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6024 | 回复 24

    [讨论] 王莽新幣十一銖  討論帖!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haibingquan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0楼 发表于2009-10-21 00:27:49

    看到书上介绍了 [s:2]

    离线 齐鲁大地
    实名认证
    好评
    3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7-10-23
    最后登录
    2024-11-13
    11楼 发表于2009-10-21 06:14:20

    得请人拍个好图   。。。。。

    2021-07-18 转正
    离线 乾封泉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0-30
    最后登录
    2022-01-16
    12楼 发表于2009-10-21 07:40:16

    个人看8是莽钱

    离线 觯量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23
    最后登录
    2021-04-10
    13楼 发表于2009-10-21 08:06:50

    旧文重发

    1_8846_4acc25fa5797b64.jpg

    罗伯昭先生为世人留得“新币士铢”钱

    觯量
    罗伯昭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有三十年了,可是在钱币界总是以为他还在大家身边,好像他依然住在上海安福路7号,似乎他又以上海市人大、政协代表的身份到苏州来了,或者他近日暂时回了四川老家。钱币界每当在论及某些珍品、稀品时,往往会马上联系到罗伯昭有此等藏品,如十国时期楚鎏金“天策府宝”、北宋“政和通宝”铁母、出号“大观通宝”大钱、南宋临安府壹拾文铅质钱牌、明末“西王赏功”银钱、清宝苏局“咸丰通宝”雕母、四川省造光绪当三十铜元,等等。
    在罗伯昭先生众多的珍贵藏品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出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枚“新币士铢”钱(图1)了。
    “新币士铢”原钱拓本最早见于1935年方子才所辑《古泉异品》,此书为原拓粘帖本,有罗振玉署名并盖章,王献唐作序,封面由黄宾虹题签。因此而知“新币士铢”钱至少在1935年前就被钱币界发现了。此钱被人们发现时就将右边的“士”字误读成了“十一”,人们总以为中国方孔钱币正用品非二字即四字,不可能为五字,故对此钱一直持怀疑态度。1942年张絅伯在《泉币》杂志上发表了拓本,并发表文章《新币士一铢质疑》。张絅伯在文中云:“前岁北方寄示异钱拓墨,文曰新币士一铢,形如八铢半两”,“谓锈色斑斑,委系出土之品”,接着对此钱提出了五大疑问:
    1、方孔之钱,上自秦之半两,下迄历代纪元,凡正用品之面文,非二字即四字,从未见有五字铭钱者;
    2、自上古以来,未闻有以币字为文者;
    3、新字是指旧而言,若释为莽之国号,与莽制回乎不类;
    4、十一铢不伦不类,千古未有;
    5、面文四出,仅见压胜,正用品则惟有四决文。
    张絅伯在文中对此钱的结论是:“殆出于无意识好事者之手乎。”此论受到了对秦汉铢两钱颇有研究功底的郑家相支持,他在张絅伯文后以编者身份云:“张君此论,余极赞同,盖此钱过于离奇,历代制钱,不应有此种文制。”
    罗伯昭先生在众人对此钱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颇具眼力和钱币学识的张絅伯、郑家相正式发表对此钱否定意见后,对此钱仍然保持着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待到见了原钱真身后,认定为毫无疑问的真品,他毅然决然不惜以五百大洋重金将此“新币士铢”钱买下,并将此钱视作自己所藏一万五千余枚钱币之第一大珍品。1957年他将自己全部钱币藏品献给了国家,如今连同这枚“新币士铢”钱都完好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对此钱同样十分注意,经过仔细研究,以为此钱面文当释读为“新币士铢”,趁我集得面具四出文“五铢”钱(图2)之机,在1992年《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发表了《面四出“五銖”使“新币士铢”回生》的文章,迄今十几年中,拙见得到好些同好的支持与赞同。这里再将我对此钱的主要观点列出,借以缅怀罗伯昭先生。
    1_8846_1dcc39a226ccfaa.jpg
      
