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样钱”之我见
前段时间,在《古钱园地》拜读了对清代方孔铸钱中“样钱”的讨论,颇有感触。从藏钱大家丁福宝开始,关于“样钱”的定义和如何鉴别“样钱”,好象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致使我们现在的泉友,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常不知如何适从。以下是本人在目前国内藏钱大家和众泉友对“样钱”的诠释和鉴别的理论上,自己总结的几点看法,今不揣浅陋,求教于众位方家和同好,以便在今后的藏钱过程中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
一、“样钱”的分类
我们已经知道“样钱”可以分为:部颁样钱、送审样钱(即呈样钱)、一般意义上的样钱(也就是我们泉友最不易把握的)。
至于“部颁样钱和呈样钱”的鉴别,我们已经达成基本同一的认识。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泉、原两局没有部颁样钱”的理论。有很多泉友认为泉、原两局没有“部颁样钱”,我个人认为是错误的,理由一:“部颁”的“部”,不是指“工、户部”的部,而是确切的指“钱部法堂”的“部”,有很多泉友则误认是“工、户部”的“部”,这一误认就造成泉、原两局没有部颁样钱的错误见解。理由二:工、户两部没有“权力”颁发样钱,但能为“钱部法堂”制作样钱(含其它特殊要求的、不参与流通的钱)和下发样钱,各位方家和泉友可以参看相关的历史文献。
“部颁样钱”的形成过程是:钱部法堂确定“钱样”(当然经最高权威“意义上”认定的)——交工、户两部制作祖钱——交由工、户两部隶属的泉、原两局指定的钱局制作(已经含有泉、原两局流通子钱的式样)——完成后交回工、户两部主管确认——交回钱部法堂——钱部法堂颁发。部颁样钱一般是直接用“雕母”翻铸的(特殊原因在这里不讨论)。
我们现在看到的“部颁样钱和呈样钱”有两种,一种是经过“制作”的,一种是毛胚的。是否合适把“毛胚”的也称为“样钱”,以后另文讨教。
二、一般意义的样钱定义和鉴别
现在国内对“一般意义的样钱”的定义,概括有两种:一为台湾陈鸿禧先生的;一为大陆泉友的。
台湾陈鸿禧先生认为:样钱是作为“特殊”用途的;不能参与流通的;面、轮经过制作但不一定“精美”的。(钱型大小、厚薄未见阐述要求)
大陆泉友认为:样钱是有“特殊”用途的;原则上不参与流通的;面、轮、特别是穿经过修整的;必须是精美的,但精美程度不及母钱的;钱型较流通子钱稍大、稍厚重的。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叫“样”。《说文解字》注:样,栩实也。《辞海》注:样,式样、模样;也解释为详实。那么,我们从最早和最普遍的工具书中得知,样钱中的“样”字,应该解释为:详实的式样(或模样)。可以理解为:标准的式样。
其次,一般意义的样钱有没有统一的标准。从现存资料显示,只有统一的单枚钱的文字、金属配比、重量方面的标准,而没有其它方面的规定。从权威部门的展示看(以上博为例),凡标示为样钱的,正确的概念是“部颁样钱和呈样钱”,而没有我们认同的一般意义上的“样钱”。
这类一般意义上的“样钱”是钱局作为:规模制作的参照标准、库存待审等特殊用途(或其它功能)而制作的。
依据上述的两种理论,我个人作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我选用任何一种真的、和样钱有一样版式的流通子钱,在洗去表层氧化物后,用和当时同样的方法制作面、轮,50年或更长时间以后,如何认定是否“样钱”亦或“流通钱”?
假设二、我选用任何一种不精美,甚至笔画间有大块流铜的样钱,是否应该否认它是样钱?我就亲眼所见一品宝苏局的咸丰样钱,宝字的“贝”部为整块流铜所掩。
由此,我综合上面的两种观点得出的“样钱”定义为:
样钱,必须是作为“特殊”用途的;原则上不能参与流通的;面、轮、穿必须是经过修整的;精美程度必须依据实物、钱局而定的;钱型大小、厚薄有要求但不强求的。
这条定义里,最难理解的是——特殊用途。就象母钱一样,当我们看到“样钱”时,会被其和流通子钱不一样的感觉所“震动”,这种“震动”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只能用神、质、神采等词语来表示而已。至于是否流通,取决于当时“管理层”的管理力度,但其本质是“不参与流通”的。我们现在确实已经发现有流通痕迹的样钱,有的甚至是严重磨损。
三、试铸钱和试铸样钱
我们在实际的收藏过程中,还碰到“试铸钱”类的品种,这类钱尚未发现或极少发现有真正意义上的流通子钱,也就是符合了“作为特殊用途的、原则上不参与流通的”,但不符合另外的几个要求,是否适用“样钱”这个概念。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试铸钱不能称之为“样钱”,这样可以严格区分真正意义上的“样钱”。除非该“试铸钱”也按样钱的要求经过修整,方可称之为“试铸样钱”。
我个人对“样钱”的看法,也会存在误解和片面的地方,敬请方家和同好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