欠匀称,“元”字出现右挑、双挑现象;钱背时见各类月纹、星号,位置变化甚多,并有错范合背钱。德宗以后铸制粗陋,钱小体轻,径约2.3厘米、重3.3克左右。终唐之世开元钱铸行近三百年,版式纷繁,变化各异,样式不下百种以上。另有金、银、铁、铅质开元通宝不断出土;近年复有当十开元大钱问世,或系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所铸。另有特大开元钱;旧谱所载阔缘大钱,系后人镶边之作。

    127【乾封泉宝】
      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666年)所铸虚值钱,一以当十与开元钱并行。钱体略大或等同于开元钱,一般径2.5厘米,重3.3~3.5克。因比价过高而致流通混乱,百姓拒用,行七月遂止。乾封泉宝制作工整,边廓完好;钱文四字旋读,“乾”字右笔直上成鱼钩状如“乚”,是谓“鱼钩乾”。古泉家丁福保释“卓乚”为“乾(干)”,似非妥。此泉因铸行短暂故传世不多,今可常见赝品。

    128【乾元重宝】
      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758年)始铸之虚值钱,一以当十与开元钱并行。“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第一字作鱼钩乾如“卓乚”。初铸钱径2.6~3厘米,重6~10克。次年(759年)复铸“重轮乾元重宝”大钱,背廓内侧加铸一轮窄瘦内廓,谓之“重轮”。径3.5厘米、重12克左右,一当五十与开元钱并行,民间呼之为“虚钱”。因虚值利大,盗铸盛行,小钱纷出,斗米涨至七千钱。代宗李豫接位后(763年)迫于币制混乱,诏令大小钱等值流通,虚值重宝钱遂罢。乾元重宝二种多光背,亦可见背有月纹、云纹、星号及瑞雀图者,品种繁多。

    129 【得壹元宝】
            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叛将史思明占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建元“应天”,熔寺佛铜器铸“得壹元宝”大钱,一以当百与开元钱并行。铜色暗红,制作工整,隶书“得壹元宝”四字旋读,拙朴明晰。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钱文“得壹”为初始、纯正意,而非年号,行未久史思明因恶“得壹”非国运久长之兆,遂改元更铸“顺天元宝”。因所出甚少,故世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谓。钱背依开元制多见月纹。

    130 【顺天元宝】
      唐叛将史思明于公元760年占洛阳称燕国,自号“大燕皇帝”,建元“顺天”,罢得壹元宝更铸“顺天元宝”大钱,形制、色泽均同得壹元宝,然钱体略重,隶书钱文更见纤秀。一般径约3.6厘米,重18克左右,大样钱径达3.9厘米,重21.5克,钱背多有星、月纹。顺天元宝铸行一年有余,故数量较得壹元宝为多。另有厌胜钱。

    131【大历元宝】
      唐代宗李豫大历四年(769年)于绛州(今山西新绛)增炉铸造。制作粗陋,因含铅锡而致铜色昏浊。隶书“大历元宝”四字旋读,书体朴实有力,光背无纹。径约2.3厘米,重2.5克左右,另有一种钱体略小。大历钱所出不多,今传世者亦甚少见。

    132 【建中通宝】
    唐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年)复商州(今陕西商县)废炉所铸。钱体薄小,铜色暗红,制作粗劣;径2.2厘米左右、重不足2克。“建中通宝”四隶书,旋读,不甚清晰。因其轻薄罕见,世有疑为私铸者;另旧谱传有“中”字在下为直读者,或隶为北宋建功立业中靖国年(1101年)铸,皆误。

    133 【会昌开元】
      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845年)废各地铜佛钟等造钱,淮南节度使李绅在扬州于开元钱背加铸“昌”字以记年号;各州钱炉均于钱背铭以州名,此类加铸背文之开元通宝钱通称“会昌开元”。已发现背文计有23种,其为:昌、京洛、益、蓝、襄、荆、越、宣、洪、潭、充、润、鄂、平、梓、兴、梁、广、福、桂、丹、永等,其中以平、桂、丹、福为少见,永字尤罕。背文在穿孔上下左右不定,穿上者多见;亦有一字穿上、穿侧互见者。会昌开元制作不精,铜色暗红,一般径约2.3厘米,重3.2~3.5克。因铸地广、数量多,而各地均有流传;但欲将23字收全亦颇不易。扬州因铸“昌”字而不复记地,世见背“扬”字者系伪作。

    134 【咸通玄宝】
      唐懿宗李氵隺咸通十一年(870年),桂阳监铸。“咸通玄宝”四字隶书而含魏碑风骨,直读,章法匀称有力。径约2.3厘米,重3克左右。钱文称“玄宝”之正用品仅此一见,前泉家遂有旋读为“咸玄通宝”者,非当。此钱开铸即令废止不行,故传世者绝少,是为古泉珍品之一。

          五  代

    135【开平通宝】
      此钱史籍不载,传为五代后梁太祖朱温(晃)开平年间(907—910年)铸。传世仅见大钱一种。形仿开元,然制作粗糙;边廓不整,背平漶漫。隶书“开平通宝”四字旋读,体近真书。径约3.4厘米,重不测。此钱所出极罕、世传小平“开平通宝”系由开元通宝挖补改刻;另有一种旧称“当十开平元宝”,古泉鉴定家戴葆庭考为赝品。

    136 【天成元宝】
      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间(926一929年)废铅锡劣钱而铸天成元宝。此钱制作精整,文字清晰,“天成元宝”四字旋读,“元”字右挑,光背无文。径2.3厘米,重3.4克左右。天成元宝所出甚少,系五代钱中珍稀之品。

    137 【天福元宝】
      五代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三年(938年)铸,并许民间设炉依样制作,故大小不一,轻薄简陋,钱文多夷漫不清,行八月而止。传世可见私铸劣小钱,径约2.2厘米,重1.7克左右。面文“天福元宝”四字旋读,背平无文。官铸大样钱制作稍精,然更稀少。世传一种“天福镇宝”背“黎”劣钱,据考系安南所铸。

    138 【助国元宝】
      五代后晋宣武节度,使杨光远铸于天福二年(937年),以助国用。此钱制作尚工,“助国元宝”四字真书,旋读,背平无文。径约2.2厘米,重2.6克左右。史称杨光远“进助国钱三十万贯”,然今传世出土均甚稀罕,旧谱亦多疏漏。

    139 【壮国元宝】
    钱文“壮”书作“牡”,旧谱遂称为“牡国元宝”,归属未定。今据此钱形制大小及书体结构,皆与助国元宝雷同。钱文除一“壮”字,余三字几同助国元宝如出一模,故此钱可与助国元宝同隶为后晋宣武节度使杨光远铸,时在天福二年(927年)左右。传世壮国元宝亦甚少,旧谱多未载。

    140 【汉元通宝】
      五代后汉隐帝刘承佑乾佑元年(948年)始铸。制作精良,边廓完好,隶书“汉元通宝”四字稍露真书气韵,直读,“汉”字右下部书作“口天”状。径2.4厘米左右,重3~2.5克。钱背多见星月纹,亦有光背无纹者。星、月位置不定,版式较多,为五代钱中常见品之一。

    141 【周元通宝】
      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955年)废天下佛寺,毁铜像广铸周元通宝钱。形仿唐开元,制作精工,整肃端庄,可与唐初开元钱媲美。一般径2.4~2.5厘米,重3.5~3.7克,后期亦有粗制薄小者。“周元通宝”四字为八分隶书,直读。边廓较阔,背部多见星号、月纹及横纹,布于穿孔上下左右,亦有合背钱。据传有折二、折五大钱背文“宝”、“正”、“户”者,然多存疑且鲜见于谱录。周元通宝尚有厌胜钱及安南铸真书小平钱。旧时广传此钱乃佛像所造,佩之可治疟疾,难产等症,故甚为民间所偏爱。

          十  国

    142 【永平元宝】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永平元年(911年)铸。形仿开元钱而制作不精。钱文“永平元宝”隶书,旋读;然“永平”二字已近真书,“平”字中竖粗长。径约2.3厘米,重3克左右。背平夷无文,穿上或有仰月。无大钱及铅锡钱。王建所铸五种年号钱中,永平元宝传世独少,极为罕见。传世多见一种文字纤弱之“永平通宝”小钱,系安南所铸。

    143 【通正元宝】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通正元年(916年)铸。形制、大小近似永平元宝,铜色亦褐。钱文“通正元宝”四字隶书,旋读。径约2.2~2.3厘米,重2.5~2.8克,最重者可达4.2克。多光背,亦有穿右见一星者。通正元宝另有一种大样钱,文字稍逊,“元”字右挑,数略少。存世通正元宝远多于永平元宝,然较天汉、光天、乾德等三钱为少。

    144 【天汉元宝】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于通正二年(917年)改元天汉,国号“汉”,更铸天汉元宝。形制较工整,内外廓稍平;“天汉元宝”四字隶书,旋读,文字端庄,为王建五钱中最清秀者。径约2.3厘米,重3克左右。天汉元宝又较通正元宝为多。世传光背及背穿上仰月两种,均不难见。

    145 【光天元宝】
      十国王建天汉二年(918年)复国为“蜀”,改元“光天”更铸光天元宝。此钱制作粗劣,钱文草率,“光”字已变隶体为行书,字上或有一星。径约2.3厘米,重2.5克左右。背廓平夷,穿上可见一星或一月纹。光天元宝铸量较大,为王建五钱中之最常见者,故传世甚多。另有铁钱,罕见。

    146 【乾德元宝】
      十国前蜀王建之子王衍乾德年间(919—924年)铸。形制粗劣,边廓不整。“乾德元宝”四字隶书,旋读,“乾”字作鱼钩乾为“轧”。字形尚整,然笔画多不清晰。钱体稍有大小,一般径约2.4厘米,重3克左右。多为光背,或于穿上可见一仰月。乾德饯行六年,数量最多。旧谱传有背穿上一字模糊不清者,无稽考,又见当十大钱拓片,然真伪莫属。另有铁钱,亦罕见。

    147 【咸康元宝】
      十国前蜀后主王衍咸康元年(925年)铸。制作粗疏,钱文不整,“咸康元宝”四字中“康”字独大,然钱体较为厚重。径约2.3厘米,重3.2克左右。背有光平者,亦有穿上现仰月或横纹者。咸康钱所出较丰,今不难见。

    148【广政通宝】
      十国后蜀孟昶广政年间(938—965年)铸。铜质浑厚,形制尚工。钱文“广政通宝”四字隶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5克左右。因铜钱所铸不多,调用不足,后期遂又铸铁钱,形制大小略同于铜钱。广政通宝虽有铜铁二种。然传世均甚稀罕,以铜钱为最;更无大钱。

    149 【大蜀通宝】
      十国后蜀孟昶广政年间(938—965年)所铸。形制工整,文字质朴,“大蜀通宝”四字隶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5克左右。此钱传世绝少,加以史籍未载,旧泉家有将其隶为前蜀钱者,然据其形制及书体特征、大小轻重等,当代钱币家以为系仿同期“大唐通宝”而作,以系于后蜀为妥。此钱极罕,是为古钱中难得珍品之一。

    150 【天策府宝】
      十国楚王马殷受后梁太祖封为天策上将军,于乾化元年(911年)铸天策府宝。钱大如当百,铜质浑厚,边廓坚挺。“天策府宝”四字真书仍含隶韵,旋读,光背无文(有文者伪)。一般径3.8厘米,重33克,大样径达4.2厘米。文字秀美,“宝”字中左部可见缩笔。传世有鎏金品,至为精美。旧谱传有铅、铁大钱,迄今未见.天策府宝因传世及出土极少,甚为泉家珍爱,后世伪作甚众,常见者多系赝品。

    151 【乾封泉宝】
      十国楚王马殷及其嗣子所铸大钱,时在天策府宝后约912—951年间。铜、铁钱均有,而传世多见铁钱。铜钱极罕,一般径约3.8厘米,重22~32克。一当铁钱十;九文为贯。铁钱制作多不精。钱文“乾封泉宝”隶、篆兼备,旋读,背多有文,常见为:“天”、“策”、“天策”、“天府”等。铁钱历年常有出土,而铜钱极为难得,所见者品相精好,珍稀程度尤过于天策府宝。

    152 【大齐通宝】
      十国吴天祚元年封李异(徐知诰)为齐王,天祚三年,吴主禅位李异,建号大齐,改元升元。大齐通宝为升元初(937—939年)改号南唐前所铸。旧谱或释为黄巢称“大齐皇帝”时造,不确。钱文“大齐通宝”隶书,直读,文字质朴。边廓宽整,背较平夷,无文。径约2.3厘米,重未详。传世大齐通宝仅见两品,一曰“缺角”,一曰“四眼”,是为古泉至宝,均已下落不明,今可见者为复制或伪作赝品,区别在于:真品阔缘薄肉,铜色红润有传世古风;伪品肉厚铜褐,背穿隆起,色泽仿古而欠自然。大齐通宝因其绝少,旧有“铸工私作”之说,确论尚待实物的进一步发现与研究。

    153【南唐开元通宝】
      十国南唐元宗李璟(943—961年)所铸开元钱。钱文“开元通宝”与唐开元迥异,有篆、隶二体,系我国最早出现的“对钱”。徐铉所书篆文系南唐钱独有;隶书钱以“阔缘、小字”而与唐开元明显区别。径2.4~2.5厘米,重3.1~3.5克。南唐开元制作精好,边廓工整,背多光平,亦有星,月及四决文者。隶书钱“元”字多为左挑,偶然可见右挑者。有当十南唐开元大钱,径4厘米,重12.2克,为传世所仅见者。传有铁钱,然甚少见。

    154 【保大元宝】
      十国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年间(943—957年)铸。钱体厚重,制作精好,文字俊秀,“保大元宝”四字已近真书,旋揉,背穿上铭一“天”字。此钱传世—见而已,极为珍罕。前泉家有疑为伪作者,然据其形制、书体颇类南唐永通泉货,又以元宗保大年号为文,故系于南唐尚安。今人有疑为辽天祚帝保大年间所铸者,容再考。世传光背保大小平钱,赝品。

    155 【唐国通宝】
      十国南唐元宗李璟交泰二年(959年)始铸。一当开元二,与开元钱并行。钱文有篆、隶、真三体,均可配对。一般径约2.5厘米,重4克左右。多光背,隶书者少数背穿上有星号。又有隶书小钱,径约2厘米,重2.5克左右,今不多见。另有书当五大钱,径约3厘米、重9克左右,然甚难得。唐国通宝品种既多,加之民间盗铸,故传世者大小轻重每不一致。传有真书小铁钱,未见。

    156 【大唐通宝】
    十国甫唐元宗李璟铸,与唐国通宝并行。铸造年限在唐国钱先或后诸说不一,存疑待考。“大唐通宝”四字真书犹含隶意,直读,光背。制作稍粗,大小不一。一般径约2.4厘米,重3克左右。私铸者多轻小芜杂,然传世数量不及唐国通宝钱。旧谱可见“大唐镇库”特大钱,传为南唐镇库孤品。又有铁钱,未见。

    157 【永通泉货】
      十国南唐元宗李璟交泰二年(959年)所铸大钱,一以当十,与开元钱等并行。此钱制作精良,边廓挺拔,铜色偏白。钱文“永通泉货”有隶、篆二体,文字壮美,直读。篆书钱较小;隶书钱有阔缘、窄缘之分。常见阔缘钱径约4厘米,重14克左右;多为光背,个别背穿下可见瑞雀纹。永通泉货造半年而止,故传世量甚少,更因其精致,历来为泉家渴求之珍品。另有厌胜钱。

    158 【闽开元通宝】
      十国闽王审知(909—925年)所铸开元通宝。有大小二种,世均罕见。大钱有铜、铅、铁三种:大铜钱径4厘米、重22.5克,背有巨星,传世极罕,大铁钱甚为粗重,径4厘米,重28克左右,背穿上或见巨星,或穿上“闽”字,穿下仰月,大铅钱形制同于铁钱。小平钱有铜、铅二种,传世仅见铅钱,径约2.3厘米,重2.5克左右,有光背及背穿上“闽”字、“福”字等三种,系仿会昌开元而制,但应与之相区别。

    159 【永隆通宝】
      十国闽王曦永隆四年(942年)所铸大铁钱,一当铅平钱百。制作粗陋,文字欠工。“永隆通宝”四字真书而含隶意,直读。径约3.7厘米,重20~25克;背穿上“闽”字、穿下仰月,又有穿上一星者。永隆通宝铁钱铸行不足一年,故传世数量极微。世存一枚永隆通宝大铜钱,然其真伪可疑。

    160 【天德通宝】
    十国闽王延政天德二年(944年)所铸大铁钱,一当小钱百。“天德通宝”四字真书稍含隶韵,直读,背无文。径约3.5厘米,重20克左右。传世数量甚少。旧谱可见一种天德通宝大铜钱,史籍不载,隶书钱文,造作失真,无闽钱气韵,系后世翻铸赝品。另有一种旋读小平钱,亦属伪作。

    161 【天德重宝】
      十国闽王延政天德年间(943—945年)所铸大铁钱,一当小钱百。“天德重宝”四字真书,直读。因王延政据建州——度改国号为“殷”,故背穿上可见“殷”字。径约3厘米,较厚重。此钱所出极少,传世绝罕,遂多见伪品。世间另传一种“天德重宝”天小钱,来历不明,真伪亦甚可疑。

    162 【乾亨重宝】
      十国南汉刘龚(音演)乾亨元年(917年)铸。有铜,铅两种。铜钱较少。“乾亨重宝”四字真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7克左右,铜一当铅钱十用。铅钱形制略同铜钱,然大小不一,制作更粗,文字歪斜,一般径约2.3厘米,重3.8克左右。有光背及背“邕”(音雍,系铸地,今广西南宁境)二种。另见“重宝”二字传形之大样钱。传世以铅钱较多。

    163 【乾亨通宝】
      十国南汉刘龚乾亨初年(917年)所铸铜钱。形制、书体与重宝钱近似而传世甚少。径约2.4厘米,重3.5克左右。文字较重宝钱端正,可见真、隶并书于一钱者,且无铅钱。据此可定为刘龚称汉不久所造,铸行未久即为重宝钱,尤其是大量铅钱所替代。

    164 【永安钱】
      五代初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据燕地所铸铜、铁钱,时约在907—610年间。面文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四种,统称“永安钱”。其中铁钱远多于铜钱,尤以“一百”、“一千”两种较众,而“一十”、“五百”钱甚罕。面文真书犹含隶韵,钱体厚重,光背无文,制作尚工。“永安”二字除“一十”钱为左读,其余均为自右而左顺读。永安钱史志不载,其归属旧泉谱有释为北凉、南唐、西夏等数种。然据其出土多在北京居庸关附近大王山麓,形制、文字均富五代气韵,故多数古钱家将其隶为燕王刘仁恭所造。永安铜钱中不乏赝品,鉴别时应加注意。

    165【铁货布】
      五代初刘仁恭据燕称王时所铸,时限约在907—910年间。铁货布与永安钱均在北京居庸关大王山出土,其形制、文字完全依王莽货布,可能系用莽布为母钱翻铸。所不同者,仅于背面加添“三百”二字,表示一当小钱三百,同为一种掠夺性之虚值铁钱,并补永安钱无“三百”之缺。

    166 【铁顺天元宝】
      五代初刘仁恭据燕称王时铸,时限约在907—910年间。铁顺天元宝与永安钱、铁货布同在北京居庸关大王山出土,传世有大、中、小三种:小钱全仿史思明之顺天元宝,唯背穿下加铸“百”字以示当百,中钱面文依旧,背穿上铸一巨星,无当量数字,铸,背穿上仰月、穿下铭“千”以示当千,实为中国最大额之虚值铁钱。史思明立国自号“大燕”,刘仁恭承其顺天钱制则暴露了其割据称王的野心。

    167
    【应天元宝】
      五代初期刘仁恭之子刘守光于后梁乾化元年(911年)自号“大燕皇帝”,改元“应天”,并铸应天元宝大钱。钱文“应天元宝”四字真书,遒劲有力,旋读,背穿上铸“万’字以示当万,为方孔圆钱中最大之虚值钱。因“万”字漶漫不清,旧泉家亦有释读为“天”、“百”字者,未妥。此钱因出世极罕,迄今至为珍奇。

    168 【应圣元宝】
      五代初期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911年)后所铸大钱。形制近似“应天元宝”而略小,钱文除一“圣”字、余三字几乎与“应天元宝”同出一手,故当为刘守光所铸。背穿上铭一“拾”字,系与背“百”、背“万”钱配套行用。此钱传世绝少,至为珍罕。

    169 【乾元重宝】
      五代初期燕王刘守光应天年间(911一913年)铸。形制、书体与“应天元宝”、“应圣元宝”雷同,钱文直读,背穿上铭“百”以示当百,以此与当拾,当万钱配套行用。此泉传世亦绝罕。有泉家考释,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当有一品铸“千”字者,其配套方属完整,然此泉至今尚未发现,有待探求。

