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1949 | 回复 57

白铜钱币浅谈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明光泉刘
荣誉会员
好评
8
差评
0
精华
59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1-06-27
楼主 发表于2002-12-22 05:35:00
— (小李子) 执行压帖操作 (2020-02-11 14:33:28) —

白铜钱浅谈
                            
                                
   近年来收集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也引起了一些人对古钱币的重新认识及研究,而白铜钱币因其特有的色泽与铸造工艺的精美,和数量相对的稀少而一直深受古钱爱好者的喜爱,现在在市场上新的古钱币类书籍不断涌现,但大多没有对“白铜“钱币这个概念提出较深刻的见解,使一些古钱币爱好者苦于对“白铜”钱币难以鉴别。在此,我将我集藏“白铜“钱币的认识观点和经验说出,希望与广大泉友更好的交流学习。
   首先说到“白铜“钱币,顾名思义,指的是发白颜色的铜钱,质地当然还是铜的一种。在这里我们先看一段关于青铜合金成分的文章:
   青铜通常是纯铜(cu)与锡(sn)的合金,称为锡青铜,与铅(pb)的合金,就是铅青铜。中国古代许多锡青铜中常会含有少量的铅,青铜作为一种合金,它与纯铜相比,它的优点是硬度高,熔点较低。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能好,纯铜就是红铜,它的熔点是1084.5摄氏度。若加上15%的铅,熔点降到960摄氏度;若加25%的锡,熔点为810摄氏度。铅青铜熔点也低,然而加锡或加铅,其意义不仅在于降低熔点,更重要的是对合金的硬度有不同要求。加锡的合金有较高的硬度。铅不能熔解于铜内,只能在铜液中均匀地分布作滴状浮悬,加铅于铜,使铜液在灌铸时流畅性能好,在熔铸的过程中,铜锡都发生氧化,而锡氧化的尤其迅速,因此,冷却后的青铜其成分比例必与下料时不同。(摘自《中国青铜器》)
    以上我们得知青铜合金成份的配比相当重要,由于在中国古代铜钱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且各朝都有一定的铸造量,有时在青铜合金成份的配比上难免有些误差,而这种误差则是形成“白铜“钱币的主要原因,也有一方面是人工故意所铸,早见《唐书-食货志》有隋未行五铢白钱的记载。“见‘现’用之钱,皆须和以锡镴”。隋开皇五年前后铸钱(公元585年),因大部分质地含有锡镴,故呈白色,所以,称之为五铢白钱,即我们今日所见隋“五”字交股曲笔五铢“白铜“钱币。
    唐高祖李渊在隋义宁二年五月(公元618年)在长安称皇帝,建元武德,仍用隋五铢旧钱,武德四年七月,始废隋五铢钱,铸行新钱,命欧阳询制词并书,以“开通元宝”为文,在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并(今山西省太原市),幽(今北京市)、益(今四川省成都)诸州置监铸钱(今谓之“开元通宝”)。唐高祖初铸“开元通宝“钱工艺精美,且其中不乏白铜钱币(均色如白银,异常精美,图1-2),因其与隋五铢白钱年代相距甚近,可能受其影响铸白铜“开元通宝”。
    唐“开元通宝”铜钱中较多见质地及表面颜色近灰白色的(图1-1),磨之则色浅黄,可能因唐高宗时天下盗铸渐多,用钱滥恶,铜质含铅较多所致,均不可以认同为“白铜”钱币,当属青铜中铅灰色者。
    在历朝的“白铜“钱币中,当属北宋时期钱币中发现最多,北宋钱又以崇宁、政和、宣和年号钱中白铜钱最多,徽宗崇宁年间所铸“崇宁重宝”当五大钱中不乏色如银白者,且铸工精美(图3);“政和通宝”中白铜者皆较精美(图4)。而“宣和通宝”小平铜钱中无论版别和数量都可谓“白铜“钱之最(图5.图6),工艺精美皆似银钱,疑为当时特铸,而非无意所铸形成。北宋铜钱中也不乏表面泛铅灰色者(图9),其在打磨露出铜质后,在阳光下可见明显的泛黄色,而有些钱币表面始终有一层铅色物质,加热在700摄氐度以下,便可见铅滴状金属溢出表面,色泛浅黄,这些都算不上“白铜”钱币。
    金朝兴宗完颜雍于大定十八年令工部、吏部监铸大定通宝,其钱字文、肉好,胜正隆之制,且多铜色白正之美品,深为钱币爱好者所喜爱,但其令代州立监所铸之大定通宝,斑驳黑涩,不可用,多铅黑色者,铜色磨之偏白,皆为当时所铸恶钱,不可同列白铜钱币之类。
    明代,自洪武至隆庆二百余年间,历十二帝,其中仅六帝铸钱,铸数都有限,较少见白铜钱者。孝宗弘治十六年,始铸弘治通宝钱,原定每文重一钱。弘治十八年,改定钱重为每文一钱二分,铸钱成色为每用铜一斤加好锡一、二两。但改制之时,孝宗已卒,武宗已继位,次年即改元正德,故依制所铸的弘治通宝钱不多,但按一定比例加锡铸钱,却成为嘉靖,万历朝鼓铸铜钱的方法。故嘉靖、万历两朝所铸嘉靖通宝、万历通宝小平钱多铜色发铅白者(图7),尚有铜色较白正者较少见,在万历四年,改铸钱比例为黄铜与锡的比例为十五比一,用锡较前减少,鼓铸黄铜钱,才渐渐不见白铜者。
