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27.5MM 厚1.4MM 早期浅字版类,从中依稀可见雍正的影子.众所周知,乾隆大样母钱可谓做假之重灾区;今日有暇,欲借此枚母钱,就本人这些年来的体会,对其真伪之见简谈一二(本人版识粗浅,在此就避之不谈了).
1.铜质 真母铜质精良肉质坚密,有些甚至可以说澄湛如金;而假母,似乎至少目前还未完全解决这材质问题,铜质涩杂肉质粗散,只见其黄而不见其精.由此想起当年民国大藏家张炯伯所言之故事:昔清终,钱局匠师失业下岗;适逢民国泉藏之盛市,有商雇之而仿清末雕母,其字、工皆无陋可寻;唯铜质不若,由是可辨~~~咳,材料不过关害死人哪~~~同志仍需努力!
2. 包浆 真母因其铜质之精,所成包浆深润凝重,有些包浆虽浅,却更现其铜质之精澄,极富质感;而假母则多无包浆,铜色生硬;又或缀以干薄伪浆,不减生硬,反露破绽。由此看来,大开门的精铜老包还是难仿,只得干脆衣服扒了--澡堂子里,大家脱光都一样吧?其实,就算脱光了也还是不一样地。
3. 母之性征 先说鱼脊。真母鱼脊乃是修出,磨损轻微者刀痕历历可见,脊线率性自然,不甚规则;而假母鱼脊则多为钱模直范,脊线规则,呆板圆钝。再说穿,真母修穿刀法,各个时期风格不同,起落有致,线条流畅;而假母之穿虽也刀修,却线条僵硬,味道怪异。一如前人所云……伪者,能为其精,却不能为其拙;能为其规整,却不能为其自然~~~粗俱其形,却难得其神也。
4. 地章 真母钱,未流通或近未流通者,其地章宛如细砂,精坚致密;熟者地章光滑细腻,更有些极美之品,肉上养出一层薄浆,尤如珍珠细糯,无比油润可爱。假母钱,个人以为其地章是做得最差的--半生不熟:说其生,却砂痕粗硬,表面含糊好似磨损;可言其熟,却肉质毛涩,一无油润有似新出。
以上仅是个人愚见,或有谬误,或有言之偏颇,或有言之未逮;不怕遗笑大方,如能为引玉破砖,则幸之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