          北  宋

    170 【宋元通宝】
      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始铸。宋代开朝钱,形制沿唐“开元通宝”。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面文多为隶书,直读,背有各类星、月纹及无纹者达四五十种。以广穿型,“元”字右挑及全仿开元型为稀有。开宝三年(970年)雅州更铸铁钱,十当铜钱一。另有安南仿铸楷书阔缘钱。

    171 【太平通宝】
      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开始并传至明清。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面文有隶,真二体,直读,背有星、月纹或无纹者多种。有大小铁钱。以小平广穿铜钱与大铁钱为罕见。注意与清小刀会、天地会及民间私铸之“太平通宝”钱相区别。日本、安南亦有仿铸品多种。另有厌胜钱。

    172 【淳化元宝】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始铸。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为“御书钱”之鼻祖,亦草书入钱之始。真书钱文犹富隶意,制作均工。面文会“元宝”意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时“斗米十钱”。四川更造当十大铁钱,与“缩水(三点水紧缩)淳化”同为稀品。另有日本仿铸行书广穿钱及安南仿铸反字钱等。

    173 【至道元宝】
      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铸。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与“淳化元宝”同为御书钱(真书隶意甚浓)。多为小平、光背,未见折二以上大钱,铁钱少见。有极少“合背钱”;行书广穿及背有星月者为罕品。另有日本仿铸反字钱及安南仿铸薄小黄铜钱。

    174 【咸平元宝】
      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998—1003年)铸。钱文真书,旋读,传为真宗御笔。仅见小平,径2.5厘米、重4克左右。有铁钱。旧谱所列阔缘及折五、当十大钱,据现代泉家戴葆庭考订,均系后人所铸赝品。另有安南仿铸晦暗薄小钱。

    175 【景德元宝】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一1007年)铸。小平钱面文真书,传为真宗御笔;旋读,光背。有大铜钱及铁钱。景德二年(1005年)嘉、邛二州所铸大铁钱枚重二两五,小铁钱罕见。另有日本仿铸异书“?”(景)德钱及安南仿铸黄铜小钱。

    176【祥符元宝】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铸。面文真书,旋读,传为真宗御书。小平钱有大、小样版别数种,有折二及大小铁钱。以背星月者为少见,大铁母钱尤珍。旧谱所列小平阔缘数种,据泉家戴葆庭考订为后人所铸。另有日本仿铸品。

    177 【祥符通宝】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铸。形制同元宝钱,平钱大、小样近似者多种。未见珍稀品。另有铁钱及安南仿造薄小钱。

    178 【天禧通宝】
      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年)铸。钱文真书,据传亦真宗御笔,与前列三泉面文均旋读。平钱有径、缘不尽相等者多种;大字细缘者为罕见。有折二铁钱。时币值“斗米十钱”上下。另有安南仿铸篆书“天”字阔缘钱,较少见。

    179 【天圣元宝】
      宋仁宗赵祯天圣年间(1023—1032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为宋代最早之对钱。自此起至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止,对钱盛行迈160年。此钱版式相近者多种,真书中可见“圣”下从“正”者。有小平、折二铁对钱。另有日本、安南仿铸之异书小钱数种。

    180 【明道元宝】
      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年)铸。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6厘米、重4.3克左右。小平对钱,品相端好。因“明道”一年改元,此钱数量较常见宋钱略少。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及铁钱。有安南异书钱。

    181 【景祐元宝】
      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8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小平对钱,然配对欠佳,版式近似者多种。有折二以上大铁钱;未见有珍稀佳品。

    182 【皇宋通宝】
      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年)铸。为避钱文重“宝”而造的非年号钱,为与南宋理宗铸“皇宋元宝”相区别,俗称“北皇宋”。面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对钱。由文字大小、外缘阔窄可区分出数十种版式,其中厚重者达4.5克,薄小者仅2克上下。有种“九叠篆”皇宋因属钱文中孤例,加之精美绝伦而被泉家视为稀世珍品,名贵异常。亦有铁钱及安南仿造小字赤铜钱。

    183 【康定元宝】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铸。面文真书,旋读,小平铁钱。未见有铜钱传世;据《宋史•食货志》载曾铸当十铁钱,迄今亦未见。因“康定”年号行用仅一年,所造又为铁钱,故流传至今者极少。世间所传“康定元宝”铜钱或通宝钱,均系伪作展品。

    184 【庆历重宝】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铸。为宋代“重宝”钱之始。面文真书,有直读、旋读两种,径3~2.2厘米,重6.6~7克。初铸行为当十铜钱,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钱用。版别大小不一,大字旋读者较稀,因鼓铸受掣及贬值等原因,故在北宋泉中明显偏少。有大铁钱。小平铜钱系后人私铸。

    185 【皇祐元宝】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铸。所见为折二钱,面文篆书,旋读,又有楷书小平者,更属罕见。此钱古今海内外泉谱屡有载录,然当代泉家马定祥氏则疑为“景祐”或“嘉祐”钱改刻,今存其说。

    186 【至和元宝】
      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年)铸。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为小平对钱。版式相近者多种,配对,较工。另有隶书小平钱可见,制作精好。时币值贬至斗米百文上下。

    187 【至和通宝】
      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年)所铸小平对钱。形制同元宝钱,但面文直读(“通宝”多直读,而“元宝”多旋读)。版式相近者数种,然无珍稀品。

    188 【至和重宝】
    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一1056年)铸。为折二、折三大钱。面文真书,直读,折三钱径3.4厘米、重10克左右。所有重宝钱制作精美,字迹峻深,世所希罕。其背文“虢”、“坊”者为难求珍品,亦宋钱记地之始。又有大铁钱,也不多见。

    189 【嘉祐元宝】
      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为小平对钱。制作稍逊,大小厚薄不尽相等,配对欠佳。未见有何希罕之品。传有大小铁钱并行,然不见存世者。

    190 【嘉祐通宝】
    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年)铸。真、篆二体面文,直读,亦为小平对钱。品相较元宝钱稍好。传有折三铁钱,至今未见。另有日本仿铸楷书品。

    191
    【治平元宝】
      宋英宗赵曙治平年间(1064-1067年)铸。面文真、篆、古篆三种书体,旋读;径2.4厘米、重3.9克左右,为光背小平钱。版式相近者约六种以上,亦可组配对钱。未见折二以上大钱,但有铁钱,以小平者为多见。另有安南仿铸之元宝及圣宝小字钱。

    192【治平通宝】
      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铸。面文为真、篆、柳篆三体,直读,重4克左右。形制与元宝钱类似,然在江浙一带数量较元宝钱少。又有铁平钱。

    193 【熙宁元宝】
      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1068—1077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篆体多变)旋读;径2.5厘米、重4克左右,为小平对钱。版式繁杂近百种,系北宋钱中数量仅次于“元丰”者。但“元宝”钱无折二、折三。以背穿上有“卫”、“衡”者,为少见。有铁钱。又有日本仿铸缺笔篆书小平钱。

    194 【熙宁重宝】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始铸。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径3厘米、重8克左右,为折二对钱。版别大、中、小样数以十计,但“重宝”唯有折二钱。其中以面文直读者为罕见。

    195 【熙宁通宝】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铸。“通宝”唯小平、折三铁钱,今均难觅。真书面文,旋读,光背。如有“通宝”铜钱,当为铁钱之母钱,系极罕精品。

    196 【元丰通宝】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铸。面文有篆,行、隶三体,均旋读,小平,折二各式对钱计达百种以上,为宋钱中版式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之品种。以小平中之隶书钱及背有月纹者为珍奇。据传隶书有为苏轼所写者称“东坡元丰”。另有大小铁钱,今展出土。又有日本仿铸之“曲”头元丰及安南仿之“虎尾元丰”,后者珍稀。

    197 【元祐通宝】
      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1086—1094年)铸。面文篆,二体,旋读,小平对钱径2.5厘米,重4.2克左右,折二对钱径3厘米、重7.8克左右。两类对钱版别纷繁,难以尽数。有小平折三铁钱并行。据传行书钱文为苏东坡书,而篆文为司马光。小平背“陕”对钱为珍品,得一不易。另有日本、安南仿铸书体及背文奇异钱数种。

    198 【绍圣元宝】
      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铸。面文为篆、行两种书体,旋读;有小平、折二对钱多种。小平背有星、月纹,以“上月下星”者为难得。隶书小平为仅见孤品,系宋钱之瑰宝。折二对钱未见佳者。另有小平,折三铁钱数种,今不少见。

    199 【绍圣通宝】
       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所铸铜、铁小平钱。真书面文,直读,钱文细小、工整。今铜者可寻,铁者难得。

    200 【元符通宝】
      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一1100年)铸。面文为篆、行二体,字迹端丽;旋读,光背,有小平及折二对钱数种。形制略同于元祐、绍圣,而数量较前二者少。楷书小平形态工整,品相俊美,与折三大铁母均为稀世珍品。另有大小铁钱多种。本世纪中天津发现径4.5厘米之篆书大钱,更为绝品。

    201 【元符重宝】
      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一l100年)铸。面文真书,犹存隶意,旋读,光背,今唯见折二铁母,精美异常,属可见而不可求之孤品。然至今亦未见铁钱。又有安南仿铸之元符钱,为异书篆体“二王”宝,亦属稀品。

    202 【圣宋元宝】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始铸,系继仁宗“皇宋通宝”后又一非年号钱。面文篆,行二体,字多变化,旋读,光背,有小平、折二对钱多种。小平径2.5厘米、重4克左右,折二径3厘米、重7.8克左右。平钱中佳品迭现,灿若群星。传行、篆二体中有徽宗御书者,其中以真书面文、篆书长“宝”盖及背文“当五”数品尤为珍贵。有大小铁钱。另有安甫仿铸篆书阔缘黄铜小钱。

    203 【圣宋通宝】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铸。面文篆、行二体,旋读,均为小平钱。行书者光背,篆书背文“当五”者,时陕西当铁钱五文行用。传世极罕,堪称奇货。又据马定祥氏考:苏北曾先后出土“建国通宝”真、篆体平钱各一;另见一枚“靖国元宝”,均定为此年号所出极品,并附图识于此。

    204 【崇宁通宝】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铸。面文为徽宗亲书“瘦金体”,俗称“铁划银钩”,系徽宗御书钱中文字最秀美者,有小平、折五、当十等版别多种。蔡京更铸折二及折五夹锡钱。传世以当十大钱为多,小平稀少。当十合背钱为难得异品。又有折五铁钱及厌胜品等。

    205 【崇宁元宝】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铜钱。小平至今未见。也有铁钱。均属罕见珍品。

    206 【崇宁重宝】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铸。面文隶书,直读,光背,传亦为徽宗书,均为当十钱。版式大小厚薄不一,分大、中、小样多种,质地均差于通宝钱。江南私铸、盗铸品多而且劣。背“十”者极为少见,世传“十”字细小乏神者,多为后人仿造。另有铁钱及厌胜品。

    207 【大观通宝】
      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铸。面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等数十种版式。蔡京更铸夹锡折五钱,今罕见。以当十大钱最为精美,传世亦多;小平钱又以“通”字之部位、结构分“昂通”、“降通”、“斜通”及“大字小通”等八种版式,均较雅致。合背钱、背粟纹及背星月者难得,尤以小平行书钱及样钱,母钱为珍贵。另有大小铁钱;亦有后铸各种赝品。

    208 【政和通宝】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铸。面文为隶、篆二体,工整佳美,直读,光背;有小平、折二对钱多种。小平钱质地精好,折二稍逊,然折二有铁母数种堪称佳美。又有夹锡钱及大小铁对钱数种。另有安南仿造之阔缘楷书小字钱。

    209 【政和重宝】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铸。面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直读,光背,均系当十钱。版式有大、小样之别,但俱佳美。又有瘦金体大铁钱。今均罕见。

    210 【重和通宝】
      宋徽宗重和年间(1118-1119年)铸。面文为隶、篆二体,直读,光背,传世唯见小平对钱。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据传有夹锡钱。因“重和”年号行用仅三月,造钱至少,故今欲得一品殊难。

    211 【宣和通宝】
      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铸。钱文为隶、篆二体,字多变化,光背;有小平、折二、折三(径3.3厘米、重10克)对钱,版式相近者如大字窄缘、阔缘小字等计数十种。平钱美制者多,折二以上少佳品。平钱中以“巨头宝”、“圆贝宝”及“背星月”等品为希罕。有大小铁钱,铜、铁小平背“陕”者为徽宗御书钱,精美难求。

    212 【宣和元宝】
      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铸。钱文为隶、篆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对钱,制作精美,传世甚少。有铁钱及后铸劣质钱,今亦难见。时币值已贬至斗米二三百文。

    213 【靖康元宝】
      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1126-1127年)铸。面文为隶、篆二体,旋读,光背,有小平、折二及折三对钱。另有罕见真书,行书钱文者。此钱宋后极为难觅,本世纪来四川、湖北、海南及东北均有发现,因数极微至今仍属稀品。传世30余品中,小平尤显珍贵。世间所见多系伪品。另有铁钱。

    214 【靖康通宝】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铸。面文有隶、篆、真各种书体,有小平及折二以上大钱,亦有大小铁钱。形制、版式无一定之规,可见当时铸钱之乱,预示了北宋王朝的解体;但因出土通宝钱较元宝钱更少,此币至今仍被泉家视若瑰宝。

    离线 东营泉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8-31
    最后登录
    2024-06-09
    2楼 发表于2009-10-31 16:20:52

    南  宋

    215 【建炎通宝】
      宋高宗赵构建炎年间(1127—1130年)铸。面文为真、隶、篆三种书体,直读,多为光背,可配对钱。小平径2.4厘米,重约3.5克;折二钱径2.8厘米、重5.5~5.8克,折三钱径3厘米、重9.3克左右;另有折五钱和铁钱。南宋诸钱大体按此体例沿传。铁钱小平篆书者甚精;而铜钱背“川”及“点建”者更为稀少。

    216 【建炎元宝】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铸。面文有篆、隶二体,旋读,光背,有小平、折二、折三各钱,今皆少见。南宋钱中愈小者愈为珍稀。

    217 【建炎重宝】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铸。传世为当十大钱。面文仅见篆书一种,直读,光背,径3.3厘米、重9.5克左右。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今少见。

    218 【绍兴元宝】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对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因“绍兴”年号行用32年,故铸钱量多而品杂。然小平钱奇少,折二中有背星月者及夹沙、私铸劣钱。另有大小铁钱,铜铁并行为宋代钱币流通重要特征,南宋尤甚。时斗米二百文上下。绍兴三十年(1160年)始行纸币“会子”。

    219 【绍兴通宝】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铸。面文为真书,直读,传为高宗御笔。有小平、折二、折三及折五钱,其中以小平钱为少见。折五旋读瘦金体者为稀世珍品。又有铁钱,折二背“利”者为绍兴十年(1140年)利州造,另有光背钱。

    220 【隆兴元宝】
      宋孝宗赵春隆兴年间(1163-1164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有小平、折二对钱。传世数量稀少,尤以小平钱为难见。另有铁钱,制同铜钱,其小平篆书及折二真书直读者,殊为罕见之品。

    221 【隆兴通宝】
      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1164年)铸。至今唯见折二真书铁钱,面文直读,光背,为数甚少。

    222 【乾道元宝】
      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一1173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铜钱仅见折二对钱。光背及有星月纹者较多,背“正”者少见。铁母多种是为珍品。又有铁钱,面文为真、隶、篆三体,小平、折二、折三品种繁多。光背、背月纹及背有“邛”、“松”、“同”、“春”、“裕”、“丰”、“广”等字者达三十余种。近年江苏高邮出土“鱼钩乾”之“乾道元宝”为最新发现,其有小平、折二两种,甚为珍稀。

    223 【乾道通宝】
      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铸。折五铜钱面文为楷书,旋读,传世者极罕。近年江苏高邮又出土折二铁钱,篆书面文,旋读,径2.7厘米、重6.8克左右,背穿上有篆书“安”字,亦为新见珍品。

    224 【淳熙元宝】
      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铸。面文多为真书,亦见隶、篆。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星月纹及“泉”字,以背穿下“正”字者为贵。淳熙七年(1180年)钱背始记年,自“七”至“十六”,为先欧洲三百年之世界最早记年钱。又有各种大小铁钱,除记年外兼记监记地,品类繁茂,版式近百种左右。近年更发现异品“纯熙元宝”钱,弥足珍贵。

    225 【淳熙通宝】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舒、蕲二州始铸之大小铁钱。真书面文,有直读、旋读二种,背文自“春十一”至“春十六”、“同十六”等计十余种。其中以小平“春十二下”及折三“春十一”者为少见。

    226 【绍熙元宝】
      宋光宗赵停绍熙年间(1190—1194年)铸。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自“元”至“五”。又有记年记监楷书铁钱。背文有“春元”至“春五”、“同元”至“同五”以及“汉元”至“汉五”等小平、折二钱近三十种,另有背文为记值符号“?”(三)的折三钱。

    227 【绍熙通宝】
      宋光宗绍熙二至三年(1191-1192年)所铸铁钱。面文为楷、篆二体,有小平、折二、折三记年记监或记地钱十余品。背文“春二”、“定二”等多为折三钱。尤以“春三”、“定三”等篆书钱文尤为精致优美。

    228 【庆元元宝】
      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所铸折五铁钱。面文真书,旋读,背文繁杂,记地、记值、记范、记年均有,如“川三六”、“川六州七”、“利州五六”等,须仔细分辨。另有铁母钱数种,精美珍贵。

    229 【嘉泰通宝】
      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铸。楷书面文,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记年自“元”至“四”;折三钱光背无文,径3.4厘米,重10.2克左右,又有小平、折二铁钱,背文记年自“元”至“三”,记监为“春” (蕲州蕲春监)、“汉”(汉阳监)、“同”(舒州同安监)等共约二十种左右。有安南仿铸光背小平钱。

    230【嘉泰元宝】
      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有旋读、直读之分,直读者为“元宝”钱直读之始。小平径2.4厘米,重4.5克左右,折二径2.8厘米,重7克左右,折三径3.1厘米,重8.2克左右;南宋铁钱大多循此体制,背文皆记监,记年均为“元”。蜀地所出者另行记范。

    231 【开禧通宝】
      宋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年)铸。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记年钱。背文记年自“元”至“三”。铁钱制同铜钱,背文记年复加记监如“汉”(阳)、“同”(安)、(蕲)“春”等。以面文直读者为罕见。

    232 【开禧元宝】
      宋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年)所铸折三铁钱。楷书面文,旋读,背文记地记范,有“利”、“利六十”、“川三”以及“三(值)川(地)四二(范)”等数种,今已不可多得。

    233 【嘉定通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铸。楷书面文,多为直读,有小平、折二及折五大钱,背文记年自“元”至“十六”,亦有光背无文者。南宋钱肉薄字浅,以此为显。铁钱形制与铜钱同。面文楷书多变,有直读、旋读之分;以折二钱为主,大小不一。背文记年记监,记年自“元”至“十七”;另有光背及背“用五”、“行五”折五钱等不同版式几近百种,为南宋各钱中数量最多者。

    234 【嘉定元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铸。铜钱为楷书当十大钱,背文“折十”,形制精美,传世有将“折十”磨去之光背者,以充异品。铁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种,背文记年、记地及记值等不尽相同,制作粗浅,今亦不易得。

    235 【嘉定崇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有折二、折三两种,背穿上有记值符号“?”(折二)“?”  (折三)等。今已少见。

    236 【嘉定全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有折二、折三、折五三种。背穿上有记值符号“?”(折二)以及背“三”,折五钱未见。

    237 【嘉定永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有折二、折三两种。背文记地记值,有“定?”、“定三”等。今不多见。

    238 【嘉定真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钱文,字体朴拙,直读。传见仅见折三钱一种,背穿上为记值符号“?” 。

    239 【嘉定新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仅见折三一种,背穿上为记值数字“三”。今少见。

    240 【嘉定安宝】
      宋宁宗嘉定年闻(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字意端庄有力,旋读;见折三钱一种,背穿上为“三”字。传世甚少。

    241 【嘉定珍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有折三、折五两种。今唯见折五者,背文穿孔上下为“使伍”二字,甚属罕见。

    242 【嘉定隆宝】
      宋字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传世仅见折三一种,背有“三”字,是属罕品。

    243 【嘉定泉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传世仅见折三一种,背有记值号“?”。制作工整,甚罕。

    244 【嘉定兴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有折三、折五两种传世。今可见者为折五,背文穿上下有“正伍”二字。

    245 【嘉定正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传世见折三一种,背穿上为“?”。

    246 【嘉定洪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显稚拙之美,旋读,今只见折三一种,背穿上可见“三”字,甚罕。

    247 【嘉定之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有折三、折五两种。折五背文“正五”。折三背文“利州行使”四字分列穿孔上下左右四面,为宋钱中所仅见者。

