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拍卖,大批旅法华人在拍卖地点巴黎大皇宫外集会,抗议人群中,一名法国人引人注目。他就是《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的作者伯纳·布立塞。昨日,记者从推出该书中文版的浙江古籍出版社了解到,布立塞气愤地表示:中国才是这两尊兽首的归宿,而比之更重要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卷》至今没有归还中国。 内疚:揭开被刻意遮掩的历史
谈起《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的成因,责任编辑李梅向记者介绍说,那是在2000年10月的一天,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立塞来华参观完颐和园之后,又专程来到附近的圆明园。在那片苍凉的废墟前,他说:“作为一个法国人,我感到十分哀伤和内疚。站在遗址上,我还能想象出圆明园当年的盛世景象。”回到法国后,他想对洗劫圆明园的事件作更多的了解,但竟然找不到一本相关的图书。应该有人揭开这段被刻意淡化和遮掩的历史!李梅说,他于2003年写出了这部专著,书中清晰地展示了那段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并披露了许多珍贵、罕见的历史细节,“此书面世后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被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称为‘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的片段作出了贡献’。2005年我们引进了这本书。”
写作前,布立塞遍查史料,陆续收集了70多位当年法国远征军的军人、外交官、翻译的日记或回忆录,以及史书中零星的侧面记叙。布立塞发现,当时的人都在刻意淡化这段历史,他们经常说:“噢,没有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拿的都是些小玩意儿,不值几个钱!”当时书籍中的记载都是在庆祝“胜利”,或自我吹嘘。“而实际上,对圆明园的焚毁,相当于同时摧毁掉法国的凡尔赛宫、卢浮宫和法兰西国家图书馆啊!”布立塞的愤怒溢于言表。“试想一下,上百座中式宫阙建筑,数不清的艺术珍品,数以千计的玉石、瓷器,成吨的丝绸,历史可追溯到11世纪甚至更久远的绝世珍宝,全部被抢或被毁!这是对人类文明的犯罪啊,一想到法国人也是罪魁祸首之一,不禁觉得自己也不免有罪。”
圆明园相关兽首专题