    清朝从顺治初年以红铜七成,白铅(锌)三成搭配鼓铸黄铜钱开始,至清末共267年统治中,均少见白铜钱币,但由于当时各局不同程度的掺杂搭配铸钱原料,其中所铸钱币尚有少量铜色发白者,均较少见。(图8)
    另清朝后期至民国期间,因受流通白银的影响,民间曾铸有一些铜色白正的厌胜钱,我们称之为白铜花钱。在清末民国流通使用的铜元中,也有色白如银的铜元,均较少见,深受藏家喜爱,集之不易。(图14)
    在我们所见的各朝白铜钱币中,仅有少部分铸造工艺精美,色白正如银,我们可以当作是白铜钱币的标准器物,也可以叫做所谓的“真白铜”。因其铸钱原料的配比比较复杂,应是当时的朝代特意鼓铸。还有一部分白铜钱币色质银白,但细看表面掺杂有红铜颗粒(图11),怀疑乃当时铸钱原料没有完全掺和溶开所至,所以有时候我们还能看到青铜钱币中铜色较红者(图12)。此类应属偶然,但这种白铜钱币仍应属于白铜钱之列。对于一部分铅色较重,磨之铜质稍白者(图13),我建议权且叫做“似白铜”,但其收藏价值则应低于“真白铜”钱币,而铜色略偏黄者都不应称作白铜钱币,只是颜色较浅的青铜钱币。
    近来看到一些泉友将通体水银古铅色包浆、没有任何位置可以看出铜质的钱币称为白铜钱币,实在不敢恭维。因为白铜钱币色质特别,不同于其他青、黄铜钱币,建议在包浆完整尚不敢定义是否是白铜钱币的钱币背面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内外廓,露出质地后在阳光下细看便可观察出是何颜色。切勿在荧光灯下观察。对一些铅白色的钱币不可用盐酸等化学溶剂清洗去锈,否则颜色将发暗发黄,表面挂有一层铅锡状物质,再难显露本身白色。
    以上是我个人集藏白铜钱币的一些经验,参考了一些资料写成此文,希望可以让广大泉友对白铜钱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给大家带来集币的一些小小的帮助,欢迎广大泉友指教交流经验。
(作者:刘松宇 )
200212161621815723.jpg
20021216162459987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14 19:02:09编辑过]

离线 明光泉刘
荣誉会员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9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1-06-27
1楼 发表于2002-12-22 17:34:00

200212229342652781.jpg

离线 明光泉刘
荣誉会员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9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1-06-27
2楼 发表于2002-12-22 17:35:00

200212229353266833.jpg

离线 旮旯旭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0-20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02-12-23 04:08:00

好!长知识。谢谢明光兄。

离线 一首老歌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0-11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02-12-23 05:54:00

解惑!有劳了。

离线 邴泉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2-10-24
最后登录
2025-01-16
5楼 发表于2002-12-24 21:21:00

深刻

离线 LAI
二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0-01
最后登录
2022-04-16
6楼 发表于2002-12-26 03:47:00

好文章!!!

离线
普通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1-22
最后登录
2021-04-10
7楼 发表于2002-12-27 05:35:00

离线 古玩
实名认证
好评
3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2-31
最后登录
2025-01-25
8楼 发表于2002-12-31 04:43:00

在那里抄来的????

离线 老唐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0-31
最后登录
2023-03-10
9楼 发表于2003-01-03 02:50:00

好文章!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1. 1
  2. 2
  3. 3
  4. 4
  5. 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