    248 【嘉定万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仅见折三一种。光背。可注意者,为钱文使用的乃简化“万”字,此例极少。遂有疑作“方”字者。

    249 【嘉定重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面文楷、篆二体,直读,均为折五钱。光宗绍熙年后,篆书钱文已属罕见,而背文为真书“行五”,楷书钱背文“用五”。“重宝”钱较其它各“宝”略多。

    250 【嘉定至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仅见折五一种,背文为“惠伍”二字,系惠州造折五钱。今不多见。

    251 【嘉定封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所见为折五大钱。背文为“权五”二字。传世者甚罕。

    252【圣宋重宝】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利州绍兴监所铸之非年号铁钱。楷书面文,直读,为折五大钱。有背文不同者数种,其中以穿上“利壹”、穿下为篆“?”者稍多,品相亦甚佳好。

    253 【宝庆元宝】
      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铸铁钱。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三两种。小平背文为“汉⌒”,1985年江苏高邮出土少许;折三背文有“定三”、“惠三”、“惠正三”等,均属罕见之品。世传大铜钱系后人伪造。

    254 【大宋元宝】
      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年)  所铸之非年号钱。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背文记年自“元”至“三”,亦有光背者。铁钱有小平、折三两种。小平背文有记地及记年记监如“汉”、“定”、“春元”等;折三背文为“定三”、“西三”、“泉三”等;品种较铜钱丰富。

    255 【大宋通宝】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所铸当十大铜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文为“当拾”二字,径5.2厘米,重31克。此钱制作精美,传世绝少,为珍稀之精品。世间所传者多为伪作。另有小平铁钱,背文“汉三”,亦不多见。

    256 【绍定通宝】
    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年)铸。楷书面文,直读;小平钱径2.4厘米、重3.2克左右,折二径3厘米、重5.5克左右,肉薄字浅,制作较粗。背文记年自“元”至“六”。另有铁钱,仅见小平,面文分直读、旋读二种;背文记年记监,有“春元”至“春五”及“汉二”、“汉三”等多种。

    257 【绍定元宝】
      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光背,仅见折五大钱。旧谱所列当十大铜钱及鎏金品数种,经泉家戴葆庭考订系后人伪作。

    258 【端平元宝】
      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铸。铜钱唯见小平,楷书,旋读,背文穿上记年为“元”。铁钱有折三、折五两种,楷书面文,直读;背文繁杂,有记地、记值及记范者等近十种。今均少见。

    259 【端平通宝】
      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铸。折五大钱有铜铁二种。铜钱直书面文,直读,光背,径3.5厘米,重10.5克左右,以“长脚平”者偏少。另有小平及折五铁母,均海内孤品。折五铁钱背文记监记值记范,品种多于铜钱。

    260【端平重宝】
      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铸,为折五铜钱。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形制精好,传世仅见旧谱所列一种。

    261 【嘉熙通宝】
      宋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年)铸。楷书面文,直读,背文记年自“元”“四”;有小平、折二两种。当十大铁母系后人伪作。铁钱唯见折五者,背文记值记范;有“五西上”“五东中”等光背及折二背“元”者为罕见。

    262 【嘉熙重宝】
      宋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年)铸。面文楷书,旋读,光背,品相端好。另有背纹四出者为罕见。

    263【淳祐元宝】
      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铸。面文楷书,旋读,小平钱径2.7厘米、重5克左右,折二径3厘米、重8.5克左右。背文记年自“元”至“十二”,配套完整,然以小平背“十一”者为希罕。未见铁钱、大钱,而宋代铁钱自此逐渐减少以至停铸。

    264 【淳祐通宝】
      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铸。面文楷书,对读,除“当百”者均为光背。以小平、折二、折三钱为稀世珍品。淳祐当百大钱为宋钱一绝,版式颇多,有大、中、小样之分。大样重35.5克,小者仅14克左右,以中样为罕见。另有当二十及当百铁钱,今不多见,以背文“庆当二十文”五字者为罕品。

    265 【皇宋元宝】
      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1258年)铸,因避重“宝”而行用之非年号钱,又称“南皇宋”。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记年钱。背文记年白“元”至“六”,光背者罕见。未见大钱,但传有折二铁钱,迄今未见。

    266 【开庆通宝】
      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铸。楷书面文,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种。因“开庆”年号仅行用一年,背文记年唯见“元”字;传为犒赏御蒙之师而造。另有背文“汉”字者,极罕。

    267
    【景定元宝】
      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年)铸,为理宗在位40年最后所造之第十五种钱币。楷书面文,直读,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自“元”至“五”。钱文清秀端丽,然肉薄色暗,折二钱径3厘米,重5克不到,可见国力衰微。未见铁钱及大钱。另有安南仿铸阔缘小字之“景定通宝”。

    268 【咸淳元宝】
    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年)铸。因度宗身后五年三帝未见铸钱,故此为宋最后一代方孔圆钱。面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自“元”至“八”。另见折二铁钱,为数甚少。

    269 【临安府行用】
      南宋末年临安府(杭州)发行之铜质钱牌(俗称“銙牌”),亦有铅质、银质者。据牌文书体推断,当铸于淳祐大钱之前或同期。面额分“准贰(一、又说二)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及“准伍佰文省”三等。“准”为“平”意,“省”即“省佰”,以七十七文充一百。钱牌上端有孔,呈狭窄长方形,四角圆钝,为古币中仅见之独特样式。今殊难得。世间多传铜厚字深、斑锈浮泛者,均系后人伪作赝品。

    270【应运元宝】
      北宋淳化年间起义领袖李顺所建大蜀国应运元年(公元994年)铸于成都。隶书面文,字形质朴,旋读,所见为小平钱,铜色青白,背上隐约有孕星纹。行用于四川一带。因李顺称王五月即以战死告败,此钱传世极罕,至为珍贵。(马定祥氏称“传世仅三”)另有厚重大钱及通宝小铁钱,今几绝迹。

    271【应感通宝】
      北宋起义军李顺大蜀国(公元994年)亡后,其部将张余、吴蕴转战蜀中十月所铸。隶书面文,旋渎,形、神俱似“应运元宝”而略小,铜铁钱皆有。1939年曾与“应运元宝”同时出土于四川,今极罕见。

    272 【招纳信宝】
      南宋将领、江东宣抚使刘光世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铸于江州(江西九江)。面文楷书,旋读,形同折二;有金、银、铜三品。然非行用钱,为策反金兵作招降纳叛之出境信物用,相当于佩牌。背文穿上“使”字,穿下为签押符号,各不尽同。此钱仅见铜品,罕极。银品一枚原执扬州方地山手,方卒(1936年)后下落不明。金品迄今未见。

          辽

    273 【大泉五铢】
      契丹文大钱。传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初创“契丹大字”时铸,约在太祖神册五年(920年)前后。面文“大泉五铢”直读,四字除“五”添笔,余皆由汉字减笔而成。钱文未铸年号而沿用六朝前五铢钱制,表明此泉为辽最早出现之货币。钱体铜色古朴,制作粗疏,径3.8厘米左右,重未详。此钱旧谱多所不载,传世仅一二品而已,故为我国古泉中奇珍之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274 【开丹圣宝】
      辽太祖阿保机建契丹国前后铸,时限约在916年左右。“开丹”义“开创契丹”或“契丹开国”,含自祝自勉之意。“开丹圣宝”四字直读,体分二式:一式行楷,笔画拙朴具辽钱文风,制作粗犷,一式正楷,字形端庄,制作工整。两钱均为小平,径2.4厘米,重约2.7克左右,皆光背无文。开丹圣宝不太难见。然古今泉家有释为北宋厌胜钱,亦有疑为术士炼丹之祝语钱者,今姑存疑。

    275 【丹巡贴宝】
      辽帝巡守时赏赐臣僚之钱。“丹”即契丹;“巡”指帝王巡守;“贴”,契丹语,称钱。辽初太祖、太宗及中期圣宗都曾以“契丹”号国,故此钱确切铸期难定,多在兴宗(1031—1055年)大量造币之前。丹巡贴宝为小平钱,面文直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约4.5克左右。因其系赏赐钱,故制作厚重精好;又因小平值低,铸量遂少。迄今尚为罕见珍品,且多为各家钱谱所缺。

    276 【百贴之宝】
      辽帝巡守赏赐钱。“百贴之宝”四字旋读,“百”即当百,“贴”为契丹语,称钱(泉界有释“巡贴”为契丹币名者,实误),故此为当百大钱,制类同期北宋之折五钱。制作工整坚挺,文字遒劲朴茂,具十国美泉遗风。钱径3.4厘米,重未详,光背无文。此钱在辽东仅有个别出土,传世极为稀罕,故珍贵异常。

    277 【巡贴千宝】
      辽帝巡守赏赐钱。“巡”指帝王巡守;丹语,称钱。“巡贴千宝”四字旋读,为当千大钱,与“丹巡贴宝”,“百贴之宝”恰好配备成套(其间或有当十钱犹未发现),作为对巡守陪侍王侯的赏赐钱。此类钱制作及文字风格统一,出土均在辽之故地,故系于辽钱可安。巡贴千宝制同北宋当十钱,径4.4厘米,光背无文,品相精美。因属帝王赏赐物而非行用钱,迄今唯见一二孤品,故至为珍奇。

    278 【千秋万岁】
      辽代行用钱。据其形制、文字演变及传世数量推断,铸行期可从太祖阿保机(916—926年)始,延续至中期兴宗(1031—1055年)前后。此钱大小不一,径自1.3厘米起,渐增至2.7、3.4、4、4.9厘米等多种样式,钱文亦从拙朴的减笔,反书逐渐演变为健美的繁体汉字。“千秋万岁”四字旋读,寓永久通行意,仅一“万”字即有减笔、反笔、简写、繁体之别。背多无文,亦有少数铭“家国咏安”、“国太仁安”之类吉语。制作浑厚,边廓坚挺,少数内廓微显决纹。因其时辽使入宋多携此钱,故传世“千秋万岁”较同期别种辽钱为众,殊不难见。又有背铸龙凤及人犬图等厌胜钱数品,辨其文字可知为中原历代所出。

    279 【天朝万顺】
      契丹文辽钱。此品系1977年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出土之银币,然面文相同,质地不同之辽钱(含铜币)亦有数品。钱文为简笔“契丹大字”,背文阴刻笔画繁多的契丹小字。面文破译多种,如“天赞五万”、“天禄通宝”、“天朝万岁”等,均难征信;今从成例暂读“天朝万顺”,确论待考。背文八个小字至今未识,多属祝语吉语之类。此钱制作及书法均称上品,据析不作流通币用而仅作某种典庆之厌胜钱或纪念品。录于兹,以供泉家考释。

    280 【通行泉货】
      早期辽钱。1081年内蒙林西县(辽上京附近)又出土一枚,更确证为辽钱无疑。因其未用年号而援五代南唐“永通泉货”例,且书隶体,可推为太祖阿保机(916—926年)时代或其前,后所铸。“通行泉货”四字旋读,拙朴富辽钱风,仅见数品而版式不一,有大“通”小“通”之别,亦有光背或背上仰月之分。径2.3厘米,重4.4克。钱体浑厚,色泽淳古,为古泉中大珍之品。旧谱常刊为“通行泉宝”,误。

    281 【天赞通宝】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年间(922—925年)铸,系辽最早之年号钱。经审定的天赞通宝为隶书,旋读,其中“通”字走之呈虎尾状,俗称“虎尾天赞”。背无文,穿上或有仰月。径2.3厘米,重2.7克左右。旧谱所列一种楷书天赞通宝,经钱币学家郑家相、丁福保等鉴定为伪品。据载我国现存天赞钱仅数品而已,故属异常珍贵之品种。

    282 【天显通宝】
      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927—936年)铸。“天显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约2.7克。此钱制作工整,文字自然,古朴可爱。传世仅一二品而下落不明。1940年北京骆氏曾于大房山获得一枚,经南北泉家戴葆庭、方药雨、马定祥诸氏审定为真品无疑,惜于抗战后期辗转落八日人之手。天显珍品有待新的发现。世存一种仿制品出于清末,钱体较厚,字体呆板,无绣或锈色浮泛,鉴别时应加注意(《中国历代货币》所载一品亦伪)。

    283 【天禄通宝】
      辽世宗耶律阮天禄年间(947—950元)铸。此钱传世仅一见,泉家原多存疑。1981年内蒙巴林右旗(契丹发祥地)于出土三万多古钱中又发现一枚,品相完美,文字清晰,遂断为辽钱无疑。径2.4厘米,重4克,光背无文。“天禄通宝”四字隶书旋读,拙朴凝重,辽风蔚然。“禄”字右下部“水”字竖勾两旁赫然四点,与旧谱所录一品撇捺有异。可见天禄钱版式并非一种。然因绝少能见,迄今仍属古泉之极罕珍品。

    284 【应历通宝】
      辽穆宗耶律理应历年间(951—968年)铸。钱文 “应历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应历”二字已近楷书,然不减辽钱风韵,与天显、天禄钱有异曲同工之妙。径2.3厘米,重约2.7克,光背无文。此钱传世极罕,然从仅存品中可见面文“通宝”二字大小变化有异,遂知版式非止一种.传穆宗尚铸有应历铁钱,至今未见。

    285 【保宁通宝】
      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年)铸。此钱原以孤品传世,昔泉家曾疑为以后世道宗之“清宁通宝”改刻,后辽东又出土一品,方确认为辽钱无疑。“保宁通宝”四字隶书,旋读,边廓较窄,光背无文。径2.3厘米,重约2.7克。此钱多年未见出土,至为珍罕。在辽代年号钱中,系仅次于天显、天禄之第三大珍品。

    286 【统和元宝】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年间(993—1012年)铸。“统和元宝”四字隶书旋读,背有光平或穿上仰月、上月下星之分。钱体厚薄不一,大小数等,直径2.3~2.5厘米,重2.7~5.1克,为辽钱中版式较多的一种。“统和元宝”近年内蒙巴林右旗及林西县均有出土,日见其丰。1981年巴林右旗出土一品,“统”字“系”下从“一”而不从“小”,是迄今所见又一新种。

    287 【重熙通宝】
      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年间(1032—1055年)所铸。“重熙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2.7~3.4克。重熙钱传世稍丰,且不断有小批量出土.已见版式较多,钱文有大字、小字之别,“通”字又有“隶通”(走之从“?”)“楷通”(走之从“辶”)之分。其间“隶通”较少,大字钱尤少。重熙通宝的铸行是辽钱史上一座分水岭:重熙前出钱甚少,此后辽钱便逐代丰富起来。币值稳定,“斗粟六钱”。

    288 【清宁通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年间(1055—1064年)铸。钱文“清宁通宝”为楷书,唯“宝”字尚留隶韵,旋读,光背无文。此钱有大样小样之分,大样笔画质朴,小样四字清奇,“宁”字宝盖下从“下”而不从“心”,“通”字“甬”头为“丷”,制作亦较粗疏,想为清宁后期所出。径2.2~2.4厘米,重2.7~3.4克。此钱传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系“道宗五泉”之班首。又,世存一枚当十“清宁元宝”大钱,文字壮美具魏风,然其真伪容考。另有一枚“清宁二年”大钱,面文环书旋读,仅见孤品;联系1972年辽墓出土“大康六年”殉葬瘗(音义)钱,更究“清宁二年”文字风格,当为辽代殉葬瘗钱,而非正用品无疑。

    289 【咸雍通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年间(1065—1074年)铸。铜质红软,制作浑朴。面文“咸雍通宝”四字旋读,楷中蕴隶,布局匀称,辽钱古拙气韵甚浓。钱体有大、小样之别,径2.4~2.7厘米,重2.7~3.6克,光背无文。咸雍通宝于辽钱中传世最丰,求之不难。旧谱中有关“折二”、“折三”钱之说似甚可疑:“折二”或为小平大样;而“折三”大钱究其真伪恐有待进一步考订。

    290 【大康元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年)铸。面文“大康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3厘米,重3克左右。此钱制作粗疏,文字草率,笔画多变而有所不清。内蒙辽上京遗址及附近地区屡有出土,然品相精好者颇难一见,系辽铁铸造中质量低劣之品。

    291 【大康通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年)铸。面文“大康通宝”四字楷书,然隶味犹存,旋读;光背无文。径2.3~2.4厘米,重2.7~3.5克,版式变化较多,然无论制作、文字,通宝钱均较元宝钱工整匀称,少数钱堪称佳美。大康通宝传世甚丰,辽故地每有出土。又,1972年吉林辽墓出土“大康六年”(1080年)瘗(音义)钱一品,制作精整,至为珍奇,且可与“清宁二年”瘗钱互为印证。

    292 【大安元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年间(1085—1094年)所铸。“大安元宝”四字楷,隶兼备,一般“大安”二字为楷书,“元宝”二字存隶笔。面文旋读,光背无文,时见错范。钱体大小厚薄有变,径2.3~2.4厘米,重2.7~3.9克。制作较工,文字清晰,常见版式有两种:一为“短安”型,“安”与其余三字长短相仿,一为“长安”型,“安”字相当“短安”之二倍,一目了然。传世“短安”钱多于“长安”钱,然与咸雍通宝均为存世辽钱中之最丰盛者。

    293 【寿昌元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年间(1095—1100年)铸,为道宗五泉之最后一品。此钱制作粗劣,因文字漶漫不清,《辽史》及旧泉谱上曾误载为“寿隆元宝”。面文“寿昌元宝”四字楷书,旋读,以阔缘长“昌”者少见;光背无文,然可见错范或八角菱花穿者。径2.3厘米,重2.7~3.9克。寿昌钱在辽故地时有出土,然与大康元宝一样,同为辽钱中品相最差者。

    294 【乾统元宝】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年间(1101—1110年)铸。“乾统元宝”四字隶书,旋读,“乾”作鱼钩乾为“乾”字,“元”字左挑,钱文较“道宗五泉”端庄整肃,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2克左右。文字有大小之别,边廓有宽窄之分,常见以大字窄缘小平为多,阔缘小字者罕见。旧谱每录当十大钱数种,然据考订均系后人伪作。

    295【天庆元宝】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年间(1111—1120年)铸。面文“天庆元宝”隶书,旋读,“元”字欠工,“庆”字独大而失隶趣,然仍不乏辽钱风韵。制作尚工,文字清楚,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克左右。辽天庆钱传世较多,然须与西夏“天庆元宝”区别。西夏天庆面文正楷,端庄秀丽,制作尤精,不难与之分辨。又,世传一种钱文直读之“天庆通宝”,旧谱有列入辽钱者,实误,其为安南所铸。

    296【大辽天庆】
      传为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年间(1111—1120)所铸镇库钱。“大辽”为国号,“天庆”系年号,与“大夏真兴”同为集国号年号于一钱者。面文楷书旋读,制如当十,径4.4厘米,光背无文。此钱制作精工,厚重壮美,传世仅二品,然文字稍异。今钱币家卫月望疑为圣宗朝叛将大延琳据东京时(1029年)所铸:“大”系延琳之姓,“辽”为僭号“兴辽”之简称,“天庆”亦其所行年号。且东京素有钱帛司铸钱之例,故大延琳造此大钱以庆开国非为不能。又虑天祚之世府库空虚,兼以金兵威逼甚紧,复造“大辽天庆”势有所难。今存卫说,以供方家探讨。

    西  夏

    297 【福圣宝钱】
      西夏毅宗赵谅祚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年)所铸西夏文钱。面文旋读,直译为“圣福宝钱”,光背无文,此钱为西夏早期所出,制作粗疏,然形制工整,文字清楚。径2.3厘米,重3.2克左右。史载西夏仁宗天盛十年(1158年)“始立通沂监铸钱”,有误。实际除景宗赵元昊无钱(旧传“天授通宝”系伪作),自第二帝毅宗起,历惠宗、崇宗而至仁宗,各帝均有所出,唯铸量甚少而已。福圣宝钱除私家所藏,山西博物馆可见。

    298 【大安宝钱】
      西夏惠宗赵秉常大安年间(1075—1085年)所铸西夏文钱。有小平、折二两种。面文旋读,光背无文。小平径2.4厘米,重3.5克左右,折二径3.4厘米,重未详。大安宝钱较福圣钱精细,轮廓规整,文字朴茂,可见西夏钱愈铸愈精之趋向小平钱散见泉家之手,较为稀少,折二钱藏西安文管处,为旧谱所无,属西夏诸钱中的奇珍之品。

    299 【大安通宝】
      西夏惠宗赵秉常大安年间(1075—1085年)所铸汉文平钱。1981年内蒙林西县出土二十万古钱中首次发掘一枚,为震惊泉界的奇珍之品。铜色赤褐,形态古朴。钱文“大安”二字楷书,“通宝”隶书,直读,文字端庄,边廓整肃,制作精美,背穿上隐约有仰月纹。径2.3厘米,重4克左右。经考证,历代以“大安”为年号者有三:金卫绍王大安年间无铸,辽道宗大安钱两品与此文风迥异;而此钱与西夏钱文字类似,尤以稍后崇宗之“元德通宝”大样钱“元德”楷书而“通宝”从隶,与之如出一辙,故将大安通宝系于西夏惠宗可安。此乃出世孤品,嗣后倘有新品由土将可作进一步考订。