    1、若将面四出文“五铢”钱与“新币士铢”钱比较,两者有不少共同之处,两者均是面置四出文,四出文梗直干脆,毫无做作之势;文字风格相同,“铢”字书体结构完全一致,可谓如出一手;面有外郭,无内郭,素背,等等。从这枚四出文“五铢”钱风格判断,当为西汉时期物,那么“新币士铢”钱亦当铸于此间,故此钱与新莽无关。
    2、除了都是面具四出文外,两者断笔现象均十分明显,特别是文字横竖笔划相交处和四出文接郭处,均出现多处断笔。如四出文“五铢”钱“五”字末横划与上竖笔相交处,“铢”字“金”末筆接郭处有明显断笔。“新币士铢”钱“士”字上横划与竖笔交笔处,下横划与竖笔交笔处有明显断笔。此钱另外三字同样见有多处交笔呈现断笔。所以释读“新币士铢”钱之“士”字,并非刻意附会,前人不过是仅认可了上横划与竖笔交笔处的断笔,没有注意或没有认可下横划与竖笔处的断笔,才误将“士”字误释成了“十一”。
    3、钱面右边本不是“十一”两字,而是“士”字。西汉许禛《说文解字》释:“士,事也。”西汉恒宽《盐铁论》引《论语》“述而篇”句“虽执鞭之士”,为“虽执鞭之事”,足见西汉时“士”与“事”相通。战国印有“事戏”、“事邦”、“宜士和众”(图3)、“正行治士”(图4)等,秦印有“正行治士”(图5)、“思言敬事”(图6)等,汉印有“忠仁思士”(图7)、“壹心慎事”(图8)等。都是从事某事项者所执之印信。士、事意为从事、治事、掌管等意,“新币士铢”即“新币事铢”,释义为:新的钱币制度规定由五铢治事。
    4、五铢钱上星、点、划、决文时有所见,大凡是作为某种专用记号,面四出文比这些记号更为醒目。这两种钱风格一致,面又共置醒目的四出文,当为同时期物,这枚“五铢”径2•55厘米,实测现重3•4克,“新币士铢”钱径约3•2厘米,估计重十几克,但当时并无子母相权之制,必另有用处。考汉武帝为对推行的新币制“五铢”进行管理,于元狩六年六月下诏:“日者,有司以币轻多奸,农伤而末众,又禁兼并之涂,故改币以约之。稽诸往古,制宜于今,废期有月,而山泽之民未谕,……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天下。”由褚大等人应诏到全国各地对新币制进行宣传和管理(见《汉书》“武帝纪”)。“平称”之制是汉初币制管理中比较有效的一项管理手段,“平称”管理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称钱衡。使用称钱衡,就得用国家认定的标准砝码。“新币士铢”释义“新的钱币制度规定由五铢治事”,正好是反映了推行的新币制“五铢”钱的含义。因此我推定它们为当时官方“平称”管理中称验五铢钱使用的二种不同档次的砝码。(详见1992年《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载《面四出“五銖”使“新币士铢”回生》)
    由此再看当年张絅伯对这“新币士铢”提出的五大疑问,虽然每一点都似理由充足,但是由于没有将“士”字正确释读,差一点将这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物丢弃。因此我们特别要感谢罗伯昭先生,是他在众人对“新币士铢”钱怀疑时保持了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是他见到原钱后认定为毫无疑问的真品,是他毅然决然不惜重金将此钱买下,是他将这枚“新币士铢”献给了国家,才得以世代相传。
    罗伯昭先生曾将自己写的五十篇钱币文章给好友(又是当时上海的出版界领导)马飞海先生看,但是他并不想马上出版,要待写满百篇后才考虑出版。我想其中必有论及这枚“新币士铢”的文章,因为他将此钱视作自己藏品的第一大珍品。他这批宝贵的文稿已在“文革”中散失,今天我们只能无奈地讲一声可惜!要知道,我们今天的研究就是在罗伯昭先生等前辈们打下的基础上前进的。假如罗伯昭先生知道他们的钱币事业今有千万后人继承,我们将听到他们在天堂里的笑声。

    离线 dqws8888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2-16
    最后登录
    2023-01-05
    14楼 发表于2009-10-21 08:47:23

    图文并茂.好文笔!!!

    离线 觯量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23
    最后登录
    2021-04-10
    15楼 发表于2009-10-21 18:26:02

    怎么不见讨论者?

    [s:10]

    离线 方黔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4-06
    最后登录
    2021-04-10
    16楼 发表于2009-10-21 18:35:52

    新币士铢”释义“新的钱币制度规定由五铢治事.这个释义很有道理,与历史文献吻合!

    好文章!

    离线 铁画银钩
    实名认证
    好评
    4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2-05
    最后登录
    2025-09-18
    17楼 发表于2009-10-21 23:06:35

    回 13楼(觯量) 的帖子

    好文章

    离线 玉民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3-08
    最后登录
    2016-08-10
    18楼 发表于2009-12-06 12:54:33

    [s:2]  [s:14]

    离线 xj14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0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9楼 发表于2011-10-13 10:46:15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