    300 【贞观宝钱】
      西夏崇宗赵乾顺贞观年间(1101—1114年)所铸西夏文平钱。此钱为传世孤品,系西夏文钱中发观最晚之一种,然经近代泉家考证为西夏钱无疑。钱体较大,径2.5厘米,重约3.5克。此钱为旧谱所无,其翔实情况,犹待进一步出土考订。

    301 【元德通宝】
      西夏崇宗赵乾顺元德年间(1119—1126年)所铸汉平钱。西夏汉文钱均以“元宝”为文,此钱用“通宝”系避“元”字重文之故。有大小二式。大样钱径2.4厘米,重3.6克左右,钱文“元德”楷书而“通宝”从隶,直读,光背无文。小样钱径2.3厘米,重2克左右,“元德通宝”四字楷书,直读,文字清秀,制作较工。小样钱存世极罕。大样钱稍多,且可与新出汉文“大安通宝”互为佐证。

    302 【元德重宝】
    西夏崇宗赵乾顺元德年间(1119—1126年)所铸汉文折二钱,与通宝小平钱并行。制作精美,文字秀丽,楷书“元德重宝”四字宣读,光背无文。径2.8厘米,重6克左右。此钱传世极罕,系西夏钱中奇珍之品。

    303 【天盛元宝】
      西夏仁宗赵仁孝天盛年间(1149—1170年)所铸汉文平钱。天盛廿三年为西夏经济、文化鼎盛时期,故在西夏诸钱中,天盛元宝堪称铸量最丰、制作最工、文字最秀的一品。“天盛元宝”四字为秀丽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7克左右。此钱传世及出土数量甚大,不亚北宋诸钱。因西夏地域缺铜而多铁,天盛铁钱世间所存亦众。1982年内蒙包头出土一批西夏铁钱中,首见形体略小,背穿上铸“西”字之天盛元宝,为历代钱谱所陕。

    304 【乾祐宝钱】
      西夏仁宗赵仁孝乾祐年间(1171—1193年)  所铸西夏文平钱。此钱出土于甘肃武威、宁夏贺兰山一带西夏腹地,在西夏文钱中传世微多。制作精整,字画清楚,边廓坚实,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9克左右,属西夏文钱中之上品。

    305【乾祐元宝】
      西夏仁宗赵仁孝乾祐年间(1171—1193年)听铸汉文平钱。五代后汉隐帝亦用“乾祐”年号,然未铸钱,是为西夏钱无疑。面文“乾祐元宝”分楷书、行书二体,均旋读,形制、大小相同,可视作西夏对钱。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光背无文。制作精好,品相佳妙,唯数量稀少,行书钱尤罕。另铸有铁钱,形态、文字一如楷书钱,制作亦佳;铸造量远超铜钱之上,宁夏、内蒙等西夏故地,乾祐铁钱出土动辄万枚以上,在西夏钱中数量仅次于天盛元宝。

    306 【天庆宝钱】
      西夏桓宗赵纯祐天庆年间(1194—1205年)所铸西夏文甲钱。此钱制作精整,边廓坚挺,文字清晰,笔画匀称,系西夏文钱中之最佳妙者。面文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约4克左右。铸量虽少,犹多于同期所出之汉文天庆元宝钱。

    307 【天庆元宝】
      西夏桓宗赵纯祐天庆年间(1194—1205年)所铸汉文平钱。面文“天庆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少数背穿上可见仰月。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形制、书体与西夏元德、天盛、乾祐及皇建等诸泉同,是为西夏钱无疑,然传世甚罕。与辽天祚帝所铸“天庆元宝”之区别在于:夏天庆精致而辽天庆粗疏;夏天庆面文端丽匀整,辽天庆字拙而以“大庆”享名,又,夏天庆甚罕而辽天庆颇多。是故泾渭分明,不难鉴别。

    308 【皇建元宝】
      西夏襄宗赵安金皇建年间(1210-1211年)所铸汉文平钱。铜色纯赤,制作精湛。面文“皇建元宝”四字楷书,旋读,书体端庄秀丽。边廓峻深,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6克左右。皇建钱美制而量丰,颇为广大集币者所喜爱。

    309 【光定元宝】
      西夏神宗赵遵顼(音须)光定年间(1211—1222年)所铸汉文平钱。传世原见楷书钱,数量颇丰,“光定元宝”四字俊逸潇洒,微含行书气韵。铜赤而纯,制艺精湛,边廓峻深优美,颇可与平钱佼佼者大定通宝媲美。径2.4厘米,重3.6克左右。历代泉谱唯此楷书钱一种,1984年宁夏银川出土一枚篆书光定元宝,实属钱币史上之最新发现。此钱形制、大小与楷书钱相类,然面文为优美娴熟之玉筋篆,仅“宝”字已作隶化、楷二体完全匹配,当可视为对钱,与乾祐元宝对钱相为呼应。光定元宝精美对钱之出观,既标志西夏铸钱工艺已达顶峰,同时亦宣告夏之消亡,遂成西夏最末一代钱币。

    离线 东营泉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8-31
    最后登录
    2024-06-09
    3楼 发表于2009-10-31 16:21:39



    310 【正隆元宝】
      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二年(1157年)始铸,为金建国四十二年第一钱,与前此沿用之辽、宋钱并行。正隆元宝仿北宋大观平钱制作,质地精良,文字俊秀,楷书钱文旋读,边廓整肃,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3.4克左右。正隆钱文端庄统一,甚少差异,唯以“正”字末笔是否出头分为两式。传世以左竖连下横作“﹂”者为众,末笔出头者稀有。1983年湖南麻阳出土正隆元宝大钱数枚,径2.9厘米,重4.5克,肉薄背平,相当北宋折二钱,是为最新发现。史志多载“正隆通宝”,有误。据报建国后黑龙江曾出“正隆通宝”钱一枚,迄今未曾确认。有合背钱。另有安南铸薄小异体钱。

    311 【大定通宝】
      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八至廿九年(1178—1189年)铸。此钱制作异常精湛,楷书钱文含瘦金体,俊逸秀美,内外廓整肃峻俏,系我国古钱佳品中之佼佼者。“大定通宝”四字直读,背分无文、穿上下铭“申”或“酉”字,以及夹以星月纹等数种。“申”、“酉”有释为地支纪年,亦有按阴阳五行说释甲、酉为金以昭示金国者;传世以背“酉”钱最为佳美。小平钱径2.5厘米,重3.5克,折二阔缘钱径约3厘米,重9克左右。大定钱铜色泛白,传含微银,尤以折二为甚。旧泉家遂有隶为银币者。史籍每书“大定元宝”,实误。旧谱录有折三以上大钱数种,经古泉鉴定家戴葆庭甄别实为后人伪作,然有合背钱、铁钱,亦有安南所铸劣字薄小钱等。

    312 【承安宝货】
      金章宗完颜璟承安二至五年(1197—1200年)所铸异形银币。虽由银锭转化而出,然已非称量银货而系规范流通铸币。宝货一至十两共分五等(中间三等为一两半、二两半、五两),法定一两兑铜钱二贯(二千),在交钞泛滥贬值,铜钱严重匮乏情况下作为大额钱币行用。承安宝货旦线板状,两端椭圆,中部束腰。底有蜂窝状孔洞。从出土之“一两半”宝货测得:一般通长4.8厘米,两端宽约3厘米,腰宽2.1厘米,厚度0.6厘米,重59克左右。钱面铸有“承安宝货壹两半”字样以及监制官署签押。时作伪者曲解史籍制作“承安宝货”折五大铜钱欺世,已经泉家辨伪。1981年以来黑龙江阿城等地先后出土五枚壹两半承安宝货,更加确证了承安钱是异形银币而非方孔大铜钱,其发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及研究价值。

    313【泰和重宝】
      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四年(1204年)始铸之当十大钱。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面文“泰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有大小样及阔缘窄缘等版式多种,径4.5~5.2厘米,重1~20克,光背无文,但有合背钱。篆书泰和重宝传世较丰,然因其属大美泉,仍深得藏钱家之喜爱。传世间有赝品鱼目混珠,鉴别时须加注意。另有厌胜钱。

    314 【泰和通宝】
      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年间(120l一1208年)铸。此钱史志不载,传世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四等,均极希罕。面文“泰和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瘦金体味甚浓,章法华美,制作精良,光背无文。小平钱径2.5厘米,重3.8克;当十大钱径4.4厘米,重15克左右。元人曾仿制大小“泰和通宝”充作筹码,存世亦伙,故今泉家对通宝钱之真伪尚存疑义,容待进一步鉴别考订。

    315 【崇庆元宝】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元年(1212年)铸。此钱史志不载。唯辽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与文字近似泰和重宝。“崇庆元宝”四字作玉筋篆,旋读,光背无文。钱体铜色青白,制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宁钱制,然仔细推敲仍不免匠气。近代京沪诸多泉家皆审为赝品,而钱币学家郑家相以为当属金泉。今姑存疑,以备考证。

    316 【崇庆通宝】
      此钱非但史籍不载,旧家泉谱亦多所不录,丁氏《古钱大辞典》有图而无文。传为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元年(1212年)所铸。“崇庆通宝”四字楷书,直读,仿瘦金体,光背无文。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径2.4厘米,重3.6克,折二径2.7厘米,重6.4克。制作精整,品相端好。此二钱均为孤品,亦无出土记载,加之金代钱币研究绝少,故有待进一步考证探讨。

    317 【至宁元宝】
      金宣宗完颜珣至宁年(1212年)铸。原有小平、折五各一品;小平已经泉家审定为伪作。折五钱形制大小及文字风格与崇宁通宝雷同,文字遒劲,制作精好,唯铜色红紫有异。前泉家多人疑为崇宁通宝改刻,古钱学家郑家相氏以为决非赝品,并以崇庆元宝折五钱与之相互印证。然若崇庆钱终成赝品,则巨宁钱势难立足。今且存疑,供方家研析。

    318 【贞祐通宝】
      金宣宗完颜珣贞祐五年(1217年)铸。史志不载。所见有小平、折二两种。“贞祐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此钱铜色青白,制作尚工,然于金钱中品相稍逊,传世亦罕。小平有大小样之分,小样径只2厘米,重约2.6克,大样径2.5厘米,折二径3厘米,重不详。因所传末帝哀宗铸“天兴宝会”已为泉家断为伪作,则贞祐通宝当为完颜金之末代钱币。存世可见贞祐小样赝品,集泉者须加提防。

    319 【阜昌元宝】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济南太守刘豫降金,为金太宗于天会八年立为齐帝,建元阜昌,铸阜昌元宝、通宝、重宝诸钱。“阜昌元宅”为平钱,面文旋渎,有真、篆二体,是为对钱。径2.6厘米,重3.4克;光背无文。此钱制作精整,文字秀美,其品相之佳妙决不下于北宋大观、政宣诸泉,金朝亦通行使用。唯传世数量稀少,常为泉家苦求而不得。存世一种径3.2厘米之楷书元宝钱,赝品。

    320【阜昌通宝】
      降金叛将、齐帝刘豫阜昌年间(1130—1137年)所造折二对钱。“阜昌通宝”四字为真、篆二体,直读,光背无文。径3厘米,重8.3克。制作精整,文字秀美,铸量尤少。阜昌三等钱中,以折二对钱最难求全。

    321 【阜昌重宝】
      降金叛将、齐帝刘豫阜昌年间(1130—1137年)所铸折三对钱。  “阜昌重宝”四字直读,真、篆二体,光背无文。径3.4厘米,重11.5克。阜昌钱中以折三制作最佳,虽存世不多,然较元宝、通宝钱易见。刘豫民族气节低下,然所传三对阜昌钱却堪称古泉宝库中之精品。




    322【大朝通宝】
      蒙古入主中原(1227年)以前所铸小钱。时蒙古尚未建“元”而自号“大朝”,金、宋亦以“大朝”称之,故所铸钱文曰“大朝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字体仿金大定钱,光背无文。径2.2厘米,重2.7克左右。制作粗疏,边廓欠整。另有银铸钱,背可见“?”文。大朝通宝泉家有判为交钞辅币者;亦有以为非正用品,乃赏赐钱或庙宇敬佛之供养钱。然此钱传世极罕,几无出土,甚难一见。旧谱又录“大朝金合”大钱,经考订乃后人所铸,不录。

    323【中统元宝】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1260—1264年)铸。此钱有三种。一为楷书小平,“中统元宝”四字直读,可见金钱遗风;背分无文及穿周四星两式,均甚罕。二为篆书小平,钱文旋读,制作精好,光背无文,世间唯传孤品。此二品径约2.4厘米,重3克左右,为元钱中之至珍者。另有一种特小楷书钱,径只1.5厘米,“宝”字简化为“宝”,系历代钱文中初见,此等小钱恐系庙宇供佛之用,亦不多见。

    324【至元通宝】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廿二至三十一年(1285—1294年)铸。分汉文、蒙文(八思巴文)两大版式,每式又有小平、折二、折三数等。汉文“至元通宝”楷书直读,蒙文则以上下左右顺序释读;均光背无文。小平径约2.3厘米,重3克左右,折二径约2.7厘米,重6.2克左右,折三径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平钱偏小,相当汉字小样钱。世祖之至元通宝制作粗犷,传世数量不多,尤以汉文大钱与蒙文小钱为罕见。末帝惠宗(顺帝)至元间(1335—1340年)亦造至元通宝钱,然文字制作均较世祖钱工整,钱背常见字文,亦有供养钱等,鉴别时须加分辨。

    325【元贞通宝】
      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6年)铸。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元贞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陋,文字不清。除小平、折二外,尚有特小钱,形制不按规范。小平径2.1厘米,重2.5克;折二径2.5厘米,重3.6克,特小钱径只1.4厘米,重不及2克。元贞汉文钱虽劣,然世间尚不易见。蒙文元贞通宝仅见折三一种,钱文上下左右读之;此钱制作较汉元钱精整,然传世更为希罕。另,汉文折二钱中有以元丰通宝改刻者,须留意。

    326【大德通宝】
      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年)铸。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钱“大德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除小平、折二、折三外,尚有小样钱二种,以特小者稍多。蒙文钱唯见折三一种,面文上下左右读之,然分离廓与寄廓两种。钱径一般小平为2.4厘米,重3.4克左右;折二2.7厘米,重6.3克左右;折三3厘米,重9.4克左右。大德钱传世及出土均少,故甚希罕,尤以蒙文折三钱为最。又,西夏崇宗亦曾用“大德”年号(1135—1139年),然史无铸钱记载,而此钱浑然元钱风貌,更有蒙文钱佐证,当是元铸无疑。

    327【至大通宝】
      元武宗至大三至四年(1310一1311年)所铸汉文钱,系元钱中铸量最大,制作文字最工的一种。面文“至大宝”楷书,直读,浑然具金大定钱文风,铜质红褐,边廓峻8光背无文。钱体大小厚薄略异,径2.3~2.4厘米,重2.8~4克。传世尚见一种小样钱,径2.1厘米左右,肉质较厚,数量亦至大通宝一文当至大银钞一厘,与纸币并行,千文值银钞一两。旧谱尚录一种窄缘折二钱,难见。

    328【至大元宝】
      传为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211)所铸。大小厚薄不均,繁杂多样。“至大元宝”四字楷书,直读,笔画失工,大小多变,“寳”字有简化为“宝”者;均光背无文。因至大元宝钱形制、文字粗劣多变,远不及通宝钱整齐规范,故泉家认为,由于元代崇信宗教,此当为各地官铸之庙宇供养钱,而非正式行用货币。今存其说,以供考订。

    329【大元通宝】
      元武宗至大三至四年(1310—1311)所铸当十蒙文大钱,一当至大通宝十,与银钞等并行。铜色亦褐,制作精好,边廓整肃。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四字按上下左右顺序释读,光背无文,是元代大钱中造得最多最好的一种。径约4厘米,重19克左右。旧谱录有一种汉文“大元通宝”小平钱,罕极。又见一品背刻四个异文之“大元通宝”,系用大观通宝改制之赝品,曾为旧泉家方地山奉若圭璧。另有“大元元宝”、“大元至治”等供养钱,附录于兹。

    330【皇庆元宝】
      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年)所铸汉文小钱。数量甚罕,铸制粗串。“皇庆元宝”四字楷书。直读,笔画多模糊不清,“庆”字尤甚,背分无文及穿上仰月者二种。钱体颇小,大者径不过2厘米,小者1.7厘米,更有一种供养钱径不足1.5厘米,所有钱重均在3克以下。皇庆元宝品相甚差,观赏价值不大,但因其稀少而标价高昂。旧谱所载一种“皇庆通宝”平钱,真伪莫属,不录。

    331【延祐元宝】
      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年)所铸汉文小钱。此钱大小数种,制作粗陋,文字拙劣。“延祐元宝”四字为不规整楷书,直读,均光背无文。直径1.2~2.6厘米,重1.5~3.6克;其形制之杂乱非但于元钱中,即在历代铸币史上亦属罕见。此钱出世甚少,多为庙宇所造供养钱,价虽昂然无甚艺术价值可言。

    332【延祐通宝】
      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年)所铸汉文小钱。所见有大小二种,制作较元宝钱稍工。“延祐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1.9~2.3画米,重2.4~3.2克。传世甚少。旧谱尚列“延祐三年”背文“大昊天寺”及“延祐贞宝”小钱,均系庙宇供养钱,亦少。

    333【至治通宝】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所铸汉文小钱。大小数等,铸制粗率。除最大一种小样平钱制作及文字略好,余皆杂小浅陋,笔画不清。“至治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均光背无文。径1.4~2.2厘米,重1.8~2.6克。此钱大者或系行用品,小者多属供养钱。

    334
    【至治元宝】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年)所铸汉文小钱。有大小二种。大者相当折二钱,制作较工,边廓完整,“至治元宝”四字楷书直读,笔力遒劲,光背无文。径2.7厘米,重约6.4克。此钱传世甚罕。小钱径1.6厘米,重2.2克,文字模糊,边廓不整,多属供养钱之类,然传世及出土均不多。另有一种“至治元年”小钱,纯系供养品。

    335【泰定通宝】
      元泰定帝泰定年间(1324—1327年)所铸汉文小钱。有大小二种。大钱铸制稍好,边廓完整,面文清楚。“泰定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笔画活泼;光背无文,径2.1厘米,重2.6克左右。此钱传世甚少。小钱制作粗率,径约1.5厘米,重不及2克,文字局促不清,边廓欠整,为典型元代粗制小钱,今不多见。

    336【泰定元宝】
      元泰定帝泰定年问(1324—1327年)所铸汉文小钱。制作简陋,“泰定元宝”四字行书,直读,“寳”字简化,笔法草率,然尚不矢某种墨趣。径1.6厘米,重2克左右,光背无文,此钱传世不多。旧谱尚录一种“泰定元年”小样平钱,制作精好,钱体及文字俱佳,然世间极少能见,当为供养钱属。

    337【致和元宝】
      元泰定帝致和年(1328年)所铸汉文小钱.径1.7厘米,重2克左右。“致和元宝”四字楷书,直读,笔画拙朴,“寳”字简化,“致”字左部不清,易误识为“政”。光背无文。泰定帝“致和”年号行七月而终,故致和元宝所出甚少,今尤难见。

    338【天历元宝】
    元文宗天历年间(1328—1329年)所铸劣质汉文小钱。径1.6厘米,重量不足2克。“天历元宝”四字楷书,直读,“寳”字简化。钱文紧缩于穿廓四周,是为典型之“寄廓”钱。然铸制粗陋,面文严重不清,内外廓残缺不全,近乎董串小钱,可谓元钱中之最恶劣者。据载此钱数枚均得之于佛脏,当属供养品无疑。

    339【至顺元宝】
      元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2年)所铸汉文小钱。所见有大小二种。大钱略小于至大通宝,然制作尚工,文字清秀。“至顺元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颇具至大钱遗月。径2厘米,重2.5克左右,传世数量不多。另有一种特小钱径月1厘米,系元钱中之最轻小者,可列入“鸡目钱”之属,然文字笔画尚勉强能辨,亦为庙宇供佛之钱。

    340【至顺通宝】
      元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2年)所铸汉文小钱。所见大小不一并各式背文者数种,其中以最大一种小样平钱制作较好,边廓坚实匀整,文字规整有力。“至顺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厘米,重2.7克左右,此钱存世不多。其余小钱径在1.6厘米左右,重2克上下,穿廓多四决,除光背者外,背文有“太乙”、“护圣”等。至顺三年(1332,壬申年)更出面文“至顺壬申”、背“太乙”、“护圣”等钱,标明所有此类小钱均为寺院佛像前之供养钱。

    341【元统元宝】
      元惠宗(顺帝)元统年间(1333—1334年)所铸汉文小钱,有大小两种。“元统元宝”凹字楷书,直读,“寳”字简化,文笔纤瘦,字体弱小。小钱面文显著离廓,四字紧贴外缘,为历代古钱中所少见。径1.3~1.7厘米,重1.5~2克,背均无文。“元统元宝”一钱双“元”,且元宝钱面文直读,在各钱中亦较奇异。

    342【元统通宝】
      元惠宗(顺帝)元统年间(1333—1334年)所铸汉文小钱。形体较元宝钱稍大,制作亦较浑厚。“元统通宝”四字楷书,直读,书法质朴,边廓完好,光背无文。径1.9厘米,重2.4克左右。元统通宝钱存世不多,欲求一见,甚难。

    343【至元通宝】
      元惠宗(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所铸汉文钱。世祖忽必烈至元间(1285—1294年)亦造至元通宝钱,其汉、蒙两体小平至折三计六品。惠宗至元通宝区别在于:一、自小平至特大四体异文钱版式繁杂,变化无常,不似世祖钱规整;二、制作更趋精致,面文更显端庄健美;三、除光背者外,复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者及供养钱等,分外丰富。惠宗至元钱小平径2.4厘米、重约3.4克,折二径2.8厘米、重约6.5克,小平小样钱多种径在2.2厘米、重3克以下。特大四体异文钱,面文为汉字“至元通宝”,背文由蒙、西夏及察合台文组成,直读为“至治通宝”(一钱面背年号相异待考),此钱径4.5厘米,重达20克以上。惠宗至元钱铸量甚少,因其精致,在元钱中显得颇为希罕。

    344【至元元宝】
      元惠宗(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所铸供养钱。面文除“至元元宝”,尚有“至元戊寅”、“至元七年”等数种。“戊寅”为干支纪年,系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至元七年”即惠宗至元末、至正始,为1341年,此钱倘系于世祖则为1270年,或为祝祷大元建立(1271年)而铸,今姑存疑。据此类钱之形制不一、文字繁杂以及背文铸有“香殿”者等,断为供养钱当无疑义。

    345【至正通宝】
      元惠宗(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铸。至正通宝铜优制精,品类繁多,但规律显然:一、面文一律为端庄秀丽之直读汉字“至正通宝”;二、背穿上一律为记年或记数之蒙文;三、以背穿下有无记数汉字可将至正通宝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蒙文分别为寅、卯、辰、巳、午五个地支记年字,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1350—1354年),每一记年均铸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此十五品钱字深廓细,制作最精,径2.5~3.4厘米,重3.6~16克,为元代铸币中最佳美者。第二类蒙汉记值钱:穿下有记数汉字,其数与穿上蒙文同,分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四种,再加穿下汉文“壹两重”一种计五品(另有释读为“亥五”、“戊十”两品再考)。第三类蒙文记值钱:穿上蒙文记值为折三、折五、当十计三品。后二类形制及铸造均不及记年钱精美,大小轻重略有变异,然在元钱中仍堪称佳制。“壹两重”大钱径4.9厘米,重42克,系至正通宝中最重大者。至正通宝套钱大批量涌现,使元代钱币铸造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346【至正之宝】(权钞钱)
      元惠宗(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所铸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精良。面文“至正之宝”为端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古”系记江西吉安道监制;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右为币值银重,所见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及“伍钱”五种。“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径达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来出现之最大行用方孔圆钱。权钞钱所出极少,因其珍贵后世累有仿制者,乃至臆作“叁两”、“拾两”大钱,鉴别时应加注意。

    347【天祐通宝】
      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在江苏高邮建立“大周”政权,建元“天祐”,并铸天佑通宝钱。“天祐”含上天保佑意。钱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等,背穿上可见“一”、“贰”、“叁”、“?”等记值篆文。铜质赤褐,制作精美,文字秀丽。“天祐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系仿当时至正通宝制并可与之媲美。径2.5~4厘米,重3.5—20克。天祐钱传世不多,加以明太祖朱元璋的搜缴销熔,现存世品较少,尤以折二钱最为难求。

    348【龙凤通宝】
      元末红巾军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帝,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建都安徽毫州,国号“宋”,建元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此钱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铜赤如金,钱体浑朴,文字遒美。“龙凤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小平径2.5厘米,重3.3克,折三径3.3厘米,制作尤精。龙凤通宝传世甚罕,今世间所见多为赝品,须加辨别。另传明初西川起义军田成九曾造背“永”仰月龙凤通宝钱,所见为伪作。

    349【天启通宝】
      元末起义军首领徐寿辉(真一)在湖北蕲水称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改元天启,铸行天启通宝,俗称“徐天启”钱。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天自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折三另见一品篆书钱,罕极。小平径2.4厘米,折三3.2厘米,重未详。明熹宗朱由校亦造夭启通宝,“徐天启”与“明天自”的区别在于:一、徐紫铜而明黄铜;二、徐天启“啓”字第一笔成撇与第二笔紧连作“戶”状,明天启首笔成撇然与次笔断开成“戸”状,或虽连但首笔为点成“户”状,鉴别时稍加注意易于分清。世间所见多为明天启,而徐天启万难一见。

    350【天定通宝】
      元末起义军首领徐寿辉在湖北蕲水称帝后,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天启”年号为“天定”,并铸行天定通宝钱。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铸量远较天启钱丰富。“天定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书法俊秀,文字同徐天启如出一手,风格绝似,制作精整。钱径分别为2.4、2.8、3.2厘米,形制规范,系起义钱中流传较多的一种美泉。然世间仍有伪作之折三钱或以大定通宝堆刻之小平钱流传,鉴别时应加注意。

    351【大义通宝】
      元末起义将领陈友谅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杀其头目徐寿辉,而于湖北武昌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并铸“大义通宝”。依天启、天定钱制,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铜色红褐,制作稍逊。“大义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分别为2.3、2.7、3.1厘米,规格工整,然略小于天启、天定钱。大义通宝铸量较丰,传世略多,然世间仍时见赝品。

        明

    352【大中通宝】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1361—1367年)铸于应天府(今南京),部分记地钱为洪武年间按洪武通宝定制补铸。计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及当十五等。“大中通宝”四字楷书,直读。除光背者外背文有记值、记地、记值兼记地计四类。五等四类已见大中通宝钱52种。自小平径2.3~2.5厘米,重3~3.6克,至当十钱径4.2~4.5厘米、重28~36克,每等钱大小版式不一,文字肥瘦各异,边廓宽窄多变。其背文记值者可见:一、二、三、五、十;记地者为:京、豫、浙、福、广、桂、鄂、济、北平等九种;记地兼记值者有:桂一、桂二、广二、二福,桂三、广三、三福,桂五、广五,北平十、鄂十、京十、广十、济十、桂十、十福、十豫、十浙等。其中以光背、背文“十”、“京十”及背“浙”等钱存世较多。世传背“治”小平钱为日本加治木地方铸。

    353【洪武通宝】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1368—1398年)所铸制钱。形制同大中钱,计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面文“洪武通宝”楷书,直读,各钱字体及笔画稍有变异,然较大中钱规整。除光背无文一类,背文记值者有:一、二、三、四、五;记重者为:一钱、二钱、三钱、五钱、一两;记地者为:京、北平、浙、豫、济、鄂、桂、福、广等九局;记地兼记值者有:桂一、桂二、广二、二福、桂三、三福、桂五、广五、五福、京十、北平十、广十、鄂十、济十、桂十、十豫、十福、十浙等。五等五类已见洪武通宝钱近60种。同等钱大小轻重均有差异。小平径2.4厘米左右,重2.6~3.5克,当十大钱径4.5厘米左右,重30克上下。洪武通宝以光背平钱及各等记重钱较为常见,当十大钱存世尚丰,余各类钱传世较少。世间时见各种背文改刻,铲刮之“异品”,为作伪者弄假之作,鉴别时须加留意。另有日本加治木地方所铸记地洪武平钱三种,其间以背“治”者为常见。

    354【永乐通宝】
      明成祖朱棣(音弟)永乐年间(1403—1424年)所铸。传世仅见小平钱,铜色紫红,制作精良,边廓整肃。“永乐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笔画清秀,光背无文。钱体大小稍有变异,一般径2.5厘米左右,重4克上下。永乐钱传世较多,流布甚广,近代我国东沙、西沙群岛均有成批出土。另有广穿及银制大小样钱,其间或有日本所铸者,均罕见。近年更发现折三黄铜大钱,径达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传世唯见缺角孤品,极为珍罕。另日本尚铸有永乐通宝小平铜钱。

    355【宣德通宝】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间(1426—1435年)铸。传世仅见平钱,因夹有铅锡,常见品铜色黯淡,制作粗疏,为明钱中品相较差者。面文“宣德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钱体大小不一,径2.4~2.5厘米,重3克左右。宣德钱传世数量尚丰,然近年已不多见。

    356【弘治通宝】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年间(1488—1505年)铸。存世常见为小平钱。因含锡量较高,铜色灰暗,亦有少数呈紫褐色者。此钱制作粗疏,大小不一,背廓多平夷。面文“弘治通宝”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4~2.6厘米,重3~4克。可见大字隶书钱,甚少。现代钱币学家郑家相曾获弘治当十大钱一品,明风灿然,极为珍罕,加之永乐折三钱问世,庶可修正旧谱“永乐、宣德、弘治三世无大钱”之说。

    357【嘉靖通宝】
      明世宗朱厚?(音聪)嘉靖年间(1522—1566年)铸。仿洪武钱制,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背文唯见记重一种,然甚稀少。传世多为光背平钱。此钱制作混杂,青铜、黄铜均有,更兼夹铅锡者,字体笔画多变,粗细不等。面文“嘉靖通宝”楷书,直读,“靖”字可见左旁“斜立”者。传世有所谓“金背”(精制窄缘光背)、“镟边”(阔缘)、“火漆”(劣质黑钱)等数种,更有私铸恶钱。嘉靖通宝每等钱大小不一,轻重各异。一般平钱径约2.5厘米,重3~4.5克,当十大钱径约4.5厘米、重24克以下。另有合背钱。史传嘉靖间曾补铸先世九种年号钱,经考不实。

    358【隆庆通宝】
      明穆宗朱载重隆庆年间(1567—1572年)铸。传世仅见小平一种。多为黄铜,钱体浑厚,制作较工,边廓修整。面文“隆庆通宝”楷书,直读,笔法匀称,光背无文。径约2.5厘米,重4克左右。传世隆庆钱尚丰,然今似不易多得。又,自隆庆多用黄铜浇制,嗣后各代黄铜钱便渐多起来。

    359【万历通宝】
      明神宗朱翊(音义)钧万历年间(1573—1620年)铸。传世多见平钱,亦有少数折二光背钱,铜质赤、青、白均有。制作精粗互见,文字有肥瘦之分。钱体大小轻重不一,版式纷繁复杂。面文“万历通宝”楷书,直读,有少数跂“历”(左撇直下如“┌”)钱。径2.4~2.5厘米,重3.4~4克,除光背及见星月纹者,背文有:工、天、公、正等字。有合背钱及面“万历”背私通宝”之合号钱。存世尚有背文“矿银”之银质钱,极罕。近年洛阳明墓曾出土薄小银质冥钱一枚,字形浅陋。另传有铁钱,未见。旧谱尚列一种径8.5厘米之特大万历钱,然其真伪待考。

    360【泰昌通宝】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一月遇害身亡,其子熹宗朱由校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补铸光宗年号钱文曰“泰昌通宝”。所见仅为平钱,制作尚工,文字端正。面文楷书,直读,其背或可见星月纹。径约2.5厘米,重2.8克左右。另有合背钱以及“泰昌”、“万历”异号合背钱,“泰昌”、“天启”合号钱等,存世品尚不难求,亦可见当时制作之乱。

    361【天启通宝】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1621—1627年)铸。有小平、折二、当十三等多种品类,大小各异,变化甚多。“天启通宝”四字楷书,直读,除光背者外,小平钱背有星月及记重(壹钱、壹钱一分、—钱二分)、记局(户、工)、记地(京、浙、新、密、云、镇、院),另有“奉旨”等,折二钱背有星号,记值(二)、记地(浙)等,当十钱除光背者,尚有记值、记重、记地等数种,铸量亦丰。平钱径约2.4厘米,重2.6~3.6克。当十大钱径4.4~4.8厘米,重18~30克,大小轻重变化较大。明天启与徐(寿辉)天启的区别在于:明天启首撤与第二笔断开成“戸”状,或首笔为点成“户”状,而徐天启首撇与次笔相连成“戶”状,字体亦有明显差异,稍加注意即不难鉴别。另有合背钱,及“天启”、“泰昌”合号钱等,不一而足。



    362【天命汗钱】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在满洲建大清国,号太祖,建元天命,并铸满文“天命汗钱”。面文为初期无圈点老满文,字迹清楚,四字按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此钱体形硕大,铜亦而润。径2.7~2.8厘米,重5.4~6.4克。老满文天命汗钱为清朝第一代货币,铸量尚字,然今世间已不可多得。旧谱尚录一品当十大钱,真伪莫属。

    363【天命通宝】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满洲建大清国,建元天命,除铸老满文天命汗钱,并铸汉文“天命通宝”。面文楷书,直读,字体浑朴,“命”字下部紧窄省笔。边廓宽阔。光背无文。钱体较老满文天命汗钱略小,径2.6厘米左右,重4.6~6克。天命通宝铸量稍多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清钱为少。旧谱尚录一种异范天命通宝钱,文字端丽,罕甚。

    364【天聪汗钱】
      清太宗皇太极于1627年在满洲继太祖努尔哈赤位,改元天聪,并铸者满文天:聪当十大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背铸老满文穿左为“十”,穿右“一两”,系仿明天启之记值记重制。径4.4厘米,重约22克左右。制作精好,边廓坚挺,品相优美,今颇不易得。旧谱尚刊有小样当十钱及汉文“天聪通宝”平钱各一品,极为少见。

    365【顺治通宝】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主国于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制钱。法定成色为铜七、铅锡三,千文—吊,值银一两。但各省铸行每有变异,并有私铸者。“顺治通宝”面文为工整楷书,直读;按背文区别计分五式,即享有盛名的“顺治五式”钱。一式:仿古钱。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8克左右。二式:汉字钱。制仿唐会昌开元,背铸各地局名一字,列穿上或穿右,共有22字(户、工、临、宁、原、宣、同、江、西、阳、荆、延、襄、东、河、蓟、广、昌、浙、陕、福、云)。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一厘钱。顺治十至十七年(1653—1660)所铸权银钱,穿左“—厘”示每钱折银一厘行用;穿右为铸局名,凡十七字,较二式汉字钱少延、西、荆、襄、云五局。径2.6厘米,重4克上下。四式:满文钱。背铸两个新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泉”或“源”,系户、工两部所造。径2.7厘米,重4.4克左右。五式:满汉文钱。背穿左为满文铸局名,穿右为各铸局名汉字。计有: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等十二局。径达2.8厘米,重4~5克。顺治钱中以第五式满汉文钱制作最佳,铜色黄润,存世甚丰。另有合背钱及记重记值之当十大钱,颇罕。顺治五式钱奠定了有清一代货币形制的基础,嗣后各代多沿袭,顺治钱制参照铸行,故影响深远。

    366【康熙通宝】
      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所铸制钱。面文“康熙通宝”楷书,直读,按背文可分两大类;一、仿“顺治四式”满文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渎,为户、工两部造。二、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背穿左为满文局名、穿右汉文局名,计22个铸局。其主要20局记名口诀为: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另有甘肃巩昌局铸“巩”字钱,山西省局铸“西”字钱,均罕甚。以上二类钱制作亦同顺洽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铸半重“轻钱”,折价使用,然传世不多。存世劣小砂版,鹅眼钱等均系私铸。另有少数背星月者及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六钱等,品类多而铸量甚少。

    367【罗汉钱】
      康熙通宝异品.传为庆祝康熙帝六十寿辰(1714年)由户部宝泉局所铸之“万寿钱”,因曾置放罗汉腹中充佛脏多年,后世遂称之为“罗汉钱”。另说乃康熙间平藏清兵以庙宇金,铜罗汉熔铸之钱,流传不一。罗汉钱面文“康熙通宝”楷书,直读,背文为满文“宝泉”字。与一般康熙钱文不同处在于:“熙”字少“臣”左之一竖,而“通”字走之仅为一点(俗称“一点通”)。此钱制作精良,色泽光亮,因被民间看作吉祥幸福的信物而受普遍珍爱。后世屡有仿制翻铸,然精粗轻重不一。原铸头炉钱径2.65厘米,重约4.8克,边阔字壮,金光灿然,今世间已不可多得。

    368【雍正通宝】
      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1735年)所铸制钱,按顺抬四式满文钱造。面文“雍正通宝”楷书,直读,背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记局满文计20字(除户、工二部均为省局名,州、府局已废):泉、源、巩、河、苏、广、昌、浙、陕、桂、徊、云、南、台,(以下新设)武、黔、川、晋、济、安。雍正钱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在历代清钱中居少而精地位,可见雍正钱法严谨。一般径2.6~2.8厘米,重3.6~5.4克。存世尚有贵州宝黔局大样钱一种,形制类折二,甚罕见。

    369【乾隆通宝】
      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05年)所铸制钱。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2局开铸,多用黄铜、青铜,亦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阿克苏、叶尔羌、喀什葛尔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新疆红钱”;或“背尔钱”(“普尔”维语即钱意)。面文“乾隆通宝”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左为“宝”,穿右铸各局名。新疆红钱左多满文而右为回文。钱体大小厚薄不一,文字笔画位置多变,系清平钱中版式最繁者,超乎北宋各钱。一般径2.2~2.5厘米,重约2.4~4.8克。少数钱背可见星号或汉字,另有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世可见雕母数种,至为珍贵。

    370【嘉庆通宝】
      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铸。因币材含铜及铅锡各半,故钱质灰暗脆弱,兼杂以私铸劣质小钱,为清代制钱中品相甚差者。“嘉庆通宝”楷书,直读,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字。径2.2~2.6厘米,重2~4克。少数钱背可见星月纹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另有吉语背文如,“天子万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以及“日日生财”、“嘉庆万年”、“唯和唯一”、“如卖三倍”、“四方来贺”、“五世同堂”等近20种,为历代古泉所仅见。

    371【道光通宝】
      清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年)铸。形制特点基本与嘉庆钱同,所异者唯新疆阿克苏、库车二局因乏铜始铸折五、当十升值平钱,系清代虚值大钱之滥觞。“道光通宝”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宝局名二十。少数钱背有星月纹及记地记年记值汉字,然不多见。道光钱制作粗疏,除户、工二部宝泉,宝源二局所铸形态稍整,各省所出质地均劣,加以私铸劣钱充斥,故大小不一,轻重悬殊。常见品径2.2~2.4厘米,重2.5~3.6克。除新疆红钱二种,几无任何希罕之品。

    372【咸丰通宝】
    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铸平钱。因政洽腐败,经济危困,未久即受各等重宝、元宝大钱冲击,通宝钱遂严重贬值,故制作简陋,形制混杂,全国27局所出小平钱,铜质,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粗劣者多而精良者罕。一般径2.2~2.6厘米,重2.4~4.2克,其中大样钱鲜见,而更多为私铸劣质薄小钱,其间鹅眼钱重不足1克。背为满文各宝局名,常见者约20局左右,尤以“宝台”局、“阿克苏”局、“宝通”局所出为稀少,传世尚有“咸丰通宝”雕母数种,极为珍贵。

    373【咸丰重宝】
      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因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进逼及国内太平天国兴起,危机四伏,财政枯竭,为挽救币制行将崩溃之势而始造咸丰大钱。统分两类:当百以上文曰“元宝”,当百以下称“重宝”。“咸丰重宝”计有: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共八等,全国计有28局先后开炉鼓铸,出现中国货币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恶性通货膨胀。咸丰大钱币制极为混乱,大小错出、轻重倒置比比皆是。如“当五十”钱大者径6厘米、重80克,小者径4.6厘米、重30克;而同时“当百”钱则有径5厘米、重63克者,犹不及“当五十”钱,故其直径,重量无法按等级统一标注。币材除红铜、黄铜及铅锡外,尚有各种大小铁钱。制作精粗不一,版式纷繁,仅大小“重宝”钱即多达五百种左右,于世界铸币史上亦属罕见,尤以福建所出多而奇特。1984年在江苏江阴县出土一枚特大咸丰重宝钱,系宝苏局铸,其径22厘米、重2.9公斤,乃迄今所见之最大咸丰钱,估计为镇库或供奉样品。

    374【咸丰元宝】
      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始铸之当百以上大钱,统称“咸丰元宝”。等级计分: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当五百、当千共六种,户、工部及省、地28局几乎同时开铸。币材混杂,精粗不一,大小错出,轻重倒置。其间“当百”最轻者为36克,最重达296克,而“当五百”者最重仅为119克,“当千”尚有更轻的。其制之乱可以想见。直径最小者4.7厘米,最大为宝福局所铸“当百”钱径达8厘米。咸丰元宝连同重宝、通宝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家所藏,据不完全统计即达917种。咸丰大钱的铸造把本已危急的财政推向崩溃边缘,引起国内上下普遍的不满和反抗,铸行未久便在咸丰四年(1854年)逐步停炉,而咸丰钱却在货币史上留下极为庞杂的一章。今世所传大钱,常见者多为咸丰元宝或重宝钱,然其中仍不乏后铸,翻铸伪品。原因是历代匠人多以原钱作铸母,浇铸出大量复品以供民间作门帘坠手或帐门压脚用,其性能已蜕化为实用工艺品。

    375【咸丰厌胜钱】
      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铸厌胜钱。品种多样,形制不一,多为各式吉语钱。文字内容如“咸丰万年”、“大清一统”、“天下太平”等多种,并有背纹游龙戏凤者,颇精。此外,又仿王莽刀、布铸制庙宇土梁钱数品,别有韵致。咸丰厌胜钱多为官炉所铸,以作内廷赏玩及礼仪之用,亦有民间仿制及后铸者。今存世不多,故为泉家所珍。

    376【祺祥通宝】
      咸丰十一年(1861年)文宗崩,载垣,肃顺等八大臣受遗诏辅穆宗政,改元祺祥,并令工部铸祺祥通宝钱。然因慈禧杀大臣而亲自摄政,未久即改元同治(意与东宫慈安后辅佐六岁穆宗共同治国),祺祥钱遂铸而未行。面文楷书,直读,背为满文“宝源”。云南东川之宝东局亦有微量铸品。径约2.7厘米,重4克左右。祺祥通宝因铸时短促且未流通而传世甚少,难能一见。国外尚存铸成而未錾开之“祺祥钱树”,是为至珍。

    377【祺祥重宝】
      清穆宗初登基时(1861年)由载垣、肃顺等八大臣奉诏辅政,改元祺祥,于铸祺祥通宝时并铸“祺祥重宝”当十钱。未久因慈禧摄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重宝亦未得通行。面文楷书直读,背穿左右为满文“宝泉”或“宝源”二局名,穿上下为汉文记值“当十”二字。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有合晋钱及“祺祥”、“同治”异号合背钱。此钱传世甚少。

    378【同治通宝】
      清穆宗同治年间(1362—1874)所铸平钱。因咸丰大钱造成的币制危机;以致一些省,地钱炉相继倒闭或停铸,同治十三年间所出较少。其钱铜差质轻,民间更铸鹅眼恶钱。一般官炉制钱径2.2~2.5厘米,重2~3.6克。面文楷书,直读;背为满文记宝局名,然可见品类甚少。丁氏《古钱大辞典》描摹满汉文记局钱20品,皆有图无文,或系后期仿康熙制补铸之纪念品,迄今末见传世。另有厌胜吉语钱数种。

    379【同治重宝】
    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年)所铸当十钱。面文“同治重宝”楷书,直读;背文穿左右为满文记局,上下为汉字记值,大小不一,精粗互见,以户、工二部所铸较为工整。一般径2.8~3.2厘米,重6~12.5克。丁氏《古钱大辞典•拾遗》所绘形制规整重宝钱十四品,抑或系后铸品。

    380【光绪通宝】
      清德宗光绪年间(1876—1908年)所铸减重制钱。面文多为楷书,少数局曾出隶书、篆书钱,背为满文记局名。除原有铸地,又新立天津宝津,宝沽及盛京宝奉,吉林宝吉等四局。另有背文记值,背星月纹及合背钱等,加以私铸钱众,版式甚繁。一般径2~2.4厘米,重1.8~3克。光绪八年(1882年)广东最先出现机制钱,系黄、紫铜片以机械冲压而成,大小二式,其间有背文“库平一钱”者。山西宝晋局曾铸特大通宝钱,精美而少见。传世尚有一套宝泉局出背铭“千字文”套钱,穿上各见“千字文”一字,颇有异趣。丁氏《古钱大辞典》曾录背满汉文记地钱20品,今不见传,或系后铸。另有吉语钱。

    381【光绪重宝】
      清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年)所铸当十钱。有黄铜、青铜二种,形制较平钱工整。面文为清秀楷书,直读,背穿左右为满文宝局名,上下为汉文“当十”二字。传世以户、工二部宝泉局、宝源局铸品为常见。旧谱所列各省局所铸18品恐系补铸,今不易见。

    382【宣统通宝】
      清末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年间(1909—1911年)铸。传世仅见户部宝泉局所出大小样各一品,广东宝广局机制小钱一品计三种。径1.2~2.4厘米,重1.4~2.8克。面文楷书,直读;背穿左右为满文“宝泉”、“宝广”二字。我国方孔圆钱自秦始皇统一中国铸行“半两”钱始,至末代王朝“宣统通宝”结束,流通长达2132年,这在世界货币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既反映了金属铸币的相对稳定,也折射了封建币制的保守和进步缓慢。这对研究我国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83【太平天国】
      清咸丰三年(1853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天京(南京)并正式开铸太平天国钱。未久,苏州、杭州、徽州、衡阳、绍兴、嘉兴等地亦先后铸制。币材金、银、铜、铅、铁俱有,铜币为主。形制一般分:小平、折五、当十、当五十、当百五种,然均不记值。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国”字方框内从“王”。面、背文字款式多变,计有六种“面背”铸文形式:天国•通宝、天国•圣宝、太平天国•圣宝、天国太平•圣宝、天国圣宝•太平、太平圣宝•天国。其中以“太平天国•圣宝”平钱最为常见,以“大花钱”较为珍希。各类钱大小厚薄均不相同,制作及文字互有差异,加之各地私铸甚多,故版式纷繁,称量复杂。仅钱币学家马定祥父子所著《太平天国钱币》一书中即收录230种左右。其中最小的“太平天国•圣宝”平钱径1.9厘米,重2.2克,而最大的“太平天国•圣宝”大花钱径33.5厘米,重达4500克。太平天国钱因其品类繁富,广受喜爱,故传世多有伪作及臆造品,鉴别时须加留意。

    384【太平通宝】
      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在刘丽川领导下起义,建“大明国”,改元天运,并于次年(1854年)铸太平通宝钱,以示响应太平天国运动。面文楷隶并见,直读,背文三种,一为上日下月纹以示反清复“明”,二为上月纹下“明”字,三为满文“宝云”二字,以便混用于清钱之中。一般径约2.4厘米,重3.2—4.5克。小刀会之太平通宝铸行一年余,传世不多。今泉界有将安南铸背纹上星下晕月之太平通宝误作小刀会钱,然其“平”中两点呈“八”字形,不难分辨。另,旧谱尚录一种背“文”字太平通宝钱,系浙江天地会所铸会钱,前多列入太平天国造,不当;今并录于兹。

    385【平靖胜宝】
      清咸丰七年(1857年)天地会系统之广东三合会首领李文茂(大成国副帅)攻占广西柳州,自称“平靖王”,并铸平靖胜宝钱。形制为折二型,面文欠工,直读,背文按各军番号铸“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及“御林军”、“长胜军”七种文字。多为黄铜浇制,规格整齐。径约2.7厘米,重7~11克。因次年李文茂即战败身亡,钱出不多,存世稀少。旧说为太平天国洪秀全造,实误。天国惯例每用“圣”而不用“胜”,更无“御林军”、“长胜军”之制。而“胜”却为天地会各系山堂命名专用字,故隶为李文茂铸可安。传世一种当千铭文平靖胜宝大钱,经查证系民国间南京及绍兴匠人伪作。

    386【平靖通宝】
      清咸丰七年(1857年)天地会系统之广东三合会首领李文茂(大成国副帅)攻占广西柳州,自称“平靖王”,并铸平靖通宝平钱。时限或在“胜宝”之前,然流通更为短暂。面文楷书而含隶韵,背穿右为篆书“中”字,或含中军行用之意。文字及制作均较胜宝为佳,质地黄铜。径2.1~2.5厘米,重4~6.2克。少数钱身现直线纹,然非锉削痕迹。旧说为太平天国钱,实误;详见平靖胜宝条。

    387【义记金钱】
      清咸丰八年(1858年)浙江平阳赵起等八人聚义成立金钱会,积极发展组织,并铸“义记金钱”作为会员入会凭证。面文楷书,直读,“金”头从“入”以示入会意。初铸钱背穿左右为交叠方胜图,穿上铸“天”、“地”、“离”等字,有析为天地会分支标志者,亦有以为系记八卦名。后期铸量渐大,除方胜图不复铸字。其中有背篆书“震忠团鲸”者,系赵起为与其县令周旋曾将所部暂改平阳团练时所铸。义记金钱质多黄铜,制作精良,一般径3.8厘米,重15~25克;一种背“离”大钱径4.8厘米,重30~40克。金钱会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起义,次年失败。传世义记金钱原不足20品,然近年浙江民间不断有新的发现,数量日见其丰。

    388【嗣统通宝】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地会系统号军首领张保山在贵州思南发动起义,自托大明后裔,号秦王,建元嗣统,并铸嗣统通宝钱。旧释太平天国钱,或谓咸丰五年刘义顺起义钱,均待商榷。嗣统通宝多为黄铜厚实平钱,面文为拙朴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厘米,重4.5~7克。此钱存世不多,常为旧谱所缺,迄今仍属罕见之品。

    389【天朝通宝】
      因钱号“天朝”旧谱一般均定为太平天国钱。今泉家马定祥以为当属浙江天地会假太平天国声威于同期(1850一1868年)所铸会钱。因此钱多出浙江;“天朝”二字隐含“大明”,合于天地会复明宗旨;背“永”字与浙江天地会所出背“文、武、永、圣”等名号钱恰好成套,故非太平天国出。面文为端庄宋字,直读;背文有穿上“永”及穿下倒“永”之别,据析上“永”为首领钱、倒“永”为一般会员执。径约2.4厘米,重4克上下。此钱传世较少,为珍稀之品。

    390【皇帝通宝】
      旧谱列为太平天国(1850一1868年)钱。然与天朝通宝一样,当系浙江天地会组织所铸会钱。因洪秀全信摩基督上帝,曾明令严禁天国内称“土”称“帝”,而概以“王”称,故不致再造“皇帝通宝”。兼以此钱出于浙江,背文“圣。字亦合“文武永圣”套钱文字。背文“圣”有穿上正立与穿右横卧之分,传前者为会首信物,后者为一般会员执。径2.4厘米,重5克上下。另有背汉满文“宝浙”重宝钱,系混入清钱行用之品,故此钱存世尚丰,而背“圣”者颇难一见。

    外国•朝鲜

    391【乾元重宝】
    朝鲜高丽王朝时穆宗王诵二年(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始铸。形制仿唐乾元重宝,然唯见平钱,径约2.5厘米。面文“乾元重宝”隶书,直读,“乾”字亦按古体,写作鱼钩乾,背穿上下可见“东国”二字,意其国在中国之东。传有光背无文者,未见。另有铁钱,形体稍大于铜钱,为穆宗前成宗王治十五年(996年)所铸。此二品传世绝少,今极难一见。

    392
    【海东元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二年(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所铸平钱。面文“海东元宝”为仿宋真书,直读,质厚字大。“海东”则示其国在黄海之东。径约2.4厘米,重5.1克,背漶漫,穿下似有字而碍难辨析。海东元宝存世绝罕,旧谱多所不载,今可见者唯开城出土之孤品而已。

    393【海东通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七年(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所铸平钱。钱号“海东”意其国在黄海之东。此钱仿宋制面文有篆、隶、真、行四体,篆书尤佳,多见为旋读,亦有真书直读钱,甚少。文字端庄,规格整齐。径约2.5厘米,重2.6~3.2克,均光背无文。海东通宝铸量较丰,除赏赐文武朝臣,亦作市场流通币用。故传世尚多,犹不难见。

    394【海东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所铸平钱。其形制及文字特点,或造于通宝钱先;形体浑厚,文字质朴,近乾元重宝。面文真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4克。此钱流入我国不多,较为稀少。

    395【东国通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一1104年)铸。制同海东通宝,亦系仿宋钱制作,除小平外更铸折二钱;面文书体有篆、隶、真、行四种,多为对读,真书旋读者至罕。版式较多,大小有变。一般径2.3~2.5厘米,重2.4~3克,均光背无文。折二钱径3厘米,重约5.8克;开城出土,制作精良,然极罕。

    396【东国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铸。面文真书,字体质朴,有直读、旋读二种,旋读者寡。边廓浑厚,光背无文。据文字笔画及外缘宽窄又分数种版式。一般径约2.5厘米,重2.8~3.6克。东国重宝在我国所见不多,颇难一得。

    397【三韩通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所铸平钱。形制与海东、东国钱类似,均属仿宋钱。面文“三韩通宝”有篆、隶、行三体,独不见规范楷书。“三”字有繁体异书者,罕见。面文皆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厘米,重2.6~3.4克。三韩钱制作较粗,边廓欠整,文字一般不甚清晰。然目前国内尚不易见,较为希罕。互如繁体“式”字钱,存品仅一二而已。

    398【三韩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所铸平钱。制同通宝,唯制作稍精。文字较清晰,“三韩重宝”楷书犹存隶韵,分直读,旋读二种,均光背无文。因文字大小、边廓宽窄又有数种版式,然钱体大小相仿,径在2.5厘米左右,尚为工整。

    399【朝鲜通宝】
    高丽王朝将军李成桂于1393年废王自立,改国号“朝鲜”,并分两期铸造朝鲜通宝。前期为牵朝世宗李祹(音陶)五至七年(1423—1425年)所铸真书平钱,时值明永乐年间。“朝鲜通宝”四字雄浑朴茂,笔画清晰,直读,光背无文。此钱径约2.4厘米,重3.2~4克,制作精好,版式亦多,因规格相近而无大变异,传世多见此种真书钱。后期为仁祖李?十一年(1633年,明崇祯六年)所铸隶书钱。此钱铜色黄褐,文字不甚规整,笔画粗细不一,钱体大小不等,更有阔缘、窄缘、官铸、民铸之分。品类颇多,精粗互见。但隶书钱存世却少,欲求甚难。另有当十大钱,径4.5厘米、重近30克,世更希罕。

    400【常平通宝】
    朝鲜李朝仁祖李?十一年(1633年,明崇祯六年)由常平厅设监始铸,故名“常平通宝”。至肃宗李焞五年(1678年)更以法律命定各有关厅、曹、营、监等分工铸造;及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以机制黄铜钱问世,常平通宝铸行前后达260年之久,在中近代朝鲜货币史上占统治地位,彻底改变了此前以米、布为主的交易状态。钱分小平、折二、当五、当百四等,然无当十钱,以折二钱品种及铸量最多。时米一升四文。面文“常平通宝”为工整楷书,直读,除初铸之光背者外,背文有记监、记官、记地、记数、记值、记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以及录用“千字文”44字,版式多达数千种,不胜枚举。通常小平径2.4~2.5厘米,折二径2.7~2.9厘米,当五钱3.1~3.3厘米,当百大钱径4.1厘米;然因历代各地均有鼓铸,其间大小错出、轻重倒置势所难免,不一而足。鉴定中一般铜色黄润、文字端丽者为早期宫铸;笔画呆板、制作不精者为后期官铸;而文字拙劣、铜质发黑者,多为私铸。朝鲜之常平通宝流传中国犹日本之宽永通宝,皆属数量最多而品相佳好者,故颇受国内泉家欢迎。

    401【十钱通宝】
    朝鲜李朝正宗十七年(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所铸当十大钱。因其时钱荒,流通支绌,遂造此钱,与常平通宝并行。面文“十钱通宝”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此钱书体清秀与拙朴者互见,大小轻重各异,遂有疑为肃宗律定钱法时(1678年)所铸者。或曰:文字清秀者为正宗后铸,而古朴者为肃宗先铸,今并录于此,以供方家考订。

    离线 东营泉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8-31
    最后登录
    2024-06-09
    4楼 发表于2009-10-31 16:22:14

    外国•琉球

    402【大世通宝】
    琉球中山王尚泰久登基后铸,时约明代宗景泰四年(1453年)。形仿明代永乐钱。面文“大世通宝”楷书,直读,“通宝”二字摹仿永乐通宝面文。“大世”二字新书,字体特别大,与“通宝”明显不谐。径约2.3厘米,重不详,光背无文。此钱传世尚丰,国内犹可搜求。

    403【世高通宝】
    琉球世高王尚德即位后铸,时为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形制雷同于大世通宝,均属仿明永乐钱。“通宝”二字取自永乐通宝面文,“世高”新书,字体拙朴欠工,不甚合谐。面文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文字笔画清楚,边廓尚属修整。虽铜质较差,然品相在外国诸钱中可列中上,未必如旧谱所贬之“粗恶”。今国中此钱尚不难见。

    404【金圆世宝】
    琉球尚圆王即位后铸,时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此钱除形制及文字风格类似大世、世高二钱外,“金圆”又为尚圆王之神号“金丸”之意,“丸”、“圆”相通,故钱为金丸王尚圆所铸无疑。旧谱有读“金世圆宝”者,误。面文楷书,直读,径约2.5厘米左右,光背无文。此钱国内稀少,欲求甚难。

    405【中山通宝】
    此钱旧谱隶于琉球。传为琉球王尚贞所铸。尚贞在位五十年,其元年即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钱体薄小,广穿;面文“中山通宝”楷书,直读。径不过1.7厘米,背平夷无文。此泉存世绝少,极难一见。其确凿归宿,犹待泉家作进一步之考证。

    外国•日本

    406【和同开珎(宝)】
    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钱文“和同”系年号“和铜”省写,“开琼”为“开元通宝”简称,“珎”取“寳”之中部为字。隶书面文旋读,光背无文。始为银铸,未久即在近江自五地大量制造铜钱。工艺精整,品相端丽。文字及边廓略有变异,版式较多。径2.4~2.7厘米,重3.2~5克。养老四年(720年)更请中国铸工帮助造钱,所出俗称“新和同”钱。和同开珎银品极罕,然铜钱流入我国较丰,迄今尚不难见。

    407【开基胜宝】
    奈良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唐上元元年)所铸金钱,为日本最早之黄金铸币。一当银钱十、铜钱百。“开基胜宝”四字隶书,然不甚规范,旋读,光背无文。钱体稍薄,字廓亦浅。径约2.4厘米,重4~6克。此钱传世极罕,至为珍贵,国内甚难得见。日本旧谱又释为“圣武天皇天平胜宝元年(749年)铸之,一当铜钱子。”恐有误。今以《日本经济史辞典》及《日本货币简史》之说为准。

    408【太平元宝】
    奈良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所铸银钱,为日本最早之白银铸币。一当铜钱十。“太平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约2.5厘米,重不详。此钱国内极难一见。日本旧谱曾隶于圣武天皇天平二年(750年)铸,恐误。现从《日本经济史辞典》、《日本货币简史》说。注意将此钱与国内民间私铸厌胜银钱相区别。

    409【万年通宝】
    奈良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所铸铜钱。时斗米十钱。“万年通宝”四字隶书,旋读,传为日本遣唐留学多年之吉备真备所书,文风古朴,笔画清晰。钱体有大小二种,“年”字有“横点”、“竖点”之分,均光背无文。“横点年”钱铜质紫褐,形态朴茂,较“竖点年”者精少。径2.4~2.6厘米,重3.7~4.5克。万年通宝造五年遂停,我同不可多见。

    410【神功开宝】
    奈良朝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唐永泰元年)所铸铜钱,与和同、万年钱并用。因在周防、大和等地同时开炉浇铸,故钱体大小及文字均有差异。隶书“神功开宝”传为留唐学者吉备真备所书,旋读;然“功”字右部有从“力”、从“刀”之分,“开”字亦有从“門”、从“?(双‘户’)”之别,以“刀神功”为少。径2.4~2.5厘米,重2.7~4克,均光背无文。有径2.6厘米以上之大样钱,然极难得。另有民间私铸品。

    411【隆平永宝】
    平安朝桓武天皇延历十五年至弘仁八年(796—817年,唐贞元至元和间)铸于山城、冈田等地,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此钱大小不一,文字各异。“隆平永宝”隶书,旋读,光背无文。“永”字头作“亠 ”者传为桓武天皇御书。径2.3~2.7厘米,重2.8~4.6克。以窄缘广穿瘦字钱稍多,大样阔缘钱较少,小样御书钱极罕。

    412【富寿神宝】
    平安朝嵯峨天皇弘仁九年至承和元年(818—834年,唐元和至大和年间)铸于长门、周防等地,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大小不一,文字多变。“富寿神宝”四字隶书,旋读,传为嵯峨天皇与留唐高僧空海先后所书。“富”字有中横省笔,“寿”字有中竖省笔等变异,前者为御书钱。径2.3~2.5厘米,重2.9~3.5克,均光背无文。国内富寿神宝钱甚少,传世一种薄肉浅廓大样钱系赝品。

    413【承和昌宝】
    平安朝仁明天皇承和二至十四年(835—847年,唐大和至大中年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面文“承和昌宝”楷书,旋读,光背无文。虽有大小样之分,然均已明显减重。大样钱制作精整,边廓坚挺,文字清明;小样钱则肉薄字浅,较为粗陋,重不及大样之半。径2.1~2.3厘米,重1.6~3.3克。存世小样钱犹可一见,大样钱甚为珍希。

    414【长年大宝】
    平安朝仁明天皇嘉祥元年至天安二年(848—858年,唐大中年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面文“长年大宝”楷书,旋读,“宝”字尚留隶笔,传为仁明天皇御书。有大小样版式数种,均光背无文。径2~2.2厘米,重1.5~2.6克。此钱铜色黯淡,制作粗疏,形体薄小。然此钱因传世甚少而颇为希罕。

    415【饶益神宝】
    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元年至千年(859—868年,唐大中至咸通间)所铸小钱,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虽于周防、山城、冈田等数处开炉浇制,然此钱存世绝少。质地为铜或铅,形体薄小,制作粗劣,文字笔画多所不清,为“皇朝十二钱”中品相最次者,曾遭百姓拒用。面文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约1.9厘米,重1.5~2克。略有大小样之分,皆极为罕见。

    416【贞观永宝】
    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十二年至宽平元年(870-889年,唐咸通至龙纪年间)所铸小钱,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以铜,铅为币材,在周防、山城、葛野等处开炉浇铸。面文“贞观永宝”楷书而存隶意,旋读,笔画纤秀,边廓修整,光背无文。径约2厘米,重1.7~2.4克。贞观永宝在皇朝小钱中属品相佳好者,然存世甚少。另有私铸薄小恶钱。

    417【宽平大宝】
    平安朝宇多天皇宽平二年至延喜六年(890—906年,唐大顺至天祐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传世唯见小铜钱。面文“宽平大宝”楷书,旋读,“宽”字章法为宝盖下从“十”从“日”,颇异,传为宇多天皇御笔。缘阔字小,光背无文,制作粗陋,边廓不整。径约1.9厘米,重2.2克上下。国内宽平大宝所见甚微,是为希罕之品。

    418【延喜通宝】
    平安朝醍醐天皇延喜七年至天德元年(907—957年,五代梁太祖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用。困乏铜兼以铅铸,传世可见铜、铅二种。面文“延喜通宝”为清秀楷书,隶韵犹存,传为醍醐天皇御笔;四字旋读,光背无文。传世延喜饯边廓有宽窄之分,字体亦稍有变异,一般径1.8~1.9厘米,重2~3.2克,为皇朝小钱中较工整者,然今世间罕见。

    419【乾元大宝】
    平安朝村上天皇天德二年(958年,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所铸小钱,因铜产不足兼以铅铸。钱文依唐乾元重宝改制,楷书而见行笔,旋读,光背无文。径约1.9厘米,重1.9~2.5克。“皇朝十二钱”中乾元大宝为序列最后,亦制作最差最小的一品。自此而后,日本多用中国“渡唐钱”、宋、明钱及各类仿制钱币,自身方孔圆钱的铸造遂停顿约五百年左右,为货币史一奇异观象。

    420【洪武通宝】
    室町后期丰臣秀吉至江户早期德川家康掌权前后(时约1573—1688年)九州大隅、加治木等地所铸仿明代洪武钱。主要用于刘外贸易。因背文分别铸有“加”、“治”、“木”三字,故称“加治木钱”。形制、文字俱仿明洪武通宝平钱,径2.4厘米,重3克上下。其中以背“治”钱多见,背“加”、“木”者则罕甚。另有少数背“浙”者。同期日本仿制及私铸之中国钱极多,除明永乐、唐开元外多为北宋钱,仅已出土者几近百种,其间如元丰、元祐、皇宋、熙宁、天圣、圣宋等钱动辄万枚以上。除从中国输入者,余皆为日本民间私铸,作为实物交易及金银币之补充而广为流通。

    421【天正通宝】
    天正十五年(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丰臣秀吉造。始为银铸,作赏赐有功将士用。后铸铜钱,然数量较少,有疑为银钱之铜母者,不确。传世铜钱“天正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重不及3克。制作尚工,文字清楚,然今世间已不可多见。银钱略小而重于铜钱,极罕。

    422【文禄通宝】
    文禄元年(592年)丰臣秀吉所造。有银、铜二品,银钱唯作赏赐嘉奖用。“文禄通宝”四字楷书略带行书风韵,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重3.2克,银钱重5.4克。文禄钱我国极少,几不可见。

    423【庆长通宝】
    此钱在关原战役(1600年)前后由丰臣、德川两家先后铸制。后阳城天皇庆长初年(1596年)丰臣秀臣先造于大坂,为精制大样钱。庆长十一年(1606年)德川家康复铸于关东,为小样恶钱;另铸银钱、铁钱,今均不见。面文“庆长通宝”楷书,直读,字体欠工,光背无文。径2.4~2.6厘米,重2.8~3.6克。银钱重约4.2克。今除小样钱尚可寻,余各品均不易得。

    424【元和通宝】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元和五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德川家康铸于关东,有银、铜两种。面文“元和通宝”楷书,直读,“和”字左部异书成“术”状;光背无文,制作精良。银钱背有一至三十记数文,非通用货币,而为纪念币,重4~5克,传世绝少。铜钱径2.4厘米,重3.5克左右;形制较为规范,今尚可求。旧谱多将此钱系于安南,误;据其制作及文字特点,当属日本钱无讹。

    425【宽永通宝】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1625年,明天启五年)水户田町富商佐藤新助请铸宽永新钱以济世用,获准遂于水户首铸宽永通宝。其后各地(银台、吉田、松本、高田、长门、备前、丰后等)历代鼓铸直至明治维新(1866年)延续计达二百余年,是故铸量极大,品类繁多,金银铜铁钱均有,然以红铜钱为主,铁钱时亦可见。面文“宽永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端秀,制作精良。常见品多光背,亦有背星号者及记地、记数,记年及各式水波纹等不下千余种。另有各式私铸钱不计其数。背文常见字有:文、元、川、仙、足、长、佐、仇、久、一、千等。钱体大小厚薄各不相同,一般径2.2~2.5厘米,重2.4~3.6克。亦有小如鹅眼或大如折二者,变化尤多。宽永通宝系传入我国数量最多,质地最佳之日本钱币,因其铜质稳定,不易腐蚀,迄今仍灿然而富韵致,颇受藏家青睐。

    426【宝永通宝】
    江户时代东山天皇宝永五年(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铸于京都七条,为当十铜钱。缘阔字小,体大而薄,制作工整。面文“宝永通宝”楷书,直读;背廓上打印“永久世用”四字,“世”下凹圈内更打印小“珍”字,然位置可变,形制甚为奇异。径约3.8厘米,重9~12克。因此等大钱民间少见,行用不畅,遂铸一年而止。然传世数量尚丰,不难求。另有一种面文仅“宝永”二字横列穿侧者,系日本“玩弄钱”(即我国厌胜钱),今不多见,因其奇异,传世多有赝品。

    427【仙台通宝】
    江户时代光格天皇天明四年(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铸于仙台藩领石卷。有铜、铁二种,铁多铜寡。此钱形制独特:方形、窄缘、广穿、圆角,俗称“角钱”。面文“仙台通宝”楷书,直读,文笔清秀,光背无文。钱有大小二品,对边距分别为2.4、2.2厘米,重未详。铁钱形体略小。仙台通宝限定在奥陆、松平境内通用,因钱价日贱而遭民怨,遂行四年而止,且将此钱剔出销毁。今世间所传不多,唯铁钱尚较易见。

    428【天保通宝】
    江户朝后期铜钱匮乏,遂于仁孝天皇天保六年(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由德川幕府铸行当百大钱,文曰“天保通宝”,时称“百文钱”。此钱形状奇特,为正立椭圆形。中央穿孔,穿上直书“天保”年号,穿下为“通宝”二字,皆端正楷书。背文穿上“当百”,穿下为铸工所作桐叶状花押。钱体上下通长为5厘米,左右宽约3.5厘米,重20克上下。此钱因形制奇异、制作精良而为泉家所好。所幸者传世犹丰,今不难求。

    429【万年通宝】
    形制、文字与天保通宝同,其文同出大江光亨之手,均于仁孝天皇天保六年(1835年)由德川幕府所铸当百大钱。面文“万年”已非年号而含祈求吉祥长久意。此钱所出不多,可能为德川幕府进奉皇室或赏赐家臣用,如今存世品极罕。

    430【箱馆通宝】
    江户孝明天皇安政四年(1857年,清咸丰七年)铸于箱馆。传箱馆多铁是为铁钱,限于箱馆、虾夷、松前等地行用。面文楷书,直读,文笔清秀,背穿上为记年号字“安”。此钱形制独特处在于:初铸钱穿孔圆形,因浇铸不便后遂改为八角形,为铸币史上少见。径约2.2厘米,重未详,今铁钱已不复多见,传世铜钱二种或曰铁钱之母,今姑存疑待考。

    431【筑前通宝】
    江户晚期孝明天皇文久二年(1862年,清同治元年)铸于筑前福冈藩。形制类似天保通宝,均为椭形性当百大钱。然铸制较粗,面文真、隶、篆书同现,稍逊和谐。笔画粗细不等,钱体大小不一,版式数种。今均罕见。

    432【琉球通宝】
    江户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清同治二年)铸于萨摩津岛(即今鹿儿岛)藩。此钱有二种。一为椭圆形仿“天保通宝”钱,面文直书“琉球通宝”,背无铸工花押,穿上“当”、穿下“百”,亦属当百大钱,有大小略异版式数种。另一种为方孔圆钱,面文“琉球通宝”篆书,直读,背穿孔上“半”下“朱”亦为篆文。径4.2厘米,一枚当平钱一百廿八文使用。琉球大钱二种制作俱精,文字秀美,为日本诸钱中之佳品。所喜传世尚串,均不难求。

    433【文久永宝】
    江户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至明治天皇庆应三年(1863—1867年,清同治二至六年)铸于江户、深川银座及浅草金座。此钱有大中小版式多种,分别为当四、当五十及当百钱。面文“文久永宝”楷书,直读,笔画流畅有力。因系三人所书,“文”字有写作“攵”者,“寳”字有简化为“宝”者,小钱及当百钱面文亦有书作“通宝”者,变化颇多。背有无文,水波纹及记值数种,在日本钱中版别之多仅次于宽永通宝。径2.2~4.2厘米,重4.1~35克,其间大小轻重各有不同。文久永宝铸量甚大,据估约为九亿枚。今传世多见面文书作“攵久永寳”四字者。若有写作“文”或“文、宝”字样者,则多为希罕之品。鉴别时不可疏忽,以免遗珠。

    434【盛冈铜山】
    明治天皇庆应年间(1865—1867年)盛冈藩利用当地产铜所铸当百钱。形仿天保通宝为椭圆形。面文“盛冈铜山”楷书,背“百文通用”,无铸工花押。通长4.6厘米,宽3厘米,重未详。此钱或为区域性货币,流布不广,传世甚微。自1868年实施“明治维新”后,日本即始行以“元”为单位的金本位币制,逐渐以金、银币及纸币为主体的现代货币体系取代了以铜钱为主的古老币制。由此,”盛冈铜山”亦可视为日本历来通行货币中的最后一代古钱,至为珍贵。

    外国•越南

    435【太平兴宝】
    安南丁部领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后于968年建越国,号丁朝,称大胜明皇帝,并于太平年间(970—979年,宋太祖开宝至太宗太平兴国间)铸太平兴宝钱。形制小平,肉薄字浅;径2.3厘米,重2.7克左右。面文楷书,直读,“太”书作“大”,背文“丁”字以记朝代,位在穿上穿下不定,光背者极少。旧谱或释读为“大兴平宝”疑作六朝钱,误。

    436【天福镇宝】
    安南前黎朝黎桓灭丁朝自立,改元天福,并于天福五年(984年,宋雍熙元年)铸行天福镇宝钱。形制及文字风格与太平兴宝相类。径2.4厘米,重约3.2克。面文楷书,直读,字体淳朴粗壮,背穿上铭一“黎”字以记朝代,俗称“黎字钱”。亦有极少光背者。旧谱有将天福镇宝隶为五代石晋天福间出,实误。今世间尚见此钱流传。

    437【明道元宝】
    安南李朝太宗李佛玛明道二年(1043年,宋庆历三年)铸。“明道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与宋明道钱区别在于:宋明道体大厚重(径2.5~2.6厘米,重3.8~4.2克),安南明道体小肉薄(径2.2~2.3厘米,重2.4~3克),宋明道文字雄健舒展,“元”字下两笔“聚头”;安南明道钱文拘谨狭窄,“元”下两笔“分头”而显疲软。二钱风格相去甚远,稍加留意即不难分辨。然安南明道钱传世远较宋明道稀少,故而“身价百倍。

    438【天感元宝】
    李朝太宗佛玛于天感圣武年间(1044—1048年)册封宠姬为天感皇后、王子为奉乾王,并令铸天感元宝钱,时在宋庆历间。“天感元宝”四字楷书,旋读,文笔清丽,制作精整。钱分大小二式,径2~2.9厘米。大钱光背;小钱背穿上可见“乾王”二字,为“奉乾王”号之省;因布局紧凑看去似成一“递”字。天感钱存世绝少,至为珍稀。旧谱有将此钱考为西辽感天皇后铸,实误。

    439【建中通宝】
    安南李朝昭皇之夫陈煚(音窘)取妻之位而代建立陈朝,号太宗,改元建中(1225—1231年)并铸建中通宝钱,时当南宋宝庆年间。面文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约2.5厘米,阔缘,小字。其与我国唐代建中通宝为隶书小样钱(径在2.1厘米以下)有明显区别。此钱之希罕亦超乎唐建中通宝。

    440【政平通宝】
    陈朝太宗陈煚(音窘)天应政平年间(1232—1250年)铸,时为南宋绍定至淳佑间。形制与建中通宝酷似,均为阔缘小字钱。“政平通宝”四字槽书,旋读,文笔与建中钱如出一手。径约2.5厘米,光背无文,少数穿左右可见星月纹。此钱铜色淡褐,制作尚工,边廓修整。然世间所传甚罕。

    441
    【元丰通宝】
    陈朝太宗元丰年间(1251—1357年)铸,时值南宋淳祐至宝祐间。面文“元丰通宝”篆书,旋读,为安南最早之仿宋篆书钱。径不足2.4厘米,光背无文。与宋元丰不同处在于:此钱边廓较阔,字体肥浊;“通”字明显隶化,走之末笔长而上翘,俗称“虎尾元丰”,另,钱体亦较宋元丰轻薄,稍加注意即不难辨别。唯安南“虎尾元丰”欲求颇难,世间遂不乏伪作赝品。

    442【绍隆通宝】
    陈朝圣宗绍隆年间(1258—1272年)铸,时当南宋宝佑至咸淳间。此钱铜色灰黑,肉薄缘阔,制作粗陋。“绍隆通宝”四字楷书,旋读,字迹多漶漫不清。径约2.2厘米,光背无文,穿廓面背可隐见四决纹。绍隆钱虽品相粗劣,然因其存世绝少,身价颇高。

    443【开泰元宝】
    陈朝明宗开泰年间(1324—1328年)铸,时值元代泰定年伺。“开泰元宝”四字楷书,稍含隶意,直读,分光背及背“陈”(记朝代)两种,径2.2~2.4厘米。大样光背,小钱背穿上或见“陈”字,然因铜差多漶漫不清,国内仅存一二稀品而巳。旧谱有将此钱定为辽圣宗开泰间出,误。

    444【绍丰元宝】
    陈朝裕宗绍丰年间(1341一1357年)铸,时值元至正年间。面文“绍丰元宝”旋读,有真、行、篆三体,然因铜差制粗,文字多不清晰。径约2.3厘米,背多夷漫;真书钱背穿孔上下铸有“十五”二字,或为记年。此钱存世绝少,很难一见。

    445【绍丰通宝】
    安南陈裕宗绍丰年间(1341—1357年)铸。形同元宝钱。唯面文直读,书体分真、行、隶三种。径约2.2厘米,多光背无文。存世隶书钱中有背“陈”以记朝代者,然属凤毛麟角而已。

    446【大治通宝】
    安南陈裕宗大治年间(1358—1368年)铸,时值元至正末期。面文“大治通宝”有真、行、隶、篆四种书体,版式较繁,多为直读。制作稍工,边廓尚整。径约2.4厘米,光背无文。传世大冶通宝并不易见。

    447【大治元宝】
    安南陈裕宗大治年间(1358—1368年)铸。形同通宝钱。面文有真、行、隶、篆四体,旋读者多,亦有真、行书直读钱。径2.3厘米左右,所见均光背无文。大治钱版式纷繁,铸制尚丰,因为历年战乱加之外族入侵掠夺,致今存世品极少。

    448【大定通宝】
    安南陈朝废帝杨日礼大定元年(1369年)铸,时值明洪武二年。面文“大定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粗壮笨拙,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此钱在安南钱中品相中等,铸量稍丰,然观其形制特点与文字风格,与金代瘦金体大定通宝则迥然有别,其精其美,差之甚远,泾渭分明,鉴别时当不难分辨。

    449【熙元通宝】
    陈废帝时北江路人阮补作乱称王,改元熙元(1377年)并铸熙元通宝钱,时当明洪武十年。面文“熙元通宝”直读,四字中“熙、通、宝”为楷书,唯“元”字作篆书,为钱文章法之一奇。径约2.4厘米,阔缘薄肉,背平无文,制作粗姬。此钱各谱记述甚少,然于安南钱中存世犹丰,尚待进一步考订。

    450【宋元通宝】
    此钱形制、文字与熙元通宝雷同。“宋元通宝”四字直读,除“元”字篆书。余均为楷书。可能与熙元钱同出,皆为阮补熙元年间所铸,故当不属宋钱。

    451【景元通宝】
    此钱形制、文字亦与熙元通宝同。面文直读,除“元”字篆书余皆作楷书。可能与熙元、宋元二钱同为阮补熙元年间所出。除日人《东亚钱志》寥寥数字,国内各谱对此三泉均无详释。今并录于斯,聊供方家更作考证。

    452【圣元通宝】
    安南陈朝黎季?弑主称帝,立大虞朝,并于圣元元年(1400年)铸圣元通宝,时值明建文帝二年。此钱较一般安南泉形体略大,阔缘,铜色灰褐。“圣元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章法拙朴。径约2.5厘米,光背无文。此泉日人钱志以为“传世绝少”,然我国藏家似不匮乏。另有一种真篆二体文圣元小钱,亦不难见。

    453【天庆通宝】
    陈朝亡后黎利奉陈氏裔为安南王,改元天庆(1426年),并铸天庆通宝,时值明宣德元年。此钱铜色灰暗,肉薄字浅,“天庆通宝”四字隶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制作粗疏。旧谱曾将此钱列为辽天祚帝出或曰西夏钱,皆讹。辽、夏“天庆”文曰“元宝”且均旋读,制作亦较此钱精良,稍作比较则泾渭分明,不难鉴识。然安南天庆虽略多于西夏天床,却较辽天庆希罕,泉家眼中则不免身价十倍矣。

    454【顺天元宝】
    陈亡未久,黎利于动乱中称陈氏嗣绝而自立为帝,建大越国,史称“后黎朝”。黎利号太祖,建元顺天,并铸顺天元宝钱,时在1428年,值明宣德三年。此钱铜质精良,面文“顺天元宝”隶书而具唐风,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文字、边廓均较工整。安南顺天钱传世颇多,因制为小平,当不致与唐史思明之顺天大钱混淆。旧谱尚录“顺天大宝”背“月”钱一种,然其真伪归属迄今未定,兹附于此备考。

    455【绍平通宝】
    后黎朝太宗黎麟绍平年间(1434—1439年)铸,时当明宣德与正统间。面文“绍平通宝”楷书,直读,“通宝”二字犹存隶韵。径约2.3厘米,重3.4克左右,光背无文,边廓修整。此钱存世尚多,不甚难求。

    455【大宝通宝】
    后黎朝太宗大宝年间(1440-1442年)铸,时值明正统间。面文“大宝通宝”楷书,直读,文笔清秀,章法严谨,标志后黎朝铸钱工艺渐趋成熟。唯面文出现双“宝”,与日本钱“宝永通宝”相类,乃属罕见。径约2.5厘米,光背无文。此钱传世较绍平钱少,因其字文秀美奇异而每为泉家所求。

    456【大和通宝】
    后黎朝仁宗黎濬(音训)大和年间(1443-1453年)铸,时值明正统与景泰间。此钱形体较薄,有大小数种。“大和通宝”四字楷书,直读,文笔含瘦金体意,潇洒自如。径2.1~2.5厘米,重1~0.2克;均光背无文,边廓修整。大和钱存世较丰,不甚难求。旧谱有将“大和”释“太和”者,备考。

    457【延宁通宝】
    后黎朝仁宗延宁元年(1454年)铸。此钱铜色赤红,面文“延宁通宝”楷书,直读,文字秀美道劲,颇富崇宁钱风,于安南钱文中独秀一枝,径约2.5厘米,面廓坚挺匀称,背稍平,无文。延宁钱传世甚少,是为安南钱中希罕精品。

    458【天兴通宝】
    后黎朝废帝黎琮以庶兄弑弟而自立,改元天兴(1459年)并铸天兴通宝,时值明天颇间。面文“天兴通宝”楷书,直读,文笔流畅舒展,饶有明钱风韵。钱有大小二等,径2.1~2.4厘米,光背无文。钱体稍薄,边廓尚整。黎琮虽篡位九月被杀,然天兴钱传世不寡。

    459【光顺通宝】
    后黎朝圣宗黎灏(音浩)光顺年间(1460年)铸,时在明天顺与成化间。此钱有大小二式,缘阔字小,小钱背平而量少。面文“光顺通宝”楷书,字体端正,笔画纤秀,制作精好。径2.2~2.4厘米,重2.5~3.1克,均光背无文。光顺钱存世甚丰,今不难得。

    460【洪德通宝】
    后黎朝圣宗洪德年间(1470—1497年)铸,时当明成化至弘治间.洪德年号行28年,所铸甚丰,版式亦众。面文楷书,直读,笔画劲疾有力。径2.3~2.4厘米,重2.6~3.8克,光背无文,一般背较平夷。此钱今存颇多。

    461【景统通宝】
    后黎朝宪宗黎晖景统年间(1497—1503年)铸,时在明弘治年间。景统通宝制作精工,缘阔字壮,富有质朴坚实感。面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2.4厘米,重2.3~3.5克。背多内外廓粗壮者,版式较多,传世亦广。传另有铁钱,未见。

    462【端庆通宝】
    后黎朝威穆帝黎谊端庆年间(1505—1508年)铸,时值明弘治与正德间。面文“端庆通宝”楷书,直读,章法凝练,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文字及制作俱佳,为安南美泉之一。旧谱所列一种“端庆”二字特大钱,恐系以它泉填刻之作,真伪颇疑。传另有铁钱,未见。

    463【洪颐通宝】
    后黎朝襄翊(音义)帝黎滢洪顺年间(1509—1515年)铸,时当明正德年间。此钱有大小二等,铸量均丰。“洪顺通宝”四字楷书,直读,文笔清秀,边廓纤瘦,品相佳好。径2.3~2.5厘米,重3~4.4克;光背无文。洪顺钱传世甚多,今不难得。

    464【陈公新宝】
    后黎朝襄翊帝洪顺三年(1511年),前吏部尚书之孙陈均据山西叛乱,并设炉铸钱,文曰“陈公新宝”,时值明正德六年。此钱存世绝少。面文楷书,直读,光背,径约2.4厘米,边廓修整,制作亦工,唯极难一见而已。

    465【光绍通宝】
    后黎朝昭宗黎譓光绍年间(1516—1521年)铸,时值明正德间。面文“光绍通宝”楷书,直读,章法严谨,笔力劲健。径2.5厘米,光背无文。边廓整肃,制作精好。此泉在安南诸钱中可称上品,唯存世数量甚微。

    466【佛法僧宝】
    后黎朝叛将、安南王陈暠(音皓)天应元年(1516年)铸,时当明正德十一年。因陈军皆削发为记、并借佛法召令全军,故钱文曰“佛法僧宝”。此钱面文篆书,直读,篆法娴熟,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制作尚工。传世品不罕,今犹可见。

    467【宣口祐宝】
    后黎朝昭宗黎譓光绍二年(1517年),为叛将陈昇自号宣和元年,并铸宣和祐宝钱,时当明正德十二年。面文“宣和佑宝”楷书,直读,笔法古拙,“和”字书作“和”状,是为少见。径约2.4厘米,光背无文。此钱传世不广。

    468【明德通宝】
    后黎朝中期权臣莫登庸逐主篡位,据河内为都,而黎氏王室则控南方,史称安南“南北朝”时期(1527—1592年)。莫自号太祖,改元明德,并铸明德通宝钱。时在1527年,值明嘉靖六年。面文楷书,直读,书体端正,背平无文。径约2.4厘米,制作尚工。此钱存世甚少,与后世西山义军阮氏兄弟所铸背文“万岁”之明德通宝迥异,审定时可加留意,以免混滑。

    469【大正通宝】
    北安南莫朝太宗莫方瀛大正年间(1530一1540年)铸,时当明嘉靖间。此钱形体较大,内廓稍阔,穿孔浑圆,面文贴近穿孔。“大正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6厘米,制作尚工。大正钱存世不多,然尚可见。

    470【广和通宝】
    北安南王莫福海广和年间(1541—1546年)铸,时在明嘉靖间。面文“广和通宝”四字楷书,章法精妙,边廓挺秀。径约2.4厘米,光背无文,此钱制作精良,唯存世不多。另传有篆书小钱,未见。

    471【永定通宝】
    北安南王莫福源永定年间(1547—1552年)铸,时值明嘉靖间。此钱铜色亦褐,形体薄小;阔缘广穿,面文纤细。“永定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章法似取意金大定通宝。径约2.1厘米,重1.6克左右,光背无文,制作尚可。永定钱传世犹丰,今不难求。另,旧谱又录“正元通宝”、“开建通宝”、“崇明通宝”三钱,以其形制及文字风格“俱与永定通宝无异”,遂断为“莫福源物无疑”,唯存世品少于永定通宝。今暂从其说,并录于兹,以供泉家考析。

    472【光宝通宝】
    北安南王莫福源光宝元年(1553年)铸,时值明嘉靖年间。钱体甚为浅薄,面文多不清明,背甲夷漶漫。“光宝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字画构架尚属匀称。径约2.4厘米,光背。此钱今颇少见。

    473【元和通宝】
    南朝大越庄帝黎宁元和年间(1533—1548年)铸,其时为北方莫朝大正间,值明嘉靖时期。此钱面文奇异,“元和”二字为稚拙篆书,“通宝”则楷书兼隶,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内外廓尚清,背平夷。安南元和钱今犹可见,然须与日本德川家康所铸元和通宝大样钱区分。

    474【嘉泰通宝】
    南朝大越黎世宗嘉泰元年(1573年)始铸,其时值明万历元年。面文“嘉泰通宝”楷书,直读,书法拙朴欠工,然笔画能辨,穿孔偏大为广穿型,边廓尚修整。径约2.4厘米,光背无文。此钱传世品不甚难见,然须留意勿与南宋宁宗之嘉泰钹相混。宋嘉泰无论铜质、书体均精于此钱,且背面更铸有记年文字,传世数量亦远超乎安南嘉泰,是故不难区别。

    475【永寿通宝】
    南北朝对峙65年后,后黎朝于1592年重新统一安南;至神宗黎维琪永寿年间(1658—1661年)更造永寿通宝钱,时值清顺治年间。此钱铜质有红、黄二种,红钱居多,体薄缘阔,有大小不等数种版别。“永寿通宝”有真、行二体,直读。章法简率不精。径2.2~2.5厘米,重2.6~3.5克,均光背无文。背廓欠整,制作粗疏。永寿钱传世甚广,今不难得。另有“永寿之宝”,制作更恶,罕见。

    476【永盛通宝】
    后黎朝裕宗黎维搪永盛五年(1709年)铸,时当清康熙年间。此钱有大小版式数种,质多红铜。面文楷书,直读,笔画每欠清晰。背多平夷,穿左或可见一“己”字,示记天干。径2.2~2.5厘米,重2.6~3.2克。所见品制作均欠精良,世间不乏流传。

    477【保泰通宝】
    后黎朝裕宗保泰年间(1720—l728年)铸,时值清康熙雍正间。此钱铜色红揭,制作简陋,铸量颇巨。面文“保泰通宝”楷书,直读,笔画挥洒自如,然因肉薄字浅,文字常欠清明。径约2.3厘米,重2.5克左右,背平无文,或可见各种星号月纹,位置无定。此钱国内所传亦多,得之不难。

    478【景兴通宝】
    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年)铸,时值清乾隆五至四十二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种钱币。面文“景兴通宝”直读,有真、行、隶、篆多种书体,文字变化各异。除光背或有星号者外,真书钱背尚有干支记年(庚申、辛酉、壬戌)、记地(京、山西、山南、平南)、记方位、数字等(中、北、西、二、三、大、工),品类纷繁。一般径在2.2~2.4厘米间,重0.8~3.2克。另有背铸“一两”大钱。除通宝钱外,景兴三十七年间,更铸有:巨宝、大宝、太宝、内宝、至宝、重宝、中宝、正宝、泉宝、之宝、用宝、宋宝、宣宝、永宝、顺宝等十多种宝号钱,大小不一,轻重各异,面背文字、纹号各不尽同。“宝”前一字据考多为记地或铸钱场名,今难一一隶定。其中“景兴顺宝”则是景兴三十七年以废旧铜炮兵器熔铸而成。景兴多宝制犹如我国南宋之嘉定钱,其中多种宝钱在我国广为流传,唯铜黑钱薄、制作祖陋而颇失丰采,时令藏家扼腕嵯叹。

    479【昭统通宝】
    后黎朝愍帝昭统元年(1787年)铸,时为清乾隆五十三年。此钱系由搜刮庙宇铜像浇铸而成,有大小版式数种。一般为阔缘小字,面文楷书,直读,章法欠工,结构偏紧。除光背者外,背铸文者有:中、一、正、山、太、山南等字,系仿景兴钱记地、记数等。径2.2~2.5厘米,制作精粗互见,参差不齐。昭统钱传世甚丰。

    480【太平通宝】
    后黎朝重新统一安南后,将军郑松专权,旧臣阮潢不满,在顺化另立“广南国”,自号太祖,并铸“太平通宝”钱,时在1610年前后,值明万历后期。此钱铜色红褐,制作粗疏,钱背因错范常现歪斜或重轮。面文“太平通宝”楷书,直读,“平”中两点外撇成“八”字状。背纹有上星下月者,藏泉者或有疑作上海小刀会刘丽川钱,大谬。另有背穿上“一”下“√”者,或系记值符号,未详。传世另见一种“两点平”仿宋太平钱,然背穿上下仍有“一√”符号,须留意与宋钱区分。一般径约2.4厘米,重2.2~3.2克。此类钱国内屡见不鲜。

    481【天明通宝】
    顺化“广南国”世宗阮福润所铸铅钱,时约在1736年前后,值清雍乾间。此钱轮廓平浅,文字不显。“天明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笔画纤弱。径约2.2厘米,光背无文,品相丑陋。然因此铁所出不多,又系铅质,迄今传世甚少。旧谱多将此饯系于日本,误。

    482【安法元宝】
    顺化“广南国”肃宗阮福澍丙辰十一年(1736年)盾由河仙镇都督郑天赐铸,时在清乾隆初年。此钱所出甚多,品类纷繁。面文“安法元宝”旋读,除“元”字为篆书,余三字皆作楷书。旧谱有释读为“安元法宝”者,恐误。径约2.2厘米,重1克上下。背平无文,制作粗陋。据其形制、尤其文字特点,似更近“熙元通宝”钱类。姑存疑,以供考核。

    483【泰德通宝】
    西山起义军首领阮文岳于1778年在归仁称帝,改元泰德,始铸泰德通宝钱,时当清乾隆中。此钱以各色杂铜浇铸,所出甚多。形仿景兴通宝钱,面文楷书,直读。有光背及背星月纹者。另有阔缘小字钱,背穿两侧铭草书“万岁”二字,系泰德十四年(1792年)阮文岳死前一年所造。泰德钱一般径2.3~2.4厘米,重0.8~2.5克。钱体薄脆,今世间屡见不鲜。

    484【明德通宝】
    此钱形制、文字均与泰德通宝近似,背穿侧亦见草书“万岁”二字。泉学家以为与泰德钱当为同时之物无疑,且“明德”二字非年号而为吉语,故将此钱析为阮文岳泰德年间(1778—1793年)所出。今考其弟兄北平王阮文惠铸有光中通宝,而独东定王阮文吕未有钱传,是故明德钱或为阮文吕造亦非不能。今存此疑,以供考订。又,此“万岁明德”与英登庸之光背美制明德钱相去甚远,鉴别时当不致贻误。

    485【光中通宝】
    西山起义军首领阮文惠于1783年在顺化称北平王,建元光中,并铸光中通宝,时值乾隆后期。此钱以红褐杂铜或青黄铜铸,体薄如纸,大小杂陈,文字瘦弱,品相甚差。“光中通宝”四字楷书,直读,所见多光背无文,有少数面背现重轮者。另有一种大样钱,背穿侧横列篆书“安南”二字,颇不和谐。一般径2~2.4厘米,重0.8~2.6克.此钱流传颇多,因其质劣每令藏家扼腕。

    486【光中大宝】
    亦为阮文惠铸。此钱与光中通宝同出,唯铸量略少。铜黄而薄,缘阔字小,“宝”为当时俗体字。形制亦仿景兴通宝钱。

    487【景盛通宝】
    越南阮氏王朝建立前夕南方阮光缵景盛年间(1793—1800年)铸,时值清乾嘉间。此钱以褐色杂铜或黄杂铜浇制,肉薄字浅,大小不一,文字瘦小,品类杂乱。“景盛通宝”四字楷书,直读,所见多光背无文,有少数面背重轮者,然甚平浅,一般径2~2.4厘米,重1.8~2.5克。此钱充斥于世,唾手可得。

    488【景盛大宝】
    亦为阮光缵景盛年间所铸。形仿景兴钱,多为黄杂铜所造。阔缘小字,面文楷书,直读,“宝”为当时俗体字,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文曰“大宝”而钱实很小。制作较通宝钱稍好,传世数量亦略少。

    489【宝兴通宝】
    阮氏王朝建立前南方集团阮文缵宝兴元年(1801年)铸,时值清嘉庆六年。因次年阮福映便夺得政权,改国号越南,故此钱铸时甚短,存世绝少。面文“宝兴通宝”楷书,直读,字小缘阔,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钱甚轻薄,制作亦粗,然因其少仍显得异常希罕。

    490【嘉隆通宝】
    安南南方集团阮福映于1802年建立阮氏王朝,改国号为“越南”,自称世祖,建元嘉隆(1802—1819年)并铸嘉隆通宝,时当清嘉庆年间。此钱有铜、铅二种,大小不一,品类众多。面文“嘉隆通宝”楷书,直读;铜钱光背无文,铅钱背有篆书“六分”或楷书“七分”字样,似为记重。一般径2.4~2.6厘米,铅钱偏小。嘉隆钱制作不精,今流传甚广。

    491【明命通宝】
    越南阮朝圣祖阮福皎明命年间(1820—1841年)所铸铜,铅钱,时当清道光年间。初铸平钱面文为端丽楷书,宜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制作精良,品相佳好。明命十八年(1837年)又于顺化府开铸当百大钱。背文铸经传语汇,名曰“美号钱”,有四字者17品,八字者23品凡40品。另有“明命通宝”大小金银钱数种,背文各异,不一而足。传世常见为明命小钱,当百大钱及金银币等则罕见。

    492【治元通宝】
    阮朝初期叛将黎文傀治元年间铸。其元年为明命十四年(180D年),亦即清道光十三年。此钱铸制甚陋,文字模糊,边廓不整,背平夷漶漫。面文“治元通宝”楷书而存隶意,直读,径约2.3厘米,重1.6克左右。另有“洽元圣宝”亦为同期所出,制作文字一如通宝。此二钱存世甚多。

    493【元隆通宝】
    阮朝初期侬文云响应黎文傀起而反叛,称元隆王,并铸元隆通宝钱。元隆元年为明命十四年(1833年),即清道光十三年。此钱较治元钱小而稍工。面文楷书,直读,字大小无当,多光背无文。可见背有横书“昌”字者。另有面背重轮钱,因肉薄均不显。径约2.2厘米。存世颇多。

    494【绍治通宝】
    阮朝宪祖阮福嗾绍治年间(1841—1847年)铸,时当清道光后期。此钱形制与明命通宝类似。平钱有铜,铅二种,大小不一,品类较多。面文“绍治通宝”楷书,直读,笔法刚健规整富宋字意韵。存世铜钱多为光背,铅钱背铭“河内”二字者是为记地。径2.2~2.4厘米,边廓匀整,品相端好。另仿明命通宝亦有当百“美号钱”,工艺稍逊,背文取经传吉语有四字,八字凡四十品。然传世绝少,至为希罕。又有绍治通宝金,银钱数种,今不见。

    495【嗣德通宝】
    阮朝翼宗阮福时嗣德元年(1848年)铸,时当清代道光晚期。此钱有铜,铅二种,大小数品。面文“嗣德通宝”楷书,直读,除光背者外,铜钱背可见“六文”二字,铅钱背有“河内”、“山西”字样。径2.2~2.5厘米,制作较明命,绍治钱差。又有当百“美号钱”,背文取经传吉语有四字,八字凡40品,工艺亦较明命大钱逊色,然传世甚少,至为希罕。另有嗣德通宝金银钱数种,大小不一,背文各异,今极难一见,存世者价值连城。

    496【嗣德宝钞】
    阮朝翼宗阮福时嗣德十八年(1865年)铸时当清同治四年。此钱相当我国元代至正权钞钱。面文“嗣德宝钞”楷书,直读,文风质朴。背文记值,按币值等级依次分:“准一十文”、“准二十文”,“准三十文”、“准四十文”、“准五十文”、“准六十文”六种。其时省佰定制六十文为百,故无当百钱。各钱直径自2.7、3.2、3.6、3.8、4.1至4.9厘米渐次增大。嗣德宝钞铜质混杂,然制作严谨,面背文字端正明晰,内外廓匀整,是为古钱珍品,此钱因其虑值而民不愿用,故所出不多,传世甚罕。偶得一品则泉家视若拱璧,而六品齐备者国内尚未有闻。

    497【建福通宝】
    阮朝简宗阮福昊(音浩)建福年间试铸于河内府,其元年(1883年)即清光绪九年。此钱有铜、锌二种,传世绝少。面文“建福通宝”楷书,直读,光背或背有“六文”二字。径2.2~2.3厘米,制作粗疏。迄今极难一见。

    498【咸宜通宝】
    阮朝咸宜帝阮福明咸宜年间铸,其元年(1884年)即清光绪十年。此钱制作粗劣,存世亦寡。“咸宜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然文字多模糊不清。背分无文及铭“六文”者二种。径约2.2厘米,边廓平夷,品相丑陋。因咸宜帝一年而废,此钱所铸甚少,今欲一见至难。

    499【同庆通宝】
    阮朝景宗阮福升同庆元年(1885年)铸,时当清光绪十一年。此钱有小平、折二两种。面文“同庆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端恭,炯然有宋字遗风。边廓匀整,光背无文。径分别为2.4、2.7厘米,以折二钱制作更佳。然此二泉今均已不可多见。另有同庆通宝银钱数种,因其所出未明,各谱多所不敦,今略。

    500【成泰通宝】
    阮朝成泰帝阮福昭成泰年间(1889—1906年)铸,时当清光绪中后期。此钱有大小二种.面文“成泰通宝”楷书,直读,笔法有清钱风韵。小钱往约2.3厘米,分光背及背“六文”两品。大钱径约2.6厘米,背铸“十文”二字,其存世较小钱为多。

    501【维新通宝】
    阮朝维新帝阮福晃维新年间(1907—1915年)铸,时值清末民初。此钱形同成泰通宝,有大小二种。面文“维新通宝”楷书,直读,小钱多光背,大钱背铭“十文”二字,径约2.6厘米,维新钱制作粗陋,字廓平浅,然今世已颇难复得。

    502【启定通宝】
    越南阮朝启定帝阮福昶(音厂)启定年间(1916—1925年)铸。面文楷书,直读,文笔古朴而具辽钱风韵。径约2.3厘米,光背无文。此钱传世不多。另有机制无廓、有廓小钱二种,大小与浇铸钱相仿。启定通宝在越南铸币史上可视作末代古钱,嗣后即开始了以现代纸币与机制金属辅币为主流的货币新时代。

    离线 lupeng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02
    最后登录
    2023-01-05
    5楼 发表于2009-10-31 18:06:26

    [s:2]

    离线 大明永楽
    永久会员
    好评
    6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4-22
    最后登录
    2024-06-11
    6楼 发表于2009-11-01 07:16:10

    [s:2]

    离线 股权元帝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2-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7楼 发表于2009-11-01 15:48:19

    [s:2]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